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一节曾经简单介绍过目前电子病历标准的现状。这一节再专门就CDA和XDS进行一点稍微深入的介绍。
CDA是Clinical Document Architecture, 来自HL7,定义了电子病历本身的结构和语法。XDS(Cross-Enterprise Document Sharing),来自IHE,定义了电子病历的管理和共享方式。
二者相结合,就有可能在大范围内(全省,全国?)实现电子病历的共享。在最理想的情况,一个病人去任何一个医院就医,都可以把自己从小到大所有的病历都查出来,进行阅读、比较分析。
CDA是基于RIM模型构建的,是HL7 V3中第一个成为ANSI标准的部分,而且是医疗界第一个通过标准机构认证的Xml规范。从技术角度来说,CDA实际上就是一个Xml文件的Schema(结构定义),CDA格式的电子病历中要求是人和电脑都可以理解的,可以包含文字,图像,或者声音等多媒体格式。一份CDA文档,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展现。在HIMSS 2004上,很多公司都拿出自己的基于CDA的电子病历,有网页的,有应用程序的,还有基于智能手机的。
CDA的规范也在不断的细化过程中,根据HL7的计划,分为三个阶段,逐步的细化定义CDA的结构和语法。目前第二阶段的工作接近结束。
当然,作为HL7 V3的一部分,CDA格式的电子病历也可以作为HL7消息在不同信息系统之间传递。
至于XDS,Document Sharing这个主题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由于在工作并没有实际用到,我仅仅只是浏览了一遍它的规范文档,没有深入的学习。XDS将文档本身存储在某个物理介质上,并不关注文档本身的格式和内容,XDS仅仅要求把文档相关的关键信息记录下来,如病人信息,作者信息等,集中存储在某个数据库中(一个是存储仓库,一个是信息登记处)。假设全国有一个统一的中心查询数据库,医院可以在这里查找到一个病人的所有电子病历,再通过网络去各个实际的物理介质取回电子病历。
美国前一段公布的布什讲话,描绘了医疗信息的十年规划。这很可能对电子病历技术的发展产生很大的推动。会有什么样的突破和成果,让我们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