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的瘦身问题
当我们提到HIS这个字眼时,不知还有多少人想到的是整个医院的信息化。HiS本意是一个过分宽泛的概念,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是一个软件?一组软件?是基于一个数据库的系统,还是和医院业务相关的所有信息系统。PACS、LIS属不属于HIS?心电系统和手术麻醉x系统是不是医院信息系统,电子病历是不是医院信息系统?是不是HIS的一部分?如果从字面上说,他们当然是医院的信息系统,也可以说是HIS 的一部分,而且是医院最重要最有特征性的那一部分信息系统。可是我们今天在提到HIS公司,谈及某医院准备更换HIS时,我们通常指的是以计价收费为中心的BILLING系统,是挂号系统,是出入院登记系统,是查看药物价格和处置措施定价的医生护士站。医院业务固然离不开计价收费,但这不是医院的特征性业务。这样的系统称为HIS是个历史的错误,但是,如果想把这个词不达意的HIS还原到它本来的意义还需要业界付出艰辛的努力。
在军惠一号和从邦系统设计之初,设计人员无疑是按照整个医院的信息系统来设计的,它不仅包含收费挂号,药房药库,还包括了医生护士工作站{ 当时没有临床信息、电子病历的概念和相应的技术} 在卫生部早期发布的《医院信息系统规范》中,HIS功能范围被政策规定下来,众多HIS厂商沿着规范研发产品。于是凡是按照卫生部功能规范研发销售医用软件的公司被叫做HIS公司,其以计价收费为核心的医院软件系统,被叫做HIS系统。HIS的本来意义被缩小。当今天PACS,LIS,心电,电子病历大举进军市场的时候,这些更有资格成为医院信息系统的软件,被排斥在HIS的语义范围之外。
各家所谓HIS厂商,几乎都没有很好地进行临床信息系统的研发,他们把简单的用于计价或提醒医生价格的系统称为医生站护士站,他们的医生站护士站几乎不支持医护人员的医疗业务,只是财务系统地帮手。医生护士在医生护士工作站上,被动地干着应该由后勤人员administrative staff 干的工作。HIS呀HIS,你怎么能叫HIS呢?
HIS既然已经约定俗成,被看着区别于临床信息系统如电子病历,PACS,LIS,心电,麻醉等的收费为主的系统倒也罢了,但HIS中的医生站和护士站还在鱼目混珠。卫生部有必要重新规范医生站和护士站的功能,业界更应该对医生站和护士站提出完全不同的要求。不管新功能的医生站和护士站由电子病历厂家还是由原来所谓的HIS厂家生产,行业领袖们应该明确的告诉医院选择医生站和护士站的起码标准。应该出版有关医生站和护士站的Guideline或选购指南,以免医院因为不知道行业进展而错误投资。
如果原来的HIS厂商不想失去医院这个传统市场,它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在临床信息化方面投资开发,二是专心做好计价收费,为复杂多变的医院收费业务,医保报销业务服务,做精作好。过去那种想用一个数据库把医院所有的业务一网打尽的想法只会使自己陷入泥潭。
事实上,不管传统His公司愿意不愿意,HIS的瘦身运动已经开始。电子病历厂商正在切割它的医生站和护士占市场,甚至出现了专做无线查房和护理工作站的厂商也在抢夺这个市场;最近出现了专做挂号分诊的专业公司,传统认为地道的HIS业务也受到挑战;带监护波形的手术麻醉系统出现,原来HiS的手术麻醉模块已经没有市场,医技科室的信息系统随着数字化设备采集技术的进步,其供应商正在转向有能力采集仪器信号、破解仪器设备数据格式的公司……药房药库系统会不会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出现新的专业公司?中医药房药库是不是独立成一个系统更便于信息管理?
我认为,HIS的瘦身是必然趋势。术业有专攻,一个公司什么都想干,往往什么都干不好。这不需要再找事例去证明。HIS的收费业务从理论上讲没有难度,但中国医院复杂的不规范的内部管理,多变的医保政策,仅在收费上就把不少HIS公司弄得焦头烂额。激烈的竞争导致几十个子模块不如一个做的好地挂号系统值钱。HIS公司的出路可以选择拆分的办法,让原来的子模块分离出去,如药房药库可以让相关人员独立去做,可以在该系统中加入药物知识库,做的更符合药师们的需求;医生站护士站由电子病历厂商去做;耗材管理,设备管理由财务公司去做……总之,让大一统样样全的HIS分解,一个数据库一个系统实现医院全部信息化是不可能的。专业厂家各自完善自己的产品,医院向专业公司购买专业性产品,通过集成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和互操作,即由专制的HIS走向分权的HIS。专制的HIS是历史造成的错误,一个以各个专业系统为信息采集处理点,系统间的信息能按需要进行共享、协调和互操作的民主的HIS一定是未来的方向。
[ 本帖最后由 claude 于 2007-4-17 23:52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