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线在自救
深陷重围的大兵瑞恩需要拯救;受财务丑闻所累的世界咨询巨头需要拯救;持续低迷的行情,更让国内的咨询机构丞待拯救。
长期声名显赫的“四大”咨询机构开始自救了。安达信咨询公司率先更名为安森哲,普华永道被IBM收购,毕马威启用了毕马的新名字,德勤会计公司分拆出的德勤咨询则徘徊于上市与出售之间。
有所衰败的“四大”依旧是咨询业中的豪华百货店,相形之下国内的证券咨询机构就顶多是小小的专卖店。西边日出东边雨,“四大”力图重围之际,国内同行除了几声无奈的呻吟,大多默默忍受着寂寞与亏损的煎熬。暂停执业业资格的仅此一家,可偃旗息鼓的却不在少数,能摆脱对昔日辉煌的沉醉寻求新生的更是凤毛麟角。证券业协会的统计显示,目前咨询机构8成亏损,或许本土证券咨询已到了生死边缘。
集审计、财务顾问、管理咨询为一身,有时让“四大”之类的咨询巨人也见利忘义闹出了些丑闻。分拆改变原有的业务构架,是它们立竿见影的补救举措。国内证券咨询机构的深陷困境,其原因却非常复杂。找准病根,对症下药,自又难上加难。
给我一个空间
10000多亿流通市值、6000万个帐户,居然养不活151家咨询公司的2000余名执业分析师,而且一、两年前他们还曾是那样的风光、他们中还有些许人曾被膜拜着走上神坛。
151家证券咨询机构中,有107家是专业机构,它们的资本金多带有民间色彩,客户咨询费以及券商工作分佣、代客理财、自营等“擦边”运作成为其利润来源。另外44家隶属券商,其中独立核算的屈指可数,即使自立门户的也是大树底下乘凉。2000年证券咨询机构总收入约3亿,当年两市日均成交60542亿,到2002年10月中旬两市总成交量尚未超过24000亿。仅此简单的对比,我们就知道眼下是咨询业的冬天,更何况还有市场机会匮乏、佣金降低等不利因素。
行情惹了祸,但这不是唯一理由,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短缺的消失,是过度的管制。
当中国走上改革、开放之路时,我们必然迎来许许多多的第一次,随之而来的是好奇与阶段性的短缺。于是,很多平常之物被捧上神坛,但不久后便匿迹于芸芸众生。我们不再会拥有邓丽君、李谷一那样的歌坛巨星,不再会蜂拥甲A赛场,同样我们也不会再有一呼百应、万众瞩目的股评。今天不少散户的水平已经超过了第一代股评家,甚至有些散户也步入了股评家的行列。形形色色的分析师启蒙了大批投资者,这正好销蚀着咨询机构通向神坛的阶梯。
告别短缺是一种进步、一种必然。证券咨询风光不在亦是一种必然。当初创期的过度需求回归平常后,当监管让“擦边球”无处可用时,我们才猛然发现证券咨询业并没有多大合法的业务空间。大陆的相关法规借鉴了台湾上世纪90年代初的做法。核心的“两不准”(不得代理委托人从事证券投资,不得与委托人约定分享证券投资收益或者分担证券投资损失)让咨询机构只能以“评”为生,咨询机构与客户间也难以建立“责、权、利”明晰的契约关系。一个行业缺乏有效率的正常途径,其发展必然步履危艰。
台湾现在已经放松了对咨询的业务限制,大陆也有所尝试,如要求收购上市公司时聘请有资格的机构充当财务顾问。不过,财务顾问还需要承担担保责任。对于只有20家注册资本超过1000万的咨询队伍而言,这又多少有点象张“画饼”。当然,新近的法规开始关照咨询机构,应该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证监会领导专门到咨询公司调研、证券业协会也在探讨咨询的业务范围问题,或许不久咨询机构能有更广的法定天地。
给我一段时间
“黑嘴”、“庄托”几乎成了证券分析师的头衔。一年多的低迷更让咨询机构成了一种泄愤的对象。确有与庄勾结的咨询人,在刚刚过去的哪个“庄股”时代,除了分析师又还有多少人与庄共谋?能经常影响或左右个股走势的分析师毕竟是少数,要引发大盘的波动,现有的分析师乃至咨询机构都尚无此能量。因此,一种人人痛恨的“黑嘴“现象不过是行业特点所致。分析师抛头露面,自然要直接面对投资者的操作成败,并成为风险的缓冲器。
股市是虚拟资本的市场,对未来的预期牵动着它的跌宕起伏,未来自然预测,就如天气需要预报;证券市场是信息市场,有人讲南美丛林中蝴蝶扇动翅膀就可以影响伦敦金价,那么一个微不足道的消息也可能诱发股价的起落,投身证券市场自然离不开专业分析人员。咨询是证券市场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国外股市中成千上万的经纪人实际上就发挥着咨询的作用。美国股市网络股牛市的兴起、衰落,都与科恩——一位黑人女分析师有直接关系。
咨询产品总体质量不高,是国内咨询机构陷入困境的又一原因。低层次但却一度异常旺盛的需求,给了咨询机构黄金般的岁月,也使绝大多数咨询产品停滞在低水平上。缺乏技术含量的产品,一方面使咨询机构没有形成忠实度较高的客户群体,另一方面他们的产品又很容易被克隆,无力构筑行业的技术性进入障碍。众多的财经记者、个人投资者频频在报刊、网络上“谈股论金”,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咨询机构的“软肋”。
作为证券市场的一部分,咨询的水平与市场的发展状况密不可分。不成熟的市场不可能产生成熟的证券咨询,同时不成熟的市场也增加了证券分析的难度。
准确、完备的信息是判断、预测的基础,然而海内外的证券市场都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沪深两市的信息不对称尤其明显。上市公司与庄携手弄虚作假,政策取向扑朔迷离,这些都是分析师常常面对的陷阱。中国股市又是新兴的转型期的股市,各种制度、规则变化频繁,游戏规则的不稳定自然会严重影响预测的准确性。例如,国有股减持的几番变动就让市场的价值中枢大起大落,“三板全流通”的政策便让以往年底的重组股行情夭折。
除了这些客观因素,主观原因是分析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较差。股民赋予的光环,内幕消息的灵验,让这支队伍落入了自我沉醉的泥潭,专业技能、理论水准难以适应市场的发展。技术分析是多数的分析师的看家本领。然而,在转型的市场中,与制度变迁相关的基本面分析更具决定意义。去年底,咨询机构纷纷反思那段惨痛的暴跌,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市场将转入价值性投资阶段,但今年领尽风骚的却是银广夏为首的低价垃圾股、业绩平平的深圳本地股,投机之风并未势微。其实,原有的投机缘于现存的体制缺陷,体制基础没有改变市场运行当然不会脱胎换骨。年初行情热点的判断失误,充分暴露了咨询业乃至券商、基金在基本理论上的浅薄。中国的证券分析师已经需要人才结构的更新、知识结构的更新。暂不说谁来为更新买单,这至少需要一段时间。
江恩、巴菲特、所罗斯用不同的方法攀上了成功投资的高峰。成功的证券投资绝非一种繁杂的技能,而是一门融合了理论与实践的艺术。通过咨询资格考试仅仅是认识了一些基本的艺术符号,窥见乃至把握投资艺术的真谛还有万里之遥。好球员不等于好教练。自己把握了制胜之策,还要克服与客户的沟通障碍才能指导客户赢利,才能成为真正合格的分析师。艺术家不是工业化的产物,需要的诸多要素中至少有一样——时间。
年轻不是错误的借口,但年轻的中国证券咨询要走向成熟,确确实实需要时间。
守侯春光
市场经济总缺乏脉脉温情,纠正偏差常常伴随着冷酷与矫枉过正,和整个证券行业一样,咨询机构正在消化昔日酿成的苦果。市场经济又是生生不息的,市场化改革无可阻挡,中国的股市也将曲折向前。1994、95年的低迷后是96、97年的繁荣,1998年调整后又迎来了“5.19”的辉煌。一时的沉沦绝非咨询行业的丧钟,潮起自有潮落时。牛市还会来,咨询有春天。
守侯春光无异于熬过严冬。当我们知道咨询的坠落不仅仅因为行情,那么冬眠就不是度过冬天的选择。苟延残喘,故步自封,即使坚持到了行情复苏,春光也只能是返照的回光。
发展空间的桎梏总会松动,挡不住的时间步伐会让股市多几分成熟。在不久的将来,一切都会好的,关键的问题是有几个咨询机构能走到将来,幸存者又怎样分食未来的美餐。
近来,国内的网络股略显强势,境外的中国概念网络股亦有逆势上扬的表现。度过“烧钱”考验的网络公司开始触摸春天的影子。除了背靠券商的咨询机构,其余的证券咨询机构正经受着“烧钱”的折磨。留住人才需要钱,保持曝光率和维持日常运转需要钱,业务创新更需要钱。对于不少靠稿费支撑的机构而言,这是何等艰难。“烧不起”的要么一关了之,要么寻求财大气粗的战略投资者。“烧得起” 如果看不到赢利的希望,多半也会寻机而逃。咨询机构的整合与退出,已经成为业内的流行语。券商背景的机构和少数几家实力雄厚的专业机构,将成为咨询业的主流。
股市呼唤新的赢利模式,希望长期生存的咨询机构也需要新突破。毕竟短缺的消失不是需求的终结,适应、满足新需求的生产者依然会拥有自己的天地。“四大”巨头期望借创新、变革度过难关,也证明没有永恒的最佳模式。
在现有的时空约束下,咨询机构可以进行的无外乎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产品创新有两条途径:一是顺应金融需求多元化的趋势,开展个性化服务,但跨出熟悉的股票投资、全方位介入金融市场,将是对人力资源的严峻考验;二是利用已有的行情显示软件,向投资者提供专业加工的信息,向资讯提供商转型,市场何时转暖决定这一模式的命运。服务创新一方面是运用网络手段,使服务更具时效性、针对性,另一方面使开展经纪服务。降佣之后券商对经纪人的需求陡然增加,券商的咨询机构当然是近水楼台,不少券商的分析师转为了客户经理,一些没有咨询力量的券商则与专业机构联手。发展经纪人是证券市场的趋势,但专业机构的分析师充当经纪人,又面临不能合法分佣的现实障碍。同时,经常徘徊于地量水平的交投,让经纪人业务几乎无利可图。背负经济方面、社会声望方面的压力,在狭小的法定空间内创新,艰难朝乎寻常。
工欲善,必先利其器。业务的创新离不开方法论的创新。从我国实际看,经济发展、制度的变迁同样影响市场走势,运用国内外最新的经济理论、方法,才可能接近现阶段中国股市的内在规律。从成熟股市的历史经验着眼,行业分析无疑是追逐阳光利润的有力武器,今年走出独立行情的个股大多得益于行业的高成长,如TCL通讯、ST厦新、光明乳业等及金融板块。
守侯春光,守侯希望,是一种考验。积极的守侯更是严峻的考验。它考验耐心、考验对未来趋势的把握,也考验承受守侯成本的决心和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