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511|回复: 17

周总理回答外国记者超牛语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26 09:0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trong><span class="tpc_title">周总理回答外国记者超牛语录</span><br /><br /></strong><span class="tpc_content"><font size="2">周总理超’牛’语录!! 爱国人士进!<br />  <br />1.一位西方记者问周总理:“请问总理先生,现在的中国有没有妓 女?”不少人纳闷:怎么提这种问题?大家都关注周总理怎样回答。周总理肯定地说:“有!” 全场哗然,议论纷纷。周总理看出了大家的疑惑,补充说了一句:“中国的妓 女在我国台湾省。”顿时掌声雷动。 <br />--------这位记者的提问是非常阴毒的,他设计了一个圈套给周总理钻。中国解放以后封闭了内地所有的妓院,原来的妓 女经过改造都已经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位记者想:问“中国有没有妓 女”这个问题,你周恩来一定会说“没有”。一旦你真的这样回答了,就中了他的圈套,他会紧接着说“台湾有妓 女”,这个时候你总不能说“台湾不是中国的领土”。这个提问的阴毒就在这里。当然周总理一眼就看穿了他的伎俩,这样回答既识破了分裂中国领土的险恶用心,也反衬出大陆良好的社会风气和台湾的对比。哎呀,周总理考虑问题周密细致,同时又那么快速反应,你不佩服他也难啊! <br />  <br />2.外国记者不怀好意问周恩来总理:“在你们中国,明明是人走的路为什么却要叫‘马路’呢?”周总理不假思索地答道:“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简称马路。” <br />--------这位记者的用意是把中国人比作牛马,和牲口走一样的路。如果你真的从“马路”这种叫法的来源去回答他,即使正确也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周总理把“马路”的“马”解释成马克思主义,恐怕是这位记者始料不及的。 <br />  <br />3.美国代表团访华时,曾有一名官员当着周总理的面说:“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 此语一出,话惊四座。周总理不慌不忙,脸带微笑地说:“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 <br />-------美国官员的话里显然包含着对中国人的极大侮辱。在场的中国工作人员都十分气愤,但囿于外交场合难以强烈斥责对方的无礼。如果忍气吞声,听任对方的羞辱,那么国威何在?周总理的回答让美国人领教了什么叫做柔中带刚,最终尴尬、窘迫的是美国人自己。 <br />  <br />4.一位美国记者在采访周总理的过程中,无意中看到总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国产的派克钢笔。那记者便以带有几分讥讽的口吻问道:“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呢?”周总理听后,风趣地说:“谈起这支钢笔,说来话长,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无功不受禄,就拒收。朝鲜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就留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美国记者一听,顿时哑口无言。 <br />-------什么叫自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这就是一个典型事例。这位记者的本意是想挖苦周总理:你们中国人怎么连好一点的钢笔都不能生产,还要从我们美国进口。结果周总理说这是朝鲜战场的战利品,反而使这位记者丢尽颜面。也是,想和周总理较劲,门都没有。 <br />  <br />5.一个西方记者说:“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周恩来委婉地说:“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资金嘛?有18元8角8分。”当他看到众人不解的样子,又解释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面额为10元、5元、2元、 l元、5角、2角、 l角、5分、2分、1分的10种主辅人民币,合计为18元8角8分……” <br />-------周总理举行记者招待会,介绍我国建设成就。这位记者提出这样的问题,有两种可能性,一个是嘲笑中国穷,实力差,国库空虚;一个是想刺探中国的经济情报。周总理在高级外交场合,同样显示出机智过人的幽默风度,让人折服。你说这样的问题事先怎么准备,没有雄辩的口才和飞速的思维怎么可能做到?</font></span><br />
发表于 2006-7-26 11:3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总理回答外国记者超牛语录

周恩来当年号称周铁嘴。对外交往很有一套的。
发表于 2006-7-26 11:4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总理回答外国记者超牛语录

<p>记忆中,好象周恩来没有举行过中外记者招待会。或者是进行过但是没有在国内报导详细内容?</p><p>在文化革命前,有一个比较著名的中外记者招待会,是陈毅举行的。在国内也仅仅是发表了比较详细的摘要。</p>
发表于 2006-7-27 09:3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总理回答外国记者超牛语录

<p>当日本人问他是否中国是否需要战争赔款时, 回答还精彩吗?</p>
发表于 2006-7-29 21:0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总理回答外国记者超牛语录

<p></p><p>对周总理的深厚感情,只有当时经历长期动乱年代的中国人才会有,后人是很难想象的。尼克松说只有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才能产生周恩来这样的人,这是很有道理的。周总理逝世后北京市民自发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场面,国外媒体无法理解这是群众在送别一位领袖。</p><p></p><p></p>
发表于 2006-7-30 07: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总理回答外国记者超牛语录

<p>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可以用于任何人。</p><p>无非是功过大小而已。</p><p>历史地客观地全面地评价一个人,是很困难地,尤其是许多历史真相还没有完全公开的时候。</p>
发表于 2006-7-30 22: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总理回答外国记者超牛语录

<p>周总理在文革时不带毛主席像章。而在建国后除文革的那段时间他一直都会带像章,或者是毛泽东题字的小牌子,很难理解他的行为。</p><p>周总理也写很多诗,他的警卫员写过书,说总理的诗写得很好,但写完之后会撕掉。警卫员问过他为什么,但没有正面回答。</p><p>关于日本战争赔款 问题不是特别清楚,只是知道那时在国际上国民政府是合法政府。</p><p>看过一个故事讲到中总理喝酒,酒量相当好。</p><p>1955年周总理参加万隆会议时,代表团成员本是穿中山装深色的,外国记者对此评价不高,有些人带着怀疑的眼光看总理和我们的新中国,后来总理了解情况之后用最快的速度为代表团为成员定做了西装。</p><p>万隆会议之前4月11日中国代表团包的飞机“克什米尔公主号”途中爆炸,11人牺牲。恰巧总理在缅甸访问。</p><p></p>
发表于 2006-7-31 08:5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总理回答外国记者超牛语录

<p>在日本战争赔款上面,周肯定是说过话的。不过我同意jhs1的意见,人不可能什么都好。很多资料没有公开。例如,“叫父亲太沉重”,德国报纸上发布的几个当年年轻妇人对周的描述,我们都无法签定。</p><p>总的来说, 他是一个伟人,一个人物。</p>
发表于 2006-7-31 16:0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总理回答外国记者超牛语录

等待历史揭密吧。我们知道的太少了。
 楼主| 发表于 2006-8-12 07: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总理回答外国记者超牛语录

<!--quote-Cacheman+2006-07-27 09:30--><div class='quotetop'>引用Cacheman &#064; 2006-07-27 09:30)</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p>当日本人问他是否中国是否需要战争赔款时, 回答还精彩吗?</p><p><!--quote2--></div><!--quote3--><br />我没看到过</p><p>不过那一定不是他一个人的意愿</p>
发表于 2006-8-12 08: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总理回答外国记者超牛语录

谁真正清楚他个人的意愿?
 楼主| 发表于 2006-8-13 11:3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总理回答外国记者超牛语录

<p>不清楚的就不要说</p><p>不要损坏 伟人形象</p>
 楼主| 发表于 2006-8-13 11:3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总理回答外国记者超牛语录

<p>不清楚的就不要说</p><p>不要损坏 伟人形象</p>
发表于 2006-8-14 09: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总理回答外国记者超牛语录

<p>这个问题到此为止把。每个人了解的信西和生活阅历都不一样,对事情的判断也不一样。周是个伟人,但不是神人。</p><p>在当今的社会里,还是胡适的那句话有用“少研究些主义,多问几个为什么。”</p>
发表于 2006-8-14 20:2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总理回答外国记者超牛语录

<font face="宋体" size="3"><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12.0pt; mso-font-kerning: 1.0pt; mso-bid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似乎是爱国的,但是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国。</span></font><font face="宋体" size="3">在某些国人看来,似乎<span lang="EN-US">“</span>真实<span lang="EN-US">”</span>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维护伟大人物、国家民族的荣誉。必要的时候,宁可抛弃<span lang="EN-US">“</span>真实<span lang="EN-US">”</span>来维护伟人和国家的荣誉。</fon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