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510|回复: 44

再胡言乱语几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25 00:3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说实话,我出身是眼科医生,可我也是所谓的CIO,虽然中国目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CIO。</p><p>我和我的人,明天都在做医院里的东西,我们的系统用的还不错。</p><p>我们整天都在盯着考虑的问题是,1)医院事务的流程改造和优化(或者说信息化):原来不用计算机,现在改成用计算机/网络;2)数据库的性能问题,和医院的数据结构特性、业务特性密切相关的;</p><p>我很纳闷,为什么这些东西网上那么少?关于电子病历,和HIS,好象很多人都在讨论些层次很高的东西。当然,任何一本医院信息管理的教科书都不讲这些,好象它们毫不重要。</p><p>1999年,知道了HL7,还看了大量的英文文档。结果发现没用,不是瞎说,到现在,整个HIS完成地差不多了,用了8年,HL7真的没用上。我们医院也连接银行(刷卡消费)和社会保险局,可人家不用那个。也没有区域会诊中心或者检查中心要和我连,那是国外的模式,中国目前几乎没有。内部更不用说了,应用层的东西,效率何在?</p><p>DICOM,很不错,可遇上的都是些不支持DIcom的设备,没办法,只好用打印口、串口、图象网关,硬是把数据弄到数据库中去。</p><p>挂号时分诊好,还是挂完号,再分诊?</p><p>是医生端收费好,还是收费员收费好?</p><p>医生端是即时刷新的病人列表好,还是刷卡出病人好?</p><p>分诊是根据挂号顺序,还是根据到分诊台的顺序?</p><p>如何实现分诊时能“方便熟人”,又能不让病人发火?</p><p>发生会诊的时候,涉及多个医生,如何计算医生的工作量?转诊呢?</p><p>病房护士医嘱确认应该定期,还是即时进行?如果即时,药房发药如何跟上?</p><p>出院时,病人如果欠费,应该堵在病房,还是堵在住院收费处?</p><p>自动收费发生在夜里,那么如何让第二天的“一日清单”看起来合理?</p><p>门诊电子病历怎么解决输入效率的问题,怎么解决打印资料和病历卡的问题?贴?</p><p>设备科、采购部应该接受申购,还是主动查询各部门物资的情况,推送物资?</p><p>等等</p><p>为什么网上没有人讨论这些?难道我们不是在做医院的信息化吗?如果是,这些涉及到流程改造和优化,甚至是信息系统是否可行的问题,为什么没有人讨论,都解决的很完美了吗?</p><p>这8年,从我入行开始,中国的电子病历没有什么进步,HIS也一样。人家国外是关注细节,做了许多年,发展到后一个阶段,积累数据很多,系统也很丰富,才要集成,才要标准接口,才要数据挖掘,我们跟着起什么哄?</p><p></p>
发表于 2006-6-25 12:3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胡言乱语几句

<p>说一句不好听的话,没有理顺管理的关系,没有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变通。</p><p>说起专业、标准、管理、营销、IT。。。。。什么东西都一大堆,如何把它们有机的运用起来?就像建楼房大家都用那些水泥、钢材、砖头,为什么建起来的房子不一样?这就是设计啊,有一家医院,好多年前还去上海参观过,结果电梯间的长度留得不够,几年后安装电梯时才发现只能装普通电梯,担架(车)放不下。</p><p>我也是胡言乱语的。</p>
发表于 2006-6-25 12:5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胡言乱语几句

<p>软件有两种,一种是硬的,一种是软件,硬的,就是功能做定死的,一点改变就要修改源代码,软的,就是设计成可重新配置的,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定制和调整。</p><p>挂号时分诊好,还是挂完号,再分诊?<br />这就是自动分诊和手动分诊,软件可同时实现。<br />是医生端收费好,还是收费员收费好?<br />有预交金的情况下,通过刷卡,两个地方都可以收费。<br />医生端是即时刷新的病人列表好,还是刷卡出病人好?<br />两种方式均可。<br />分诊是根据挂号顺序,还是根据到分诊台的顺序?<br />根据实际情况,两种均可,<br />如何实现分诊时能“方便熟人”,又能不让病人发火?<br />同上一条<br />发生会诊的时候,涉及多个医生,如何计算医生的工作量?转诊呢?<br />先去问统计室和经济核算部门,想怎么样就怎么样。<br />病房护士医嘱确认应该定期,还是即时进行?如果即时,药房发药如何跟上?<br />开医嘱->校对->执行(发送)->发药<br />出院时,病人如果欠费,应该堵在病房,还是堵在住院收费处?<br />都可以,根据情况而定<br />自动收费发生在夜里,那么如何让第二天的“一日清单”看起来合理?<br />按发生时间,收头不收尾。<br />门诊电子病历怎么解决输入效率的问题,怎么解决打印资料和病历卡的问题?贴?<br />在结构化与非结构化之间取得平衡,打印问题:平推打印,贴。<br />设备科、采购部应该接受申购,还是主动查询各部门物资的情况,推送物资?<br />自动提醒、自动生成申领单、领与送均可。</p><p>上面这些问题某些公司的软件可以全部可以解决,这就是“软”的软件。关键是医院自己要定下来,这就是CIO的职责。</p>
发表于 2006-6-25 13: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胡言乱语几句

<p>有意思,我觉得要分清楚界限,管理上的事情管理来搞定,软件上的事情软件来搞定,对于厂商,要做到产品具有足够的灵活性,以适应管理上的变化,而管理上,从自己医院的实情出发,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p><p>从楼主的帖子里提到的问题,正如TYQ所说,现在都不是问题。</p><p>中国电子病历没有发展,我觉得最起码缺少基础的支撑,玩虚的多,真正做事的少,我们倒是希望真正做些基础性的工作,可惜响应者实在是太少了。不过没关系,我们会继续努力。</p>
 楼主| 发表于 2006-6-25 13:3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胡言乱语几句

<p>楼上回复的很详尽,先顶下。</p><p>不过。</p><p>挂号时分诊好,还是挂完号,再分诊?<br />这就是自动分诊和手动分诊,软件可同时实现。<br />----------------------------------------------------------------------</p><p>上面这个问题,我关注的是哪种情况,病人排队会比较长,应该让病人派在挂号处还是分诊处?挂号人员是否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帮助病人确定看哪个专科?如果医生有变动,挂号处如何做解释和重新分配的问题?如果两种形式结合,如何衔接的问题。</p><p><br />是医生端收费好,还是收费员收费好?<br />有预交金的情况下,通过刷卡,两个地方都可以收费。<br />------------------------------------------------------------------------------</p><p>上面这个问题,我关注的是医生是否能在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同时,做好费用收取的事情,需要对病人说更多疾病之外的说明,甚至陷入退费的操作麻烦中,医生的职责是否在此?但是有好处,病人不同再到收费处排队。我关注的是医疗质量和病人方便性如何兼顾、权衡的问题。这个模式看上去很好,病人少排队,但似乎回到最初诊所的模式,医生解决所有的问题,合理吗?</p><p>医生端是即时刷新的病人列表好,还是刷卡出病人好?<br />两种方式均可。<br />-------------------------------------------------------------------------------------</p><p>上面这个问题,我关注的是所有的医生工作站即时数据刷新对数据库服务器产生的负载压力,当然医生端能自动看到最新的数据,很舒服,但数据库压力大,特别是就诊高峰。这又是一个权衡的问题。</p><p><br />分诊是根据挂号顺序,还是根据到分诊台的顺序?<br />根据实际情况,两种均可,<br />-------------------------------------------------------------------------</p><p>上面的问题,我关注的是病人会否因此不理解而进行投诉。明明我先挂了号,只是因为上了趟厕所,结果分诊时发现原来挂号排自己后面的人居然到前面去了,医院是怎么搞的?</p><p><br />如何实现分诊时能“方便熟人”,又能不让病人发火?<br />同上一条<br />-----------------------------------------------------------------------------</p><p>让病人最放心的方式,动态列出所有的顺序,他会最安心地等待,但是院长的熟人要不要照顾?对医院很重要的上级领导的熟人要不要照顾?</p><p><br />发生会诊的时候,涉及多个医生,如何计算医生的工作量?转诊呢?<br />先去问统计室和经济核算部门,想怎么样就怎么样。<br />-----------------------------------------------------------------------------------</p><p>这个问题恰恰不是问这两个部门,而是和医务部协商,搞清楚会诊的定义,是几个医生序列的人,都对最终诊断做出了贡献。转诊是完成了诊断,转交别的部门处理。前者每个人应该得到分成,但是简便处理,可取头尾,后者,第一个医生获得全部挂号工作量。</p><p><br />病房护士医嘱确认应该定期,还是即时进行?如果即时,药房发药如何跟上?<br />开医嘱->校对->执行(发送)->发药<br />------------------------------------------------------------------------------</p><p>这个问题是药房和病房确认的协调问题,是部门之间的协调问题。</p><p><br />出院时,病人如果欠费,应该堵在病房,还是堵在住院收费处?<br />都可以,根据情况而定<br />---------------------------------------------------------------</p><p>这个问题,也是协调问题,都可以,也都不可以。部门是独立的单位。</p><p><br />自动收费发生在夜里,那么如何让第二天的“一日清单”看起来合理?<br />按发生时间,收头不收尾。</p><p>----------------------------------------------------</p><p>后天,病人问,明明昨天没有做的项目,为什么会收费?</p><p><br />门诊电子病历怎么解决输入效率的问题,怎么解决打印资料和病历卡的问题?贴?<br />在结构化与非结构化之间取得平衡,打印问题:平推打印,贴。<br />------------------------------------------------------------</p><p>对!</p><p>设备科、采购部应该接受申购,还是主动查询各部门物资的情况,推送物资?<br />自动提醒、自动生成申领单、领与送均可。</p><p>----------------------------------------------------------</p><p>均可,也都均不可,还是部门协调的问题,关键是让双方都能接受。</p><p></p><p>++++++++++++++++++++++++++++++++++++++++++++++++++++</p><p>软件自然可以做的很强大,随便变通。但若说:让CIO提需求,那也未必都能满足。关键在于,公司是短期行为,不会太多介入医院内部的问题,也不会去考虑真正的临床需求。很多时候,不是软件的问题,而是流程和数据库的问题。从软件的角度,那是什么都能做,但是实际用起来,麻烦总是走向CIO,所以我呼吁去多讨论些流程。</p>
发表于 2006-6-25 13:5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胡言乱语几句

<!--quote-eyedoctor+2006-06-25 13:30--><div class='quotetop'>引用eyedoctor &#064; 2006-06-25 13:30)</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p>挂号时分诊好,还是挂完号,再分诊?<br />这就是自动分诊和手动分诊,软件可同时实现。<br />----------------------------------------------------------------------</p><p>上面这个问题,我关注的是哪种情况,病人排队会比较长,应该让病人派在挂号处还是分诊处?挂号人员是否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帮助病人确定看哪个专科?如果医生有变动,挂号处如何做解释和重新分配的问题?如果两种形式结合,如何衔接的问题。</p><p>---------------------------</p><p>软件自然可以做的很强大,随便变通。但若说:让CIO提需求,那也未必都能满足。关键在于,公司是短期行为,不会太多介入医院内部的问题,也不会去考虑真正的临床需求。很多时候,不是软件的问题,而是流程和数据库的问题。从软件的角度,那是什么都能做,但是实际用起来,麻烦总是走向CIO,所以我呼吁去多讨论些流程。</p><!--quote2--></div><!--quote3--><br /><p>流程的制定:</p><p>1.现有流程符合医院运作吗?用数据来说话,排队人数、排队时间、处理时间等</p><p>2.如果不符合医院运作要求,有几个解决方案?每个方案的优缺点是什么?成本与效益怎么计算?</p><p>3.流程改变后,原来那些评价指标的结果是什么?是否达到预期目标?</p><p>医院的流程那么多,怎么定?这是CIO的职责,如果需要公司来负责,那就是管理咨询了,就不是单纯的买软件了。就像买一套OFFICE,微软不会教你标题用什么字体、字号的。</p><!--editpost--><br /><br /><br /><div><font class='editinfo'>此帖由 tyq 在 2006-06-25 13:56 进行编辑...</font></div><!--editpost1-->
 楼主| 发表于 2006-6-25 13:5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胡言乱语几句

<p>简而言之,我同意目前的软件技术都不是问题。</p><p>但我不满意目前对电子病历/HIS关注的重点所在,一句“医院要定下来”,是否太简单了?(没有针对楼上的意思,呵呵 ^_^)</p><p>我提的问题,早在数年前,我们已经妥善解决。但随时间过去,会出现新的问题,大家也会有新的问题,原来的解决途径也许不是那么理想了,是否应该关注并讨论下?不管交给公司,还是自己做,我们定需求的时候,要确定最佳的方案,对吧?这样也行,那样也行,反映了软件的强大,但最终伤害了我们自己的工作成果。</p><p>毕竟,我们是在医院这个土壤上做信息化,要是我们脑子里面没有关于这个行业业务流程的良好设计和流程的概念,谈什么信息化?不管自己做,还是交给公司,我想至少也要给这个行业的产商们一个信号:我们关注流程的优化、可行性和灵活性;公司有义务依据医院的具体情况和要求,给出良好的建议方案,而不是让我们定下来。因为许多时候,公司的产品名称是:解决方案,而不是软件。</p><p>如果我们关注细节,公司也会不得不关注细节,这对行业的进步是有益的。而不是任由公司以一味技术为导向,牵着我们的鼻子走,似乎听不懂他们说的新技术名词,就连问题也不敢问了。</p><p>所以我建议,搞一个医院业务信息化流程优化讨论的版块,大家细细地讨论咀嚼些问题,也可以把手头软件的解决方式共享交流下,否则我们讲软件好还是差,讲什么?</p><p>提一个概念,MIS(HIS)是一个操作系统,是医院的操作系统,但医院不是结构一致的PC,所以MIS不是Windows。</p>
发表于 2006-6-25 14:0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胡言乱语几句

<p>部门之间的协调难道要软件公司去做?外来的和尚好念经?</p><p>医院的事情还是医院自己去解决吧。</p><p>如果连流程都搞不明白,定不下来,离CIO的距离不小,还要努力啊! 言重了,呵呵。</p>
发表于 2006-6-25 14: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胡言乱语几句

<p>你也太小看windiows了,一般人会部署活动目录、NAT?现在用windows几分之几的功能了?</p><p>HIS用的人少,发展快,但以后肯定和windows差不多。</p>
 楼主| 发表于 2006-6-25 14: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胡言乱语几句

<p>我说的是方案,解决方案,呵呵。</p><p>楼上说的不错,我们确还有很大的差距,还要学习,学习。</p><p>医院的事还是医院去解决,说的很对,我们也就是这么干的。</p><p>就是不靠软件公司,嘿嘿。</p><p></p>
发表于 2006-6-25 15:4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胡言乱语几句

<p>有时间我们可以聊聊,QQ:191364068</p>
发表于 2006-6-25 22: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胡言乱语几句

<!--quote-eyedoctor+2006-06-25 00:38--><div class='quotetop'>引用eyedoctor &#064; 2006-06-25 00:38)</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p>这8年,从我入行开始,中国的电子病历没有什么进步,HIS也一样。人家国外是关注细节,做了许多年,发展到后一个阶段,积累数据很多,系统也很丰富,才要集成,才要标准接口,才要数据挖掘,我们跟着起什么哄?</p><p></p><p><!--quote2--></div><!--quote3--><br /></p><p>所说的其他问题,我都同意,这些问题是可以在讨论研讨的范围内,不过关于集成的问题的观点有点不同意.</p><p>的确国外是发展到一个阶段才开始重视这个问题,但也是在付出重大的代价之后才开始重视这个问题,难道我们也要去付出这些代价之后,然后再去重视,研究别人的东西是为了加快我们自己前进的步伐.如果别人的东西都没有了解,就说这也没用,那也没用?到底是真的没用还是并没有被国人真正理解.</p><p>就拿DICOM这个标准来说,你说没有用到,因为设备都不支持DICOM标准,只能通过其他方式来完成,这实际上就突显出在医院整体建设和系统构建之间的矛盾,如果在设备购买的时候,作为CIO的能够更早的了解和熟悉DICOM标准,从而进行设备购买的建议,那么我想现在是否就不用头疼不用标准的问题?这么说来,CIO对标准的或者说贵院对标准的理解不是太早,而是太晚.或者换句话来说,当医院现在继续采购的时候,你是否是坚持建议他们不需要采购带DICOM接口的设备?反正一切信息系统都可以搞定,还是会建议他们一定要采购带DICOM接口的设备,并一定要把DICOM接口涵盖在内?</p><p>如果是后者,我想这就达到了去推广和宣传DICOM标准的目的,HL7,以及其他标准也是同样的道理.</p><p>就如同说SOA的架构实现,我们是否也要等到系统足够多的时候再去实现SOA,还是一开始就可以进行SOA架构体系的构建?</p><!--editpost--><br /><br /><br /><div><font class='editinfo'>此帖由 ironstone 在 2006-06-26 09:52 进行编辑...</font></div><!--editpost1-->
发表于 2006-6-25 22:4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胡言乱语几句

再多说一句,提出的问题是可以去讨论和研究,但似乎也并不影响其他人来研究研究标准的事情吧,没必要觉得好象大家在讨论标准就弄好象没人关注这些问题. 各有术业专攻,百花齐放,才是一个良好的从业环境啊.
 楼主| 发表于 2006-6-26 00:0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胡言乱语几句

<p>那倒是,标准也是需要的,楼上说的免得以后走弯路,我巨同意。</p><p>只是我觉得有必要呼吁一下,流程、细节的问题仍然很重要,并决定成败。论坛办得很不错,进展的东西体现不少,也该体现下基础的方面吧,毕竟论坛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的,得给后辈晚生们、同学们、初学者指引一个务实的方向。不能让他们感觉太高深、困惑。</p><p>毕竟,每个医院的情况都不一样,要学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解决之道,多多讨论有益。</p><p>在医院里面,所谓的CIO没有设备选型的权利,这个权利属于临床科室和院长,这是实际情况。当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还是应该选择具备标准接口的,这个完全正确。流程上,常常是设备已经到了,然后科室发来一个申请,希望数据可以共享。</p><p>我很愿意讨论下,在具体做法上,如何变被动为主动?</p><p>我还愿意讨论下,IT时代,HIS进展时期,如何处好信息科和设备科,以及财务科的关系?</p><p>并且,我还愿意讨论,如何解决人员变动的问题,特别是尚未实现人员和代码分离的情况?</p><p>等等等</p><p>谢谢被置精华。</p><p></p>
发表于 2006-6-26 09:5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胡言乱语几句

<p><font color="#ff1493"><em>在医院里面,所谓的CIO没有设备选型的权利,这个权利属于临床科室和院长</em></font></p><p>你这个“CIO”不是真正的CIO,如果你不具备副院长的行政职务,别提CIO。</p><p>如果是具备副院长的职务,在购买设备时是需要集体讨论的,你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国家规定DICOM接口是必备件,不是以前的可选件了。如果是副院长也不能参加设备采购讨论,这个领导班子是有问题的,CIO也就是齐天大圣。</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