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百万身份证重号错号造成的困扰
今年9月初,一个来自南京梅园新村派出所的电话,让该市公民程颖川吃了一惊———“他们要求我马上到公安机关更改居民身份证号码,因为我的身份证号码——320106681114×××——与另一位江苏公民相同!”
2004年,第二代身份证的换发开始在北京和江苏的苏州等城市试点,并将很快波及南京。由于第二代身份证是全国联网,所以不能有任何两个人重号。
但对于已持有上述号码18年的程颖川来说,仓促之间换号不能接受。他认为:这么多年来,该号码已为他积累了太多的资源。
“银行账户、股票账户、房产证的编号,以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社会统筹的账户,上面都印着身份证号码。”程颖川说,“另外,在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学历证书,同样与身份证号相连。”
程颖川1989年大专毕业,2001年取得了东南大学MBA学位,现就职于国家电力公司南京自动化公司。而他所拥有的一些资格证书,如BEC(剑桥商务英语证书)上面,同样都印有身份证号。
他同时提出:“我孩子的准生证上面,也印着我的身份证号。如果要改动,不是要影响到下一代吗?”
另外,令程颖川感到不满的是:对“如此重要”的一件事,公安机关却没有发出任何书面通知,只是以电话的方式催促他改号;而警方为改号所出具的证明,也只是一张盖着派出所公章的纸条。“这么个东西,如果拿到像教育部这样级别的机构去,人家会认可吗?”
对于程颖川身份证号所产生的问题,南京市公安局户籍管理处身份证管理科负责人岳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承认“责任确实在公安机关”。
据岳良介绍,1986年我国开始实行身份证制度时,由于人口众多,工作量极大,警方不得不从社会上雇用人员进行抄写,这就造成了重号或错号;而10年之后,当将手写证号录入计算机时,输入的误差再次导致了重号的产生。当然,部分公民填写生日时出错,也是导致身份证重号的一个原因。
南京市鼓楼区公安分局的一位警官告诉记者,该区大约有200多对身份证重号者;而南京市公安局迄今已纠正了重号、错号者数千人。
据户籍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王太元的估计,全国身份证重号者应有10万人之多,而错号者不下100万人,“这是依据手写的错误率计算得出的,其概率为1/1000左右,而中国使用身份证的人约10亿”。
就全国身份证重号错号的问题,记者日前曾致电国家公安部了解情况,但目前尚未得到回复。
针对警方提出的改号要求,程颖川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个是:“既然有两个人同号,为什么不让另一个人而非让我改?”
“请程颖川改号的原因是,与他重号的人已离开了南京,现在无锡定居。”岳良说,“按照通行的原则,应该是错误发生地的居民进行更改,这样我们也好协调。”
而王太元则介绍了修改身份证号码的几个原则:“一是现在情况发生变化了的,比如人口迁移,那就改‘容易改’的。像与程颖川重号的人已在无锡,南京公安机关如果追到管辖区外要求其改号,显然不妥。二是后领证的改。公安机关有身份证号码簿,记录谁先领证,谁后领证,发生重号后就修改后领证的。三是看谁的活动多,活动多的人改。因为发生重号的情况后,事务多、使用身份证号码多的人,吃的亏也多,公安机关要在职权管辖范围内予以更正。”
程颖川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是:“因改号而发生的成本——包括物质上和精力上的,由谁来负担?”
对此,岳良表示,可以由民警陪同程颖川进行更改,警方愿意负担一定的费用。但程颖川认为,鉴于当前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更改上述众多资料“非一日之功”,因此他尚未表态愿意配合公安机关的工作。
如果身份证出现重号错号是因公安机关出错造成的,相关公民能得到什么补偿?王太元认为:“身份证号码修改了,别的证件也就得改。而有关部门在改号时可能要收取一定的工本费,这笔费用应由公安机关出。对此,相关公民可与公安机关协商解决,如果打官司也是能赢的。但该公民所得到的补偿也只有实际损失和诉讼费两部分,并不存在精神损失费和误工费的问题。”
“当第二代身份证换发工作大规模进行时,将会遇到更多的类似程颖川这样的问题。”王太元指出,“而难点在于,现在解决身份证重号错号问题还没有统一的规范。因此公安机关应该出台一个《无错更正号码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