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贴子最后由ironstone在 2002/10/24 02:35pm 编辑]
*吴正德 曲建明
*电子科技大学 副校长 教授 博导 610054
电子科技大学 金盘研究所 所长 610054
摘 要:随着对PACS系统追踪、研发和讨论的深入,我们提出了一种满足医院临床需求的新一代PACS系统――Clinical-PACS系统。
关键词:临床医学 信息 系统
一、写在前面的话
自从十年前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医院“影像资源传输和归档”的概念开始形成。当初推出医院PACS系统模型和PACS系统这样一个软件平台时,谁也没有想到它会在全球的业界引起那么大的反响。在中国,近两年对PACS系统的追踪、研发和讨论也出现了一个个的热潮。
需要强调的是,当初PACS系统的定义过于狭窄,它考虑和解决的只是图像传输和归档问题,与医院业务流程和实际需求有着很大差距。由这个定义衍生出来的PACS系统模型和软件正面临着还没有进入市场即被淘汰的结局。
今天,当我们在这里回顾PACS系统发展历史的时候,我们更希望提出满足医院临床需求的新一代PACS系统--第二代PACS系统(Clinical -PACS系统,下简称C-PACS系统)的实用内涵和定义。
二、C-PACS的内涵和定义
1、应用层面:它的核心思想是建立在“以病人为中心”基础上,将医院临床诊断、治疗、护理和服务、质控和病案管理等业务流程整合为一个紧密关联的供应链,为医院决策、管理者和医护人员提供一个全新的管理模式和高效的业务流程,从而提高医院诊断、治疗和服务水平,强化医院质量管理,降低医院运行成本,增强医院竞争力。
2、技术层面:PACS系统是电子信息技术与医学跨学科结合的产物,它融合了当今科技的前沿技术。将数字技术、标准技术、网络技术和海量存储等核心技术和系统引入医学领域,搭建了临床诊断、研究和管理全新模式的技术平台。
当我们重新定义PACS这个概念并推出C-PACS系统后,PACS系统的实际作用被极大的拓宽,同时被赋予新的现实意义。
C-PACS系统已成为现代医院大型支撑平台之一。
三、C-PACS的基本特征
1、PACS系统与RIS系统底层融合,自动完成图、文报告无缝链接;
2、全中文版国际医学DICOM 3.0标准(C-DICOM 2002年版);
3、全中文国际医学标准编码、标准图文报告和电子病历;
4、PACS系统、CIS系统、RIS系统、HIS系统、远程会诊和网络心电监护完美结合;
5、新一代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6、强大的网络安全保护病人隐私,防止病历报告网上流失和被盗;
7、“海量”存储,具有1000万份以上图像和诊断报告存储容量;
8、DICOM胶片共享打印(C-DICOM中文版);
9、采用自主产权的大型操作系统,支持跨平台操作系统。
四、C-PACS主要任务模块
1、构建医院临床信息大型数据库系统;
2、实现医疗资源的互联共享;
3、具备Internet接口及远程医疗;
4、保障医院数据安全。
五、DICOM标准和PACS系统中文化
电子科技大学自98年以来,一直从事于DICOM的研究和开发,致力于该标准的中文化。结合中国医院需求,电子科大研究、推出了完整的全中文版的DICOM标准和医院PACS系统软件应用平台。上述标准和系统融合了符合国际标准数据和非标准影像的通信技术,同时集成了国内医院急需而又实用的大型管理工具,将PACS的理念进一步提高深化。
DICOM和医院PACS系统为医疗工作者带来了极大的好处,为网络医学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标准,为PACS和其他的医疗信息系统的发展,也为人类拥有更加规范的医疗服务而做出积极的贡献。
六、结束语
纵观新世纪国际医学潮流,推出和运用新思维、新概念、新技术对于临床医学是一次巨大的变革。建立、掌握和使用国际医学标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采用国家安全标准的新一代PACS系统是大势所趋。
来源:http://www.gdpacs.com/product/pacs.ht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