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282|回复: 1

电子病历专题(中国计算机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8-29 12:5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able class="p17"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3" width="530" border="0"><tr><td><strong>电子病历</strong></td></tr></table><table class="p13"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3" width="530" border="0"><tr><td>&nbsp;</td></tr></table><table class="content0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5" width="530" border="0"><tr><td>作者: </td></tr></table><hr /><table class="p14"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10" width="95%" border="0"><tr><td>5年了,在老家的老母亲哮喘病一直没治好,王师傅决定带她到北京的几个有名的大医院去作检查和治疗。 <br /><br />星期天,王师傅带着老人来到了X医院,医生询问了一些基本情况,并问能不能找到以前的病历做参考,最好建一个电子病历。 <br /><br />王师傅于是决定回老家市第一医院寻找以前的医疗信息,并向两个姐姐打听一下以前的病情和治疗情况。 <br /><br />回家的结果让王师傅很失望,托人送礼在医院档案室找了两天,结果楞是没找到,值班医生说可能是当年机构调整搬家的时候丢失了。面对几年来堆积如山的纸病历,王师傅也没好意思再说什么,就把两个姐姐了解到的关于母亲的治疗情况一一记录在本子上,马上返回北京。 <br /><br />检查完后,X医院帮助老人建立了全新的电子病历,包括肺部的X光片检查,都一一存放在电子病历里。检查完之后,医院还给了一张IP电话卡大小的磁卡,里面记录了老人的全部病情和检查经过及诊疗信息,可长期保存,很多存不下的信息存在了医院的电脑网络里,医生说下次来复查时就不用重新检查了。 <br /><br />一个季度之后,老人的病情并没有显著好转,王师傅决定换家专科医院来治。于是王师傅带着母亲来到了N医院,结果医生说,你的电子病历是在X医院建立的,我们和他们还没联网,由于两家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不是一个厂家开发的,数据格式互不兼容,卡上和医院的数据都没法读取和识别。 <br /><br />于是王师傅开始上网查找治疗肺病的专科医院信息,广州市的O医院口碑不错,肺病的治疗能力居世界先进水平,而且设备和技术都很先进。 <br /><br />王师傅专程来到了广州。在医院的宣传板上看到,人家这家医院上了电子病历系统,并顺利从电子病历中调出了老人的资料,包括在X医院的所有治疗资料,并制定了治疗方案。最后,经过一个月的住院治疗,老人完全康复。 <br /><br />一个月后,王师傅接到O医院打来的电话,并邮寄来的一封信和一张确认单,大意是询问老人的身体如何,并提出,医院正在培训新的医生,希望使用老人的病历作教学和科研案例,并保证不做其他商业用途。征询母亲的意见,老人举双手赞成,也是,把诊疗过程和经历贡献给其他病人和科研,何乐而不为呢,王师傅痛痛快快地签了字。 <br /><br />现在,老太太的案例用在全国100所家医院的教学和科研上,具有重大的医学价值。 <br /><br />电子病历不仅实现了信息共享,还有助于医学研究和教学。 <br /><br /><strong>历史变革记录</strong> <br /><br />1、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完整的医院信息系统开始建设,一些大医院相继在100M快速以太网上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医院信息系统。 <br /><br />2、 1995年,&ldquo;金卫工程&rdquo;开始推动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的建设。 <br /><br />3、 2003年在美国亚拉巴马州的伯明翰市一次投资1.25亿美元,建成一所全新的219张床位的医疗中心(HealthSouth Medical Center)。 <br /><br />4、 2004年7月,美国政府推出了一项&ldquo;医疗信息电子化&rdquo;10年计划,政府将和私人机构合作确立技术标准,使医生、医院、实验室、药店和保险公司的计算机系统可以相互连接、分享信息。 <br /><br />5、 自2004年12月起的3年中,国家每年将对医疗卫生系统投资80多亿元,其中,为了加快完成医疗卫生网络信息化,在卫生部的信息化规范中明确规定,今后医院必须将每年收入的5%用于信息系统建设的支出。 <br /><br /><strong>群 英 会</strong> <br /><br />它们是谁 <br /><br />根据美国医学研究所计算机化病案委员会会议1991年的定义,计算机化病案是指&ldquo;存在于一个系统中的电子病案(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简称EMR),这个系统可以支持使用者获得完整的、准确的资料,提示和警示医疗人员,给予临床决策支持,连接管理、书刊目录、临床基础知识及其他辅助设备。&rdquo;这个定义说明国际公认的电子病历内涵应包括: <br /><br />一是信息共享。医院各个部门、科室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能调阅到病人所在医院的全部病历记录;二是具有预警系统。对药物配伍禁忌、医疗方法不正当进行提示;三是支持医疗信息资料库。有电子图书、杂志及最新治疗方法供医疗人员在工作时查询使用。 <br /><br />需要说明的是,电子病历是一个发展的概念,不是&ldquo;病历的电脑化管理&rdquo;。 <br /><br />它们为什么诞生 <br /><br />1.提高医生书写速度和规范程度,降低差错率,提高医疗临床工作效率 <br /><br />2.实现医院无纸化和无胶片化管理, <br /><br />3.降低病人转院治疗的支付成本, <br /><br />4.电子病历易于保存,不易损坏, <br /><br />5.利于实现远程医疗, <br /><br />6.避免严重的医疗事故、降低费用、提高医疗水平, <br /><br />7.可以在不同医院实现病人病情信息共享, <br /><br />8.为医学研究和临床实习提供治疗病案, <br /><br />9.有利于理清医疗事故原因,明确责任, <br /><br />10.为宏观理疗管理、公共卫生防疫提供决策数据支持,比如医药疗效、灾难性疫情预防、统计分析等。 <br /><br />谁在支持它们 <br /><br />存储技术、数据库技术、检索技术、加密解密技术、网络技术、影像技术等。 <br /><br />它们的不足 <br /><br />1、 信息标准化工作不足,各个标准之间无法兼容, <br /><br />2、 医院之间没有联网,病人信息不能共享, <br /><br />3、 病情信息泄密安全威胁, <br /><br />4、 整体集成度低, <br /><br />5、 缺乏相关立法。 <br /><br />它们将取代谁 <br /><br />用于记录病人治疗信息传统纸质病历、胶片以及其他非电磁存储介</td></tr></table>
发表于 2005-12-1 08:42:16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子病历专题(中国计算机报)

<img src='images/smiles/cry.gif' smilietext=':cry:'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cry:' />   <img src='images/smiles/cry.gif' smilietext=':cry:'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cry:' />   <img src='images/smiles/cry.gif' smilietext=':cry:'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cry:' />  我们在基层还每办法搞电子病例,但这种趋势是必然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