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贴子最后由danelchen在 2002/09/10 11:53pm 编辑]
国内首家无片化PACS系统在北京武警二院投入使用
PACS即医疗影像资讯系统,是集现代医学影像、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为一体,实现医院无片化、全面提高整体医疗效率和质量的新技术。
武警北京总队第二医院与北京中吉汉通科技公司共同建立的无片化PACS系统投入使用,标志着国内具有独立知识产权完全中文化PACS系统的开发成功,填补了国内大型实用医疗影像资讯系统(PACS)的空白。
该系统的使用结束了医院拍x光等影像检查洗胶片的历史,医院全面进入无片化、无纸化作业的新时代。患者做完X光、CT、核磁方面的检查由原来30分钟取片到现在3秒读片;医院不必花钱买胶片,还根除医用胶片冲洗带来的环境污染:电脑会为病人永远安全地保存影像资料,医院不再为资料查找和片库不足而烦恼,更重要的是可以为医疗事故纠纷提供有力的举证;患者影像资料只要轻轻一点鼠标,就轻松调阅;医生在电脑屏幕上可以通过放大、调整明亮度来更精确判读病人影像。影像病兆区的尺寸、面积电脑会自动精确测量;病人做完检查,可以拿到自己的影像光盘,在家里的电脑打开观看。
无片化PACS系统实现了高效率、高品质的诊疗服务,缩短患者就诊时间,改善医患关系,提高医院整体水平和知名度,为医院带来更高的效益。同时,为实现现代医学远程影像会诊,为国内、国际学术交流合作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背景资料:
● 目前传统的医院影像系统存在的许多问题:
1.目前医院配置的都是与国际同步的先进影像诊断设备:CT、MR、DSA、CR、DR......,但与之对应的仍然是原始的手工作业:照相,洗片,建档,存档,保管,借片…
2.胶片的应剧带来的是管理困难、影像资料共享难,必须面对本院临床科室的借片外院会诊等等……
3.胶片影像信息严重丢失(数字信息变成模拟信号),后期应用存在很多局限(像影像的后处理,细节放人观察,重建…都是不可能的)
4.大量金钱人力花费在胶片存储上,一个二甲或三甲级别的医院每年要花费几十万甚至几百万人民币的胶片费用,这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浪费!
5.以胶片形式的存储只能保存5年,本来就已丢失信息又会进一步的丢失!
6.胶片冲洗、销毁将给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
若将医院每年的胶片费用投资在PACS的建设上,取代胶片诊断模式问题迎刃而解,而且将会把医院带入一个全新的数字化时代。
● e化医院的效益
PACS系统将所有病人的影像信息将以数字方式长久保存,不会随时间变长而“变质”"减少胶片和相关费用;消除胶片冲洗、销毁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省大量的储存空间.
PACS利用原始数字化影像进行诊断,更高的清晰度和后处理性使诊断质量明显提高。医生通过PACS系统,对医学影像进行显示、处理以及诊断。这样可以使医生突破胶片的局限,对病人的影像进行全方位的处理和观察,以便得出更准确的诊断。
对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PACS可让医生在案头以第一时间方便、迅捷的查阅患者的影像,并及时给出诊断意见。
在PACS的影像诊断工作端,提供各种影像显示工具,可以显示单幅或多幅图像。利用这些影像显示工具,可对影像进行放缩、移动、旋转、镜像、反自等显示处理工作;可对影像进行窗宽、窗位调整、滤波、伪彩、播放、CT值及MRI值测量、CT值曲线、求平均值等影像处理功能;可以在患者影像上进行箭头、矩形、椭圆形、手绘线等辅助标注,并可对病区进行角度、长度、面积等精确的测量。
全院化PACS将医院改进工作流程,减少重复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医院收入。通过计算机影像数据管理,方便查询.节省人力;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影像科室的图像资料可在全院范围内共享,覆盖到临床、门诊、手术室、急诊…不会再有因借片带来的麻烦;
在PACS系统中,对各种典型病例和诊断报告可随时查询设立,随时供医生诊断参考,或用于教学和研究。
通过Internet或广域网,数字化的影像能进行传送,实现远程影像会诊,为国内、国际学术交流合什: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建立完美PACS系统的关键
1.与HIS系统的完美结合
目前,国内的绝大多数医院都安装了HIS系统,为可真正意义实现统一病历档案,就必须解决PACS系统与HIS系统的无缝连接,使病人资料系统规范的进行存储、管理。
2.资料调取迅速、准确
医院花费大量的资金建立资讯系统的目的就是要全面提高医院的诊疗环境以及服务质量,只有在功能完善的系统中才可以实现:合格的医疗影像系统,调阅影像资料的速度只需3、4秒,而调阅到影像资料品质更是强调其清晰、准确,这正是考察PACS系统的存储及传输功能的关键所在。
3.PACS系统的安全性
几乎所有的软什系统都在强调安全性,PACS医疗影象系统更是如此。只有合格的安全保护措施以及安全运行的良好记录,才能真正在医院中全面运行。
4.PACS系统价格及其普及、实用性
PACS系统在国内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价格却很昂贵。一般国外品牌的PACS,小型系统要耗资几十万美元,大型的系统造价更是医院难以接受。此外,全外文的操作界面以及符合国外医生习惯的设计理念都使国内医生难以接受。只有解决以上问题,PACS系统才能在国内医疗系统的得到最大限度的普及。
5.PACS系统的升级及维护的必要性
建立影像储存,传输系统不是简单的购买、装配.系统应根据医院的规模进行规划,并且在必要的时候进行升级与维扩,只有对系统合理配置与科学管理,才能使其品质不衰减的情况下运行正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