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997|回复: 12

对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反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0-5 12:5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包教授、各位专家,节日好!
<br>
<br>    应网友lyq81404的建议,做了医学专业讨论区页面。 已经做成:<a href="http://www.yxxgx.com/3-000-bbs.asp" target="_blank">http://www.yxxgx.com/3-000-bbs.asp</a>
<br>   在这个过程中,感受颇多,与大家分享吧。
<br>   做这样一个页面并不难,却用了一个多月,是自己放弃了一段时间,因为没有信心做。
<br>   首先,找到的这些专业论坛,并没有覆盖医学、医院所有的专业,整体看有很多的空缺区。其次,部分现存的论坛,人气也不旺,质量不高。 并且惊讶地发现,我国医学、医院人员使用互联网进行专业交流的人数极低。除丁香园、生命科学论坛、中国护士天使社区很好,护理园地、医学信息学论坛也很成功,更多的都是处在互联网的边缘,其管理员做大的决心也令人怀疑。
<br>   收集的都是专业论坛啊,可能是以后绝对重要的智力资源(传播知识的一种强力形式)!应该是从医人员喜欢的,很多工作中话题问题应在这里讨论获得解决。 但事实上,没有多少人会利用这些互联网便利。 还有什么地方?  即时通迅QQ或MSN: 那里是你一句我一句的地方,很难成为严谨的医学问题的信息载体。 博客: 论坛不会使用就不说博客了,况且还没发现单一专题的博客。  不能期望更便易的互联网交流形式了,这个时候,不得不回过头来看这些收集来的论坛,既惊喜,又忧虑。 惊喜的是,毕竟有一些先行者想到了并正在做那么重要的工作,这块地盘不再是空白;忧虑的是,他们能否经得起互联网孤独和冷漠的考验?
<br>   读过2005年中国互联网使用现状报告,目前全国使用互联网人数已达一亿, 这并不能大幅度促进我国在职人员使用互联网更新知识。  从我身边的情况来看,因素有几:  1、不知道上互联网能够看到什么对专业有用的东西.  2、常上互联网的也不知道有可以进行专业交流的地方,享受交流的好处,更多的是看新闻或玩游戏.  3、医改不利造成的士气低落,大家缺乏更新知识的热情或紧迫感。
<br>   不能用IT人士的技术眼光来评价我们领域的网站生存状况或行业人士上网交流率之低.,应该对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指导思想进行反思, 这个考试大纲算成功吗?
<br>   我们都知道,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内容是:  <a href="http://www.ncre.cn/ncre_new/ksjj/index6.htm" target="_blank">http://www.ncre.cn/ncre_new/ksjj/index6.htm</a>
<br>   关键是一级,绝大多数在职人员在这级考。 包括:  Windows2000、Word2000、  Excel2000 、Powerpiont2000、Internet基础知识.其中Internet基础知识也是选考的,这个模块内容多,考试出题难以捉摸。对一个初学者来说,第一坎(计算机基础)都就不一定过, 谁敢去攀第二坎(因特网基础)?  几年前,我的因特网知识已经不错了,也不敢去选考它,选了其他容易通过的模块。 而那些办公模块真的有用吗? 当自己较深的钻研过并作一些使用后,发现这些东西并不常用,逐渐地,就淡忘了,只剩下最基本的一些知识。难道买了电脑放在家就是为了用这几个办公软件? 于是上互联网, 上互联网干什么? 看专业网站? 哪个好,有用吗?  还不如上QQ游戏,于是形成了在职人士“游戏一族”。
<br>   如果说5年前我们关注的是计算机的使用问题,那么,现在摆在我们前面的已经是互联网的使用问题了.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正在造就一大批不能适应新世纪的“信息交流盲”。
<br>   由此来看,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中互联网知识应该变成必考项目,而在其中,必须有互联网知识的重要章节(包括电子邮箱、网盘、即时通迅、论坛、博客等等交流形式和搜索及数据库的使用),将无奈上QQ玩游戏的网友吸引到有益专业讨论中来。
<br>   我们能够期望的是,一方面,计算机等级考试能够全面普及计算机互联网的实用技术(尤其是交流技术),让更多的专业人士真正全面的使用互联网(建议将此考试改名为全国<u>计算机互联网知识等级考试</u>)。另一方面, 期待更多的权威专业机构推出他们优势学科专业论坛(这些论坛将对专业人士业务成长产生巨大的影响). 那时,才能说全新的行业互联网信息繁荣已经到来。
<br>   一百年太久,只争朝夕。
<br>   让我们为现存的医学专业论坛祈祷吧!<!--editpost--><br><br><br><div><font class='editinfo'>此帖由 tqoayve 在 2005-10-05 05:17 进行编辑...</font></div><!--editpost1-->
发表于 2005-10-5 18:2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反思

有的人是不懂,有的人是懂而不上,目前的工作要求,还没到非要上网获取资料不可,不上网同样拿主治医师、主任医师、主任护师的资格,得过且过。
<br>如果不是为了职称,谁会学外语?谁会写论文?写论文还不是东抄西拼?数字有多少是真实的?问题多呢,远不止上网这个问题。
发表于 2005-10-5 18:3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反思

现存的论坛,既然开了,就要想办法吸引人,就算是上网比较多的医学信息方面的人士,能去的地方也不多,除了本医学信息学论坛和中联公司技术论坛,其它论坛都没有什么人气的。办好一个论坛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发表于 2005-10-5 21: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反思

<p>&nbsp;</p><p>作为一个老Internet,我觉得当前的问题主要有:</p><p>(1)信息量太少。一个医学题目有时找不到象样的内容,尽是广告。好容易找到一篇论文,说要注册才能打开。注册了,又因为技术故障无法打开(我已多次遇到这种怪现象)。不是提供技术支持,而是提供技术障碍。今天下午查一个极普通极重要的题目&ldquo;一阶逻辑&rdquo;,竟然找不到一条哪怕是象样一点的介绍。&ldquo;二阶逻辑&rdquo;更是一条介绍都没有。好容易看到台湾的繁体字有介绍,点击进去又说我无权访问该点。用上海话说有点&ldquo;鲜格格&rdquo;,不大方。后来只好用英文查,一下出来上千万条,点击第二第三条就解决了我的问题。</p><p>所以现在很多网站&ldquo;有摊无货&rdquo;,人们就不再光顾。</p><p>(2)时间还没有到,如果医生凭肚子里的老本,足够混饭吃,有谁去追求新知识。如果有大量的医学普及知识,病人的医学知识大大提高,医生的求知欲就会明显提高。所以只是时间未到。</p><p>&nbsp;&nbsp; 一个事业在大家感到&ldquo;新鲜&rdquo;的时候,往往是最困难的时候。而当大家&ldquo;习以为常&rdquo;的时候,该事业才能达到巅峰。特别在中国更是如此。如果Internet能大把大把赚钱时,用不到你说,就会一窝蜂上(但该时机会已丧失)。</p><p>&nbsp;</p><p>(3)现在的以HTML为基础的浏览方法不方便。所以现在国际上大力探索语义web,它将智能化地支持查索者。我正在考虑与石头等论坛管理组商量,开展这方面的工作,为MI事业作些中国人的贡献。我们友好网站之间也可以在这方面携手合作。也可与温州医学院眼科医学院联手,它们有很先进的眼科学,正努力开发眼科信息学。</p><!--editpost--><br><br><br><div><font class='editinfo'>此帖由 老包 在 2005-10-05 21:09 进行编辑...</font></div><!--editpost1-->
发表于 2005-10-6 09:4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反思

<p>&nbsp;</p><p>还想多说几句。</p><p>中国文化趋利性(不是趋理性)的弊病使人们缺乏探索性,缺乏独创精神。《红楼梦》中有一句话叫&ldquo;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rdquo;,讲的是要机灵,善于察言观色,处理好人际关系,大概属英文中&ldquo;wise&rdquo;。与西方的爱因斯坦,牛顿等追求的&ldquo;clever&rdquo;是两回事。西方文化追求知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更深刻了解,中国文化追求实用性。所以在整个科学领域,我国首创的科学新领域极少。对新生事物总是采取观望的态度,对互联网也如此。久而久之,就会失去自信心,一切以西方人的&ldquo;face pattern&rdquo;为依据。在这种环境中,本土出现的新生事物就会自生自灭,最后归于枯萎。</p><p>&nbsp;</p><p>这点在我们论坛也有反映,对不与自己工作直接相关的学术探索三缄其口,缺乏年轻人应用的热情和朝气,也不讲懂,也不讲不懂,......我觉得科学青年不应该如此。</p><!--editpost--><br><br><br><div><font class='editinfo'>此帖由 老包 在 2005-10-06 09:48 进行编辑...</font></div><!--editpost1-->
 楼主| 发表于 2005-10-6 22:0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反思

希望包教授以后能够将医学语义WEB方面探索工作进展在论坛上作公布,让我们也能受益啊.
<br>    实在敬佩包教授的研学精神! 让我们后生感到惭愧.
<br>    在论坛在读过一些贴子,反映了年轻学子对未来的迷茫.难道我们面前的专业就那么完美了,以至于再也找不到突破的方向? 其实在几乎所有方面,我们与发达国家都有距离,这些距离对整个民族来说是遗憾,对科学青年来说却是机会,每一个差距都意味着大量的机会! 就看你是否有足够的知识准备,形成敏锐的眼光去发现它!<!--editpost--><br><br><br><div><font class='editinfo'>此帖由 tqoayve 在 2005-10-06 14:12 进行编辑...</font></div><!--editpost1-->
发表于 2005-10-7 09:5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反思

<a href="http://www.yxxgx.com/3-000-bbs.asp" target="_blank"><span><a href=\"http://www.yxxgx.com/3-000-bbs.asp\" target=\"_blank\">http://www.yxxgx.com/3-000-bbs.asp</a></span></a><span><br /></span>上面的网页我没有能够进入。不知道是不是我的原因。<br />中文网页内容少,什么原因?怪谁呢?<br />政府的网站又如何?<br />最近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网站开张了。也是不如人意。<br />我没有仔细看其它内容,只是浏览了与医疗有关的应急管理部分,其中包括机构设置和应急预案,就不是一般的空洞无物。想了解或者解决应急的问题,上这样的网站,只是浪费时间。<br />我不由得想:<br />政务公开,就算是解决了观念的问题,技术上就能够随心所欲了吗?<br />设备投入了,有相应的产出吗?<br />我估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网站的硬件投入不会少,很想了解它的配置和花费的费用。
发表于 2005-10-7 09:5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反思

<span>老包的&ldquo;逻辑&rdquo;问题的例子,我试了试,总算还有点中文内容,如我不懂逻辑者,还可以作为启蒙学习一下。<p>&nbsp;</p></span><span>我再举一个我最近遇到的例子:<p>&nbsp;</p></span><span>偶然得到一枚牙买加的硬币,上面的头像是一个叫RT excellent marcus garvey的人,并有文字说明是一个民族英雄。我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人物,想上网查询一下。<p>&nbsp;</p></span><span>但是用google查询,竟然没有发现一个中文网页,而英文网页则显示有67100个,其中不乏图文并茂者。<p>&nbsp;</p></span><pre><span><font face="宋体">能够在一个国家的硬币上出现的人物,不管是不是真正的民族英雄,作为中国一个泱泱大国,总应该有许多可以介绍他的网页,例如地理、历史、金融、大学、旅游等。可惜的是,没有一个部门或者单位能够提供公开的信息。<p>&nbsp;</p></font></span></pre><pre><span><font face="宋体">中国网站,内容雷同者甚多,有特色者寥寥。</font></span></pre>
发表于 2005-10-7 09:5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反思

<pre><span><font face="宋体">国内的知识网站,就不多评价了,反正我是不敢完全相信并依赖它。<p>&nbsp;</p></font></span></pre><pre><span><font face="宋体">对于知识网站的基础&mdash;&mdash;中文学术期刊,有人认为有以下不足:<p>&nbsp;</p></font></span></pre><pre><span><font face="宋体">&ldquo;研究工作本身创新性不强,难以对读者有什么启发和帮助。也有一些学术无赖,惦记着同胞,翻译一遍甚至&ldquo;五马分尸&rdquo;投给国内期刊,当然这种垃圾一般人也不屑一看。&rdquo;<p>&nbsp;</p></font></span></pre><pre><span><font face="宋体">&ldquo;中文期刊论文结构不合理,绝大部分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对实验部分描述过于简略,几乎达到了古文般精练的程度,而外文期刊论文对实验部分描述非常详尽,这对文献查阅者意义很大。&rdquo;<p>&nbsp;</p></font></span></pre><pre><span><font face="宋体">&ldquo;电子版中文期刊更糟糕。目前清华同方期刊数据库应该算做得最好的吧,可是那种质量实在不敢恭维,错误连篇,也不知道扫描技术怎么这么差。&rdquo;<p>&nbsp;</p></font></span></pre><pre><span><font face="宋体">目前的局面,医学信息化工作敢于依赖这些网站吗?</font></span></pre>
发表于 2005-10-7 10:0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反思

<span>关于网络查询和办公软件的应用状况,我个人认为水平没有本质的差别。<p>&nbsp;</p></span><span>现在微软的办公软件的使用,真正的使用水平如何?有多少人还是使用全拼输入?excel的使用,会使用公式的有多少人,使用宏和数据透视表又有多少人?有多少人能够得心应手地制作一个幻灯?其实基础根本不牢固。通过了考试,对于工作中的应用水平的提高,不能说没有帮助,但是也使某些人盲目地沾沾自喜,自以为是。<p>&nbsp;</p></span><span>这不是有人提倡teX而不喜欢word的问题,是连word等也没有使用过关,别说过硬了。<p>&nbsp;</p></span><span>所谓的许多认证,游戏而已。<p>&nbsp;</p></span><span>机会在哪里?在于认真</span>
发表于 2005-10-7 10: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反思

<!--quote-tqoayve+2005-10-05 01:57--><div class='quotetop'>引用tqoayve &#064; 2005-10-05 01:57)</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让我们为现存的医学专业论坛祈祷吧!<!--quote2--></div><!--quote3--><br /><span>说到最后,我们确实应该祈祷,不仅仅&ldquo;为<font face="Verdana">现存的医学专业论坛&rdquo;!</font></span>
发表于 2005-10-7 12:5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反思

<p><!--quote-tqoayve+2005-10-06 22:02--><div class='quotetop'>引用tqoayve &#064; 2005-10-06 22:02)</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希望包教授以后能够将医学语义WEB方面探索工作进展在论坛上作公布,让我们也能受益啊. <!--quote2--></div><!--quote3--><br /></p><p>我正在系统地看这方面的工作。待理出头绪后会在论坛上系统介绍。</p><p>&nbsp;</p><p>希望总是寄托在年轻的学子身上!</p>
发表于 2005-10-11 23:0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反思

<!--quote-tqoayve+2005-10-05 12:57--><div class='quotetop'>引用tqoayve &#064; 2005-10-05 12:57)</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对一个初学者来说,第一坎(计算机基础)都就不一定过, 谁敢去攀第二坎(因特网基础)?&nbsp; <!--quote2--></div><!--quote3-->
<br>作为一个医学信息从业人员,二级也是远远不够的。
<br><!--quote-老包+2005-10-06 09:43--><div class='quotetop'>引用老包 &#064; 2005-10-06 09:43)</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中国文化趋利性(不是趋理性)的弊病使人们缺乏探索性,缺乏独创精神。<!--quote2--></div><!--quote3-->
<br>感觉趋利、浮躁这些并不是中华文化甚至文明的精髓,只近些年变成这个样子,而且越来越厉害了。
<br><!--quote-jhs1+2005-10-07 09:51--><div class='quotetop'>引用jhs1 &#064; 2005-10-07 09:51)</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最近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网站开张了。也是不如人意。<!--quote2--></div><!--quote3-->
<br>对这个网站的域名<a href="http://www.gov.cn" target="_blank"><a href="http://www.gov.cn" target="_blank">www.gov.cn</a></a>显得有些莫名。
<br><!--quote-jhs1+2005-10-07 09:54--><div class='quotetop'>引用:(jhs1 &#064; 2005-10-07 09:54)</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偶然得到一枚牙买加的硬币,上面的头像是一个叫RT excellent marcus garvey的人,并有文字说明是一个民族英雄。我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人物,想上网查询一下。 但是用google查询,竟然没有发现一个中文网页,而英文网页则显示有67100个,其中不乏图文并茂者。&nbsp; <br>中国网站,内容雷同者甚多,有特色者寥寥。<!--quote2--></div><!--quote3-->
<br>国内网站内容雷同,缺乏新意是个普遍的现象。但上文提到的marcus garvey,中文网页里还是有的,只是在google搜索时排名太靠后,没见到而已,不至于太差。试着使用一些技巧:
<br><a href="http://www.google.com/search?sourceid=navclient&ie=UTF-8&rls=GGLG" target="_blank">http://www.google.com/search?sourceid=n...=UTF-8&rls=GGLG</a>,GGLG:2005-31,GGLG:en&q=marcus+garvey+site%3Acn
<br><!--quote-老包+2005-10-07 12:53--><div class='quotetop'>引用:(老包 &#064; 2005-10-07 12:53)</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我正在系统地看这方面的工作。待理出头绪后会在论坛上系统介绍。<!--quote2--></div><!--quote3-->
<br>期待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