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036|回复: 27

医疗信息化呈现九大特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4 17:3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font face="宋体" color="#0000ff" size="2">医疗信息化呈现九大特点&nbsp;&nbsp; <a href="http://www.ccw.com.cn/cio/research/hangye/htm2006/20060104_10Z32.asp" target="_blank">http://www.ccw.com.cn/cio/research/hang...60104_10Z32.asp</a><br />&nbsp;&nbsp; 2006-1-4 10:07:24 </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0000ff" size="2">&ldquo;这是最坏的年代,这也是最好的年代。&rdquo;谈起2005年医疗行业信息化,出现在脑海中的首先就是这样一句话。 </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0000ff" size="2">这是最好的年代: 2005年,作为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受全球IT升温的大气<br />候影响,并延续着2003年SARS的影响,使沉闷了太久的医疗行业信息化继续升温。这是最坏的年代: 虽然市场在升温,医疗行业的信息化环境在好转,新技术、新方案层出不穷,但关键的实质性工作却没有得到有力推进; 另一方面,市场虽然看上去都很热闹,仔细分析起来,却是医院在想医院的,IT业在琢磨IT的,双方在需求上还没有吻合起来。 </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0000ff" size="2">回顾起2005年,可以看到医疗行业信息化呈现以下九大特点。 </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0000ff" size="2">1 市场持续升温 </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0000ff" size="2">2003年SARS之后,各地都加强对医疗的投入,其中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各地医院的改建和扩建,而在改建或者扩建的同时,都会伴随着信息系统的扩展或者升级换代的工作,从而形成了一股集中性的建设高潮。国内的需求,加上国际热潮的推动,使得2005年的医疗行业信息化持续升温。IBM明确将医疗行业作为其重点开拓的三大领域之一,从咨询、总集成商、信息外包服务等角度全方位进入医疗行业。甲骨文也是宣布教育和医疗卫生是其在中国重点发展的四大行业方向之一。Intel作为IT行业中最上游的芯片厂商,在年初进行结构调整,医疗行业也是作为其三大事业部之一。思科、惠普、英特尔、微软公司四家公司今年还联手通过亚太健康协作(APHC)项目结成一种非正式的联盟,共同推进新技术在医疗行业的应用。 </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0000ff" size="2">在这些传统IT巨头纷纷在医疗行业进行投入的时候,其他在国内医疗行业扎根已久的医疗IT巨头们,也没有闲着。GE公司开始加强其临床应用产品在国内的推广和应用,加快了其在国外应用成熟的临床系统本地化研发。一直在大型影像设备方面与GE打得火热的西门子,也开始软硬两条路,将其在国外的医院管理软件Soarian引入中国。 </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0000ff" size="2">2 信息系统的管理作用开始凸现 </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0000ff" size="2">以往,信息部门一直被当作类似于后勤、行政等职能部门,往往两三个人,一两支枪就是一个信息部门是非常常见的。有时候,信息部门甚至成为医院家属的安置部门。新的三级医院评审制度在吸收了国外的医院评审经验修订后,在2004年下半年重新开始进行医院评审。在这次评审中改变了1989年以来重硬轻软的弊端,医院是否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将不再作为评审的必备条件,而是将医院管理、医疗质量、服务质量以及包含平均住院日、平均医疗费用等在内的体现医院绩效的数据作为全面考核的核心,细化为480多条考核条目,其中医院的信息化水平也位列其中,成为一项考核内容。同时,2005年4月,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ldquo;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rdquo;的医院管理年活动。这两项政策性活动的开展,使得信息系统如何帮助医院达到医疗管理目标,成为医疗行业内部IT从业人士的一个探讨重点,也成为医院信息部门建设的一个指导。不过,遗憾的是,在医疗圈内的热点话题却没有能够成为IT行业的切入点。 </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0000ff" size="2">3 咨询行业蓄势待发 </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0000ff" size="2">受2003年SARS影响,卫生部在建立传染病直报系统时,就尝试采用咨询的方式来进行系统构建,虽然收效甚微,但毕竟跨出了尝试的第一步。在经历国内医疗行业拓展受挫而沉寂多年之后,IBM公司经过2004年的试探,2005年又正式重回医疗行业,而其首要的突破口就是咨询服务。在美国,IBM在收购普华永道之后,为了强化医疗信息咨询,今年4月又收购了专为医院和诊所提供咨询服务的Healthlink公司。在国内市场上,IBM也是紧锣密鼓。而所有行动,IBM都是从咨询服务开始。5月,IBM签下了他们在国内面向医院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咨询项目,为同仁医疗产业集团旗下的南京同仁医院进行IT战略和规划咨询,真正拉开了国内医疗IT建设咨询序幕。10月份,广东中山肿瘤医院也决定借助IBM咨询的力量进行信息系统构建。从整个行业来看,尽管咨询服务的份额还是很小,但已经实现零的突破。 </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0000ff" size="2">作为IBM在咨询方面的老对手,埃生哲(Accenture)也蠢蠢欲动。今年4月,埃生哲以1.75亿美元并购欧洲咨询公司凯捷安永的北美分部。而在国内,也正悄然准备自己面向医药行业的咨询团队。 </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0000ff" size="2">4 标准化工作进展缓慢 </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0000ff" size="2">在标准化方面,在2004年卫生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在理顺标准管理机构的基础上,启动了《国家卫生信息标准基础框架》、《国家医院信息基本数据集标准》、《国家公共卫生基本数据集标准》、《社区卫生信息基本数据集标准》、《医药卫生科学数据管理与共享服务工程》等十个标准化项目。2005年年初,终于在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卫生信息标准化专业委员会的名义下发布了《国家卫生信息标准基础框架》的讨论稿,并发布《国家卫生信息数据字典研究基本方法》。其他项目虽然没有正式发布,但也都有不错的进展。而作为引进的标准LONIC是其中进展最快的,已经完成了中文版本的翻译,并且也在进行中文版本的应用探索。而其之所以进展较快,除了因为本身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国外多年的应用积累外,类似于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检验科这类医学专业科室和标准应用的最终用户的热情参与和支持是最重要的催化因素。 </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0000ff" size="2">5 非公有医院成为创新先锋 </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0000ff" size="2">在2002年以前,公众印象中的非公有医院要么是小型的诊所、门诊部,要么是所谓&ldquo;贵族化&rdquo;医院或者专科医院。从2002年起,掀起了一股大型民营医院的建设高潮,建立起瑞慈医院、祈福医院等综合性三级甲等规模的非公有医院。原以为非公有医院会更加注重效率和管理,因此而更加注重信息系统建设,但当时这些民营医院并没有在管理模式上给人们新的思路。而今年,这种局面开始有所改变,几个颇受业内关注的非公有医院的建设在信息系统建设上都采取了新颖思路。长沙旺旺医院与西门子全面合作,采用其Soarian MedSuite系统; 北大国际医院和康华医院则考虑收购一个IT供应商来完成自身信息系统的建设,并期望能够在获得新的收益; 南京同仁医院采用聘请咨询的方式,来进行信息系统建设。据悉,一家股份制医院已经有意在医院管理上启用真正完整的ERP系统,而这一课题对于国内整个医疗行业都是全新的思考。这些创新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在2005年还难有定论。 </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0000ff" size="2">6 国内厂商两极分化 </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0000ff" size="2">在国外厂商一个个摩拳擦掌的时候,国内的IT大厂对医疗行业的信息化发展似乎缺乏信心,导致国内在这方面只是活跃着一些小厂商。 </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0000ff" size="2">在2005年值得关注的国内厂商,首推瑞得恒昌公司,在其顺利中标江苏省人民医院后,其基于.Net技术的HRIP平台,终于有一个能够完完全全落实的平台,而这一路也是跌跌撞撞。今年国庆期间,江苏省人民医院利用假期,一夜之间进行系统切换,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应用有将近十年之久的旧系统终于停下来了。 </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0000ff" size="2">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重庆中联公司。这家在HIS产品泛滥时代,快速发展起来的公司,采用单一版本化的策略,有选择的针对客户进行销售,凭借在市场策略和产品发展策略上的准确定位,摆脱了其他HIS公司在快速扩张时所犯的错误。然而,2004年7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成功实施,意味着其在策略上的逐步转变。毕竟大医院的高投入和高回报,也是很有诱惑的。 </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0000ff" size="2">这两家公司可以算是国内做专业软件的两条路线的代表厂商。瑞得已经放弃小客户,而中联则有选择的放弃大客户,也许偏执狂才能生存正是这种写照。 </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0000ff" size="2">7 人才严重匮乏 </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0000ff" size="2">2005年年中,协和医院向社会公开招聘信息中心主任,一时间成为行业内谈论的热点话题。曾有好事者将业内大腕及可能的接任者逐个点评一番,结论是继任者难找。实际上面临这个问题的,不仅仅是医院。在医疗行业进行投入的IT巨头们也是面临着这个问题。急于在国内进行市场拓展的公司,如IBM、Oracle、Intel、西门子等都在通过猎头公司在国内搜刮人才。这也将是每一个希望进入中国医疗行业的IT公司所必须要经历和付出的代价。 </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0000ff" size="2">实际上国内医疗行业信息化人才的缺乏并不是简单的数量缺乏,而是出现了一个30~40岁之间的中青年人才断层,这又涉及到国内医学信息学教育体系的缺乏。这个问题将持续困扰国内医疗信息化相当长一段时间。 </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0000ff" size="2">8 整合成为行业热点 </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0000ff" size="2">整合是2005年IT行业一致的热点,SOA的概念宣传和产品推出是从年初一直延续到岁末。在医疗行业,这一点显得更加急迫和复杂。在经过十余年的发展,许多医院内已经形成大大小小的不同系统,整合也是颇令这些信息部门的负责人头疼的事情。无论是Orcale推出的HTB还是IBM提出的HCN,都是以集成整合为突破口。在2005年,在国外医疗行业有广泛应用的Intersystems公司的平台产品Ensemble也正式在国内推广。在国内医疗行业的集成平台上呈现三足鼎立的局面,每一家也都在寻求自己的第一个样板客户。值得关注的是协和医院与挪威的CSAM AS达成合作,计划在协和医院进行全面集成的实践,成为第一家采用集成架构进行集成工作的医院,其集成效果值得期待。 </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0000ff" size="2">9 技术离应用尚有距离 </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0000ff" size="2">从2005年初,数字墨水、数字笔、RFID、存储网格等新技术就一直受到广泛吹捧。基于这些技术的解决方案也是一个接一个,但到年终盘点的时候,却发现尚没有一家医院开始使用,或者试验这些新的技术或者解决方案。即便有不少医院对此感兴趣也是处于一个观望或者技术可行性的探讨时期</font></p>
发表于 2006-1-4 17:5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医疗信息化呈现九大特点

写的很不错,论坛藏龙卧虎啊,学习一下!
发表于 2006-1-4 18:2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医疗信息化呈现九大特点

我觉得电子病历应该可以算第10个热点.
<br>2005年已经可以看到一些新霸主的茸芽.
<br>从几家老公司的传闻,似乎有老大轮流当的感觉.
发表于 2006-1-5 00: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医疗信息化呈现九大特点

呵呵,来来来,大家押宝押一把,不要站错队,上了新霸主的船。大家顺顺风。看看十年之后,哪家公司主沉浮?
发表于 2006-1-5 18:4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医疗信息化呈现九大特点

好文章,分析得很棒。
<br>极推荐第二点,作为IT部门应该感受到卫生改革的变化。
 楼主| 发表于 2006-1-6 13:3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医疗信息化呈现九大特点

他写Accenture成了埃“生”哲,就能看出不是我了。
<br>
<br>的确是好文章,部分观点在今年上半年肯能会被大量引用。
<br>
发表于 2006-1-6 20: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医疗信息化呈现九大特点

对哦,应该是 埃森哲 吧,而且用 蠢蠢欲动 这个词,哈哈
发表于 2006-1-11 10:5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医疗信息化呈现九大特点

我觉得还有一个特点:
<br>医院集团化经营管理模式出现,超越HIS的面向医院高端管理需求呈现雏形
<br>2005年,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和思维转变,真正的医院集团化统一管理运营模式浮现。医院集团统一的管理模式使资源共享(主要是人才和管理模式共享)对医院信息化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广度方面,医院管理集团需要进行联合数据对比和分析,以便更好的进行资源调整和决策配合;在深度方面,医院管理集团需要超越传统HIS的面向医院管理者和决策层的管理型信息工具。而在这两个方面,我国医院信息化厂商无论在技术还是管理方面都没有做好准备。
发表于 2006-1-11 12:3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医疗信息化呈现九大特点

<!--quote-Paullee+2006-01-05 16:22--><div class='quotetop'>引用Paullee &#064; 2006-01-05 16:22)</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对业界的动向掌握的如此细致,深入,不知原作者是谁?是张琨吗?不太可能是ccw的记者。<!--quote2--></div><!--quote3-->
<br>
<br>等他回北京后,让他请客,稿费不少呢。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 18: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医疗信息化呈现九大特点

。。。不是我写的,不能乱找理由宰我,哈哈
发表于 2006-1-12 10:2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医疗信息化呈现九大特点

<!--quote-张琨+2006-01-11 18:18--><div class='quotetop'>引用张琨 &#064; 2006-01-11 18:18)</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不是我写的,不能乱找理由宰我,哈哈<!--quote2--></div><!--quote3-->
<br>
<br>不宰白不宰,有吃就行,冤死你,哈哈
发表于 2006-1-12 21: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医疗信息化呈现九大特点

<!--quote-netsong+2006-01-11 02:50--><div class='quotetop'>引用netsong &#064; 2006-01-11 02:50)</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我觉得还有一个特点:
<br>医院集团化经营管理模式出现,超越HIS的面向医院高端管理需求呈现雏形
<br>2005年,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和思维转变,真正的医院集团化统一管理运营模式浮现。医院集团统一的管理模式使资源共享(主要是人才和管理模式共享)对医院信息化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广度方面,医院管理集团需要进行联合数据对比和分析,以便更好的进行资源调整和决策配合;在深度方面,医院管理集团需要超越传统HIS的面向医院管理者和决策层的管理型信息工具。而在这两个方面,我国医院信息化厂商无论在技术还是管理方面都没有做好准备。<!--quote2--></div><!--quote3-->
<br>我认为从传统的以技术为主的HIS向面向医院管理者和决策层的管理型信息工具就是系统整合EAI: 目前大型三甲医院都有了HIS, LIS, PACS,OA, 财务,部分有了电子病历。如何将这些系统集成起来为医院的管理者服务需要做的是
<br>1)集成所有现有的IT系统,进行数据协调
<br>2)重新定义 work flow.(或者叫 BPR,业务流程重组)
<br> 3) 复合应用的开发(将一些小的系统整合起来,提供新的应用。)
<br>4)BAM (业务活动监控):在上述三点的基础上为医院管理层提供决策信息,协助管理
发表于 2006-1-13 11:3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医疗信息化呈现九大特点

石头拿钱,张琨请客,没有天理呀!
发表于 2006-1-14 04:4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医疗信息化呈现九大特点

同意14楼的观点。
发表于 2006-1-14 15: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医疗信息化呈现九大特点

说得好。我就是从医学专业转过来的,从这几年的工作来看,医学是不能丢的。现在又打算把一些医学书籍,特别是影像方面的从新学习一番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