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看病记zt
2005年1月16日,我“幸运”地住进了Sheffield Royal Hallamshire Hospital。在此我把我的整个生病过程以及看病的经历在此详细描述一下,希望为后人带来有用的参考:
事情要追溯到12号早上(刚过完生日,郁闷),起来就有点嗓子疼,也没有在意,估计就只是感冒引起的。当天晚上6 :30左右因为说好了帮一个同学搞无线网络,我就从mappin走路到Usport,不幸碰巧又风又雨又冷。到了朋友家后又饿了一阵,当时也没什么感觉,9点左右临走时我就说喉咙疼,朋友就给我吃了一点喉咙消炎药。当我往家走的时候我就浑身发抖,脚步轻浮,当时我就知道情况不妙了。回到家用体温计腋下测量,结果是38.5,当我睡觉前我就吃了2片百服宁退烧,心想不会有大问题。当晚至第二天凌晨就没有睡好,迷迷糊糊觉得左边嗓子剧烈疼痛,早上起来一测体温还是38。照着镜子发现,不错,扁桃腺发炎。因为疼痛非常,我决定去看GP,由于我原先的医疗卡已经过期,而且我也搬家了,我无法再看上面指定的医生。于是,当天我在NHS网站找到一个离家比较近的Devonshire Green Medical Center。还好他们接收我了,也因为那里是walk-in center ,可以不用预约,排队等医生叫名字就是了。等了约莫1个半小时,我跟医生说我可能是Tonsillitis (扁桃腺发炎), 之后他看了看说“yes, I agree with you” 然后跟我说不是很严重,就开了盘尼西林的处方给我,说如果一个星期不好再来看 (晕…) .后来我倒没有用盘尼西林(我怀疑就是我乱自己吃药引起的!),因为家里有利君沙,上面清楚写明治疗扁桃体发炎 (利君沙也是广普消炎抗生素) 。一天三次,一次3-4粒。我都照吃了。然而并没有好转,高烧持续,吃了百服宁后,白天在3-4个小时内能够把我体温降到37.5左右,然而药效一过体温就回复到38.5(测口腔),而且每过一天扁桃体肿得更厉害了,15号的时候发现左半边咽喉处已经肿胀到覆盖左半口腔通道的一半了(很不好解释,大家可以张开你的口往里看,你可以看到口腔中间对上有一个明显的像钟摆的突出一块组织,而我是从那以左都肿了,完全看不出那个“钟摆”了。换句话说,我的口腔已经不是一个半圆了)。从此开始下咽对我来说就是折磨。喝粥辛苦,喝水漱口也辛苦,而且开始我发现起痰了(情况不妙了)。终于熬到16号早上,我发现我左半口腔“不见了”,肿胀已经严重到把我整个左边口腔盖住的,我的舌根可以时时刻刻感觉到有东西在那里咽不下去,对,就是肿到这个程度了。那时候我张口大家看到的是“D”这个形状。同时高烧接近39度 (God…), 我觉得不能再迟疑了,由于是星期天,GP不开门,同时实在害怕他会说“没事,再熬几天…” 。于是麻烦了XiaoGuo直接把我和我女朋友(一直的细心照顾真是让我太感动了!)送到Royal Hallamshire Hospital.
在walk-in center 登记后(问的只是姓名电话地址等,不需要NI,也不需要GP那张卡)等了大约一个小时后,门诊医生问我问题我都答得很辛苦,根本发不了音)耳测我体温达39.4(MaMaMia!),她说我可能是得了Quinsy(Quinsy:如果查金山给你的还是扁桃体/口腔炎,准确应该是化脓性扁桃体/口腔炎。是扁桃体炎的感染并发症。) 于是立即转介我到I level(Head&Neck Dept. 头颈科).
到了I level的treatment room,医生开始为我取脓,首先在发炎的左半边口腔喷了几下麻药(味道怪怪的),过了一会后他开始取一针筒连上针尖开始刺入我的发炎部分,他的目的是要吧脓给吸出来,然而第一次却没有找到脓,以至于他还说“interesting… nothing here…”,然而他视乎很肯定我的病因,因此很委婉的跟我说“I have to do it again,… it must come out…. I am sorry”.我也知道,而且虽然针刺进去挺疼的(主要是刺得很深的时候比较疼,还有就是捣腾来捣腾去要找脓),但是比起每次下咽的疼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于是就说 “mm”(说不出话)示意继续吧,结果这次果真找对了地方,前前后后约莫过了5分钟时间,抽出了大半筒针管的脓(针筒内径大约是1p的大小)好恶心,我只瞟了一眼是黄黄的。医生说让我住院24小时打点滴。我也预料到了。
然后医生开始为我抽血,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他们不是像国内直接用针筒吸,而是先用一个“连接针头”插入左手手背血管,这个小小但是很精妙的针头有连个旋纽控制血要不要流出来,随后他才在整个连接针头的尾部插进一个针头来抽血。这样的好处是,因为随后的输液也是用这个针头来连接,所以病人只需要扎针一次,我想很多人都很怕扎针吧!这些细节不得不值得赞扬。另外一个细节值得提出的是,抽完血后医生又在接头处接入另外一管液体,注入体内,他说这是防止血管根针头发生堵塞现象,注射的时候手臂感觉凉飕飕的,很舒服。(别忘了我还在发烧)当我还在treatment room 的椅子上缓劲(不过真的舒服很多了,可以说清楚单词了,但是由于麻药还在,发音怪怪的),两个护士推着health monitor 机器就进来了,这个机器就是大家常在西方电影医院场景中(ER)可以看到了一个量血压,脉搏 (一个小夹子)来检测身体状况,以便提供住院前的记录,而另一个护士则着手问我问题(过敏史,手术史…)。随后就到了病房了,由于我对这个病会传染,所以他们把我安排进了一个单独病房,里头洁白明亮,让我首次体验到了资本主义病房的样子。里头有Water basin,能够调节的病床,还有一个”Patientline” 综合娱乐系统(其实是一个液晶屏幕),可以听radio,看电视,打电话甚至上网。当然,不是免费的,3.5镑24小时,也不算贵。不过radio却是提供24小时免费的。过了一会有护士来送药,pain killer(Paracetamol,就是国内的扑热息痛)还有一些难喝的液体。再过不久输液机器来了,恩,不错,不单单是两袋液体(500ml的盐水,100ml/袋的消炎液(Metronidazole)。护士是先把盐水挂上,大致过程和国内一样,不同的就是那个“小机器”,起初我还以为是pump,我想不会那么弱智吧,原来这个机器作用是控制精细滴液速度(比如我的盐水是185ml/小时),防止大气泡的形成,而且可以显示输了多少,剩下多少,输液的阻力(比方你把输液的手抬高,阻力就会增大)等信息。然后是晚饭,管饭的护士会给你一个menu 让你选。 不过有一些都看不懂,但是anyway,不怎么好吃(废话,你在医院那!)晚上一切都挺平静的,22:30左右护士来换了一瓶盐水和消炎药,3:00am左右都输完后,护士又来换了一袋液体(后来知道是葡萄糖),刚输没有就我就开始觉得反胃,由于当时我不知道那是葡萄糖(不懂那个单词),我怀疑我过敏于是赶紧通知护士,后来她说不可能过敏,“it’s only sugar”,她又说我想吐有可能是那些抗生素导致的(我到现在还不明白怎么会代谢到胃里)。后来一发不可收拾,停停顿顿一直吐,吐出来的的确是包含粉末状的液体,那些粉末不用说就是那些抗生素的代谢物(或者原型)。痛苦的不是呕吐,而是我胃里头根本没有任何液体,只是干呕,辛苦万分,好几次我喝两口水过15分钟就会可以再吐出一点,但是实在是痛苦…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早上7点多,一直毫无生气,后来医生巡房时说应该是那些抗生素引起的,并且告诉我,如果我吃东西喝水没有问题的话,我今天就可以出院。
早餐送来后我完全没有胃口,还是想吐。 后来想,这也不是办法,那就吃点东西,让它吐吧!刚好早餐有类似燕麦粥的东西,我吃了两口,谁知反胃的感觉轻了一点了,接连又慢慢吃了几口情况好转了,最终也没有再吐了(早餐的时候正在吊第三袋100ml的消炎药)。
写到这里情况都差不多交代完了,我在17号下午16:00左右出院的。出院的时候护士递给我四盒药,一盒Penicillin V,1盒Paracetamol 还有另外两盒止疼药。并密封一封病历记录让我带给我的GP,以便更新记录。随后就和众护士说byebye了,她们也热情得对我说“以后常来”(哈哈,开个玩笑)。
后感:
1.医生很有人情味。帮我取脓的医生一直问我有没有问题,有没有头晕?然后不断在鼓励我说“very good”等,最后漱口期间还在和我闲聊。感觉让病人轻松了很多。
2. 护士很负责。这里我所指的护士包括伙食的,值班的,还有换药的。除了伙食的其中一个护士有几次进来没有微笑外,其余无一例外都会对你微笑,然后为你换药,问你感觉怎么样。
3.硬件设备很完善。病院通道本身非常宽敞。无论是隔离病院还是普通病院,每个病床旁边都有氧气口和强力吸真空设备(还好我不用用到)。还有就是我之前提到的病床,是可以电动调节的那种,和大家在bone collector(人骨拼图)中Daniel Washington 躺的那种一样。
4.病人情况预警系统很完善。 这里值得提一下一个叫Sheffield Hospital Early Warning Scheme(SHEWS)系统,这是一个评价病人打分然后采取相应动作的一套系统。由于那张资料背面就是印着我的病情监察记录,所以我没能拿回来。我记得是,按照病人的心跳,体温,氧饱和度等几个指标分别给0-3分。 比方说心跳,55-99给0分,100-118,50-54给1分,等,一共3个等级(3分)。其他项目类似。这样,每次病人情况会被记分,如果是0分,证明情况稳定,只需要固定的巡视。如果是3+,就需要consultant group 商议决定治疗方案,从新review用药等。反正很公式化,写好这些步骤的。
5.用药比较严格。我拿到的药,不仅有详细的用药指示,而且还明确说明把吃剩下的药拿回任何一间药店销毁。上面说明你的药是为你开的,即使有人和你一样的症状你也不能用。感觉就是认真过了头。
哦,忘了最重要一点,全个过程都是免费的。我想不少人都已经知道,在英国,任何时候,“看病”都是不要钱的,开处方如果不是属于免费人群需要6镑多的药费。但是当你病到要住院,那就一切免费了,包括最后医院开给你的药。(鉴于我要交NI,要再花钱我可不干,不过对于大多数留学生,是非常划算的,所以大家千万不要怕看医生)
在此,我想特别感谢我女朋友一路一来对我的细心照顾,本来自己都临近考试了,我病在这头上真是有点不好意思。还要特别感谢XiaoGuo不辞劳苦车接车送。最后就是要感谢所有Hallamshire hospital的有关医生护士对我的细心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