|
曾在某站点上看到一个问答,问能否用身份证作为病人的唯一标识用于信息交换?回答说是。当时没有仔细去想,只是觉得不妥,当时只是想15位身份证和18位身份证转换好像比较麻烦一点,今天又看到计算机世界上一篇文章,说社保要用身份证来作为唯一标识,到现在才好好想想这个问题。
个人观点是认为如果用身份证的话作为病人的唯一标识会存在很大问题的。比如: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年满16岁才需要申请身份证,如果作为唯一标识,那么16岁以下的病人如何处理?刚出生的婴儿怎么办?这样病人就没有标识吗?
如果社保采用身份证作为唯一标识,似乎还有一定的可行性,因为能够进入社会保险的人基本上是具有
但也存在一样的问题,是否真的每个人都有身份证呢?还有很多人不一定申请了身份证。
这种标识系统存在的问题是,标识的发放系统是由其他系统进行发放和管理,这样导致可能存在标识的管理系统和应用系统之间出现差错。
还有一次和别人讨论,是否可以用住院号作为信息管理系统内部的唯一标识,对方认为可以,而我则认为不妥,为什么呢?如果急诊病人,或者抢救病人挂号已经下班该如何处理?又或当以后需要调换改如何处理?这种矛盾的产生同样是因为住院号的管理是在住院部门,而不是在信息管理系统。
我个人认为一个好的标识系统,除了必须要的唯一性以外,应当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仅有标识作用,而无分类管理用途
因为管理是动态变化,作为标识系统如果具有分类管理作用,则很容易因为管理的变动,而发生改变,这样失去了作为标识系统的意义,且发生这样的变动成本会非常高
2、应当是信息系统自行管理发放,而不能受制或约束于其他部门
如果非信息系统自行管理,则一旦其他部门发生变动则很可能累及信息系统,诸如:现在的身份证系统改变,由15位升级为18位,信息系统就必须为此付出额外的代价。
3、应当是在需要的时候进行发放
不应该是为了进行管理而有额外的发放要求,比如要求出生的时候就发放,这样苛刻的条件,这样很难保证标识系统的实用,也会造成极大的浪费。
4、应当具有一定的手段和方法来识别标识的唯一性和可验证性,且这种验证不应该是用数据库穷举对比进行判断,而是直接读取就可以进行判断。
5、最好不需要记忆,可以直接通过某种方式获取。
思前想后最符合这样要求的标识系统就是采用人体特征作为标识,比如:掌纹、指纹、视网膜等个性化特征的标识,而这样的标识系统所花费的代价和获得的利益相比太不值得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