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飘飘同志无疑道出了HIS从业人员的很多感慨, 我特别注意到使用了"悲"这个字眼。</p><p>对于提到的行业协会的问题,显然时机还不成熟。不要说HIS了,其他所谓发展比较成熟行业的协会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中国家电行业可谓成熟了吧,面对国美,大钟,苏宁这些家电销售商的欺压敢怒不敢言。几个家电老总聚首一起曾讨论如何对付销售商,国美老总不屑说:他们不会达成协议的,即使打成协议了,各个会私下找我谈给我所谓的特殊优惠,结果和现在情况是一样的。中国现在行业还没有培养出舍我为众的 企业和职业经理人,各自利益驱使对于建立行业协会或者建立行业协会后的作用不会有很大的建树。中华医学会各个分会之间的内部阶级斗争同样让你目瞪口呆。一些标准制定的内幕,很难让你想象这表国家最高级的专家教授制定的过程竟然如此 如此。</p><p>行业缺乏人才,这是不争的事实。医院信息科也不是同样面临同样的困境么?我始终认为,中国HIS的发展依靠基础医学信息学的进步,医院内在管理水平的提高,国家整体医疗体制的变革。这显然是个漫长的过程,人才也随着行业的发展而成长,也许实际的需求真的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高,那么好。。有时候,我不止一此流露出回到医院做我的小城医生的念头,似乎也能图个平稳,而且水水也不少。在国内企业里似乎有不少平台,但实际情况似乎仅仅局限医院需求的设计,业务流程完成。在更高层面上缺乏底蕴和功力。在外企里你就是庞大机器里的螺丝钉,不管你过去是什么总还是M的,你不满意你做螺丝钉的时候,备用的多的是。国外系统国内人员根本不可能参与设计中去,所作的就是所谓本地化的实施,或者将需求传递到RD,完成你二传手的工作。</p><p>呵呵,似乎又是悲观了点。但不管怎么样,如何的艰难,这个行业还是在发展。借用一个比较俗气的话“一路有你和我,我们仍有希望。。。”</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