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66|回复: 5

《信息的社会层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9-16 10: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信息的社会层面》(商务印书馆2003年10月第一版)一书中,约翰-希利-布朗和保罗-杜奎德认为,在信息社会,技术人员已经走入一个误区,那就是过于追求技术本身而忽略了技术发展周围的社会环境。这些社会环境包括人们的行为习惯、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背景材料、历史、普通知识、社会资源等,这些因素"常常以意料不到的方式决定哪些工具有效,哪些工具反而使人受害"。"它们提供了宝贵的对比以及事物内部的恰当关系,它们包含了选择的余地、扩大了我们的视野、指明了各种选择。它们有助于澄清目的并使目的具有意义。"也就是说,技术必然根植于社会关系之中,"倘若信息技术准备兑现其承诺的话,那么工程技术人员就必须将社会环境考虑在内"。例如人们可以将说话内容进行录音、记载、数字化和包装传送,然而当你说话时,聆听者将把你所说的内容置于一个更大得多的环境内。你的外表、年龄、口气、个人背景以及现场情景,所有这些都将影响人们对你说话内容的理解。

  约翰-希利-布朗和保罗-杜奎德将那种仅仅关注信息技术本身而忽视技术以外的资源的研究称之为"视野狭隘的设计",这种设计"乃是一种闭门造车的设计,最终我们全体都将身受其害"。我们常常发现,"生活在信息时代,有时候觉得就好像坐在一辆由患有视野狭隘症的司机驾驶的汽车上一样。这位不幸的司机丧失了对左右两侧的视觉,他只能看到前方他想去的地方,除此之外,他几乎一无所视。对司机来说,这种全神贯注于正前方,似乎在给人以深刻印象--他在选择最短的途径。然而对于乘客来说,由于他们能看到司机没有看到的景物,这就使得他们要经历一趟胆战心惊的旅程了。这辆车可能紧挨来往车辆擦身而过,它将危及近旁摩托车手及行人的安全,有时还会和两旁墙壁与门柱向擦,甚至发生危及乘客生命的严重摩擦。" 约翰-希利-布朗和保罗-杜奎德在书中提到了不少在理论上备受推崇的计划、预言与设计,这些计划到头来在实践中却事与愿违,完全失败。如数字大学、无纸社会、虚拟公司等等,这些视野狭隘的设计最终不过成为一名空想家眼中一闪而过的幻想。
发表于 2004-9-18 09: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信息的社会层面》

石头这个话题谈得好哇,深有同感。
同样,目前大多数软件公司也存在这样的误区,总是习惯成自然。 比如说,若一个公司有PB开发的HIS常规模块,所以,很自然的,就又想用PB来开发电子病历,且不说成功与否,就眼光而言,如上所言,过于狭隘,始终跳不出自已划定的圈圈,其实目前各厂家提供的解决方案很多,应该多权衡一下。
发表于 2004-9-22 11: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信息的社会层面》

下苦功钻进去,又成竹在胸地走出来,把学到的东西真正消化变成自己的东西。
发表于 2004-9-22 14:06:52 | 显示全部楼层

《信息的社会层面》

呵呵,石头的贴子开的确实很好。人们对信息在技术层面和社会层面肯定有不同的价值观,这个问题值得深入探讨。如何使用技术创新,同时又促进社会进步,改善生产率,保证这两方面能正循环,正反馈,是信息化成功能的基础。
发表于 2004-9-22 21:59:57 | 显示全部楼层

《信息的社会层面》

果然是一个好帖子,我们如果只是天天沉迷于开发调试程序,只满足于做一个程序员、系统管理员的话,可能比那个司机也好不了多少了。
真想找两本信息学方面的书看看,总要提高一下嘛。斑竹给介绍一下?
发表于 2004-9-22 23:39:52 | 显示全部楼层

《信息的社会层面》

这个问题确实很重要,但每个人的看法就会不一样。
在技术与社会这两对矛盾中,只能说技术还没有完全改变社会,就在十年前谁又能想到互联网今天的样子和作用呢?
技术人员也是社会中的一员,当然要考虑社会的方方面面,但目标还是要用技术最终改变社会,比如无纸化社会,数字社会,并不是不可能实现,而是在慢慢变成现实,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像我们关注的医学信息学,技术还是太落后了。(还包括社会环境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