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药信息学会卫生信息标准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修梅教授首先介绍了北京地区医疗卫生信息管理网络系统(Health Car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HIMS)的框架及其涉及的信息标准问题。他认为所有标准的制定都要根据总体框架来考虑,目前卫生信息标准化工作存在两方面问题:①没明确信息利用的目的;②信息标准不全。因此,影响了卫生信息标准的制定,使卫生信息管理网络系统无法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网络传输。接着北京大学医学部医院管理研究室周子君教授介绍了Health Level Seven(HL-7)概况、国外应用和研究进展情况以及本地化的设想和初步试验工作,表示HL-7已正式作为卫生部课题开展研究,并考虑将北京市作为HL-7本地化的试点。
就上述论点与会专家展开了讨论。北京医药信息学会主任委员、北京市医院管理研究所徐国桓所长首先强调了卫生信息标准不统一给卫生信息管理网络系统运行带来的障碍,他表示一方面要加紧制定基础信息标准,另一方面要加快HL-7本地化的研究工作。中华医院管理学会江耘主任认为过去的医院评审标准没有考虑到信息这方面,所以现在标准统一起来很困难,卫生信息标准化工作已迫在眉睫。从学会的角度看,我们能做的工作是在有政府支持的同时,向医院做大力宣传、发动和组织工作,动员医院参与到卫生信息标准化工作中来。原北京市计算机中心主任王继中教授认为Health Car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这个提法很好,HIMS不应局限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而应该扩大到居民健康维护。卫生信息标准可分两大类:①HL-7医疗信息交换标准:重点应放在HL-7的本地化研究上;②临床数据、术语标准:例如:病人身份编码、医疗机构编码、电子病历格式和结构以及数据的安全、保密和认证。他认为下一步开展标准化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①从我国实际需要出发;②与国际接轨,能采用国际标准的尽量采用国际标准,同时做好本地化的工作;③选几个急需使用的标准先做。北京业美康信信息系统有限公司产品发展总监李维刚先生认为制定卫生信息标准是一件大事、急事,不能拖3年5年的才出结果。市长提出做卫生信息标准是我们推进标准化工作的机遇,这在全国是唯一的。他认为与标准有关的有4个方面:①临床医疗规范;②临床信息表达规则;③数据字典、编码;④信息传输协议。他认为应引进HL-7的3.0版,HL-7必须成为本地化的标准,必须得到政府的支持,否则难以推行。最后他还提出了2个超前的想法,就是建立城市中心数据库,建立所有居民健康档案数据库。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信息科何雨生主任认为基础数据信息是关键。不应强求使用同一编码标准,可做对照字典,进行信息转换。北京协和医院国际疾病分类中心北京分中心刘爱民主任认为制定标准的同时就要考虑今后的维护问题,而维护工作就必须有实体、机制和经费支持。
最后主任委员张修梅教授做了总结发言,就专家们的论点达成了以下共识:①同意北京地区医疗卫生信息管理网络系统(Health Car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HIMS)的观点;②同意使用HL-7作为卫生信息交换标准,并尽快完成HL-7的本地化研究工作;③基础数据信息很重要。组织人力制定、完善标准并不难,关键是要有政府支持,尤其是要有经济支持;④急需使用的标准先做。⑤基础数据库的设计应以病案首页信息做为基础,进一步改进完善。他建议今后要开展专题研讨,研究和提出卫生信息标准建议或具体方案,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