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003|回复: 28

同仁医院系统瘫痪一小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5-19 14: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青年报 (05/17 02:27)

  本报记者报道 昨天12点半,读者冯先生致电本报称,同仁医院突然不能收费和划价。下午1点半,收费和划价系统恢复。院方表示,原因是主交换机出问题造成的。

  记者下午1点半左右来到同仁医院时,一层9个收费窗口前的人流已开始向前移动。很快,每个窗口前排队的患者也就在十几人左右。正在收费的工作人员证实,系统刚刚恢复,但什么原因并不清楚。


  记者随即问了几名排队的患者,一名姓张的女士说,12点半,医院的收费和划价系统突然无法正常使用,很多患者只好等着,收费窗口前排起长队。

  同仁医院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造成医院不能收费和划价的原因是主交换机出现了问题,院方随即启动了紧急预案。

  对于像银行和医院经常出现的系统瘫痪,网络专家认为,在社会全面推进信息化的进程中,这样的情况难免发生,市民应给予相应的理解。
发表于 2005-5-19 15:3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同仁医院系统瘫痪一小时

备用方案是什么?让大家参考一下,学习学习。
发表于 2005-5-19 17: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同仁医院系统瘫痪一小时

是啊,很关心备用方案
发表于 2005-5-20 08: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同仁医院系统瘫痪一小时

表示同情~~

不过,业务停了一个小时之久,应急预案看来还是有待改善吧

或者是中午休息时间,工作人员响应速度难免慢一些,理解理解
发表于 2005-5-20 08:5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同仁医院系统瘫痪一小时

同仁纸面上的所谓紧急预案我还真见过,说穿了就是门诊不行的时候的用笔记本代替划价,笔记本的数据据他们自己称很难保证与时实的价格数据更新。
不过,同仁医院的计算机主任、院长助理被评为中国什么最佳CIO。真是同仁风格~~~
发表于 2005-5-20 09:4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同仁医院系统瘫痪一小时

医疗行业信息化:同仁医院用信息化给自己“治病”   
     
   2004-8-10 12:20:20      
     
  当医生帮助的是病人,做信息化却是在帮助医生和医院。


刚吃过午饭,北京同仁医院信息中心主任田剑便匆匆赶回办公室,因为采购部门的同事正等着和他商量亦庄分院信息系统中的物流系统提前上线的事儿。不到1个
小时的谈话时间里,医院另外几个部门的同事又在田剑的办公室里排起了队,他们也是来向田剑反映情况的。近1年来,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会在同仁医院信息中心上演。


3年前,田剑脱下医生的白大褂,坐到信息中心主任的位置上。从那时起,他开始远离自己从小的理想——做一名优秀的医生,转而努力实现他的另一个理想——做一个合格的医院CIO。


改造理想


决定放弃做医生的理想,田剑只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30岁之前,田剑的人生轨迹的方向一直是做医生。从医科大学毕业后,他令很多人羡慕地进入了全国最好的医院之一的同仁医院,做起了一名内科医生,一做就是5年。真正当医生后,田剑在工作中遇到了很多“不方便”,比如医院流程繁琐、各科室信息无法及时共享,使得很多劳动多次重复。平时喜欢阅读计算机书籍的田剑朦胧地觉得,发展迅猛的IT技术也许能帮助医院解决这些难题。


这时,机会悄悄地来到了田剑面前。2001年7月,同仁医院在内部公开招聘信息中心副主任。田剑几乎没怎么犹豫,就决定参加竞聘,理由很简单:“同仁医院有2000多名医生,但却没有一名CIO。”


那时,田剑并不觉得没有任何IT背景是他的劣势,相反他认为自己具有竞争这个职位的最大优势——“最了解医生需要什么。”果然,在竞聘中,其他几名具有计算机专业背景的竞聘人讲的大都是先进的技术能给医院带来什么,而田剑在演讲中几乎没有提到技术,他只是描述了未来的医生在IT的帮助下,应该在怎样一种环境和流程下工作。田剑对信息化的直觉和热情最终打动了同样不懂IT的院长,他如愿以偿地转行做起了医院信息化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我是从给病人开处方,到给医院‘开处方’,只是处方不再是药,而是信息化。”“处方”让田剑觉得医生和CIO相差得并不远。


目前,中国医院的信息中心主任基本分为两类人:一种是学IT的;另一类是像田剑一样从医生转行的。田剑认为,“开始时,有IT背景的人更容易上手;但从长远来看,做过医生的更有可能表现出色。”5年的医生生涯,让田剑对这个职业和医院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尤其对医生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有着切身的体会。“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根本是对医院情况和医生需求要有深刻理解。”田剑很庆幸自己当过医生。除了对业务熟悉外,田剑觉得医生的经历还给了他很好的CIO思维训练。“信息化建设的思维方式和医生极为相似”,他说:“对医生而言,一个很重要的素质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最全面地了解一个病人,同样一个化验结果对不同病人的含义可能完全不同,医生必须综合各方面的情况,对这个病人的病情进行判断;而全面规划信息化也同样需要综合医院几十个部门的需求和情况,快速地做出判断。”


田剑所在的同仁医院信息中心,除了他这个“头儿”以外,全都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对自己在技术上的先天不足,田剑有自己的看法:“CIO这个职位不需要了解太多技术上的细节,他只要了解技术趋势就足够了。其实我最欠缺的是管理知识,医院CIO也是一个管理者,对管理方面的要求可能比其他行业的CIO还要高。”不过,上任之初,他还是开始“恶补”IT知识,除了阅读大量的专业书籍外,他还尽量争取一切到其他医院参观信息化建设的机会,了解主流技术趋势。


改造医生


刚到信息中心时,田剑曾度过了一段“难过”的日子。“制造业信息化改变的是工人,而医院信息化改变的却是医生。医院信息化建设有两个难题:一是选什么样的系统;二是对固有流程的变革。前者通过IT技术可以改变,后者只能通过人来完成。”田剑认为,正是因为对象不同,不同行业信息化的工作重点也不同,“医院的信息化,与医生沟通是第一位的。”沟通成为田剑必须要过的一道“坎儿”。


当时,同仁医院正准备实施“医生工作站”,它要求医生用电脑开医嘱,这是门诊流程改造的核心。在沟通中,“年轻”给田剑带来了不少麻烦。对于大部分医生,尤其是专家级的医生而言,几十年的就诊经验使他们对固有的流程和习惯相当依赖。最初,30出头的他和资深医生们打交道时,很难赢得信任,经常是刚说了个开头就被“打发”回去了。于是,田剑奔波于各科室间,“说了一遍又一遍”,慢慢地医生们被这个小伙子的执着打动了。


不过,到了动“真格”的时候,田剑还是遇到了之前无法想像的困难:对于习惯了手写医嘱的医生来说,这个改变让他们一时间很难接受。有的医生甚至找到田剑,毫不留情地说:“你们的设计根本不合理,增加了我们的负担。”为了说服医生,一方面,田剑和信息中心的同事反复为每个医生演示,告诉他们操作其实很简单;另一方面,他们不断强调系统给医生带来的切实好处,比如,在开药方的时候,如果某种药恰好药房没有,系统就会立刻提示医生。医生的经历让田剑比任何人都清楚,如果想改变医生的工作习惯,首先要让他们感觉到能从中受益。田剑还特意安排了助手帮老医生操作电脑、输入资料。经过沟通和磨合,现在同仁医院东区医院的医生已经全部用电脑开医嘱了。这些资料是同仁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核心,门诊系统、收费系统、电子病历系统等都需要在医嘱的基础上才能运行。


对田剑来说,与院领导的沟通同样重要。“现在,中国医院的信息化程度之所以如此低,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变革的困难非常大。因此,院领导的重视和推动显得尤为重要。”在田剑眼中,他和主管同仁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副院长一起做的工作才是完整意义上的医院CIO。“对多数国内医院来讲,信息中心只是一个中层部门,而信息化并不是一个中层部门所能完成的,未来医院的CIO也许会进入高管层,但现在我们只能尽量多地争取到院领导的重视和协助。”


工作步入正轨后,特别是田剑参与的东区新院的信息化建设比老院有了明显改观后,IT系统得到了大部分医生的认可。2002年,得到院领导和医生们信任之后,田剑开始担起了同仁医院信息中心主任的担子。如今,他再也不用满医院地找人沟通了,而是更多人来找他,“现在,各部门经常向我们反映工作中的困难,希望通过IT系统得到解决。”


从10分到100分


中国医院行业的信息化程度与国际水平差距很大,国家垄断的行业性质使得国内医院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动力严重不足。仅从医院信息化投入程度来讲,国际上,医院信息化的平均投入占收入的3%~5%,而国内连1%都不到。中国医院的信息化不仅起步晚,而且还走过一段“歧途”——几年前,所谓医院的信息化实际上大都是用IT系统将传统模式固化下来而已。“这种改变几乎没有意义。”田剑坦言:“固化原有模式非常可怕,它令医院信息化的道路越走越偏。这也是同仁医院上第一套信息系统时出现的问题。”


同仁医院从1991年就开始了信息化建设,时间并不短,但田剑对同仁的信息化水平的评价很冷静、客观:“如果满分是100分的话,我们现在只有10分。”1999年,同仁医院开始实施杭州一家公司的医疗信息化系统。运行了一段时间以后,田剑发现了一个致命的问题——“无法与医院的需求变化相适应,医院面对的是一个个的病人,每个病人的情况都不同,因此医院的信息化系统比别的行业更细致和复杂,而且必须能够根据变化随时进行调整,这要求系统非常强大而灵活;另外,要求医院要具有宏观的预见性,现在预见得越多,对以后的帮助越大。”


有了以前的教训,田剑这次在选择新落成的同仁医院亦庄分院信息系统时,格外慎重。但是由于国内医疗信息化的程度还很低,可供田剑参考和借鉴的经验并不多,凭着医生和CIO两种职业的积累,田剑依旧没有先考虑采用什么技术,而是先描绘出这个系统应该解决哪些问题。在田剑的“蓝图”中,新系统至少要满足三个层面的需求:要让患者明显感觉到医院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主要体现在缩短就诊流程、加强医疗诊断的控制、完整保存就诊记录等;系统对医生的帮助同样不可缺,通过集成病人的各种检测结果和系统的提示,支持医生的诊断并降低出错的可能,并通过系统传递专家医生的经验,帮助年轻医生;通过新系统大幅度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不仅让院领导随时掌握就诊数量、收入情况、各部门的工作情况,还能进行数据分析和趋势预测。


按照这张信息化“蓝图”,同仁医院最终选择了在东南亚医疗信息系统方面领先的新加坡SCS公司的系统。目前,这套总金额超过1000万元的系统的基础架构已搭建完毕,住院系统和门诊系统也处于测试阶段。田剑深信这个系统可以让同仁医院的信息化水平迈进一大步。


田剑很庆幸他当初的选择,“因为当医生帮助的是病人,做信息化却是在帮助医生和医院。”
发表于 2005-5-20 15:5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同仁医院系统瘫痪一小时

那家医院的信息系统没有出过问题,请列举一下
发表于 2005-5-20 16:0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同仁医院系统瘫痪一小时

最初由 ironstone 发表
[B]同仁医院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造成医院不能收费和划价的原因是主交换机出现了问题,院方随即启动了紧急预案。[/B]

启动了紧急预案花了1小时,[/FONT]
而且
按我心依旧的说法“同仁纸面上的所谓紧急预案我还真见过,说穿了就是门诊不行的时候的用笔记本代替划价,笔记本的数据据他们自己称很难保证与时实的价格数据更新。

应该是采用单机版来应急[/FONT]
以上两个现象说明
医院对问题的判断[/FONT] 花费时间太长,这也是摆在各位主任面前的一个课题
发表于 2005-5-20 19:5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同仁医院系统瘫痪一小时

只能说他们用的系统太烂了,像收费和划价之样的地方,系统要能单机独立运行
发表于 2005-5-21 09:4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同仁医院系统瘫痪一小时

因各种原因出现的医院信息系统瘫痪所带来的财产损失,有没有可能通过购买保险,分担风险?
发表于 2005-5-21 10:2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同仁医院系统瘫痪一小时

今年五一期间,山东齐鲁医院信息系统瘫痪63小时,最后查明是数据库出了问题。
瘫痪这么长时间还是比较少见的,显然应急预案没有做好。
发表于 2005-5-21 12: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同仁医院系统瘫痪一小时

济南市的医院,起步比较早,但是比较理想的系统不多。
发表于 2005-5-24 17:4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同仁医院系统瘫痪一小时

我是冯先生,我打的电话,在那里听医院的说是网络机房的人出去吃饭了,11.45就坏了,什么紧急系统啊,就是吃完了才回来的,我说的话要是假的,马上出去别车撞死1.30的时候才好的,本来可以手动划价的,就是怕麻烦,后来人急了,就开始手动划了,大概15分钟后,系统好了,才正常的。我是想输液的,药晚了2个小时拿的,在去输液的时候已经过了快3小时了,护士还问我,上午开的药,下午来做什么,真TM的。
发表于 2005-5-25 19:3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同仁医院系统瘫痪一小时

最初由 dreamaster 发表
[B]今年五一期间,山东齐鲁医院信息系统瘫痪63小时,最后查明是数据库出了问题。
瘫痪这么长时间还是比较少见的,显然应急预案没有做好。 [/B]

数据没有备份吗,没有备用服务器吗,天哪,63小时。
发表于 2005-5-26 00:4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仁医院系统瘫痪一小时

大家谈的“应急方案”是指全手工的方案还是信息系统的方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