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77|回复: 1

企业信息化常见缩略语汇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3-1 10:2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新型学科,MIS的定义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进步也在不断更新,在现阶段普遍认为MIS是由人和计算机设备或其他信息处理手段组成并用于管理信息的系统。   
1、MIS的对象就是信息   
信息是经过加工的数据,信息是对决策者有价值的数据。信息的主要特征是来源分散,数量庞大。信息来源于生产第一线,来源于社会环境,来源于市场,来源于行政管理等部门。信息具有时间性。信息的加工方式有多种形式。   
企业从信息管理的角度可划分为物流和信息流。生产过程是一个物流的投入产出过程,且是不可逆的过程。管理过程是信息流的过程,且具有信息反馈的特征。   
2、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按一定的法则组成并具有一定功能的整体。   
系统有两个以上要素,各要素和整体之间,整体和环境之间存在一定的有机联系。系统由输入、处理、输出、反馈、控制五个基本要素组成。信息系统是输入的数据,经过处理,输出的是信息的系统。   
3、管理信息由信息的采集、信息的传递、信息的储存、信息的加工、信息的维护和信息的使用五个方面组成。   
任何地方只要有管理就必然有信息,如果形成系统就形成MIS。计算机设备使MIS更有效,尤其是现代社会,MIS已和计算机设备不可分离,因此一般来说MIS就是计算机MIS。MIS包括计算机、网络通讯设备等硬件成份,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包等软件成份。并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还会出现更多的内容。   

  
MOLAP(MuiltDimension 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多维联机分析处理):严格遵照Codd的定义,自行建立了多维数据库,来存放联机分析系统数据的Arbor Software,开创了多维数据存储的先河,后来的很多家公司纷纷采用多维数据存储。被人们称为MuiltDimension OLAP,简称MOLAP,代表产品有Hyperion(原Arbor  software) Essbase、Showcase STRATEGY等。  

  
MRAM(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磁阻随机存取存储器):是一种非挥发性的磁性随机存储器,所谓"非挥发性"是指关掉电源后,仍可以保持记忆完整,功能与FLASH雷同;而"随机存取"是指中央处理器读取资料时,不一定要从头开始,随时可用相同的速率,从内存的任何部位读写信息。MRAM运作的基本原理与硬盘驱动器相同。  

  
MRP(Materials Requirements Planning,物料需求计划):是在定货点法(order point system)计划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种新的库存计划与控制方法,是建立在计算机基础上的生产计划与库存控制系统。   

  
MRPII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制造资源计划系统)是采用以企业整体与控制为主体的计算机辅助管理手段,实现企业对制造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管理和控制的科学管理思想。是七十年代在工业发达国家制造企业中开始采用的先进生产经营管理方法,它以满足产品供货期为目标,将产品结构逐层展开,制定出对各种零部件的需求数量和需求时间,反馈库存和车间在制信息,使制定的滚动计划既能保证按期交货,又能减少在制品和原材料的资金占用,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起到了很好的保证作用。因此在美国、日本等国的制造企业中被广泛采用。   

  
NII(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包括:  
1.一系列不断扩展的仪器设备。如摄像机、扫描仪、键盘、电话、传真机、计算机、交换机、高密度磁盘和光盘、声像带、电缆、电线、通信卫星、光纤传输线路、微波通信网、电视、监视器、打印机等。   
NII将这些物理设备集成并互连起来为信息时代的各种技术进步用于公众而奠定各项基础。除物理组成外,NII对广大用户和国家的重要性更多地取决于以下四个内容。  
2.信息本身。这些信息可以通过电视节目、科学或商业数据库、影像、录音、图书馆档案及其它媒体等形式体现。目前大量的这类信息分布在政府的各机构中,而且每天都从实验室、演播室、出版商等处传播有价值的信息。   
3.各类应用程序和软件。用户能借助于这些程序和软件去访问、处理、组织和提炼那些由NII设施提供的、随时可用的大量信息。   
4.各种网络标准和传输编码。依靠它们实现网络间的互连和互操作,确保个人秘密和网络的安全与可靠。   
5.人。这类人的工作是挖掘信息,开发应用程序和服务、组建设备、培训其他人员等。他们大部分在私营企业。   

  
OA(Office Automation,办公自动化系统):是指在办公室的职能中应用计算机和通讯设备,进行包括语言、文字、数据和图象等信息处理的自动化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的目标是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实现办公活动的科学化、自动化,最大限度地提高办公效率,改进办公质量,改善办公环境和条件,辅助决策,较少或避免各种差错和弊端。办公自动化系统分为事物型、管理型、决策型三类。通常,办公信息包括数据、文字、语音、图形和图像等,那么办公自动化系统需要处理的就是这些信息。在企业信息化领域,OA主要是指办公自动化软件。   

  
OPS(Order Point System,定货点法):是一种使库存量不得低于安全库存补充方法。物料逐渐消耗,库存逐渐减少,当库存量降到某个时刻,剩余的库存量可供消耗的时间刚好等于定货所需要的时间(定货提前期)时,就要下达定单来补充库存,这个时刻的库存量称为定货点。定货点=定货提前期起始时的库存量+安全库存量。适用于消耗均衡的销售和生产环境。   

  
ORMS(Operating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运行资源管理系统):非生产物品的战略性购买,主要通过集体购买,折扣减少交易成本以及决策支持技术确认提供商的折扣操作。  

  
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PDA是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的缩写,字面意思是"个人数字助理"。 这种手持设备集中了计算,电话,传真,和网络等多种功能。它不仅可用来管理个人信息(如通讯录,计划等),更重要的是可以上网浏览,收发Email,可以发传真,甚至还可以当作手机来用。尤为重要的是,这些功能都可以通过无线方式实现。当然,并不是任何PDA都具备以上所有功能;即使具备,也可能由于缺乏相应的服务而不能实现。但可以预见,PDA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就是计算、通信、网络、存储、娱乐、电子商务等多功能的融合。  
  
  
PDM(Product Data Management,产品数据管理):是八十年代开始在国外兴起的一项管理企业产品生命周期与产品相关数据的一种理论,它继承并发展了设计资源管理、设计过程管理、信息管理等多类系统的优点,并应用了并行工程方法学、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先进技术,有效地解决了企业信息集成、过程优化管理等企业"瓶颈"问题。  

  
POS(Point of Sales,销售点终端):指摆放在商户收银台,可受理银行卡的设备。消费者消费时,无须携带现金,即可持银行卡付款。商户接受消费者用银行卡付款,可任意选择一家银行开立帐户作为资金清算帐户,所有上网卡交易的资金即可在结算后一个工作日内轻松划转至该帐户上,更可有效防范假钞,使理财变得更灵活。  

  
PPP(Point to Point Protocol,点对点协议):是为在同等单元之间传输数据包这样的简单的链路而设计的。这种链路提供全双工操作,并按照顺序传递数据包。(人们)有意让PPP为基于各种主机、网桥和路由器的简单连接提供一种共通的解决方案。  

  
PSTN(Publictched Telephone Network,公众电话交换网):是目前普及程度最高、成本最低的公用通讯网络,它在网络互连中也有广泛的应用。PSTN的应用一般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同等级别机构之间以按需拨号(DDR)的方式实现互连,一种是ISP为拨号上网为用户提供的远程访问服务的功能。  

  
Router(路由器):用于连接多个逻辑上分开的网络,几个使用不同协议和体系结构的网络。当一个子网传输到另外一个子网时,可以用路由器完成。它具有判断网络地址和选择路径的功能,过滤和分隔网络信息流。  

  
RP(Rapid Prototyping,快速原型):快速原型技术是一种基于离散堆积成型思想的新型成型技术,是集计算机、数控、激光和新材料等最新技术而发展起来的先进的产品研究与开发技术。快速原型制造(RPM-Rapid Prototyping Manufacturing)技术使用RP技术,由CAD模型直接驱动的快速完成任意复杂形状三维实体零件的技术的总称。  

  
SAP(Service Access Point,服务访问点):实际上就是(N)实体和(N+1)实体的逻辑接口。  

  
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供应链管理):是对企业供应链的管理,是对供应、需求、原材料采购、市场、生产、库存、定单、分销发货等的管理,包括了从生产到发货、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顾客的顾客的每一个环节。供应链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商业循环系统,是企业电子商务管理中最重要的课题。统计数据表明,企业供应链可以耗费企业高达25%的运营成本。  

  
SI(System Integration,系统集成):是应用于系统的集成。  

  
SIS(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战略信息系统):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来支持或体现企业竞争战略和企业计划,使企业获得或维持竞争优势,削弱对手的竞争优势。这种进攻---反攻形式可以表现在各种竞争力量的较量中,比如客户服务、市场营销、供应链管理等。SIS主要关心的问题是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获取竞争优势,核心的内容是如何提高业务绩效,如何开发新产品以及如何改进组织和改善与客户及供应商的关系等。  

  
SLIP(Serial Line Interface Protocol,串行接口协议):是通过直接连接和用调制解调器连接的TCP/IP。在计算机的背面,有一些端口,它可以挂接一些设备,并在计算机上运行。调制解调器就是挂接在串口上,也叫COM口(或RS-232端口)。   

  
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是互联网上的一种通讯协议,主要功能是用在传送电子邮件,当我们通过电子邮件程序,寄E-mil给另外一个人时,必须通过SMTP通讯协议,将邮件送到对方的邮件服务器上,等到对方上网的时候,就可以收到你所寄的信。  

  
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是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的缩写,它是由Internet工程任务组织(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IETF)的研究小组为了解决Internet上的路由器管理问题而提出的,提供了一种从网络上的设备中收集网络管理信息的方法,也为设备向网络管理中心报告问题和错误提供了一种方法。  

  
SSL(Secure Sockets Layer,安全套接层协议):最初是由美国Netscape公司研究出来的,后来成为了Internet网上安全通讯与交易的标准。SSL协议使用通讯双方的客户证书以及CA根证书,允许客户/服务器应用以一种不能被偷听的方式通讯,在通讯双方间建立起了一条安全的、可信任的通讯通道。它具备以下基本特征:信息保密性、信息完整性、相互鉴定。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络协议):是一种网络通信协议,它规范了网络上的所有通信设备,尤其是一个主机与另一个主机之间的数据往来格式以及传送方式。   
TCP/IP是INTERNET的基础协议,也是一种电脑数据打包和寻址的标准方法。在数据传送中,可以形象地理解为有两个信封,TCP和IP就像是信封,要传递的信息被划分成若干段,每一段塞入一个TCP信封,并在该信封面上记录有分段号的信息,再将TCP信封塞入IP大信封,发送上网。在接受端,一个TCP软件包收集信封,抽出数据,按发送前的顺序还原,并加以校验,若发现差错,TCP将会要求重发。因此,TCP/IP在INTERNET中几乎可以无差错地传送数据。   

  
TOC(Theory of Constraint,约束理论):TOC是关于进行改进和如何最好地实施这些改进的一套管理理念和管理原则,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出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存在着哪些制约因素──TOC称之为"约束",并进一步指出如何实施必要的改进来一一消除这些约束,从而更有效地实现企业目标。  

  
Topology(拓朴):拓朴是将各种物体的位置表示成抽象位置。在网络中,拓朴形象地描述了网络的安排和配置,包括各种结点和结点的相互关系。拓朴不关心事物的细节也不在乎什么相互的比例关系,只将讨论范围内的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表示出来,将这些事物之间的关系通过图表示出来。   

  
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通用资源定位器):识别Internet上的文档或资源的一种标准化方法。例如,http://www.svi.org/svi/events.html表明采用HTTP协议从名为www.svi.org的服务器上的目录SVI中获得文件events.html。  

  
VPD(Virtual Prouduct Development,虚拟产品开发):是一种环境,提供了完整和精确的产品表示和产品相关数据电子化创建,测试,草绘,制造,服务和市场。在起最高形式,产品开发过程的各方面可以在跨越部门,场所,地区,联盟,供应商和地理的限制,进行协作地、并行地运作。VPD是产品开发的最高级形式,企业中个部门和有关供应商将在统一的VPD环境,不分地域、不粉时间共同协作,以最快、最好、最经济的方式开发出新的产品。  

  
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虚拟专用网):俗称600业务,它是基于公共网的一种灵活组网方式即在逻辑上将不同地方、不同号码的话机组成一个专用网络,在网络内通信如同分机通信一样,并可发起网外呼叫或从外部登录。同时可对此网络中每个成员进行权限设置,从而控制通信费用。600业务分为国际和国内两种。用户可以通过传统拨号方式、ISDN、用户小交换机等多种方式接入VPN,享有几乎和专用网络同样的安全性、可靠性,它提供了灵活性高、资费便宜、覆盖全面的长途/国际通信。  

  
WAIS(Wide Area Information Service,广域信息服务器):是一种能够在几百个数据集中搜索任何一个信息的Internet服务。  

  
WAN(Wide Area Network,广域网):是通过长距离连接用户的网络 ,其连接范围常常跨越城市或国家。   

  
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无线应用协议):是在数字移动电话、因特网或其他个人数字助理机(PDA)、计算机应用之间进行通讯的开放全球标准。它是由一系列协议组成,用来标准化无线通信设备,可用于Internet访问,包括收发电子邮件,访问WAP网站上的页面等等。WAP将移动网络和Internet以及公司的局域网紧密地联系起来,提供一种与网络类型、运行商和终端设备都独立的移动增值业务。  

  
WfMS(Workflow Management System,工作流管理系统) :是一种在工作流形式化表示的驱动下,通过软件的执行而完成工作流定义、管理及执行的系统,其主要目标是对业务过程中各步骤(或称活动、环节)发生的先后次序及同各步骤相关的相应人力或信息资源的调用等进行管理而实现业务过程的自动化。当然此种管理可能会在不同的信息及通信环境下实现,所涉及的范围可以小至一个几人的工作组,也可以大到企业(机构)与企业(机构)之间。它包含有三大功能模块:建立时功能、运行时实例控制功能、运行时同用户及应用的交互功能。  

  
WWW(World Wide Web,全球信息网),是基于超文本 (Hypertext)的信息检索工具,它通过超链接把世界各地不同Internet节点上的相关的信息有机地组织在一起,用户只需发出检索请求,它就能自动地进行相应的定位,找到相应的检索信息。
 楼主| 发表于 2005-3-1 10:39:25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信息化常见缩略语汇总

ES(Expert System,专家系统):指使用某专业领域中专家的知识构成的计算机系统,其目标是让计算机具有与该领域专家同等水平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专家系统是基于人工智能(AI)而发展起来的,是AI的一个分支。一个专家系统应该具有三个特征:(1)启发性:运用专家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推理和判断,而不是主要靠判断;(2)透明性:能够接试系统本身的推理过程,回答用户提出的问题;(3)灵活性:能不断的增加相关知识,修改完善原有的系统。  
  
  
ESS(Executive Support System,高层主管支持系统):是综合了各种信息报告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的特色而构成的一种专为组织中高层领导使用的信息系统,从它所处理和提供信息的特点来看,它主要为满足高层领导对战略信息的需求而构筑的。它提供呀些经过过滤处理的关键性信息,如组织运动状态的监控信息、竞争对手活动的信息、与公司的关键成功因素相关信息等,使相关领导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作出相应的决策。   

  
ETL:数据抽取(Extract)、转换(Transform)、清洗(Cleansing)、装载(Load)的过程。构建数据仓库的重要一环,用户从数据源抽取出所需的数据,经过数据清洗,最终按照预先定义好的数据仓库模型,将数据加载到数据仓库中去。   

  
Extranet(外部网):是一部分象Internet和一部分象Intranet的混合物,它允许公司让供应商、合作伙伴和客户访问公司Intranet的某些部分─甚至可以通过连接到客户/服务器系统访问业务数据。这些要跨Internet实现。  
  
  
Firewall(防火墙):一种运行特定计算机安全软件的计算机系统,它在外部网和内部网之间形成了一个保护层。是目前企业保证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措施之一。   

  
FMS(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柔性制造系统):是由统一的信息控制系统、物料储运系统和一组数字控制加工设备组成,能适应加工对象变换的自动化机械制造系统。  

  
FR(Frame Relay,帧中继):是在用户--网络接口之间提供用户信息流的双向传送,并保持顺序不变的一种承载业务用户信息以帧为单位进行传输,并对岸用户信息流进行统计复用。帧中继是综合业务数字网标准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重要技术,它是在数字光纤传输线路逐渐代替原有的模拟线路,用户终端智能化的情况下,由X25分组交换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传输技术。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FTP 是一个标准协议,它是在计算机和网络之间交换文件的最简单的方法。象传送可显示文件的HTTP和电子邮件的SMTP一样,FTP也是应用TCP/IP协议的应用协议标准。FTP通常用于将网页从创作者上传到服务器上供人使用,而从服务器上下传文件也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使用方式。  

  
GT(Group Technology,成组技术):成组技术的核心原理是把尺寸、形状、工艺相近似的零件组成一个零件组,按零件组制订工艺进行生产制造,这样就扩大了批量,减少了品种,便于采用高效率大生产方法,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开辟了一条途径。,成组技术是一门涉及多种学科的综合性技术,其理论基础是相似性,核心是成组工艺。成组工艺与计算机技术、数控技术、相似理论、方法论、系统论等相结合,就形成了成组技术。成组技术是柔性制造系统的基础。   

  
GW(Group Ware,群件):帮助用户更好地进行合作或更有效地进行工作的一中工具,它包括应用在网络上的一些软件和硬件。群件的目的在于帮助人们共享信息,协调好彼此的角色,更好的进行合作。群件产品出现在Intranet之前,Intranet技术的诞生给群件市场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几乎所有的群件产品都开始向Intranet靠拢。按照人们使用群件工具的方式,可以将群件分为两类:(1)会议工作群件,(2)个人工作群件。   

  
HTML(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超文本标志语言):用HTML编写的文件(文档)的扩展名是.html或.htm,它们是可供浏览器解释浏览的文件格式。您可以使用记事本、写字板或FrontPage Editor 等编辑工具来编写Html文件。Html语言使用标志对的方法编写文件,既简单又方便,它通常使用<标志名>来表示标志的开始和结束(例如标志对),因此在Html文档中这样的标志对都必须是成对使用的。   

  
HUB(集线器):它应用于使用星型拓扑结构的网络中,连接多个计算机或网络设备。集线器又分成:1.能动式 2.被动式 3.混合式。1.动能式:对所连接的网络介质上的信号有再生和放大的作用,可使所连接的介质长度达到最大有效长度,需要有电源才能工作,目前多数HUB为此类型。2.被动式只充当连接器,其不需要电源就可以工作,市场上已经不多见。3.混合式:可以连接多种类型线缆,如同轴和双绞线。  

  
ICP(Internet Content Provider,Internet内容提供商):是指利用ISP线路,通过设立的网站提供信息服务,其内容包括允许用户在其域名范围内进行信息发布和信息查询。  

  
ID(Industrial Design,工业设计):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出现而兴起的,经过近三百年的开拓,其实践和理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与完善,是工业时代科学技术与人类文化艺术发展相互融合的边缘学科之一。   
1980年国际工业设计协会第十一次年会上公布修改后的定义为: "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资格,叫做工业设计。"   
在我国亦称工业美术、工业产品造型等。目前虽然各国对工业设计范围理解略有不同,但总的趋势是把它归结为较狭义的产品设计以及为推广这些产品的辅助性设计,如包装、广告等,但其核心是产品设计。   
工业设计的作用:   
1.使产品造型、功能、结构科学合理,并更适合于需要;   
2.降低产品成本、增强产品竞争性,提高经济效益;   
3.提高产品造型的艺术性,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   
4.促进和提高产品生产的系列化、标准化,加快大批量生产,有力提高经济效益。   
工业设计是人类创造生存的重要手段之一。它通过对大批量工业产品内在与外在的综合分析,进行多角度整体规划,设计出更加符合人们生理与心理需求的产品,使产品趋于更实用、更科学、更完美。工业设计也促进人类审美意识的普及与提高,从而使它不仅对发展经济,而且对社会文明的提高,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IDSS(Intelligent Decision Support System,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是以管理科学、运筹学、控制论和行为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仿真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针对半结构化的决策问题,支持决策活动的具有智能作用的人机系统。该系统能够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所需的数据、信息和背景材料,帮助明确决策目标和进行问题的识别,建立或修改决策模型,提供各种备选方案,并且对各种方案进行评价和优选,通过人机交互功能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为正确决策提供必要的支持。  

  
Internet(互联网):是将以往相互独立的,散落在各个地方的单独的计算机或是相对独立的计算机局域网,借助已经发展得有相当规模的电信网络,通过一定的通讯协议而实现更高层次的互联。在这个互联网络中,一些超级的服务器通过高速的主干网络(光缆,微波和卫星)相连,而一些较小规模的网络则通过众多的支干与这些巨型服务器连接。在这些连接中,包括:物理连接和软件连接。所谓物理连接就是,各主机之间的连接利用常规电话线,高速数据线,卫星,微波或光纤等各种通信手段。那么软件连接是什么呢?是全球网络中的电脑使用同一种语言进行交流。换句话说,就是使用相同的通讯协议。  

  
Intranet(企业内部网):是基于InternetTCP/IP协议,使用环球网 WWW工具,采用防止外部侵入的安全措施,为企业内部服务,并有连接Internet功能的企业内部网络。  
  
  
IP地址:不同的物理网络技术有不同的编址方式;不同物理网络中的主机,有不同的物理网络地址。网间网技术是将不同物理网络技术统一起来的高层软件技术。网间网技术采用一种全局通用的地址格式,为全网的每一网络和每一主机都分配一个网间网地址,以此屏蔽物理网络地址的差异。IP协议提供一种全网间网通用的地址格式,并在统一管理下进行地址分配,保证一个地址对应一台网间网主机(包括网关),这样物理地址的差异被IP层所屏蔽。IP层所用到的地址叫做网间网地址,又叫IP地址。它由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组成,统一网络内的所有主机使用相同的网络号,主机号是唯一的。IP地址是一个32为的二进制数,分成4个字段,每个字段8位。  

  
IQS(Integrated Quality System,集成质量系统):是计算机辅助质量系统(CAQ)发展的新阶段,1987年由美国Kapoor教授等人首先提出。集成质量系统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集成水平的提高。计算机辅助质量系统实现系统信息集成,而集成质量系统在信息集成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功能集成和过程集成;  
(2)过程的延伸。计算机辅助质量系统主要涉及产品制造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集成质量系统则不仅涉及产品制造过程,而是延伸到产品设计开发阶段和售后服务,即实现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适应并行工程的模式;  
(3)范围的扩展。计算机辅助质量系统以企业内局域网为支持,实现企业内部质量信息的集成。随着敏捷虚拟企业的出现,对集成质量系统提出了直接获取国际性质量信息的需求,集成质量系统在Internet的支持下实现企业间质量信息的集成和质量监控;  
  (4)智能水平的提高。人工智能技术在集成质量系统诸多方面的应用,包括质量问题决策、质量分析诊断、质量计划生成、过程监控等,使集成质量系统的智能水平提高并更为有效。  

  
ISDN(Integrated Service Digital Network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能在一根普通电话线上提供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业务,故俗称"一线通"。  
ISDN是一种先进的网络技术  
ISDN是以综合数字电话网(IDN)为基础发展而成的,能够提供端到端的数字连接。普通模拟电话网采用了数字传输和交换以后就变成IDN,但是在IDN中,从用户终端(比如电话机)到电话局交换机之间仍是模拟传输,需要配备调制解调器(Modem)才能传送数字信号。ISDN将从一个用户终端到另一个用户终端之间的传输全部数字化,包括了用户部分,以数字形式统一处理各种业务,使用户可以获得数字化的优异性能。  
ISDN能够提供各种通信业务  
ISDN用一个网络为用户提供各种通信业务:语音、数据、传真、可视图文、电子信箱、可视电话、会议电视、语音信箱等等。ISDN的用户只需使用一对普通的电话线,就可以连接8台不同的终端,有3台终端(例如一部电话、一台计算机、一部传真机)可以同时工作。ISDN还具有自动选择终端的功能。  
ISDN能够提供标准的用户-网络接口  
这一特点是ISDN成功的关键所在。ISDN以标准接口将各种类型的终端设备接入到ISDN网络中,也就是说不同的终端产品只要有相同的、标准的ISDN接口就可以连入ISDN网络,使用ISDN网络进行通信。用户使用一对用户线,一个ISDN号码,一台有ISDN标准接口的终端就可以获得进行多种通信的综合服务。  

  
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在中国特指互联网接入商,负责为人们提供计算机到互联网的连接服务,如163、169等。人们上网必须先通过电话拨通163、169等。由它们将线路与互联网连接。  

  
JIT(Just-in-time,准时制造):是当年由日本丰田汽车公司首先创立并且推行的先进生产方式,也叫"丰田生产方式"。其主要的思想就是按照用户的订货要求,以必要的原料、在必要的时间和地点生产出必要的产品,即减少了制造过程中的种种浪费,提高了效率,同时又使系统增强了对客户订货的应变能力,因此被视为当今制造业中最理想且最具有生命力的生产系统之一。  

  
KM(Knowledge Management,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是对企业中集体的知识和技能(以数据库、纸张、思维等形式出现)的捕获,然后将这些知识发送到需要的地方去,帮助企业实现最大产出。其目标是将最恰当的知识在最恰当大时间传送给最恰当的人,帮助他们作出决策。   

  
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共享一个处理器或服务器的局限于相对小的地理范围内的互联网。通常它只在一个办公室或办公楼内。  

  
LP(Lean Production,精益生产):是一种企业经营战略体系,汇集了后勤保证体系和供应链的核心思想及准时制生产的哲理,用较少的投入生产出能满足客户多方面需求的高质量产品。LP将客户纳入产品开发过程,把销售代理和供应商、协作单位纳入生产体系,按客户不断变化着的需求同步组织生产。为了减少投入,降低成本,LP要求杜绝浪费、合理利用企业资源,最大限度地消除一切不对产品起增值作用的无效工作。   

  
MAN(Metropolitian Area Network,城域网):是为了配合"城市信息港"建设而兴建的大型宽带城域信息网络,是连接城市政府机关、厂矿、教育科研等企事业单位、公司和家庭用户的宽带接入网以及和国外连接的Internet高速接口。它既是Internet网在本地的延伸和拓宽,又是本地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是城市信息港的基础。城域网主要用于提供城市内的高速互联、信息共享、高速Internet访问以及承载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应用。  

  
Middleware(中间件):是为了适应大型企业多层Client/Server或Browser/Server计算结构的需要,保证在异构、分布的环境中完成各类企业生产业务和管理业务数据的可靠传输与处理,实现各类计算资源共享,需要一种软件将所有的应用连在同一个平台上的软件,这样的软件就叫中间件(Middlewar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