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4月21日 一个失业者的只言片语。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358次) 时间:2004年04月27日 21:41 来源:千秋 文艺副刊
最近整理故纸堆,发现了几年前写的很多笔记。大部分都很幼稚,跟我这个人一样,到现在我依然很幼稚。大部分都被我烧了,因为那上面记录的梦想大多数被别人实现了。但是其中有两页稿纸记录的事情很特别,记录令我永远都不想记忆起的恐怖日子。——毕业既失业的战栗、恐怖的岁月。那是一个永远的、噩梦般的岁月。记不起来为什么要写下这些话,也许因为那时我就很幼稚吧。
***********************
2000年4月21日 特别的意义的一天在于它被记录下来,在于它集合了一种特征。
身份,99大专计算机毕业生,闲置在家等待5月份的成人专升本。
8:00、爸爸、妈妈、妹妹全部上班,我自由了,孤独的我。
8:20、做完全部家务。开始收集家中所有的零钱,我已经身无分文了。(以下省略200字,内容过于幼稚。)
8:30,看电视,中央教育台的国际财会、企业管理课程ICCC。(以下再省略200字,内容过于幼稚。无聊的人生感叹,)
9:30,找到2:10元,不知道买《电脑报》,还是《南方周末》
9:45,债主上门,唯一能有空闲的朋友。大谈赌经,昨夜小胜,赢了100元。
11:00 吃饭
11:40耐不住妈妈唠叨(/*??)
12:00(陪朋友)进入游戏厅,(朋友)开始拍扑克机。
12:00——1:00 《家园》 盗版。(/*??)
1;00 (朋友)报称,彩金没拉下来,陪了10元。
2:10 (朋友)报称,小有收获。获利20元
3:00 (朋友)报称,全数赔光,在不走,要全数陪光。
****************************
记录到这里就没有,那一段日子非常凄惨,即使是拿笔记录那一天的那时的我也不愿意记录下悲惨的日子,只是轻描淡写的记录了那一段日子,简略的语言是那些更无聊更凄惨的事情根本没记,也害怕被记录在纸上时时面对。
毕业之后只要闲着,大部分时间是在电子游戏厅、电脑游戏厅中度过的。精神压力非常大,只有在游戏中才能舒缓和逃避。而且不仅仅是我一个人有压力,全家人都跟着有压力。所以我非常能体谅到现在大学生面对毕业时的痛苦抉择。
在推荐书中夹带自己的“艺术照”,写明自己的酒量是多少,这些人至少值得同情。这么做的绝对是竞争的弱者。真正有技术有本事的不需要这么做,家庭有门路的不需要这么做,至于心思灵活的早就依靠 岳父、岳母、公公、婆婆的力量安排出去了。大学谈恋爱也是非常现实的,也是一种就业和生存手段。“买、卖身”在大学内根本不是新闻。
比起那些买身者,这些又算什么,只能说他们领悟的晚了。更迟的是那些还犹豫、等待,乃至不知道如何出卖自己的人。
自上学那天起,我就不知道自己在学什么。大学的时候把破图书馆的书和杂志到是翻了个遍。学了什么却一点也不知道。毕业成绩表是自己填的。
实质上文科才是我的强项,为什么高中选科的时候选择了理科。没别的理由,理科升学率高,而且大家都认为理科上找工作容易。我们这些闭塞的傻瓜也不知道文科生将来能做什么,能干什么?考大学就为工作,老师、家长就这么教育的。当时破产、倒闭的企业多如牛毛,看着那些凄惨的家庭,我们从内心开始害怕。
计算机更是没前途的职业,透身这行仅仅因为学校看这门热,拼凑出来这么个系,教计算机内容的老师都是临时改行的。2/3的同学毕业后从事的是与计算机不挂边的工作,1/3是完全是边干边学的。从上学哪天就注定了我们要自己靠自己。
为什么要考大学,因为大学能带来一个体面的工作。可惜大学骗了我们。体面工作要靠自己努力。大学三年是游戏三年。大学毕业是噩梦开始。那时候很幼稚,也因为幼稚剩余一点良知和信念。有道德观念所以很痛苦,忘记道德可以蔑视痛苦。
70年代的人是傻瓜的一群,也是在折磨中被改变的一群,尊重、遵循传统却被传统无情的抛弃。那时候人生的唯一大事就是有工作,只要上班就行。很多家趁百万、父母出去打天下的企业家(个体户)或者贪污受贿的官员最重视最在乎的事情也是自己的子女有没有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有再多钱,子女或自己没有体面的工作也不行,会被所有的人笑话,看不起,在社会上吃不开。公、检、法是竞争最激烈的部门。我们这些斗升小民当时找份临时工作都难。好工作基本被有本领、有能耐的人占据。
剩余的怎么办。只好到处求职面试,一次一次碰壁,这还算是好的,被利用、被欺骗也没什么。剩余的出路又在那?
我最惨的时候是第一次就业。机器人一样重复、机械的和比我小很多的19-21、22的年轻人整日的干体力工作。劳动强度根本就不是城里年轻人能受的了的,没有假期。只要超过3天没来就视为自动辞职,请病假也不可以,在培训实习的时候,见到一个病的挺重的人依然在坚持工作。雇主的原则就是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到处有。企业作风非常恶劣,走的时候又被上司小骗了一把。
那一段工作经验让我真实的感受到为什么有些人深切的怀念毛泽东的时代,我的第一个老板属于“榨干你的青春,就请你走”那类。
以前对书本上的奴隶主、资本家的描述印象不深刻。那次可真是领教了“周扒皮”的烈害。最高层的刻薄和冷酷、中层的奸诈和势力、低层的愚昧和无知。
高层盲目自信,对形势判断有误。看上去很酷,实质上是刚愎自用。
中层官僚化的管理人员上面说什么就是什么,自己也不动脑筋,也不研究和提高自己的经营和管理水准。除了自己的仪表保持的象个帅哥,实质一肚子草包。摆弄人事关系。只知道照抄固化的管理经营方式,他们的心思都放在怎么吃喝玩了和享受上了。一般人员整日琢磨自己的利益小算盘。更卑劣的是盘剥克扣下面人的小利。
低层的人到是也有精明能干的人,这些人来了之后不久就看透了一切,视这里为垫脚石,没多长时间人就都走了。剩余糊涂的人,大部分都采取明哲保身、欺软怕硬、踩别人献媚的策略。你想不明白都坐在一条漏水的沉船上,被船长抛弃了的人为什么要内斗。
这就是我第一次就业时候的“国企”。这些承包给“一把手”的国企都这样。我这个小船员从一条破船转移到另一条破船上、转起来没完。也许是被失业的黑暗时期的
大学同学基本上是100%就业,大部分现在混的还可以,都算是企业中的小头目或者自己当小老板。但是毕业前半年,未来前途的惨淡愁云压在每个人的头上。经过这么多年的扎挣依然没有消散,我不知道现在的船什么时候能沉。船已经在漏水。船上的人还在斗啊斗。船员们都怕失业,都害怕失业。但是个别那些人还是在耍心眼,这些人的目标就是踩倒别人,压垮对方。
船员们以为把对方推下水,自己就可以高升、掌权,获得利益,就可以从破船上多捞一些。然后在想办法去别的破船。船员们忘记船要沉了,忘记要拯救船。船员们更忘记了在海里有很多人,在船上的人那么容易被推下去么。
打算拯救破船的人不得不连带刺猬一起拥抱,伤心是难免的,但是人性永远不会变,有人难以变好,有人也难以变坏。
实质上我本人要求很低,却发现这是永远无法满足的。你要求很少的时候,得到的只有更少。看不到未来的希望,寂寞的等待是我现在最真实的写照。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一团乱麻理不清、剪不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