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5-6-17 11: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辅助诊断用的算法能否放到PAC网上?
不好意思, 要给你们泼凉水了.
<br>
<br>辅助诊断用算法的“网络可获性”,对我也是一个新名词,概念很好的哟.
<br>但是实现上难度很高.我想中国的医院不缺钱,信息管理也不缺新思想,主要是管理水平短期难跟上啦.我只能从技术的角度来分析,不过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算算投资.......呵呵
<br>
<br>1.算法带专利不是什么新鲜事情,大家都能接受.但是算法服务器对硬件的要求是很高的,记得原来IBM的大型机"深篮"计算一个宇宙恒星的运动轨迹(计算量最大得算法之一)就花了48小时.换算成小型机得花多长时间?当然医疗影像的算法相对简单,不过,这个服务器要求有并发计算的哟.....
<br>
<br>2.IT中现在最前沿的网络计算技术是网格.即可以使用网络主机做计算的load balance.这也得要有网格计算体系的安装了,要不,各位有兴趣的话,自己做也行,就怕算法厂商不给原代码......也不愿意开发网格计算体系.....license的钱要赚少了.
<br>
<br>
<br>以上两种方法,load在single或mutiple服务器,与网络无关.计算结果的网络传送对现今的高端主交换,如cisco6500等,想来不构成威胁的啦.
<br>
<br>摘录:
<br>日本的HIS开发和应用从70年代初开始。多数日本医院是80年代以后开始进行HIS工作的,但发展十分迅猛,规模相当大,是以大型机为中心的医院计算机系统。如北里大学医院的IBM/3090双机系统。当前日本的HIS总的趋势是系统化、网络化、综合性,开始走自上而下的开发路线,一般都有大型机作为中心、支撑整个系统工作,并尽量采用微机和网络技术,投资规模大,正在实现"ordering"工作方式,即数据从发生源直接输入计算机。到1991年统计有近10家实现或基本实现此种方式。支持诊疗的功能在不断加强,系统24小时运行。不少软件是医院和计算机公司联合开发的,一些大公司也开发了一些通用的医院信息管理软件包,也有些医院自己开发。如北里大学,开发了综合的HIS,开发费用(机器设备除外)为3亿4千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300万元)。日常运行费用支出为一年5亿1千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000多万元)。
<br>......
<br>详文请见:
<br><a href="http://www.itpub.net/335567" target="_blank">http://www.itpub.net/335567</a>,3.html
<br>
<br>
<br>Drew Lee
<b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