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266|回复: 15

听雨弹剑聊标准 (7 EHR)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3-21 11: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恐怕只能是信息部牵头拨款,成立标准委员会。
可以参考HL7那样的结构,吸收医院和企业会员。
要求企业会员必须交纳会费。
发表于 2005-3-21 10:5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听雨弹剑聊标准 (7 EHR)

我觉标准主要是对长期和整体利益产生巨大影响
但我们得机制恰恰突出得是短期利益和局部利益
标准未必是个多难得差使,但一定是个苦差使
作最苦得差使,照顾得却是长期和全局的利益,这恐怕不能仅仅靠某几个人的热情就能完成
机制是个说不清的东西,但很多反差强烈的现象都是机制运作下的水到渠成
很多事情,我觉得就看一点
这个事情是谁作,最终是谁受益,最终受益的对象对做事的对象有多大影响力,这几个要素分析一下,很多事情就变得清楚了些
_:-(
 楼主| 发表于 2005-3-18 14: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听雨弹剑聊标准 (7 EHR)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 就是电子病历,最近几年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这一节就聊一下EHR相关的标准。
关于EHR的定义和范围,现在还比较混乱,没有达成共识。某些人认为EHR标准应该包含与EHR相关的所有内容,包括文档结构,术语,安全与隐私,消息传递等等。但是,这样EHR几乎就包含了所有与医疗信息相关的内容,这样制定出的EHR标准覆盖面太大,太难于制定和应用。ISO认为,EHR标准应该局限在文档结构本身,以及文档在某些环境下的应用。
        目前,与EHR相关的标准主要有两个, CEN的13606,和HL7的CDA。HL7不说了,CEN的全称是Comitè Europèen de Normalisation,呵呵,不知道这个词是不是法文。反正CEN就是欧洲标准委员会。CEN的13606应该是起步最早,目前最权威的EHR标准,CDA这几年颇有后来居上之势。毕竟世界大局,美强欧弱,IT和医疗也是如此。ISO在EHR方面算是新人,目前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传说中可能ISO采用CEN 13606作为它的EHR标准。
一声叹息,我们在标准方面只能远远的望着他们的背影,跟着他们的脚步,根本无法参与或主导标准的制定。
        标准之间都在互相参考和融合。CEN中也有和RIM类似的信息模型。
CEN和HL7也已经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决定在以后的版本中互相兼容。
        (下一节继续聊EHR)
发表于 2005-3-19 22: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听雨弹剑聊标准 (7 EHR)

最初由 听雨弹剑 发表
[B]一声叹息,我们在标准方面只能远远的望着他们的背影,跟着他们的脚步,根本无法参与或主导标准的制定。
[/B]


标准问题最能显示一个文化或民族的认真执着精神。其实搞标准需要的资金或投入是项目中最低的,最需要的是那种认真执着精神。

应该说我们中国人玩HL7或SNOMED这类东西的智商和勤商都绰绰有余,但始终不理解制定和遵守各类标准对一个群体或社会是多么重要,也就是限制个人的无节制的自由(例如伪造博士,博士后,博士导师的证件,例如在草莓上涂红色)是多么重要;始终不明白“一个人是一条龙,三个人是一条虫”症结究竟在哪里。
发表于 2005-3-21 20:2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听雨弹剑聊标准 (7 EHR)

中国式智慧承袭了儒家思想。
“名不正则言不顺”。欲有所言则先正名。
但中国人的潜意识中又有着对“官”的依赖。总希望由政府来牵头。如果政府不作为,则人人无所作为。
其实标准制订不一定总是由政府先来的。可以由若干企业自发组织,共同制订标准。只要这些企业的市场份额足够大,企业共同标准自然也就成为行业共同标准。当市场促使标准官方化的时候,行业标准自然也就成为官方标准。即使政府改变了既定的企业共同标准,这些风险与损失也是由各个标准开发企业共同承担,大家同进退,谁也没便宜谁也没亏。
可是中国式智慧总是鼓励观望,鼓励从中渔利,结果大家搂在一团。活是活下来了,谁都活得累。累也会累死人的呀?没关系,这个勤劳勇敢的民族不怕苦不怕累,就怕吃亏。……于是大家一起等吧。
不知哪本书说,微软是美国式的智慧,联想是中国式的智慧。我看差一点。
微软的没错;联想是中国“人”式的智慧,是个人生存的智慧,但决不是集体生存的智慧。
既然没有集体,要标准干什么?
发表于 2005-3-21 23:5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听雨弹剑聊标准 (7 EHR)

最初由 dongxi 发表
[B]可是中国式智慧总是鼓励观望,鼓励从中渔利,结果大家搂在一团。活是活下来了,谁都活得累。累也会累死人的呀?没关系,这个勤劳勇敢的民族不怕苦不怕累,就怕吃亏。……于是大家一起等吧。
[/B]


此论很有道理。我们的老祖宗留下了这些陋习。我希望我们不要把这种陋习留给下一代,我们要努力中止它,免得当我们变成老祖宗时后人责怪我们。并且现在是国际性大竞争,谁稀里糊涂“捣浆糊”谁就得挨揍。

当今信息时代尤其如此,最终吃亏的总是那些不重视标准或等待标准的人。

大家都看到了咄咄逼人的东方形势。
发表于 2005-3-22 09:4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听雨弹剑聊标准 (7 EHR)

dongxi的论述好精彩!
不过我个人认为,虽然再很多时候,市场标准先行来引导促进向官方标准的转化是可行的
但从医疗卫生行业来讲,这条路则比之电信、DVD、彩电高清等等行业要难得多

面向一般消费者得行业更有可能走这条路,因为这类行业有充分得自由度,谁作到最大,谁自然成为标准。而类似国防,医疗卫生这类关乎国家整体战略利益得特殊行业,并非某个企业或某个利益集团自行约定一个标准即可施行,因为企业与医疗机构还有政府主导部门站得角度是有很大差异得,站得位置不同,企业从根本上缺乏主导建立相关标准得基础。例如企业更多会是从信息交换得成本来考虑标准,而政府机构则要站在信息提取价值得角度,这两者可能相差甚远。

第二个问题是行业用户与一般消费者最大得不同就是都有1个乃至N个婆婆,行业用户之间得信息标准是难以单靠某企业或利益集团来完成得,只能通过某个主管婆婆来颁布执行。即使行业用户之间都认同某标准,但只要婆婆不认同,照样没脾气。但一般消费者就不同,你能让大多数消费者认可你得东西,你很大机会上就自然成为行业标准,消费者本身有决定权。
 楼主| 发表于 2005-3-23 09:5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听雨弹剑聊标准 (7 EHR)

看国外的标准,肯定会有一个委员会负责标准的制定,维护和发展。
这个委员会应该是由学术界,医院和企业三方共同参与的。
在中国,MI的学术界的人很少,老包是一个。
医院的信息科主任在医院中的发言权也很小,
至于企业,外企大部分不愿意参加本机化标准的制定,最好把国外的标准直接用在国内是最好的了,例如DICOM。而且外企在国内的部门都比较弱,致力于开拓市场,还没有能力参与本地标准的制定。国内的MI公司还没有做大做强的吧,混战中。
三个方面都没有精力来投入到标准制定工作中。
当然,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没有标准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也有制定标准想法。
但都没有人力物力来进行此项工作。
发表于 2005-3-23 17:4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听雨弹剑聊标准 (7 EHR)

我仔细阅读了布什总统提出的关于HIT美国10年规划,觉得在方法论上主要讲了二件事,一为[B]标准[/B][/SIZE] ,二为[B]电子病历[/B][/SIZE]。与我们论坛谈论的热点相似。

包括微软、IBM、英特尔、甲骨文等在内的8家最大的信息技术企业联合共同建立一个协作联盟以促进国家健康信息网络的建设,共同分享这块蛋糕,更有利于统一标准。
 楼主| 发表于 2005-3-24 08:4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听雨弹剑聊标准 (7 EHR)

老包所说的这个联盟已经建立了吗?还是在筹划中,
或者仅仅是老包的期待?
发表于 2005-3-24 09: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听雨弹剑聊标准 (7 EHR)

最初由 听雨弹剑 发表
[B]老包所说的这个联盟已经建立了吗?还是在筹划中,
或者仅仅是老包的期待? [/B]


一份材料的原文为:

“2005年1月18日是美国政府对国家医疗信息化纲要征求意见的截止日期,就在这一天,包括微软、IBM、英特尔、甲骨文等在内的8家最大的信息技术企业联合递交了一份长达134页的报告,这8个通常情况下的竞争对手宣布共同建立一个协作联盟以促进国家健康信息网络的建设。为了顺利实现个人健康数据在网络上的传输和共享,8家公司宣布将为此首先和政府部门一道建立一个开放的、非专利性的技术标准。”
 楼主| 发表于 2005-3-24 09:2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听雨弹剑聊标准 (7 EHR)

看起来好像是关于EHR还有Document Sharing的。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影响到中国。
谢谢老包。
我去找找看能否找到那份报告。
发表于 2005-3-24 10: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听雨弹剑聊标准 (7 EHR)

最初由 听雨弹剑 发表
[B]看起来好像是关于EHR还有Document Sharing的。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影响到中国。
谢谢老包。
我去找找看能否找到那份报告。 [/B]


因为没有征得送材料者的同意,不便发给你。但这些都是公开信息,有关网站肯定都更有详细发布。但布什总统的规划主要精神就是我的上述理解。

我想讲的一句话是虽然我们面临着很多很多困难,但我们无须灰心。因为就在我们论坛上,我就看到不少年轻的学者很优秀,他们的智慧,情怀,志趣值得称赞。
发表于 2005-3-29 12:4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听雨弹剑聊标准 (7 EHR)

布什讲话的参考译文见www.chiss.org.cn
发表于 2005-3-29 18: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听雨弹剑聊标准 (7 EHR)

远程医疗:迟到的革命?

南方周末    2005-02-03 09:08:13
  
  □亦真
  
  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可是医疗人员在使用21世纪的医疗技术为病人服务的同时,却在使用19世纪的传播工具。
  
  1984年,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AlvinToffler)就预言:未来的医生将面对计算机屏幕对远方的病人进行诊断和治疗。托夫勒并没有进一步说明他所指的“未来”是什么时候,20年后的今天,从远程医疗发展的形势来看,时机真的到了。
  分布在美国各地的哮喘病患儿在家中拍摄下自己使用吸入器和气流检测仪的情况,并通过跨越太平洋的网络把图像传送到位于夏威夷的Tripler军队医疗中心,那里的项目主管将根据收到的信息来分析每一位患儿的情况,再把下一步有效控制哮喘的要点反馈给他们。
  在美国波士顿的眼科中心,专科医生为几百英里以外的糖尿病患者实施远程的视网膜检查,以早期发现和防止他们出现视网膜变性。在过去四年中,这样的定期检查使这一地区糖尿病人的致盲率减少了5%。
  身在美国的法国医生雅克·马雷斯科通过遥控机器人为远在大西洋彼岸的一名法国妇女实施了胆囊手术。
  实际上,这些悄悄出现的新型医疗服务,不论被叫做远程医疗(telemedicine),还是最近又被称为E-健康(E-health),都是信息技术渗透到医疗服务当中的标志。最终,医学专家借助于这些技术能够为远方的病人提供更加专业、紧急和有效的诊断和治疗,医院和医生也能够更好地管理慢性疾病患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为了尽快使远程医疗得到实质性的推进,美国总统布什确定了两个方面的发展目标作为它的基础,一个是在2007年之前美国的大多数家庭实现宽带连接;另一个目标就是在2004年的国情咨文演说中首次提出的“总统健康信息技术计划”。根据这一计划,未来10年内大多数美国人将拥有个人的电子健康记录,其内容包括电子病历、电子处方、临床检查结果记录等。根据设想,在患者本人授权同意的前提下,任何医疗服务及相关机构都能够查看到病人的健康档案。
  布什在国情咨文演说中还指出,从航空业到银行业,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可是医疗人员在使用21世纪的医疗技术为病人服务的同时,却在使用19世纪的传播工具,因而必须改变这种落后的方式。这样做能够减少医疗差错,降低医疗保健开支,并改善医疗服务质量。为了催生医疗服务E时代的到来,布什除了拨款100万美元专门用于2005年的示范工作以外,还为此特地设立了一个非正式的内阁职位——国家健康信息技术协调员,专门负责这一计划的实施。
  [B]2005年1月18日是美国政府对国家健康信息网络建设征求意见的截止日期,就在这一天,包括微软、IBM、英特尔、甲骨文等在内的8家最大的信息技术企业联合递交了一份长达134页的报告,这8个通常情况下的竞争对手宣布共同建立一个协作联盟以促进国家健康信息网络的建设。为了顺利实现个人健康数据在网络上的传输和共享,8家公司宣布将为此首先和政府部门一道建立一个开放的、非专利性的技术标准。[/B]对于这一业内罕见的合作姿态,分析家认为健康信息网络不仅将在整体上促进医疗服务效率的提高,而且也将在技术和服务两个方面给信息产业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
  IBM健康产品全球总经理拉塞尔·里奇(Russell J. Ricci)对此评价说:“医疗服务本身属于知识产业,但它在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方面一直非常滞后。医疗保健的开支占美国GDP的14%以上,每年1万亿的市场规模对任何企业来说都具有足够大的吸引力。”
  难怪到上述截稿日期为止,国家健康信息技术协调员大卫·布雷勒(David J Brailer)博士已经收到的来自各种机构和企业的报告多达500多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