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230|回复: 29

一个HIS公司CEO心路历程的真实在现.ZT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7-25 15:0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盛登峰:战战兢兢的达因军惠CEO
<br>
<br>2002-6-18  《东方企业家》杂志
<br>
<br>与半年前相比,盛登峰言语之间又多了几分谨慎小心,更准确地说,是多了失落之后的沉稳与内敛。对“达因军惠去年是否实现了略有盈余的目标”这个问题,盛略显尴尬而又坦率地承认:“没有!”提到与预期有多大的差距,他摇摇头:“这太敏感了。”
<br>
<br>
<br>  2000年7月,对医疗信息化行业尚很陌生的盛曾放言,达因军惠可以一年做到上亿元的销售额,员工私下里评论说:“这是个天文数字,他是个疯子。”到了2001年下半年,盛仍然嘴硬:“2001年,达因军惠的销售额将比2000年翻三倍,年底会实现略有盈余。”今天,盛不得不承认:“只有一步之遥”。
<br>
<br>  达因军惠没有实现赢利,盛坦承是“因为销售目标设定时与市场状况有脱节。医疗信息化市场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有序,没有建立起游戏规则,未知的因素太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市场确实存在极大的机会和潜力。虽然达因军惠已经是这个领域的排头兵,但仍是秘密的赢利,是盛心头的痛。
<br>
<br>  比起敏感的业绩和盈利问题,盛谈得更多的,是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对达因军惠企业文化、组织架构和公司核心竞争力等方面的建设。在采访当中,盛最常说的一句话是:“现在回过头去看”。在10年的职业生涯里,盛正是这样不断地回头,不断地思索,越来越看清楚自己。
<br>
<br>  盛登峰的“三大战役”
<br>
<br>  提起达因军惠,许多人都感到非常陌生,但如果提起达因集团,大家就有所了解。达因集团最初是靠分销起家,现在已是包括房地产、医药等多行业的多元化民营高科技企业。集团董事会主席阎俊杰、张璨夫妇个人资产已经连续两年被《福布斯》排名中国首富前50位。
<br>
<br>  2000年6月,达因军惠正式从专营分销业务的达因力合的一个事业部起家,当时不足40人。一个月之后,微软2000财年结束的第二天,盛离开了效力5年的微软,成为达因军惠的第一任首席执行官。他回忆说:“当时几乎没有人在乎客户的满意度,公司内部的团队合作成本很高,开会时争论最多的是谁的责任。”
<br>
<br>  在给员工发了三封邮件之后,盛在紧锣密鼓地准备改革:提高客户满意度,改革组织架构,重塑企业文化。首当其冲的是展开客户服务的“三大战役”,选取最有代表性的葫芦岛、北京、湖南的三个典型客户作为样板工程,把当时所有的人员、物力全部投入进去,全力提高对客户的服务。“这三大战役现在仍在打,还没有结束。这三大战役是不惜任何代价的,当时组织架构、部门人员的调整也完全以此为基础。”
<br>
<br>  当各项改组基本就绪之后,2000年11月10日,盛35岁的生日,盛5个月来第一次在全体员工面前亮相。当晚,北京燕莎商场对面河上的一条游船上,霓虹闪烁,杯盏交错,员工们一边吃自助餐,一边唱歌。盛第一次在全体员工面前畅谈达因军惠的未来。
<br>
<br>  在当晚的联欢会上,还有一个特别的节目:员工们按住盛,从他本就稀少的头发里拔下了三根白头发,进行拍卖,一位项目经理最终以十几万元的高价拍到。“当然,真的钞票我是拿不到的。”想起那晚拍卖时热闹的情景,盛开心地笑了。其实,他更得意的是自己的这个创意让员工领会了他们老板的辛苦。
<br>
<br>  此后公司的大小聚会就成了习惯。2001年4月19日,为了欢迎到外地现场的60多名实施员工回家,盛举办了第二次大型的员工聚会。一向有煽动性口才的盛为员工进行了客户满意度培训,他越讲越兴奋,不知不觉中从上午9点钟一直讲到下午2点钟。私下,他自嘲地对一位朋友讲:“那次我可是真的过了一把演讲瘾。”不过,这种不断把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分享给员工的做法,已经成为盛的习惯,“我无法保证每一个人都会在达因军惠里成功,但我希望我的员工能从我过去成功的经验或者失败的教训中,学会一些生存的方法,而这些也是我作为一个公司管理者对员工的价值。”
<br>
<br>  不断改变的组织建设
<br>
<br>   “组织建设是CEO最重要的工作。所以,我更多的时间是在思索这些事情。”盛一直没有停止根据业务调整进行组织重组。盛称现在的组织一反过去的垂直化管理,是矩阵化组织,是最贴近用户的组织,很多部门离客户最近,如以前的技术、研发部门变成了一个整体的技术服务部门。不过,建立这样的组织也是最难的,开始尝试时并不太成功,现在也不是很满意。盛说“因为每个部门还没有成熟,每个矩阵上的人还不太成熟”。技术服务总监兼总裁助理张伟斌认为公司的组织建设已经就位,但管理仍需进一步系统,完善绩效体制,执行的力量还需要加强。
<br>
<br>  表面上看起来很强硬的盛内心充满矛盾。“作为员工来说,其实不应该承认变化所带来的焦虑不安。所以有时候,我也很内疚。但没有办法,企业又必须改变。”他坦言自己的压力和无奈:“我内心要经受很多的斗争。这也是为什么许多老板在改革进行到一定程度时,都会心软,手软。因为他实际上是在越来越多地否定自己。”
<br>
<br>  2001年是令许多CEO头痛的一年,盛也不例外,原定的赢利计划没有实现,销售业绩不尽如人意。作为民营企业,资金是最大的困扰,达因军惠也不例外。虽然名义上注册资金是1000万元,但张伟斌说远未达到,2001年达因集团的资金投入不足百万元,其余完全是自力更生,依靠业务回款。“达因军惠是这个行业中资金投入最少的企业,其他公司都有几千万元的投资”。有一个月,由于资金没有及时到位,工资拖欠,员工议论纷纷,张伟斌跑到盛面前诉苦:“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此时,眼泪涮地从盛这个一米八的汉子的脸上流了下来。
<br>
<br>  作为一名CEO,处于董事会和员工的“夹缝”中,盛一直把与董事会的沟通当作重要日程,经常与董事会成员一起吃饭、聊天,把自己的想法与员工的意见及时反馈给董事会。“董事会对我的想法还是蛮支持的。”但张伟斌认为盛最大的弱点是太犹豫,太谨慎,尤其是在处理与董事会的关系上。他很为盛抱不平,认为董事会结构、评定体系有问题,有不现实的期待。但董事会和职业经理人之间永远都会有矛盾,能否处理好这个问题,是对盛也是对董事会的一个考验,谁都无法回避。
<br>
<br>  回首这两年,盛用四个字来形容自己的心态:战战兢兢:“我每天考虑得最多的是这个企业明天会怎么样走?我的决策会不会影响到这个企业的生存?我真的是走到了高处不胜寒的位置。”但令盛感到安慰的是,自己的团队越来越成熟。2002年2月9日,是员工们就要回家过年的日子,已经有一个星期没有和员工们见面的盛,上身着一件鲜红的中式外套出现在大家面前。“我选择了Mission Impossible作为年会的主题曲,想告诉大家:目标和过程是严酷的,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br>
<br>  对于今天自己所处的位置,盛说还算满意。“盛是一个特知道自己目标的人,而且他的目标和他的能力挺符合,他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也知道在哪找到这几斤几两。他能预期自己未来的成功是什么样子,所以他注定是当老板的人。”盛的一位好朋友这样评价。
<br>
发表于 2005-7-25 15:44: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HIS公司CEO心路历程的真实在现.ZT

盛的步伐有些超前了。
发表于 2005-7-25 17:24: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HIS公司CEO心路历程的真实在现.ZT

<!--quote-小城医生+2005-07-25 15:44--><div class='quotetop'>引用小城医生 &#064; 2005-07-25 15:44)</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盛的步伐有些超前了。<!--quote2--></div><!--quote3-->
<br>
<br>前辈:我没看出他在哪些方面有些超前啊?
<br>您指的是什么呢?
 楼主| 发表于 2005-7-26 08:43: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HIS公司CEO心路历程的真实在现.ZT

这篇短文在2002年时我看过,现在又看了一遍,读后感觉写的很好,好在朴实、贴切.也感受到盛的不容易。
发表于 2005-7-26 08:51: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HIS公司CEO心路历程的真实在现.ZT

作老总的都不容易啊!责任大,压力就更大!
发表于 2005-7-26 09:30: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HIS公司CEO心路历程的真实在现.ZT

引用:“盛在紧锣密鼓地准备改革:提高客户满意度,改革组织架构,重塑企业文化。”
<br>改革是死,不改革也是死。能够存活下来,只能说是奇迹!
发表于 2005-7-26 09:33: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HIS公司CEO心路历程的真实在现.ZT

<!--quote-扬帆+2005-07-26 09:30--><div class='quotetop'>引用扬帆 &#064; 2005-07-26 09:30)</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引用
<br>改革是死,不改革也是死<!--quote2--></div><!--quote3-->
<br>
<br>都是死路一条还不如轰轰烈烈地改革!呵呵
发表于 2005-7-26 09:40: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HIS公司CEO心路历程的真实在现.ZT

<p><font size="2">他现在已经离开了。</font></p><p><font size="2">方正数码有限公司副总裁兼信息安全事业部总经理<strong> 盛登峰</strong><strong /><br /><strong /><br /><strong>  盛登峰</strong>个人简历<br /><br />  2002年8月任北京方正数码有限公司信息安全事业部总经理,之前曾先后担任达因集团北京达因军惠网络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和公司董事,微软(中国)有限公司资深渠道客户经理及分销商(总代理商)经理、大客户部经理等职。</font><br /></p>
发表于 2005-7-26 09:43: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HIS公司CEO心路历程的真实在现.ZT

我就说嘛!我实在看不出他有什么超前的地方
发表于 2005-7-26 09:46: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HIS公司CEO心路历程的真实在现.ZT

其实我很佩服盛总的这份勇气和执着,还有其煸动性的口才。做HIS太难,也可以说不是人做的事,军惠达茵做为国内老牌HIS公司,积重难返,行业的无序竞争,行业无标准可言,已让很多大公司无利可图,在大的行业背景下面对一个大的公司来改革,其艰难程度是何其艰难!
<br>也许轰轰烈烈过后,是土崩瓦解!
<br>也许轰轰烈烈过后,是绝对逢生!
<br>祝愿军惠能一路走好!
发表于 2005-7-26 09:47: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HIS公司CEO心路历程的真实在现.ZT

唉!晚发几分钟,世界就变了样。
发表于 2005-7-26 09: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HIS公司CEO心路历程的真实在现.ZT

看来创新对一个企业来说是多么的极其重要啊!
发表于 2005-7-26 09:55: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HIS公司CEO心路历程的真实在现.ZT

就如柳传志在上周日的对话中讲的,联想不管怎么发展,怎么国际化,其中有几个词是绝对而且永远不能变的,这几个词中就包括创新!
<br>
<br>纵观我们的HIS企业,我觉得他们最缺乏的恐怕也就是创新这一点了!
<br>
<br>呜呼!
发表于 2005-7-26 11: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HIS公司CEO心路历程的真实在现.ZT

<p>还是离开了</p>
发表于 2005-7-26 11: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HIS公司CEO心路历程的真实在现.ZT

现在这个行业里做供应方的还有多少10年以前的面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