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研发不能本末倒置
李其禄
我是一位长期临床在基层医院、退休多年的中医生。读了2004年11月4日《健康报—传统医药》发表的《中药现代剂型 研发刻不容光焕发缓》一文后觉得文章的某些观点难以认人苟同.一是把剂型的重要性拨到了不应有的地步,二是把中国中药在国际市的落后归咎于制剂的落后,服用不方便,这种说法看似有道理,其实确经不起推敲.因为忽视了什么叫药和人们为什么要吃药这两个根本问题.众所周知,药是用来治病的,人们因为患病才要吃药.言之.吃药是为了治病,而绝不是享什么口福,就是说,如果某人不是患了病,别说花钱买,就是白送他,他也不会吃的,在弄清吃药的目的后,再来看看用药的选择问题,选择的原则不外乎三个方面,一是疗效,二是安全,三是用应起来是否方便.在安全系数平等的前提下,同是治疗一种病的两种药,而且疗效差不多,人们一定会选择服用方便的药,这是无宁置疑的.但是,,倘若一种药服用起来非常方便,而疗效低,甚至,久治不愈,人们选择就会是后者而不是前者,比如说,如果某人研究的出来的中药处方确实能把世界还无法治愈的顽症彻底治愈,我想不管用传统的什么剂型都会有大量的病人服用,这就是疗效各剂型的关系.也许人们还记得胡万林以大剂量芒硝造吐的事.芒硝不但十分难喝,还会让人翻肠倒肚,痛苦之大可想而知.可是几年间就诊人次就达上百万!如果不是国家干预得及时,到现在可能就有上千万的就诊人次,姑且撇开害人的话不管,起码可以说明.为了治病而不怕吃苦还是大有人在的.这就看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在此认识的基础上,再来说一说中药的研究与开发的问题.首先来打一个比方,大基本所高校的新生中,一位款的儿子,一位是贫困乡村农民的儿子,后者如想大蕴含钱大方,以钱交友上与前者比高低,失败是注定的,但是如果后者如想在学习成绩上与前者比高低,那他取胜的可能性就要大得多.中成药的研发何尝不如此?以已之短去比他人之长,胜算究竟能有多少.这是最简单不过的道理.更何况,当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赶上人家时,说不定人家又搞出了更新的东西.大家知道,中成药安宫牛黄丸,一就是按照传统的方法制成的.平时的销售情况如何姑且不去客它,单说在抢救香港凤凰电台节目主持人刘海若的临床上应用了安宫牛黄丸的新闻报导出来,香港,台湾就掀起了抢购风.不妨设想一下,如果谁研制出一种中成药,治疗阳痿,的疗效比“伟哥”还要强的多,而且没在任何副作用,只可惜型是以中医传统方法制成的.结果会怎样?终有一是会打几“伟哥”.起码在中国会如此.就是说,中医药要相真正地走向世界,首先在于能不能研制出彻底治愈顽症或比“伟哥”疗效 更好的药品,一句话,首先是疗效,次要的才是剂型问题.
众所周知,日本属于西方国家范畴,对于药物研制的要求与西方相当,起码不比中国低.是日本却规定,张仲景的处方不经药理实验即可由药厂按原方制成冲剂,而我们却不给中药制药厂开这个方便之门.我曾不止一次在想,“101”如果在今天申请新药证书,即使不会国为经费问题而中途夭折,起码也不会像当年那么顺利.进而再设想,在人国范围内的广大长期从事临床的中医生中,会不会有人确有能彻底治愈某种顽症的良方,却因中请新药证书的门坎太高而永无出头之日.
现在所谓的中成药研制现代化完全按照西药研制的路子,说白了只不过是为西药的研制的拓宽了药源程序而已,哪能儿有什么创新/就像从树皮中提取出的金鸡纳双片,从麻黄中提取出的麻黄素,不会有人以它们的产地而视为哪能国药品.就是说,如此搞出的成果再多,也还是西药的性质.把提取有效成份作为研制药品的一种方法是必要的,一是我们毕竟搞出了青蒿素,丹参滴丸等实际东西,二是只要我们敢干承认这种方法确实是为西藏自治区药研制拓宽了药源,那就在药源的寻找上比任何人都更有得.便是,若把这作为中医药现代化的主攻方向,肯定永远不会在世界的范围内让中医中药翻身.中成药最根本的东西藏自治区是中药本身和组方的配伍以及相生,相畏,相克等关系.据报导,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虽是治疗大叶肺炎的有效方剂,可是若把它拆开来单独的进行体外的抑菌实验,任何一味药都有对肺炎球菌不具杀伤力.中医药的奥妙就在这里.所谓的中医药研制现代化就是要扔掉这此精髓的东西.
中国中药在国际市场落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不能说它与剂型 粗糙没有一点关系,但关健的还是疗效问题.疗效上不去,的原因,一是临床医生不懂制药知识,研究药物的人缺乏临床经验.医药脱离导致医生有良方制不成药,搞药的人容易制出成药,疗效却太低.西药研发可以闭门造车,中药研发没有医、药结合就搞不出有价值的东西.二是受西药研发的思维束缚,制药厂选项时首先考虑的不是处方的疗效 ,而是它的复杂性,适不适宜提取有效成分以及如何才能适合新药审批者的口味,几乎至了削足适履的地步.如此研发出的中成药,不要说上不了国际市声,就连国人都不愿意用.已不所需,勿施于人.连自家都不欢迎的东西,如何推销给别人?难道这仅仅是剂型粗糙问题?
说到底,剂型对于疗效而言,毕竟是外在的东西.千万不能本末倒置.否则就应了张促景所说的“华其外而悴其内”.
11月6日的“走遍中国”节目播报:景德镇祭红釉的配方与火候绝技,历时500多年,全凭父子承传得以延续.外国的专家们对引进行了全机的化验分析,却无法破解其配方的奥秘.中国的研究者历经了千辛万难才开清,同一配方,只因燃料,火候的不同,就烧出了同的颜色.原来祭红釉与配方,火候车室有双重关系!这给人的启发是:如果不去拜访老师傅,以去反处长实验,而是一古脑儿地在化验设备,尖端技术等到方面走极端,也许永远解不开这个谜.由引联想到中成药的研发,何尝不如引?
西藏自治区方人一定要开清药品的成份才相信.这与他们的思维,习惯有关,更是药品的国际化标准所迫使的. 但是,不管国际化标准,还是国家化标准,总之都有是由人来制订的,你既然套用了人家的研制方法,就必须遵照人家的规范标准.这是天经地义的.不妨换一种思维模式,假定有一张中药处方,多达几十味,按照化学分析的研发绝对制不成中成药,可它却能把艾滋病或癌症治愈,不仅临床上经得起大样本的反复验证,而且绝对安全.拟方人虽在药材产地,采收时间以及炮制等方面年出了许多硬性规定标准,却无一条与国际标准有关系.再假设它的疗效不仅博得了国内广大艾滋病或癌症患者的一致好评,抢救了数以千万计的生命,也感动了国外此患难者,轼制药厂家的心.试想:如果某处国药厂想引进这个药方,那他要不要遵守处方的研制者所制订的标准?
美国FDA对新切的审批非常严,可它也有特需特办时,比如治疗艾滋病的鸡尾宴洒,不仅仅大大地缩短了审批时间,还简化了不少手续,可是据《健康报-治闻艾滋病----中医药担当何种角色?》报导,河南省竟然发生了艾滋病患难与共者丢弃鸡尾宴酒而争抢中药的事.这就充分地说明,疗效,副作用与剂型究竟哪个更重要,患难与共孝的心中最明白.为什么不能尽快地把它制成中成推向社会?当然这又牵涉到新药证书的审批问题.
中药绝大多数都是生物药,能够 构成生命的物质该有多么复杂是可想而知的。如每一味中药都是一座不小的生物化工厂也许不会为过。更不要说一张处方有多达几味,十几味甚至几十味,其复杂性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搞清楚。其实你所能提取到的东西也只能是你所想要的,绝不是一张处方的全部。说不定被你所抛弃的才是最宝贵的东西。西药的机理是打乱物体的整体结构而提取其有效成分,其疗效之显著虽是不争的事实,可是当医学还没把人全所有的奥秘彻底弄清之前,其危害之大也是不言而喻的。就是说中草药 药作为 一种生物休,构成生命本身必有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而降低乃至消失。这是中医药的几千年临床实践所证明了的事实。所谓的中草药无毒,也许就是指此而言的。西药的毒心血来潮 限于所年取物质本身,还在于它用于人体后会不会产生超过治疗目的的亢进。我国近年精神病的发病率呈真线上升,的趋势。大家都说是社会节奏紧张所造成的。这话虽说不无道理,但它肯定不是原因的全部。因为在中国的几千年历史中,既经历过天灾人祸,兵荒马乱,改朝换代,也曾经过十年浩劫,值此时代的国民们自然长期处在精神紧张之中,可是精神病的发病率却一直都有很低。既知精神病的发生与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激素的异常有关,那么西药特别是激素,组织胺等的长期应用甚至滥用,会不会影响这此与精神病有关的激素正常分泌?倘若真如此,是否要考虑西药的长期应用为精神病菌的发生在人体内埋下了炸弹,而精神紧张仅仅是根导火线而已?这对中医药走向世界将意味着什么,值不值得进行大样本的社会性调查给予证实。
谁敢说这利可能性绝不会存在?这时存不存在药理实验再先进也还有无法解决的问题?
可否这样设想:在新药证书的审批上,对治疗世界级疑难顽症如艾滋病,癌症,精神病菌的中医处方,也来个特特办,不管是什么剂型,也不管它含什么成份,只要它有过得硬,经得起反复验证的疗效,不管是什么型,也不管它含什么成份,只要它生产上市。即使一开始外国人看见了它后捂鼻子走,我们也必介意,治好了中国患难与共者才是我们的目的,在商言商,在医言医。从商贸的角度看,中国在世界中药市场上的份额不断下滑,确实令人着急,可是从医生的角度讲,若用中药把中国的艾滋病,癌症,精神病人治好,省下的进口药钱比起下滑的份额肯定多得多。其实,如果真有如此奇效的良药,外国患难者也是讲实效的多,不怕卖给不到外国去。
邮政编码:201204 上海市浦东区芳华路660弄18号302室
电话:021---50611221 手机137019440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