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信息的社会层面》(商务印书馆2003年10月第一版)一书中,约翰-希利-布朗和保罗-杜奎德认为,在信息社会,技术人员已经走入一个误区,那就是过于追求技术本身而忽略了技术发展周围的社会环境。这些社会环境包括人们的行为习惯、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背景材料、历史、普通知识、社会资源等,这些因素"常常以意料不到的方式决定哪些工具有效,哪些工具反而使人受害"。"它们提供了宝贵的对比以及事物内部的恰当关系,它们包含了选择的余地、扩大了我们的视野、指明了各种选择。它们有助于澄清目的并使目的具有意义。"也就是说,技术必然根植于社会关系之中,"倘若信息技术准备兑现其承诺的话,那么工程技术人员就必须将社会环境考虑在内"。例如人们可以将说话内容进行录音、记载、数字化和包装传送,然而当你说话时,聆听者将把你所说的内容置于一个更大得多的环境内。你的外表、年龄、口气、个人背景以及现场情景,所有这些都将影响人们对你说话内容的理解。
约翰-希利-布朗和保罗-杜奎德将那种仅仅关注信息技术本身而忽视技术以外的资源的研究称之为"视野狭隘的设计",这种设计"乃是一种闭门造车的设计,最终我们全体都将身受其害"。我们常常发现,"生活在信息时代,有时候觉得就好像坐在一辆由患有视野狭隘症的司机驾驶的汽车上一样。这位不幸的司机丧失了对左右两侧的视觉,他只能看到前方他想去的地方,除此之外,他几乎一无所视。对司机来说,这种全神贯注于正前方,似乎在给人以深刻印象--他在选择最短的途径。然而对于乘客来说,由于他们能看到司机没有看到的景物,这就使得他们要经历一趟胆战心惊的旅程了。这辆车可能紧挨来往车辆擦身而过,它将危及近旁摩托车手及行人的安全,有时还会和两旁墙壁与门柱向擦,甚至发生危及乘客生命的严重摩擦。" 约翰-希利-布朗和保罗-杜奎德在书中提到了不少在理论上备受推崇的计划、预言与设计,这些计划到头来在实践中却事与愿违,完全失败。如数字大学、无纸社会、虚拟公司等等,这些视野狭隘的设计最终不过成为一名空想家眼中一闪而过的幻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