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650|回复: 3

医疗体制存在弊端 百姓看病为什么非要上大医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9-25 14: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就是这个问题,的确是个弊端,又不容易解决,国内的政策制定者绞尽脑汁也要想出解决方法,做好持久战的准备。</p><p>&nbsp;  新华网北京9月25日电(记者王立彬)一个看病难,一个看病贵,焦点都在大医院。大医院门庭若市,基层小医院门可罗雀。医疗体制存在的弊端,包括大处方、高设备依赖、过度医疗等主要集中在大医院。</p><p>  最近,记者在北京几大著名医院现场采访,体会到&ldquo;全国人民上&lsquo;协和&rsquo;&rdquo;的艰难与无奈,而这又是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一个缩影。 </p><p>  医院:几家门庭若市、几家门可罗雀</p><p>  9月18日,河南来的李国华早晨6点就来到北京协和医院门诊挂号处排队。记者见到他时已是黄昏了。他已经等了三个星期,&ldquo;一开始,我不想从号贩子手里买专家号,现在有点后悔了!&rdquo;</p><p>  晚7点时,大厅外面坐满等待挂号的人。有的租了躺椅,有的铺上报纸席地而坐,有的带了铺盖。挂号处小卖部&ldquo;出租躺椅&rdquo;生意兴隆,只是因为中秋之夜,租躺椅得到大楼里面找人。由于记者在北京同仁、协和、积水潭、北医三院一带跟踪了一星期,知道除五六个带马扎的是北京人外,其余五六十号人都是外地人。</p><p>  在北京协和医院门诊大楼外面,每过中午,租躺椅的就开始排起长队,每张租金10元,押金200元。晚饭时分,三三两两的&ldquo;号贩子&rdquo;就出现了,本来14元的专家号,在他们手里300元到500元能&ldquo;成交&rdquo;。</p><p>  在北京同仁医院,挂号&ldquo;难于上青天&rdquo;的主要是眼科,但从凌晨两点左右开始,号贩子就活跃起来。一个专家号也是三四百元。外地人在&ldquo;守夜人&rdquo;中占了大多数,特别是刚到北京求医的外地人,会白耗上几天才学会排队赶大早这个&ldquo;硬道理&rdquo;。</p><p>  &ldquo;那位安徽人已等了快一个月,想看专家,又不想花钱。&rdquo;9月13日晚10点,在积水潭医院外面,一个号贩子边对记者说,边把写有手机、座机的&ldquo;名片&rdquo;递过来。积水潭医院脊柱外科专家号每周一、三下午、周二上午才有,每天只挂10个号,因此极为抢手。14元一个的专家号能卖到400元。</p><p>  然而,北京同仁、协和医院附近的普仁等几家医院,午后候诊大厅就空空荡荡了。在附近几家社区医疗卫生院所,有的一天仅收治一两个病人。在以治疗骨伤著称的北京积水潭医院半小时车程之内,至少有七八家三级、二级综合医院设有骨科门诊。从积水潭医院乘车20分钟,就能到北京丰盛医院。这家医院有病床100多张,负责辖区内五六万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医正骨非常有名,而且是一级甲等医院,科室齐全,24小时急诊。但是,9月18日晚7点半、12点记者两次经过,都是冷冷清清。</p><p>  有病就上大医院实在不合算</p><p>  开出租车的贾银广说:&ldquo;我们迷信北京的大医院!王府井一家医院专治生殖泌尿科疾病,我把妻子送来,治疗三个星期花了一万多元!家里不富裕,但只要治好病,多少钱都要硬着头皮上。&rdquo;他说,在北京三个星期花的医疗费用,在老家的医院里可以治半年。</p><p>  他说:&ldquo;就王府井这家医院,电台广告上说得可神了。每个疗程七八百元,两三个疗程见效。我们慕名而来,说化验3天出结果,3天后说5天,加上双休日,直到第三个星期一才见结果。说一个疗程7天,不知道怎么就变成10天。白天排队挂个号,拿一次药就是五六百元。挤在院子里的患者南腔北调的,明摆着是赚外地人的钱。打点滴的一次性针管,我们县医院也就几元,这儿就是20元。&rdquo;</p><p>  据8月底北京市一项统计结果显示,北京市三级医院费用普遍高于二级医院。据对6个主要手术病种单病种费用、平均住院日统计,二级医院平均费用均低于三级医院。其中急性阑尾炎手术平均低923元。</p><p>  8月初,湖北省首次公布9家部省属综合医院上半年平均住院费用,涉及8种单病种。即使同为三级甲等医院,同一病种平均治疗费用也相差数倍。如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手术治疗,同济医院为5739元,湖北省中山医院为2290元。</p><p>  今年较早时卫生部公布北京地区12家三级甲等医院2004年度1至9月医疗服务、费用状况和管理情况检查结果显示,6个单病种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手术最低为宣武医院2572元,最高的仍达5000多元。</p><p>  百姓为什么&ldquo;迷信&rdquo;大医院</p><p>  &ldquo;就近治疗、报销药费,减少医疗费用。他们说像我这样的高血压患者,一年可以省下一千元,但老伴前天切菜切破手指还是要上大医院!&rdquo;家住丰汇园的柳国英大妈对记者说,&ldquo;我们不敢相信社区的医生啊!不是说人不好,但是他们&lsquo;赤脚医生&rsquo;,怎么比得上名牌大学毕业生?&rdquo;</p><p>  &ldquo;在北京看大医院太难了,今年暑假来北医三院挂号,等了整整一个暑假,还是挂不上专家号,只好挂了一个普通号。您看门诊大楼外面的人群,大多是提前20多天来挂专家号的。&rdquo;安徽的王伟告诉记者,他最终挂了一个普通号,&ldquo;现在已经结束诊疗,正在等结果。大夫告诉我,千里迢迢来挂专家号的患者,其实大多数病情并不一定要找专家。我现在明白了,我们来北京看大医院、名大夫,更多是心理因素。&rdquo;</p><p>  开出租汽车的贾银广对记者说,&ldquo;确实没办法。有什么别有病,看病人命关天,咱们却一点儿也不懂,身家性命和钱包都只能交给医生。大医院名大夫,总是更让人放心。你们说看病难,看病贵,其实比这两样更可怕的是遇到庸医假医,地方医院假冒伪劣的江湖郎中太多!&rdquo;</p><p>  据卫生部提供的数据,目前全国8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其中的30%又集中在大医院。每年到大医院就诊的人群,有80%左右是在基层医院即可解决的常见病、多发病。这自然容易形成消费向大城市、大医院集中。</p><p>  据悉,北京协和医院目前已经有3000多病床,还在不停增加,几乎所有出诊大夫也都有不堪重负之感。但是,全国人民上&lsquo;协和&rsquo;,绝对不能怪患者,归根到底是有限医疗资源分布高度不均衡。</p><p>  全科医生:缺位的&ldquo;看门人&rdquo;</p><p>  近日,北京市医保中心与复兴医院、德外医院签订协议,确定两家医院下属汽南、木樨地、黄寺等三家西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北京市社区医疗服务改革试点,以引导参保患者&ldquo;大病进医院,小病进社区&rdquo;。</p><p>  刚定居北京的加拿大华人刘敦仁说,在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国,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不会上大医院就诊,社区全科医生会及时发现需要转诊去大医院的病人。大医院根本不设门诊,只有转诊。按一般的国民健康状态,到北京大医院就诊的外地人中只有不足20%真正有此必要。</p><p>  英国超过90%以上居民由社区全科医生提供24小时预防、诊断和初步治疗保健服务,除急诊外,一般专科治疗均需通过全科医生转诊。美国的5000多家社区医院床位占全国总床位数的80%以上。大型医院接诊的原则是急诊抢救和需手术者,平均住院天数不超过6天,出院后康复护理分流到社区医院。</p><p>  &ldquo;中国医疗体系缺少一个&lsquo;看门人&rsquo;,就是缺少一名全科医生,在病人去医院前判断是否有其必要。没有了这个看门人,哪怕只需要简单家庭护理的病人,也会寻求昂贵的医院诊治。&rdquo;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贝汉卫说。</p><p>  8月初,广东省人民医院与10家基层医院先后签署&ldquo;双向转诊&rdquo;协议。根据协议,病人可在基层医院完成术前检查后通过电话预约转至省人民医院救治,平均每个手术患者住院天数可望从12.9天降至6天。然而,消费者却担心将失去选择大医院、名医生的机会。看来,这个作法要患者接受还需要一个过程。</p><p>  卫生部部长高强承认,我国农村和城市社区缺乏合格的卫生人才和全科医师,即使城市的一些中小医院也缺乏高水平的医生。大医院的功能应是收治危重病人和疑难病人,目前收治了大量常见病、多发病患者,既造成看病难、看病贵,又浪费了大量的宝贵资源。</p><p>  据有关部门按城市人口比例测算,要满足社区卫生服务发展需要,我国目前至少需要10多万名合格全科医生。然而,5年前,浙江在国内率先推行全科医生培训。今年,首批经过专业训练的全科医生上岗一年后,仅剩不到三分之一毕业生仍在从事全科门诊。<br />&nbsp;<br /></p>
发表于 2005-9-25 18:5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医疗体制存在弊端 百姓看病为什么非要上大医院

<p>其实这个问题本身在中国形成由来已久,在我看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一个,就是大型医院与下级医院甚至基层医院组成集团医院,在形成利益共同体后,医院内部能形成合理的调配体制。</p><p>比如,1,转诊机制,可以由下往上,也可以由上往下,一些病人在大医院确诊后,可以转到下级医院治疗。</p><p>2,人员机制,现在的专家集中在大医院,而基层医院缺少条件培养出专家,只能靠进修,形成集团医院后,可以实现人员的内部流动,专家可以下基层医院轮岗,基层医院医生也可以到大医院轮岗,提高业务水平。</p><p>3,激励机制,现在的小医院,工资低,留不住人,形成集团医院后,大医院可以带动小医院的业务发展,从而提高收入。</p><p>可以说中国卫生事业要良性发展,就是要形成几个大型的医院集团,当然不是指现在以专科为主的医院集团。这方面要靠政府干预。</p><p>当然远程医疗等也可能可以缓解部分问题,但治标不治本。</p><p>大型医院集团形成后,也会产生对信息技术的更大需要。</p><p>当然政府可以想出些办法,但关健是人,一是病人,要形成上下循环,二是医生,也要形成上下循环。</p>
发表于 2005-9-25 19:5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医疗体制存在弊端 百姓看病为什么非要上大医院

号贩子上海以前也有,但是这两年基本上不见了。那天看到中央台的新闻,搞不懂北京怎么还这样?挂号基本上都是实名了,号贩子买了号填上那个姓名?给谁?
发表于 2005-9-26 00:3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医疗体制存在弊端 百姓看病为什么非要上大医院

<p><span><font size="3">深有同感。</font></span></p><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nbsp;</font></p> <p><font size="3"><span>除了</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Medsoft</font><span>已经提到的以外,我觉得以下几方面也很重要:</span></font></p><p><font size="3" /></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span>医师培训方向:鼓励大规模全科医生培养,<u>大幅提高专科行医资格技术及投入的门槛。</u></span><u><br /></u></font><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u><span>国家投资针对性地偏向基础全科医疗机构</span></u><span>,</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span><span>以保健,预防,早期医疗介入为重点。</span></font></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font><u><span>国家与私有保险机构设立强制性全科医生看门人制度</span></u><span>,使基层基础医疗成为保险内医疗服务的必由之径。</span></font></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font><u><span>设立病人激励奖惩机制</span></u><span>,比如报销基层医院就诊的路费,对在全科医疗机构就诊的患者降低保险计划的个人支出等。</span></font></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font><u><span>由政府出资,像宣传&ldquo;保先&rdquo;和奥运一样宣传全科医疗。</span></u><br /></font><u><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nbsp;</font></p></u> <p><span><font size="3">不一尽数。这样一个由来已久,根深蒂固的问题,解决方案必须是多管齐下,各方共同努力。</font></span></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