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text
《国家卫生信息标准基础框架》
标准研究规范与技术要求
第一部分 国家卫生信息框架:原则、结构、域
Part 1 Chinese National Health Information Framework:
Principle, Structure and Domain
(草案)
《国家卫生信息标准基础框架》课题组
2004.11.18
1
国家卫生信息框架
目录
1. 绪论
1.1 背景
1.2 国家卫生信息框架的定义
1.3 建立国家卫生信息框架的目的、意义
1.4 建立国家卫生信息框架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 国家卫生信息框架的内容
2.1 制订国家卫生信息框架的原则
2.2 国家卫生信息框架的结构
2.3 国家卫生信息框架的域
2.3.1 人域
2.3.2 环境域
2.3.3 卫生相关部门域
2.3.4 事件与过程域
2.4 域间的相互关系
3.国家卫生信息框架的应用
3.1 根据问题寻找信息
3.2 根据信息回答问题
3.3 支持信息系统开发
4.后续研究
4.1 术语、分类与命名
4.2 卫生信息需求
4.3 卫生数据模型
4.4 信息技术框架
4.5 卫生信息系统的系统架构
4.6 综合性的健康记录
2
1.绪论
1.1 背景
上个世纪末,世界卫生组织就预言:“信息是通往健康的必经之路”(the road to health passes through information)。2001年美国“9·11”事件以后的生物恐怖和2003年我国的“SARS”疫情,深刻说明了建立一个完善、有效的国家卫生信息系统的重要性。目前世界发达国家都在花费巨资、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设国家卫生信息系统,如英国的卫生服务信息系统、美国的卫生服务信息基础框架HII( Health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加拿大的电子健康系统(e-Health)澳大利亚的电子健康网络(Health Online)。2004年1月20日,美国布什总统在国情咨文中提出了一个庞大的卫生信息技术计划,目标是在十年内确保大多数美国人拥有电子健康记录,试图通过实现卫生信息化解决长期困扰美国卫生体系的诸多问题,如大量存在的严重医疗差错、参差不齐的医疗服务质量和不断上涨的医疗费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不仅大幅度增加卫生信息项目推广的财政预算(2004年5亿美元,2005年10亿美元),还专门新设了一个级别仅次于内阁、总统直接领导的卫生信息协调长官的职位,专门负责政府机构、卫生相关部门和私有医疗机构、企业间的相互协作,指导卫生信息标准研究,加速卫生信息技术的推行,保证公有和私有的卫生体系之间的信息畅通。
“九五”以来,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为全面实现卫生信息化奠定了基础。但由于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技术力量薄弱,资金投入不足,与其他行业和卫生事业的实际需求相比,还处于初级阶段,有相当大的差距。例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机制不健全,突出表现为缺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公开、透明的报告制度和监测网络,疫情信息不畅通;医疗救治信息及指挥不灵;卫生执法监督信息系统不适应工作需要;缺乏国家统一的公共卫生信息平台,信息整合能力差,使得医疗、预防和卫生管理业务之间,信息不能共享等。为此, 2003年4月,由卫生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的《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经全国卫生信息化工作会议修改并通过。《规划纲要》明确了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应用主导、面向市场、安全可靠、务求实效。
3
要把信息化建设纳入卫生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以信息化带动卫生事业发展,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一网多用、资源共享。
《规划纲要》提出了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标准统一、保证安全、以法治业、经济实效、因地制宜。
《规划纲要》提出了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建设目标:
到2010年,建立起功能比较完备、标准统一规范、系统安全可靠,与卫生改革与发展相适应的卫生信息化体系,经济发达地区卫生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技术应用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其余地区卫生信息化建设要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前列。
目前我国卫生信息系统的薄弱环节和空缺领域多,基础建设欠缺,系统建设任务十分繁重。为了尽快扭转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被动局面,2003年下半年国家卫生部决定用两年时间,投资数十亿元,完成国家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在信息化面临的诸多薄弱环节中,标准问题尤为突出。“SARS”疫情过后,卫生部门和全社会对我国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标准不统一、信息滞后、信息不畅所导致的资源浪费、决策延误深有体会。《规划纲要》提出的信息化建设基本原则中,将“统一标准”放在首位,作为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作,强调“统一规范、统一代码、统一接口”。要求卫生行政部门加强指导,组织协调,规范卫生各领域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功能、业务流程、数据模型和数据编码等信息标准,以满足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为了解决“标准不统一”的问题,2003年底卫生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启动了三个课题,解决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卫生信息标准化问题。这三个课题包括:
1.医院基本数据集标准
2.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基本数据集标准体系
3.国家卫生信息标准基础框架
建立国家级卫生信息标准的基础框架,应以顶层的、宏观而全面的设计为基础,如国家卫生信息的范围、概念框架、标准制订的原则与规范、信息模型等。参照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制定所遵循的“急用先行、成熟先上、科学先进、切实可行”的原则,在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的统一组织下,以上三个课题及其它有关各方需要就卫生信息标准研制的方向、计划、内容、程序和步骤等问题开展经常性协商,以保证国家卫生信息标准研制的协调一致。同时要密切关注其他国家和国
4
际标准化组织卫生信息标准研制的进展,充分汲取国外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立足我国实际,实现卫生信息标准制定的跨越式发展。要坚持开放性和广泛性的原则,积极吸收社会各种力量,采取民主方式共同进行卫生信息标准的制定工作。因此,标准化文件的起草和论证,需要广泛听取国家标准化管理机构、科研院所、相关行政业务部门、学术团体、各专业领域专家的意见,积极发挥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卫生信息标准化专业委员会的作用,各方人员广泛参与。2004年7月,课题组提出了我国卫生信息框架的基本研究思路及相关的技术报告,并召集有关专家召开了第一次专家论证会,就信息框架研究的定位、研究思路和方法等做了深入讨论。根据会议达成的共识,课题组对加拿大卫生信息框架、澳大利亚国家卫生信息模型和美国公共卫生概念数据模型进行了重点研究,并参照《加拿大卫生信息框架》的基本结构,提出了我国卫生信息框架的原则、结构与域。
1.2 国家卫生信息框架的定义
本文定义的国家卫生信息框架(national health information framework,NHIF),是在国家级层面上,将所有需要收集、存储和发布的卫生信息,在概念上分解为具有清楚隶属关系的“条块”结构。该框架具有以下特性:
1.具有高度概括性,着眼于全局和整体,涉及的各类信息不限于目前各类卫生机构可获得的信息,也不限于目前已经实现电子化的数据信息。
2.形式简单,概念清楚,卫生信息的研究者和使用者都能正确理解,不针对任何特定部门、机构、人员和信息系统。
3.只展示信息,不涉及信息的采集格式、存储介质、用途、使用和发布程序、拥有人利益和权限、安全和隐私保护、相关的技术要求等内容。
1.3 建立国家卫生信息框架的目的、意义
国家宏观决策需要的各种支持信息来源广泛、内容重叠、信息量大、相互关系错综复杂,建立国家卫生信息框架的主要目的是:
1.将复杂的卫生信息简单化、条理化。
2.归纳、整理、有效地组织分散在各地、各级卫生机构的卫生信息片段。
3.将关键的卫生信息片段按照一定顺序和模式排列和整合,使其结构化。
4.在框架的基础上审视各级卫生机构对卫生信息的需求,为有效地规划和组
5
织国家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建设国家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意味着必须用统一的概念和标准搭建国家级别的数据架构(the national data infrastructure,NDI),解决不同职能、不同级别业务部门、不同系统之间信息分散、信息不完整和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建立国家卫生信息框架的意义主要在于:
1. NHIF能使与卫生信息有关的组织机构,如各级卫生管理部门、医疗机构、卫生监督机构、科研单位的决策者、管理者和有关人员能够快捷地知道、并准确地理解所需的卫生信息,明确所需卫生信息的层次和位置。
2.引导国家卫生信息的标准化。制订国家卫生信息标准不仅需要考虑与国际标准的协调,还要保证各类标准之间的相互协调和兼容,减少标准制订中的重复和重叠。NHIF使国家卫生信息标准的制订过程具有清晰明确的范围、界限和特征,为国家卫生信息标准的需求分析和各阶段工作提供路线图的“背景”和“标识”。
3.NHIF体现了“大卫生”的整体观念和“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能促进社会各方广泛参与卫生信息的收集和利用,指导卫生相关部门内部通过业务规范化的“流程再造”,优化管理和运行模式,提高信息质量和利用效率。例如,利用NHIF所提供的结构化的卫生信息,可以获得一系列与许多政府机构和相关部门有关的决策信息,诸如人群的健康水平及其疾病分布,我国国民健康状况的发展趋势,影响健康的环境因素,维持和增进健康所需要的资源和政策支持等。如果能够通过卫生信息化建设使这些信息从断面的调查、报告到全国信息网络的自动连续监测,必将提高各级卫生部门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应急指挥决策的能力。
1.4 建立国家卫生信息框架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基本步骤:
1. 收集、评估有关国家、国际组织已经开发的卫生信息框架,包括信息框架、信息模型、数据模型等,主要参考的文件见附录A。
2. 借鉴国内已有的其它行业的信息标准文件,如电子政务相关标准,从标准体系的高度,理解和采用相关的顶层分类标准,主要参考的文件见附录B。
3. 对国外参考框架或模型进行初步分析和筛选,在遵从国内相关标准的前
6
提下,研究制订我国的国家卫生信息框架。
基本方法:
课题组在国家卫生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总后卫生部信息化领导小组领导下,在专家组的指导下工作。由课题组提交框架草案,专家组和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卫生信息标准化专业委员会组织全国性的专家论证会,渐进性地不断补充完善框架草案。对框架草案的论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框架草案是否真正注重信息本身而不是相关技术?
2. 框架草案是否符合卫生领域的实际?
3. 框架草案是否以医疗卫生服务的对象——人为中心?
4. 框架草案是否兼顾到卫生服务各个方面对卫生信息的使用需要?如医疗保健对象、医务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各级管理者、政策制定者、研究人员、教学人员。
5. 框架内容是否简单和易于理解?
6. 框架内容是否有足够的灵活性,能满足未来一定时期的应用需要?
7. 框架内容是否足够宏观,可以在国家层次上引领整个卫生信息标准化的发展?
8. 框架内容是否便于各类卫生信息标准研制组织之间的相互理解,表达是否规范?
9. 框架内容是否符合我国实际?
2. 国家卫生信息框架的内容
2.1 制订国家卫生信息框架的原则
一致性: 即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其他国家的相关框架结构相一致。
统一性:即结构、表达方式、名词在《国家卫生信息标准基础框架》标准研究规范与技术要求中保持统一。
时代性:以人为本,顺应“循证决策”的发展趋势。
简明性:对于所有卫生信息的相关人员来说,框架内容易于理解和接受。
完整性:基于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涵盖与健康相关的各个方面。
实用性:对卫生信息的所有使用者都有价值。
动态性:框架能够不断调整,对不断变化的卫生工作具有足够的适应力。 7
可得性:所有相关机构和人员能够以不同的形式及时、方便地获得国家卫生信息框架。
2.2 国家卫生信息框架的结构
国家卫生信息框架采用简单的层次结构,主要有两个层次:
域(domain):第一层次,表示顶层的信息领域和范围。
构件(component):第二层次,用来定义域的构成元素。
根据信息的复杂程度,每一个层次还可以进一步划分,如“域”再划分为若干“亚域”,“构件”再划分为“子构件”,见图1。
域
图1 国家卫生信息框架结构示意图
2.3 国家卫生信息框架的域
根据“完整性”原则,国家卫生信息框架是一个整体的、全面的框架,它关注的不是卫生部门本身,而是卫生部门的服务对象——人及其健康。人的健康有自身的规律,其变化状态不完全依赖于卫生部门。虽然各级卫生机构与人的健康有关,但它对人的健康所产生的影响是有限的,还有许多因素,如环境、社会因素直接影响人的健康状况。作为一个国家级别的卫生信息框架,既要包括卫生部门及其医疗保健相关活动,也要包括人的因素以及所有影响健康的相关因素。因
亚域
亚域
亚域
构件
……
构件
构件
……
子
子
子
……
构
构
构
件
件
件
8
此,国家卫生信息框架的域应充分体现健康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国家卫生信息框架包含以下4个域:
人:反映人的身体、社会、心理以及精神方面特征的信息。“人”可以是单一个体,也可以是群体(如一个团体,家庭或者社区)。
环境:反映人在一段时期内所在地点的外部环境信息。在本框架中,环境以一组互相联系的微环境(亚域)来表示,包括物理-化学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以及经济环境。
卫生相关部门:反映卫生部门、机构、团体的信息,如国家卫生机构的工作方针、政策、各级卫生机构的卫生服务项目与内容,以及与卫生服务相关的资源消耗、效果评价等。
事件/过程(processes):反映一个事件发生过程产生的全部的信息,通常是在一个时间点或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所有相关信息。事件可能与人有关(比如生命事件)、与环境有关(比如经济事件)或与卫生部门有关(比如服务事件)。
虽然事件/过程域中的信息可能就是前面3个域(人、环境、卫生相关部门)的信息,可以分别从上述3个域中提取,但前面3个域反映的是状态信息,是相对静止的,事件/过程域则反映的是导致状态变化的过程信息,是变化的。只有将状态信息与过程信息分离,才有可能更好地反映前面3个域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力,既能保持基本信息的稳定性,又能体现国家卫生信息框架的动态性原则,支持不同的信息系统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
2.3.1 人域
人域的两个亚域为
个体
群体
每个亚域包含的构件见表1。
个体和群体包含的7个构件分别为:
1. 健康状态:包括自我感觉的健康状态,以及关于疾病诊断、残疾、失能和损伤方面的信息;
2.人口统计学特征:关于姓名、地址、年龄、性别、角色的信息;
3. 生物学状态:关于遗传倾向、免疫反应的信息; 9
4. 社会-经济状态:关于收入、教育、就业的信息;
5. 心理-社会状态:关于感情、情绪、效率、学习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信息;
6. 认知状态:关于知识、态度、信心、气质的信息;
7. 行为状态:关于承担风险、个人嗜好(酒精、药物、毒品等)、体育运动、饮食及睡眠的信息。对于人群来说,行为状态表现为行为习惯或规范。
“群体”亚域有以下2种信息表达形式:
1. 派生信息。群体特征是所有个体某个特征的综合,如社区中所有青少年的总数,社区人群的平均年龄、发病率。
2. 针对群体的附加信息。群体特征是所有个体多个特征的综合,如家庭的健康状态。这些信息不限于人的信息,而是人与其所处环境互相关联和作用的结果。目前,这种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群体健康评价指标尚不成熟,也没有很好的测量方法。
表1 人域的2个亚域及其构件
域
亚域
构件
人
1.个体
2.群体
1) 健康状态
2) 人口统计学特征
3) 生物学状态
4) 社会-经济状态
5) 心理-社会状态
6) 认知状态
7) 行为状态
1) 健康状态
2) 人口统计学特征
3) 生物学状态
4) 社会-经济状态
5) 心理-社会状态
6) 认知状态
7) 行为状态
2.3.2 环境域
环境域是一个整体,指人工作和生活的环境的状态。环境域可以按照自然环
10
境的物质类型划分,如空气、土地、水、光线;也可以按照人存在或使用的场所的功能划分,如居住场所、学校、工作场所、医院、饭店、商店等。环境域的3个亚域为:
理化与自然环境亚域
社会文化亚域
经济亚域
各个亚域的构件见表2。
理化与自然环境亚域的6个构件分别为:
1. 化学:关于无机的(比如铅)或有机的(比如二氧(杂)芑)化学物质及其毒性的信息;
2. 动植物与微生物:关于动物(比如禽类)、植物(比如菌类)、微生物(比如沙门氏菌)和病毒(比如HIV、SARS病毒)及其效应的信息;
3. 气候与灾害:关于温度(比如高温、高湿、寒冷)或自然灾害(比如洪水、地震)及其对人影响的信息;
4. 振动/噪音:关于振动(如工厂的机械振动)和噪音(比如吵闹的音乐)及其对人影响的信息;
5. 物质:关于对人产生影响的物质方面的信息(比如住房、机动车碰撞、石棉、爆炸);
6. 辐射:关于各种辐射对人影响的信息(比如核泄漏、微波辐射)。
社会文化亚域由以下3个构件组成:
1.文化特征:反映社会文化背景的物质或图像、声音的信息(比如电子游戏、影视片);
2.社会支持:关于社会所具备的用于满足人们特殊需要的保障和扶持机制的信息(比如医疗保障、老年人福利);
3.法律法规:关于约束和管理社会秩序的法律法规方面的信息。
经济亚域由以下4个构件组成:
1.经济形势:关于经济气候和商业机会的信息;
2.教育/培训:关于现有的教育和培训的信息;
3.就业:关于就业状况和就业机会的信息;
4.经济收入:关于经济收入类型和水平的信息。
11
表2 环境域的亚域与构件
域
亚域
构件
1.理化与自然环境
1) 化学
2) 动植物与微生物
3) 气候与灾害
4) 振动/噪音
5) 物质
6) 辐射
2.社会文化环境
1) 文化特征
2) 社会支持
3) 法律法规
环境
3.经济环境
1) 经济形势
2) 教育/培训
3) 就业
4) 经济收入
2.3.3 卫生相关部门域
卫生相关部门域涉及所有卫生机构和卫生相关部门,主要是关于卫生机构的信息。卫生相关部门域由以下3个亚域组成:
政策亚域
服务亚域
资源亚域
各个亚域的构件见表3。
政策亚域包括以下6个构件:
1.工作方针:关于卫生相关部门及其组织机构的工作方针、指导思想的信息。
2.职责与机构:关于卫生机构的法人身份、职责及内部组织关系的信息。
3.主要业务:关于卫生机构资质、开展业务的信息。
4.目标:关于卫生机构的长远目标及可量化的近期目标信息。
5.方法步骤:卫生机构为实现其方针和目标所采取的方法和工作步骤的信
12
息。
6.考核与评价:关于确保业务工作质量所必须的考核标准和评价方法的信息。
服务亚域包括以下7个构件:
1.住院:关于住院服务的信息。住院指为了检查、诊断和处理特定健康问题等目的,需要在医疗保健机构滞留一段时间,接受短期医学干预或临床治疗。
2. 门诊:关于门诊医疗保健活动的信息。门诊指为了检查、诊断和处理特定健康问题与医疗保健机构接触,一般也要求短期临床干预,但可以在门诊或采取其它非住院方式进行。
3.社区医疗:关于社区医疗保健活动的信息。社区医疗指为维持和延长患者的生理功能而开展的保健项目和服务,一般需要较长时间,如长期护理、家庭保健等。
4.健康维护:关于保护人们免受传染病及环境危险因素损害的项目和服务的信息,如免疫接种、食品、药品监查、卫生监督等。
5.健康促进:关于促进健康、减少疾病及损伤危险的项目和服务的信息,如健康教育、控烟等。
6.业务培训:关于卫生专业人员教育和业务培训的信息。
7.科学研究:关于卫生相关部门的研究项目和研究内容的信息。
卫生资源亚域包括以下4个构件:
1.财力:关于卫生相关部门及其组织机构资金方面的信息。
2.人力:关于卫生相关部门人员结构、职位设置及工作人员专业技能的信息。
3.设施:卫生机构提供相关服务所需的房屋及其配套设施的信息。
4.设备和材料:卫生机构开展工作所需物质的信息。
5. 信息:卫生机构所需的信息、数据、元数据等。
13
表3 卫生相关部门域的亚域与构件
领域
亚域
构件
1.政策
1) 工作方针
2) 职责与机构
3) 主要业务
4) 目标
5) 方法与步骤
6) 考核与评价
2.服务
1) 住院
2) 门诊
3) 社区医疗
4) 健康维护
5) 健康促进
6) 业务培训
7) 科学研究
3.资源
1) 财力
2) 人力
3) 设施
4) 设备和材料
卫生相关部门
5) 信息
2.3.4 事件/过程域
事件/过程域包括人、环境、卫生相关部门3个域事件发生的过程信息,由以下3个亚域组成:
人的事件
环境事件
卫生相关部门事件
各个亚域的构件见表4。
人事件的过程亚域包括以下2个构件:
1. 个体事件:关于个体事件的过程信息,比如出生、死亡事件。
2. 群体事件:关于人群事件的过程信息,比如移民、疾病流行事件。
环境事件的过程亚域包括以下3个构件: 14
1.理化与自然事件:关于物理化学、自然环境事件的信息,如有毒物质泄漏。
2.社会文化事件:关于社会文化事件的信息,比如集会、旅游。
3.经济事件:与经济有关的事件,如收入水平的增长。
卫生相关部门事件过程亚域包括以下3个构件:
1.政策事件:关于政策事件的信息,如制订医疗保障政策。
2.服务事件:关于卫生机构提供某项服务的信息,如妇幼保健。
3.资源事件:关于资源供给与使用事件的信息,如费用支出。
表4 事件/过程域的亚域与构件
领域
亚域
构成
1.人的事件
1) 个体事件
2) 群体事件
2.环境事件
1) 理化与自然事件
2) 社会文化事件
3) 经济事件
3.卫生相关部门事件
1) 政策事件
2) 服务事件
事件/过程
3) 资源事件
以上四个域的构成详见附录C。
2.4 域之间的相互作用
当某一事件发生时,必然触发人、环境或卫生相关部门3个域的状态发生改变,并且是3个域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一个事件、某种状态或单纯是时间就可以诱发另一个事件,见图2。
15
卫生相关部门
􀂄 政策
􀂄 服务
􀂄 资源
图2 域之间相互关系示意图
事件和状态可以根据详细程度要求,进行不同层次水平的描述。下面的例子可以示意3个域之间的相互作用。
例1:饮酒(静态描述)
李先生,25岁,大学学历,在某国营药厂从事药品推销工作,经常在娱乐场所、饭店等场所应酬客户,过量饮酒,缺乏体育锻炼,肥胖。
人-个体亚域-健康状况:肥胖。
人-个体亚域-人口统计学特征:男,25岁。
人-个体亚域-社会经济:大学文化,干部。
人-个体亚域-行为特征:长期过量饮酒,缺乏体育锻炼。
人-个体亚域-心理社会特征:认为这些活动就是工作。
时空
事件/过程
时空
􀂄 人
􀂄 环境
􀂄 卫生相关部门
环境
人
􀂄 理化与自然环境
􀂄 个体
􀂄 社会文化
􀂄 群体
时空
􀂄 经济 16
人-个体亚域-认知状况:未意识饮酒对健康的危害。
环境-理化域自然环境亚域-物质:饭店,酒。
事件/过程-人的事件亚域-个体事件:在饭店会见客户。
事件/过程-人的事件亚域-社会文化事件:社交活动、饮酒(象征职业文化)。
本例说明人的健康是社会、心理、环境的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本框架中的信息表现形式就是人-环境-事件/过程3个域的相互作用。
例2:交通事故(有时间顺序的动态概括)
星期一清早,张先生像平常一样起床,穿衣、刷牙、洗脸、梳头、吃早餐、看电视新闻节目,然后骑自行车上班。(以上是人的事件,这个过程不断改变人,即张先生的状态。)
因为昨夜一直下雨,道路湿滑。(以上是一个环境事件,该过程不断改变环境状态)。
早上7:45,张先生骑车转弯时,突然发现前面开来一辆白色小汽车,他立刻刹车,但因为路滑,连人带车撞在小汽车上,张先生和小汽车的驾驶员都受了伤。(这是由于环境状态引发的人的事件,导致了张先生和司机健康状况的改变,物质,即车辆的状态也发生了改变)。
张先生受了轻伤,而白色轿车的司机脸部严重划伤,因为他没有系安全带,头撞在车前面的风挡玻璃上。(司机没有系安全带,个体行为导致健康损害。)
救护车赶到事发地点,张先生经医护人员现场简单处理即可,而汽车司机被送往附近医院接受了进一步检查和治疗,三小时后出院。(这是卫生相关部门过程,卫生相关部门和医护人员提供了卫生服务,消耗了卫生资源,改善了两位伤者的健康状态。)
这个简单的交通事故尽管简单,而且时限很短,但足以说明人、环境、卫生相关部门、事件/过程4个域间的相互作用。通过事件/过程的动态信息,如(开)骑车上班、包扎伤口等,可以使由多个职能部门采集的有关人(如健康状态、行为)、环境(如天气、道路状况、交通工具)和卫生相关部门(如救护车、紧急救治)的信息连接起来。所以,卫生信息框架不仅仅是静止的,也可以是动态的。
17
3. 国家卫生信息框架的应用
通过卫生信息框架中不同的域和构件,把复杂的卫生信息尽可能地条理化,使其类似图书馆分类架上的书目。但这仅仅是卫生信息简化和分类的第一步,卫生信息框架的进一步运用是以动态的形式将4个域的信息整合在一起。
通过以上两个实例可以看出,卫生信息框架的价值在于便于将关键的信息片段进行有序的整合。这种整合无论对于不同机构(组织、团体)对卫生信息的需求归纳,还是引导国家卫生信息系统的开发都是关键的第一步。
3.1 根据问题寻找信息
国家卫生信息框架最简单的运用是根据已划定的域和构件,寻找回答某一特定问题所需的相关信息。
如果要分析研究一个特定的问题,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按照卫生信息框架的结构和内容,确定这一问题中包含的领域、亚域和构件。
例3:了解通过改善卫生服务是否提高了群体健康水平,需要收集以下相关信息:
域
亚域
构件
人
群体
1.人口社会学特征,2.健康状况
卫生相关部门
服务
1.住院 2.门诊 3.社区医疗
4.健康维护 5.健康促进
6.业务培训 7.科学研究
事件/过程
卫生相关部门事件
服务事件
例4:了解影响健康的决定因素(如影响群体健康的各种相关因素),需要收集以下信息:
域
亚域
构件
人
群体
所有构件(见表1)
理化与自然
所有构件(见表2)
社会文化
所有构件(见表2)
环境
经济
所有构件(见表2)
卫生相关部门
政策
所有构件(见表3)
环境事件
所有构件(见表4)
事件/过程
卫生相关部门事件
所有构件(见表4) 18
例5:了解卫生机构的经费投入(如筹资政策、操作、资金金额等),需要收集以下信息:
域
亚域
构件
卫生相关部门
政策
方法与步骤
资源
财力
人
群体
人口学特征(投资收益人群)
事件/过程
卫生相关部门事件
服务
服务事件(常规服务及资源调整后的服务事件)
3.2 根据信息回答问题
对于一些已经存在的卫生信息,通常为具体的测量值或统计指标,通过国家卫生信息框架的域和构件,可以回答特定的决策问题。
例6:张××的收入处于什么水平?这个问题需要根据下列信息做出判断:
域 亚域 构件
人 个体 社会经济状况
群体统计指标可能至少包括:该地平均工资水平和百分位数。
例7:张××在含铅的环境中工作了3年多时间,这对他的健康会造成什么影响?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根据以下信息综合判断:
域
亚域
构件
人
个体
人口学特征,健康状况,社会经济状况
环境
理化与自然
化学
事件/过程
人的事件
个体事件
环境事件
理化与自然事件
群体统计指标可能至少包括: 19
(1) 铅作业工人的两周就诊率。
(2) 铅作业工人的患病率。
(3) 铅作业工人的平均寿命。
例8:人群中处方药的应用程度如何?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根据以下信息综合判断:
域
亚域
构件
人
群体
人口学特征,健康状况
卫生相关部门
服务
住院 ,门诊 ,社区医疗
事件/过程
卫生相关部门事件
服务事件,资源事件
群体统计指标至少包括:
(1) 平均每人年处方天数。
(2) 在最近2天里使用三种或三种以上药物的人所占百分比。
例9:人群的健康水平、分布及其发展趋势如何?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根据下列信息做出判断:
域 亚域 构件
人 群体 人口学特征,健康状况
群体统计指标至少包括:
(1)卫生部门规定上报疾病的发病率。
(2)单病种住院率。
(3)期望寿命。
(4)健康期望寿命。
(5)婴儿死亡率。
3.3 支持信息系统开发
国家卫生信息框架域和构件的划定,应作为任何一个卫生信息系统开发和运行的一个组成部分,以满足国家层次卫生信息汇总的需要。
20
例10:社会医疗保险中减免费服务项目管理系统应包含下列域和构件:
域
亚域
构件
人
个体
人口学特征,健康状况,社会经济状况
卫生相关部门
政策
方法与步骤,考核与评价
服务
住院 ,门诊 ,社区医疗
资源
财力,人力
事件/过程
卫生相关部门事件
服务事件,资源事件
例11:社区医疗服务信息系统应包含下列域和构件。
域
亚域
构件
人
个体
人口学特征,健康状况,社会经济状况
政策
方法与步骤,考核与评价
服务
社区医疗
卫生相关部门
资源
财力,人力
事件/过程
卫生相关部门事件
服务事件
例12:人群健康监测的数据仓库应包含下列域和构件。
域
亚域
构件
人
群体
所有构件(见表1)
环境
理化与自然
所有构件(见表2)
社会文化
所有构件(见表2)
经济
所有构件(见表2)
以上3个都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例子,虽然比较局限,但可以大致说明在信息系统设计时如何使用国家卫生信息框架。本框架的进一步应用,需要知道信息系统详细功能,框架本身也需要细化。
21
4.后续研究
建立本框架只是对卫生信息进行归纳和简化的第一步。下一步工作的方向是进一步扩展卫生信息框架,并将其与信息技术联系起来。例如:
(1)根据问题寻找信息,需要对本框架包含的信息做更详细的分类,采用易于理解的名词、术语和分类体系。
(2)根据信息回答问题,需要卫生信息的使用者,如服务对象、医务人员、管理者、决策者、研究人员及教学人员明确提出他们在决策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对问题做更详细的归纳。
(3)信息系统的开发,需要把信息框架和与之相关的分类体系转化成数据模型。通过数据模型,可以使卫生信息系统的物理架构与综合性健康记录的特定架构连接起来。
4.1 术语、分类与命名
为了使卫生信息的使用者更好地利用信息,国家卫生信息框架对卫生信息的分类仅仅是必须迈出的第一步。关于分类体系的后续研究工作主要有:
1.研究描述框架的词汇字典。
2.研究描述框架的详细内容的术语、分类和命名体系。
4.2 满足信息需求
卫生信息用户的类型和层次不同,对信息的需求也不同。要使国家卫生信息框架对所有信息使用者都有价值,还需要对框架做恰当的细化。如具体到国家水平卫生管理和决策需要的基本信息,以便利用本框架辅助决策。关于框架方面的后续研究工作主要有:
1.由所有卫生信息使用者一起,对信息框架内容做进一步研究和扩展。如描述框架的构件的“子构件”、数据集与数据元素,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信息需求。目前首先要考虑的是国家层次实施管理和卫生决策的相关信息。
2.在现有框架的基础上,研制出一种工具或手册,使所有卫生信息的使用者能方便地利用国家卫生信息框架,更好地理解决策所需信息的含义。
4.3 卫生数据模型研究 22
利用卫生信息辅助决策,必然涉及信息的量化、处理和数据分析,而且多数情况下是微观数据。为了保证信息及其分析结果能够互相比较,必须通过建立数据模型建立数据实体、属性和数据间的相互关系的一系列标准。关于数据模型方面的后续研究工作主要有:
1.建立与本框架的域、构件相对应的概念数据模型。
2.规范卫生信息的类、属性、数据类型、数据元与元数据。
4.4 信息技术框架
尽管本框架着眼于信息本身,但对于远程医学和信息交换来说,后续研究工作需要建立一个与之对应的信息技术框架。信息技术框架的构成详见图3。
信息技术框架
网络基础设施
信息安全
信息传输与交换
信息存储与提取
注册及
身份识别
信息保密隐私性
图3 信息技术标准框架构成
4.5 卫生信息系统的系统架构
传统意义上的卫生信息系统的系统架构包括信息、数据、应用和技术4个维度。后续研究工作是在卫生信息框架基础上,在概念层次上描述信息、数据、应用和技术4个维度的系统架构。
4.6 综合性的健康记录
综合性的健康记录指一个人的所有健康记录,无论是纸质的还是电子化的,以前的、现在的还是未来的。今后的卫生信息系统的系统架构应能满足综合性健康记录的需要。后续研究工作是定义综合性健康记录所需的信息、数据、应用和技术。
23
附录A 有关国家、国际组织的卫生信息框架文本
附录B 国内关于信息标准文本
附录C 国家卫生信息框架图
24
附录A
有关国家、国际组织的卫生信息框架文本
1. ISO TC215/WG1.Draft Health Information Modeling Framework, ISO/CD TR17119.
2. ISO TC215/WG1.Health Informatics-Health 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Framework-Draft 1.0.
3. Conceptual Health Data Model V2.3, Canadian Institute for Health Information.
4. Health Information Framework, Canadian Institute for Health Information.
5. National Health Information Model version 2,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6. Public Health Conceptual data Model.2000,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
7. Public Health Information Network Logical data Model Version 1.0, User Guide.2004, CDC of U.S.
8. Public Health Information Network Functions and Specifications Version 1.2.2002, CDC of U.S.
9. Message Development Framework, HL7 Modeling and Methodology committee, V1.3.
10. HL7 Reference Information Model, Version: V 02-02 (11/22/2003)
11. NEDSS Logical Data Model-Overview and User’s Guide, CDC of U.S.
12. NEDSS Logical Data Model Data Dictionary, Version 1.01,2001. CDC of U.S.
13. Data Dictionary, NHS Information Authority.
14. The CDS Manual Version 1.6, NHS Information Authority.
15. Framework for Identifying Requirements for Standards for the 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25
附录B
国内有关信息标准的文本
1. 信息技术 数据元的规范与标准化 第一部分:数据元的规范与标准化框架,2002.
2. 信息技术 数据元的规范与标准化 第二部分:数据元的分类
3. 信息技术 数据元的规范与标准化 第三部分:数据元的基本属性
4. 信息技术 数据元的规范与标准化 第四部分:数据定义的编写规则与指南
5. 信息技术 数据元的规范与标准化 第五部分:数据元的命名和标识原则
6. 信息技术 数据元的规范与标准化 第六部分:数据元的注册
7.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电子政务相关标准, 2003.
8.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2003.
9. 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地理信息国际标准手册,2004.
26
附录C
国家卫生信息框架图
人
个体
群体
人
口
统
计
学
特
征
生
物
学
状
态
行
为
状
态
社
会
︱
经
济
状
态
心
理
︱
社
会
状
态
认
知
状
态
健
康
状
态
人
口
统
计
学
特
征
生
物
学
状
态
行
为
状
态
社
会
︱
经
济
状
态
心
理
︱
社
会
状
态
认
知
状
态
健
康
状
态
环境
理化与
自然环境
社会文化
经济
动
植
物
与
微
生
物
气
候
与
灾
害
文
化
特
征
振
动
/
噪
音
物
质
辐
射
社
会
支
持
法
律
法
规
经
济
形
势
教
育
/
培训
就
业
经济收入
图1 人域的基本构成
化
学
图2 环境域的基本构成 27
卫生相关部门
资源
政策
服务
职
责
与
机
构
主
要
业
务
住
院
目标
方法与步骤
考核与评价
工
作
方
针
健
康
促
进
门诊
社区医疗
健康维护
业
科
财
人
设施
设备和材料
信
务
学
力
力
息
培
研
训
究
事件/过程
卫生相关
部门
环境
人
群
体
事
件
理化与自然事件
服务事件
社会文化事件
经济事件
政策事件
个
体
事
件
图3 卫生相关部门域的基本构成
资源事件
图4 事件/过程域的基本构成 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