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通讯的层面模型优势之一是当一个层面被新层面替代时其他层面不受到影响。举例来说:如果我们能找到一种物理媒介其速度是现有物理媒介的10倍,而且能够提供现有物理层提供的所有服务,我们就能立刻用新的物理层替换掉现有系统。在我们的假想公司中找到一个新的物流公司,新公司运货速度提高一倍,使用原有的集装箱,提供和现有公司一样的货物保险,那么我们可以不对其他部门作任何调整直接转换到新的物流公司。
<br>
<br>不同层面的集合通常被称为栈或者协议栈。 DIOCM标准使用了层面通讯结构,实际上它并没有新建一个标准通讯栈而是直接使用了一个已有标准。可能有人会问,如果DICOM仅仅是使用了一个已有的通讯标准,它还有什么意义?为什么不直接用那些现有的通讯协议标准呢?
<br>
<br>DICOM标准的意义和其功能的重要性,可以用个假想制造厂之间的交易来解释。
<br>
<br>假想你是产品开发部的经理,现在需要一些零件来组装一个原形产品。于是你要求你的采购经理贝蒂从埃克美零件公司采购一些零件。贝蒂知道最快捷的办法就是打电话给埃克美公司订货,但同时她也知道你需要的零件非常抢手很可能已经销售一空。她拿起电话拨号,听到了熟悉的声音:“你好,这里是埃克美公司,请问你要找哪位?”贝蒂回答道:“请转销售部鲍勃罗伯茨。”
<br>
<br>贝蒂刚才所做的工作非常类似于一台设备使用DICOM协议与另外一台设备通讯。当她拿起电话,她首先要求线路畅通。她听到的拨号音告诉她线路正常(如果没有拨号音则说明线路有问题)。同理,DICOM标准通过服务请求与网络上的另一台设备通讯。网络协议会首先探测网络是否可用。如果可用,DICOM协议就将发起一系列的活动,由此产生一个对另一台设备的连接。
<br>
<br>拿起电话拨入需要接通的号码然后倾听回应,你就遵循了一系列通讯协议。首先,你遵从一定的规则拨号。如果你在办公室里拨号,可能还要先拨一个外线号码,如果对方不在本地,你还要拨对方的区号。然后你听到对方的振铃声,你知道对方没有占线,否则你的“协议”会引导你挂上电话等会儿再拨。
<br>
<br>电话那一端的人所说的头两个字就很有意义。它告诉你两件重要的事情,首先对方所说的语言是你能够听懂的,其次你没有拨错号码。如果你听到的回答是“Moshi moshi, Fujiyama Denki desu”,你可能会马上挂断电话或者寻问对方是不是你要找的人。在这种情况下,会发生某种谈判,你会询问对方的电话号码,对方也会改说一种你能够听懂的语言。你假设对方能够听懂你说的话,而对方此时的反应决定了你下一个问题是什么。
<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