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需要建立共同参考模型 建议书
居德华教授 上海亚士帝信息工程公司 CEO IEEE Software 工业顾问
最近两周内, 我连续参加几个电子政务和商务平台项目的验收和鉴定工作,看到好几个企业都在利用自身积累的技术和经验做相关的开发平台,以提高共性内容的可复用性,加快开发周期和降低开发成本,可以说各家都各有千秋和特色,如几家都按需要开发了工作流引擎,但恰好也给我造成有重复投资和开发的感觉,虽然一定程度的重复还是有必要和不可避免的,但问题是如何能形成合力,争取提高投资效率和产出水平。
在参与的评审项目中,各家为包装自己的成果,也都不约而同地用上了诸如“框架”和“平台”等字眼, 希望能有所“拔高”,但仔细一追问,发现都很表面,没有实质性内容,最多分几个常见的层次结构,按理框架和平台,将给用户提供一个清晰的概念模型和方法论, 使用户能方便地了解如何能有效地应用这些研究成果,但这几个项目恰恰在这些方面还存在明显缺陷,外来的用户很难学习和应用这些成果,结果只有开发者自己才能熟悉它的好处和应用,因此,离产品化道路还有一段距离,这是我比较明显的一点感触。
我感觉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如果各家都按自己经验和认识,各搞一套的话,虽然对自己所属范围内的开发有好处,但由于缺乏共同的参考模型和标准,将来不同家开发的系统要互联就会很困难,因为各家采用的是不同的语言和套路,这一点恰好违犯互联网应用的大忌。在国外,几乎从一开始就已注意这一重要问题,研究和提出了一些共同的参考模型和开发标准,以方便和保证将来的互通互联,所以当谈及应用框架时,我有个强烈的感觉,我们是到一个关键时刻了,中国的信息化有必要现在就着手研究和建立自己的参考模型和应用框架,也只有提升到这一更高层次,才能指导我们的厂商开发出更高质量和更有实用价值的平台产品,但当我与开发商商讨这一问题时,每一家都感到很有必要,但又无能为力,因为这需要更高层次的协调和联合行动才能做到,才能把各家的长处捏在一起,才能迫使规范化的实施,而在国外,这也正是靠政府机构、重要的国际机构和工业联合体,才能把各方面的专家集合在一起,完成这项有意义的工作,这就使我感到有必要向领导部门提出这一建议和呼吁的原因,即使我们现在暂时无力推动建立全国范围的标准或参考模型,我们至少可先从上海一个城市范围做起,其实国外有些电子政务参考模型,也是从一个部门或一个地区政府提出的,如美国的国防部、财政部,美国的康涅狄格州和加拿大的安大略省等,下面我还会简略地介绍这方面的情况,对上海,我们已成立市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多年,正好利用这一专家力量,同时我想建立共同的参考模型,也理所当然应是这一专家委员会的职责。
最近, 我恰好也在为《科教兴市》行动计划,在从事《CTO知识体系》和《新产品开发知识体系》的调查研究工作,另外我也饶有兴趣研究信息化人才的《知识体系》工作,我曾就这些内容,向市领导提出过相关的建议,利用我们自己的优势和技术长处,也已开发出一批《信息化高级教程》,共有 73M
和2600 多 .ppt 页面的内容,反映了现代信息技术和应用的趋势,适合高层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国外先进国家非常重视信息化参考模型和应用框架的研究和建设,已开发出不少有价值的成果可以借鉴,鉴于这一内容的重要性,我们也已把它们收集在我们的教材之中,为配合这一建议,我们也已在我们的《IT之源》技术资源网站,增设了《信息化参考模型》的专栏,推动这方面的技术传播。
下面我简要地介绍一下,国外在这一领域的发展情况和动态。其实,无论在电子商务或电子政务领域, 都已提出了一些有非常重要影响的参考模型和应用框架,如在电子商务和企业应用领域有:著名的Zachman 框架,John Zachman 是原IBM 的高级专家,美国康州信息部门 (DoIT) 提出的 EWTA/EWITA (Enterprise-Wide Technical Architecture), 美国联邦政府提出的 Federal Enterprise Architecture (FEA) 及其框架 FEAF,后两者也兼顾电子政务领域,其它重要的参考模型还有OPEN GROUP 的 TOGAF,去年年底刚推出企业版第8版,NCR 的企业架构框架和DSDM 框架,ISO的开放分布处理参考模型ISO RM-ODP, ISO 15704Generalized Enterprise Reference Architecture and Methodologies (GERAM) 等;在电子政务与公共服务领域, 有联合国安 UN/CEFACT 提出的 通用模型方法UMM,它还参与了电子商务XML ebXML 的开发,加拿大政府的战略参考模型 (GSRM)、城市参考模型MRM、公共服务参考模型 PSRM, 美国国防部的 DOD 结构框架 DODAF 和C4ISR,美国财政部的企业架构框架TEAF等,从软件开发技术角度,未来的主流技术将是OMG 的模型驱动结构MDA。
面对国际上如此众多的技术成果和进展,我们有必要组织力量,进行认真研究消化,吸取众家之长,同时结合中国实际,发展建立自己可用的信息化参考模型,同时设法兼容国际标准,以便促进与国际商务的合作和互联。
希望此项建议能引起有关领导部门的重视,并组织力量,采取及时行动,我们也愿意为此提供我们力所能及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