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001|回复: 4

用终端机取代台式PC可行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6-3 15:4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华大学图书馆:瘦客户机代替PC
作者:淑婷 发表:2002.05.16 09:12:37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赛迪网

  近年来,信息计算模式在经历了由早期大型机向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转变之后,又出现了向瘦客户机/服务器(thin client/server)模式的转变,瘦客户机逐渐成为发展的主导方向。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的单芯片系统Geode系列,作为瘦客户机的一种解决方案在清华大学图书馆得到了成功应用。
问题分析
清华大学图书馆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配备计算机终端或无盘工作站,为读者提供馆藏书目数据库的检索。1996年,图书馆管理系统更新,应用软件和服务器系统平台全部更换,而客户端基本上采用电脑作为查询设备。然而,在应用过程中,使用个人计算机作为检索设备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
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图书馆内每台用于公共信息查询的个人计算机均需加装硬盘和保护卡,以防止公共用户随意更改系统设置,因此增加了不少额外投资。但是,在采用写保护卡之后,硬盘空间的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资源闲置不用,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另外,学校图书馆不可能频繁地购置新的计算机以适应最新软件的要求,但原有硬件设备又无法满足新软件运行的要求。
最后是系统维护问题。清华大学图书馆总面积达28000平方米,个人计算机系统软件的安装配置以及硬件系统维护的工作量很大。此外,在开放环境下,设备受灰尘、温度、湿度等外在因素影响较大,硬盘、光驱等设备损坏较快。
系统建设
面对以上这些问题,清华大学图书馆决定采用实达公司基于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瘦客户机解决方案的网络终端产品Centerm-2000来取代个人计算机。
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的Geode单芯片系统以x86架构的GX1处理器为核心,集成视频和主要的个人计算机功能,如处理器、系统逻辑、图形、音频、电视输入/输出等。由于基于x86内核,美国国家半导体的单芯片处理器将能够与最新的应用、附件、插件兼容,并且具有外形小巧、无需软/硬磁盘、支持计算机通用外围设备、支持以太网和快速以太网、不需要散热风扇等特点。
在清华大学图书馆公共查询大厅,采用85台终端,由3台联想万全服务器提供支持。终端通过网络连接到服务器上,能实现个人计算机的绝大部分功能。在个人计算机上运行的程序几乎都可以在终端上运行,具有馆藏书目查询、数据库查询等功能。另外,在内部业务部门也配置了少量终端,通过连接INNOPAC系统,可以进行文献采购、图书编目和借阅等图书馆业务活动。
采用终端设备后,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极大提高。终端本身不含硬盘、软驱和光驱,所有程序和数据都保存在服务器端,有效地防止了人为破坏和主要数据的丢失与泄漏,而且也不易从外界感染病毒。视窗终端本身几乎不存在升级问题,图书馆要考虑的只是服务器端的升级问题,而服务器端的升级相对于客户端的升级而言简单而快速。
该系统的建立降低了总体拥有成本(TCO)。除了因为管理维护的工作量减少而降低了人力资本外,由于终端的性能取决于服务器运行的特性,因网络升级换代而付出的代价也远低于采用个人计算机或无盘工作站。此外,购置终端的花费比PC低,如果把服务器的费用也加进去的话,大体上只相当于个人计算机成本的2/3或者3/5。
应用结果
据清华大学图书馆副馆长赵老师介绍,网络终端设备的使用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的,解决了使用个人计算机带来的很多问题。网络终端最突出的优势在于安全性、可靠性及易管理性。如今,图书馆公共查询大厅里终端的日常维护只需一人。
 楼主| 发表于 2004-6-3 15:45:27 | 显示全部楼层

用终端机取代台式PC可行吗?

我的问题是“在医院HIS中,用终端机大面积取代台式PC工作站可行吗?”
大家讨论一下!最好共同讨论出一个好的解决方案,呵呵!
发表于 2004-6-6 21:52:27 | 显示全部楼层

用终端机取代台式PC可行吗?

除了同时播放视频这种情况,其它都不是问题。还有一条就是显卡驱动问题,显示器的刷新率可能会达不要求。
发表于 2004-6-7 16:30:15 | 显示全部楼层

用终端机取代台式PC可行吗?

现在估计可能还可以,但随着his功能的完善,对数据流量的要求也会越来越大,单纯的终端设备估计是不能完全满足需要的.
发表于 2004-6-9 21:28:40 | 显示全部楼层

用终端机取代台式PC可行吗?

医院信息系统的大部分功能(登记、收费、药品管理、护士工作站、检验等等)是可以用终端(笨终端)支持的。除了医生工作站和部分需要多媒体处理的场合,用PC更合适些。
在维护方面,终端有无尽的好处。在开发方面,不管各种变着花样的所谓新技术如何能够提高开发效率,经我体会,从终端到C/S到B/S,[B]开发一个典型应用的时间并无实质变化[/B]。在使用方面,终端并不比PC“笨”,关键在于界面设计。
唉!终端好归好,可终归顶不住某些公司推波助澜二层、三层、N层这层层加码(也不嫌热)的PC大潮。
怀念终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