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xuanzh82

国内“电子病历系统”的软件汇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29 16:5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内“电子病历系统”的软件汇总

<p>每个人都在吹自己的产品,每个人都在想更多的了解别人的产品,每个HIS公司都说自己有最好的电子病历,每个人都说自己了解电子病历,每个医院领导都只认钱这句话我也认同,其实还认别的哦……</p>
发表于 2006-6-29 17:0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内“电子病历系统”的软件汇总

<p>上个百度,打个电子病历,一查,一堆,</p><p>要想知道谁家的好,问问哪些大医院用了,什么技术的,反应如何?重要的是做了多长时间了?</p><p>个人看法,国内所有的电子病历都是刚起来的,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有样看样,无样看世上……</p><p>有个别的公司较早做结构化电子病历的</p>
发表于 2006-9-7 13: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内“电子病历系统”的软件汇总

学习中,呵呵
发表于 2006-9-7 13:4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内“电子病历系统”的软件汇总

<p>电子病历专家网,<a href="http://www.eprexpert.com" target="_blank">www.eprexpert.com</a>  其核心技术已在全军数十家医院使用,新版正在广州军区总院和上海长征医院使用。使用专业编辑器直接产生XML结构化病历,书写时所见即所得,医生不改变原来的书写习惯,容易形成医政部门要求的格式,用户可制作表格和插图,存储形式为XML。数据的利用通过和其他模块联动实现,即利用模块从电子病历中调用结构化的节点数据。病案本身还可以独立迁移而不依赖于任何一家公司的专门系统。模版制作不需要调程序,医生自己可作模版。</p><p>居然这么多人不知道,对方太低调,还是大家入门不久。</p><p>网站上有大量研究文章,对理解中国电子病历研究史很有帮助。</p><!--editpost--><br /><br /><br /><div><font class='editinfo'>此帖由 claude 在 2006-09-07 13:51 进行编辑...</font></div><!--editpost1-->
发表于 2006-9-9 13: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内“电子病历系统”的软件汇总

<p>别吹了 都是那个样</p>
发表于 2006-9-9 17:4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内“电子病历系统”的软件汇总

<!--quote-claude+2006-09-07 13:46--><div class='quotetop'>引用claude &#064; 2006-09-07 13:46)</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p>电子病历专家网,<a href="http://www.eprexpert.com" target="_blank">www.eprexpert.com</a>  其核心技术已在全军数十家医院使用,新版正在广州军区总院和上海长征医院使用。使用专业编辑器直接产生XML结构化病历,书写时所见即所得,医生不改变原来的书写习惯,容易形成医政部门要求的格式,用户可制作表格和插图,存储形式为XML。数据的利用通过和其他模块联动实现,即利用模块从电子病历中调用结构化的节点数据。病案本身还可以独立迁移而不依赖于任何一家公司的专门系统。模版制作不需要调程序,医生自己可作模版。</p><p>居然这么多人不知道,对方太低调,还是大家入门不久。</p><p>网站上有大量研究文章,对理解中国电子病历研究史很有帮助。</p><p><!--quote2--></div><!--quote3--><br /></p><p></p><p>既然你推荐自封“电子病历专家网”,你能清楚告诉大家,其中核心技术、产品的知识产权归属于陈联忠还是广总?通用美康现在扮演的什么角色,与该公司合作,未来不会发生产权问题?</p><p>最好成绩还是不要这样宣传某家产品!其实国内真正意义的电子病历系统还没有出现,都是局限于Collect阶段,满足医院手工的要求而已。</p>
发表于 2006-9-9 20:4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内“电子病历系统”的软件汇总

<p>同意楼上的看法 </p>
发表于 2006-9-9 21: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内“电子病历系统”的软件汇总

<p><!--quote-newcomer+2006-09-09 17:49--><div class='quotetop'>引用newcomer &#064; 2006-09-09 17:49)</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既然你推荐自封“电子病历专家网”,你能清楚告诉大家,其中核心技术、产品的知识产权归属于陈联忠还是广总……其实国内真正意义的电子病历系统还没有出现,都是局限于Collect阶段,满足医院手工的要求而已。<!--quote2--></div><!--quote3--><br /></p><p>抱歉,不才想插句嘴,这产权好象与产品特性关系不是特别直接吧。何况企业资产本身有很多组成方式。资金入股,技术入股均属法规许可范围。作为用户,产品选择时,不妨要厂商提供资料证明其产权所属。同时根据所提供资料追踪一下工商登记。再进一步,产品合同中署明,当“产品出现产权争议时……,则如此这般”</p><p>谢谢。请继续讨论。</p>
发表于 2006-9-10 10:3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内“电子病历系统”的软件汇总

<!--quote-星空+2006-06-29 16:58--><div class='quotetop'>引用星空 &#064; 2006-06-29 16:58)</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p>每个人都在吹自己的产品,每个人都在想更多的了解别人的产品,每个HIS公司都说自己有最好的电子病历,每个人都说自己了解电子病历……</p><p><!--quote2--></div><!--quote3--><br /></p><p>这句话可称的上本论坛的一条经典语句啊,太确切,什么时候论坛也来一个2006感动论坛十大语句评选,<img src="http://bbs.miforum.net/images/smiles/teeth.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p>
发表于 2006-9-13 19:4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内“电子病历系统”的软件汇总

<!--quote-newcomer+2006-09-09 09:49--><div class='quotetop'>引用newcomer &#064; 2006-09-09 09:49)</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br /><p></p><p></p><p>既然你推荐自封“电子病历专家网”,你能清楚告诉大家,其中核心技术、产品的知识产权归属于陈联忠还是广总?通用美康现在扮演的什么角色,与该公司合作,未来不会发生产权问题?<!--quote2--></div><!--quote3--><br /></p><p>他的产品技术好不好呢?我关心的是产品的性能,和系统的功能。你能说说吗?</p><p>你也可以去注册一个“电子病历专家专家网”啊。</p>
发表于 2006-10-11 17: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内“电子病历系统”的软件汇总

<p>各位大侠: 广州麦德如何啊?赐教、赐教啊。。。</p>
发表于 2006-10-27 12:0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也没有必要强求哪个产品是否属于真正的电子病历,相信目前的电子病历产品都是为满足现有的需求而开发的,产品太超前,用户也不见得买账。随着临床信息化的推进,会有越来越多真正的电子病历出现的。
另外,在论坛上最好还是不要指名道姓,还是厚道一点儿好
发表于 2006-10-27 18: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电子病历系统建设的一点愚见

如果大家对CIS是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诊疗信息采集、组织和应用的定义没有异议的话,那么EMR可以说是CIS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部分了。国内做电子病历有些年头了,但到现在为止,从产品适用性和技术性能上都能够让人满意的产品并不算多。

说得笼统点,电子病历对于个体来说,就是实现不同阶段、不同病情的各种诊疗信息的大集成,对于医院来说,就是数字化的病案室。总得说来也就是数据采集、存储、应用那点事,又有何难呢?我个人的体会,其难点就在于医疗卫生数据集成的特殊性和传统医疗行为的惯性。

1、EMR是以患者为中心来组织各种诊疗信息的,具有时间跨度大、信息元素丰富、信息组织结构复杂的特点,所以,采用传统数据库技术,很难满足EMR数据存储和应用的要求,这个问题已经在很多上了EMR系统的医院暴露出来,随着时间推移,数据规模日趋庞大,系统负荷越来越重,如果不持续进行系统的基础软硬件平台升级,整个EMR系统的响应速度、稳定性、可靠性会大大降低,甚至崩盘。

2、病历信息结构化是电子病历最基本的要求,其中大部分信息靠医生、护士人工录入,信息采集环节因为直接涉及到用户的使用,故而成为各厂商争相斗法的地方,不管是谁都要鼓吹自己的产品在输入方面的快捷和简单,符合医生的操作习惯在这方面.  这方面,国内软件公司大多沿袭了传统信息系统的开发习惯,采用表单形式来实现病历信息的输入, 另外i,也有公司另辟蹊径,针对医生的书写习惯以及国内一些病历法规的要求,开发专用书写器,为医生提供相对自然的录入方式。 二者在结构化的效果上是基本一致的,不同就在于录入方式。相比较而言专用书写器更加贴近医生的病历书写习惯,而且因为操作简单,比较适于推广应用;

3、关于病案分析,目前国内电子病历建设仅仅处于起步阶段,各医院在病案信息的积累上也只能说是初具规模,那么围绕结构化的病案信息进行何种统计、分析,如何向医疗服务机构、卫生管理机构提供辅助管理决策,应该是卫生统计学、卫生信息学在新阶段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综上,我建议在建设EMR时,应该从病案的结构化方式、病案数据管理方式等角度来选择EMR产品,这样就保证医疗机构在起步阶段站在正确的方向上,随着卫生统计学的进一步发展,可以逐渐加大在病案分析层面的开发工作。
发表于 2006-11-8 16:37:56 | 显示全部楼层
结构化,质量控制和数据分析!
发表于 2006-12-13 15:0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rear 于 2006-10-19 02:17 发表


真正可勉强称为电子病案的应该是:

北京 安博维(Upway)
曼荼罗
海泰

个人之见!



见过,同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