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skyblue"> <font color="blue">国内医院的HIS建设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虽然发展道路曲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取得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卫生部最近的抽样调查显示,在国内近17000家县以上医院中,有31%的医院已经建设了HIS系统。 </font></font> <font face="arial">国内医院的HIS建设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虽然发展道路曲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取得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卫生部最近的抽样调查显示,在国内近17000家县以上医院中,有31%的医院已经建设了HIS系统。 </font>
<br> 永远被动,问题之二。
<br>
<br> 3. 软件与服务,哪个更重要?
<br>
<br> 通过招标、议标、洽谈,医院选择了HIS软件。软件运行了,工作结束了,HIS公司人员走了,软件能用好吗?“出现问题,2小时到现场”的承诺在合同书上写得明明白白。但2小时真能到吗?即使准时到达,这2小时内怎么办呢?服务比软件更重要!
<br>
<br> 缺乏服务,问题之三。
<br>
<br> 导致这些问题的宏观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医院已经由计划经济时代的“医院-病人”的简单关系,发展到现在的“医院-社会-保险-单位-病人”的复杂关系,HIS软件必须适应外部因素的变化;(2)医院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必将进行长期性的管理改革,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难以定型,HIS软件必须适应改革的要求;(3)国内HIS起步晚,行业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度仍然很低;(4)没有形成特大型专业HIS公司,人才、经验、产品、服务等仍然不足;(5)良性市场环境尚未形成。
<br>
<br> 第四种模式
<br>
<br> 这些因素是短期内不可改变的,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改变现行HIS的设计思路及医院HIS建设的模式。在现有国情下,一种可行的HIS系统建设模式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br>
<br> (1)能满足医院外部不断变化的政策需求;(2)能满足医院内部不断增长的信息化管理需求;(3)既能规范医院管理,又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医院个性化管理需求;(4)能真正有效地提供长远服务保障;(5)公司与医院的关系不是主动与被动的关系,而是互动与紧密合作的关系。
<br>
<br> 因此,HIS软件的设计、开发思路必将进行重大调整,笔者提出了一种新的HIS软件设计思路及合作模式,姑且称之为第四种模式,其核心内容为:
<br>
<br> 1. 新HIS软件要总结HIS开发经验,吸取大中型医院用户的管理思想,并在实地考察、学习国外同行先进经验和方法的基础上而设计开发的。
<br>
<br> 2. 新HIS软件不应是一个最终、固定的HIS产品,应具有良好的开放性、标准性、规范性和可塑性,能根据医院的同需求,快速生成满足医院要求的个性化HIS系统。
<br>
<br> 3. 应向用户开放HIS软件的全部技术和代码,并提供高级培训,使用户完全掌握其技术,便于用户发展和自身维护。
<br>
<br> 4. HIS软件开发商与用户之间不应采取传统的买卖关系,而应建立相互参与的合作关系。医院得到的不仅是产品,更是得到了技术和服务的保障。
<br>
<br> 其主要技术指标应包括:
<br>
<br> 1. 以病人为中心,支持临床信息和经济核算信息两条主线;
<br>
<br> 2. 采用面向对象设计,积木式榉架结构,多层体系结构,软件修改、维护、升级容易,运行更稳定,效率更高;
<br>
<br> 3. 全面支持医院临床信息化和经济核算信息化;
<br>
<br> 4. 全面采用国际、国内各种标准和规范,支持HL7、ICD-10、ICPM、SNOMED等;
<br>
<br> 5. 灵活集成第三方产品,灵活的医保接口设置;
<br>
<br> 6. 采用更先进的技术平台。
<br>
<br> 7. 符合国家卫生部新的《HIS基本功能规范》。
<br>
<br> 希望上述尝试和努力能为处在困境中的HIS建设寻找一条出路。
<br>
<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