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814|回复: 35

谁拥有明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9 15:52: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IS开发商在过去的一两年生存得有点难,在今年和未来的一年两年,HIS开发商的生存环境不会比过去的一两年好,原因很简单,医改不论采取哪种方案,最终会减少病人医疗费用支付,而最终政府不会为这种减少的费用付出多少,上游的药厂的利润也不大能再减少了,最终只有减少医院的利润了。而根我自己从接触的医院了解到近一两年,已有部分医院利润在减少,再往前推两三年,很少有医院说自己利润在减少。医院的利润决定了HIS开发商的生存环境。而近一两年HIS很少有亮点,电子病历始终不温不火。而从大的方面,HIS在管理和医治两点上最近都难以有新的突破点,一方面是政府的政策制定和标准制定依然相当滞后,医院内部动力也不够,另一方面供应商心浮气燥也是逼于生存压力,不愿意在这两方面作大的研发投入。
HIS开发商生存环境在未来一两年虽然会不会很好,但最近一两年社区医疗、农村医疗、局部区域医疗共享对于HIS开发商来说也是机会。医改虽然进展缓慢,但很可能三年内会明朗,电子病历应用的外部环境在三年内也应有改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但谁拥有明天?
     我把HIS开发商分为:国内大厂商、国内中型厂商、国内小型号厂商、国外著名厂商、国外普通厂商。试着讨论这些厂商的明天,不过限于本人视野和知识的局限,谬误应当不少,不过本着抛砖引玉的精神,还是抖胆下笔。
对于国内大厂商来说,只要不胡搞,生存没有,对于这些大的厂商来说,原来就有大批的客户群,这样可以从这些客房中收服务费、升级费和卖新的模块作为一个主要收入来源,新的市场机会也常常落于这些厂商手中。但在一个外部没有非常大压力又没有吸引力的环境,容易麻目致死,公司的老员工不论是高层还是中层由于座次早已排定,大家都失去了动力,新员公也常常因为拿不到象样的薪水或流失或失去动力,而因为公司大,管理跟不上,整个公司管理容易混乱,公司老板也因为有些收入日子可以过过,而加大投入近一两年形式又不明朗,所以也失去动力,有的公司竟然连开发部都砍掉了,真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麻目不仁的结果是客户满意度低,维护和上线成本激增,产品质量持续下降。说实话我没有水平提出好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我觉得对于国内大厂商来说,提高管理光平,让公司保持活力是第一要任。让公司中高层对公司拥有归属感,而不是把公司当作用知识和时间来交换薪水的地方,总是会让事情朝好的方向发展。对于产品质量不断下降,重构是一个好办法,但我觉得加强新老员工的培训更为重要,好的流程管理同样重要。重新开发一个新版本是另一个解决方案,但如果没考虑老用户的升级问题,没有组建强力的开发团队,最后的结局不会好。一个能卖出7千万到1个亿销售额的产品投入的起始开发费用应当是多少。大公司总是有大量的实施工程师在外地现场工作,对于这些员工怎么进行考核,单项目核算不可避免,但这样也有员工挑项目问题,什么是好的方法?不清楚。对销售人员的管理或是对销售部门结构的安排,市场部的动作都是挑战,我对此没有想法。现金流对于任何公司都是生命线,我认为维护费的收取,在近一两年应当是值得投入和拥有回报的事情。如果能利用资源拿到社区医疗、农村医疗、局部区域医疗共享项目,对公司的现金流好处多多,当然会增加管理难度。一个管理水平高,员工拥有活力,现金流充足的公司总是拥有明天。
     国内中型公司总是在某一大城市,在本省或是本市拥有好的市场占有率。如果这些公司象大型公司一样麻木,没有什么好说的,等着困境降临吧。中型公司总是可以让员工感受到外部环境的压力而保持活力,但如果老板认为这赚这些钱就够了,我虽然算不上事业有成,但也算有些钱,从而失去进取心,公司的前景会很模糊。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自己是身有体法,公司突然的分崩离析,让当时的我惊诧不已。老板雄心勃勃,有着长远的计划,是公司发展的第一要素,实际上很多国内大型公司的老板都迈出过这一步。中型公司的员工由于接触面小,容易知识面窄视野小,所以让员工多与外面公司接触,或是吸收大公司的员工都是解决公司问题的办法。让产品具有特色或是在某一个方面作得非常细致,是让产品赢得口碑的好办法。当然在当地的拥有好的行政资源,在抵御大公司侵占自己市场时就会有好的帮手。老板明智而雄心勃勃,员工拥有宽广的知识面,又有好的行政资源,公司不发展也难。
      说实在话,现在HIS行业的进入门槛越来越高了,医院对HIS的要求越来越高,HIS本身越来越复杂,小公司的生存空间也越来越小的,吃定几家医院,公司上下一心,作出有口碑的产品,或是只是作某一领域的产品,并作一个开放的接口,多与LIS,RIS, EHR产品供应商合作,也许会壮大起来。
      国外普通厂商与国外著名厂商所面的问题区别是:著名厂商容易拿到第一个大单子,而普通厂商难以有这样的优势以致于初始生存十分困难。对于这两个厂商在本文合起来一起讨论。相对于国内厂商,国外厂商的销售成本应当会高很多,管理成本也应当会高很多,不过我手中没有资料来证实我的想法。在产品上,国内厂商在面向财务方和适应本地管理上具有绝对优势。而国外厂商在面向医疗和提供先进管理模式上会有优势,对于那些没有这个优势的国外厂商也不要在中国混了。另外国外厂商具有的一个优势是国内厂商双手奉送:医院方面对于国内厂商的产品和服务满意度太低,所以有条件的医院总是愿意找国外厂商的产品再试一试。国外厂商所面临的的环境决定了他们只能作高端市场,最初作几家医院是容易的,但壮大后,销售成本怎么控制,产品如作到总部以外地区怎么适应当地的医保和当地管理特点,当遇到泥潭项目怎么处理。也许与国内厂商合作、参股国外厂商、吸收国内这个行业的优秀人材加盟也许都是解决自己的短板的办法。
 楼主| 发表于 2007-5-9 15:5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HIS公司混迹多年,以上短文也算自己的反思。望大家多拍砖。
发表于 2007-5-11 08:3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天还是很迷茫的,也许现在存在的公司,"明天"全部被洗了也未可知,时代在进步,技术在进步,观念在进步,什么都在变化
发表于 2007-5-11 14:05:51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未来的事情,也只能是口水而已。今天不知明天事。
 楼主| 发表于 2007-5-12 14:48:55 | 显示全部楼层
HIS这个行业始终不愠不火,但也出现过一些机会,在93-95年左右信息化作为医院评级指标,97-98年左右windows平台的成熟,2001-2002左右医保的出现,在这几个时间总会有一些企业成长起来,也有一些老的企业哀败。如果又一次机会出现,什么样的企业能把握住,对于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来说考虑这些总是没有错,机会总是光顾有准备的人。
   变化在所有行业都存在,在这些变化后面总是不变的规律。想起了股票,股市的变化少有行业能比,但老巴也说过只要坚持下面三个原则,想赔钱是很难的,'1、你必须把股票看作是一家企业;2、把市场的波动看作是你的朋友而不是你的敌人,从市场的愚蠢中获利,而不是参与其中;3、投资中最重要的三个字是Margin of Safety。(安全边际)'
发表于 2007-5-15 16:3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医院对于信息和信息系统的需求一定会增长,要把握明天,就要把握好需求。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会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个需求就离不开信息系统。
尽管医院会压缩开支,但必须的支出还是会有的, 明天会更美好。
 楼主| 发表于 2007-5-16 09:38:36 | 显示全部楼层
熟透番薯说得很好,现在一般的HIS产品对于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基本上只是被动的根据医院不系统的需求来提供一些功能,如果HIS产品能高起点的提供好的方案,肯定受医院欢迎,另外我一直觉得新的医疗改革,也许会带来一些变化,如医院对管理的真正重视从而给信息系统带来机会。不论怎么样,机会总是属于优秀企业。
发表于 2007-5-16 12: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每家公司、每家医院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划,只是说与不说而已。
每家公司都有各自的市场定位,都会关注行业的发展与需求,但不同的公司,其侧重点不同,由于产品与策略的不同,公司的具体做法也相差很远。
公司最终是向医院提供产品和服务,至于用什么开发工具、什么架构,那是公司为了达到最终目标采取手段,并且有可能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更换。
需求来源于客户,因为花钱的是客户,公司是在国家的政策法规框架下,满足客户的功能需求。原则上公司不会开发没有客户需要的功能,一家医院的需求可能不完整,但综合公司所有客户的需求,就相对比较全面了,需求收集与整理分析能力决定公司的发展速度与发展潜力。
 楼主| 发表于 2007-5-20 15: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我看来,HIS厂商与其他企业应用软件服务提供商特别是行业软件厂商在经营没有太大的区别,他的经营水平的好坏也只是取决于他内在的驱动力,因为外在环境的制约和成长历史并不长,对于HIS厂商来说,他的内在驱动力常常完全取决于高层的视野雄心和管理能力。在现实中,常听人说哪个项目上得不好是某些开主或是实施工程师水平不行。而在我看来,项目上线所呈现的结果,常常就是公司经营水平的体现。合同质量、产品质量、现场工程师的能力与态度决定了项目的成功与否,合同质量、产品质量、现场工程师的能力与态度取决于公司的市场策略、人事制度、考评制度、培训机制、产品规划。而后面这些不就是取决于公司高层的视野雄心和管理能力吗。
发表于 2007-5-20 17:5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我看了一个博客,有谈到公司管理方面的一些内容,确实是这样,有的公司练内功,有的练外功,与武林功夫的概念有点类似。
我看到了一家公司当年去北京和其它一些地区和其它公司谈话的记录,确实HIS行业的发展令人思考,一次的成功不代表每次会成功,为什么别人成功了?原因是什么?自己失败原因是什么?找自己的原因,这是最重要的一个理念。
厚积薄发、久病成医,是HIS行业的特征,不静下心分析,不苦练功夫,不可能取得成功。
 楼主| 发表于 2007-5-21 10:58: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论坛实在太慢了,推荐多个好友就这个话题发表看法,都认为网速实在受不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5-21 11:31: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张姓好友曾经在his这行业奋战多年现已离开这个行业,他在这个话题上的观点,他在msn上的叙述,有些乱,但都是实在话(我作了小的修改):
   His有没有明天我已经不关心了,但我自己已经对它失去了激情与期待
   我认行将来有两类HIS公司可能会杀出一条血路:一个是做高端HIS软件产品,突出技术门槛,专业化程度高的临床应用;一类是只提供基本管理功能,但充分利用网络,给众多乡镇、社区医疗机构提供数据托管的低成本服务模式
    就象你说的,这次医改在的结果必然是压缩医疗机构的利润空间,以前那种虚火很旺的“政绩HIS工程”必然没有太多空间,对中低端HIS厂商来讲,进一步压缩成本任然是必需的,但以目前多数HIS厂商的工程模式只有死路一条,所以,变革是唯一出路
    对于产品提高基本功能的正确性,可靠性与通用性,削减中看不看用,除了增加Bug没有太多实际意义的功能,事实上,软件功能不需要太复杂,关键要可靠、实用、易用与绝对的低使用成本,充分利用网络,开展数据托管服务,大幅度降低中小医疗机构的系统维护成本和HIS厂商自身的工程支持成本,我认为是一条出路。
   对于公司战略,决策者在方向上明确,并坚决向前推进,事实上,很多HIS厂商总有些“脚踩西瓜皮”的感觉
   对于市场子策略,是利用HIS厂商自身的公信度(最佳);一是和他们的主管机构合作。
    目前ERP整个一怪胎:从用户的角度,没有一个用户会认为ERP是便宜的;但从开发商角度,没有一个开发商认为利润很高--一定存在一些根本性的问题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就是:现在的ERP本质上是手工业产品而不是大工业产品--手工业产品都是贵的

[ 本帖最后由 agg163 于 2007-5-21 17:13 编辑 ]
发表于 2007-5-21 16: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友说的不错
高端的HIS让大公司做
小公司可以投入卫生系统平台,社区医疗,合作医疗,医疗保险,乡镇医院基本管理功能的产品这个方向,软件不复杂,充分利用网络,可以提供数据托管服务,web services方式,b/s方式都可以
然后加上标准化的帮助文挡,看文挡就可以搞定,免客户端维护,安装,保证数据的安全,医院不需要网管,就是医院机子被砸烂了,也不影响数据安全,因为数据统一保存在中心服务器
发表于 2007-5-21 18:3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全部依赖网络,如果网络不通,呵呵。
谁承担这个风险呢?
发表于 2007-5-22 10:24:29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络不通,全国都在用医保,网络不通的情况有多少?
就是医院局部网络也不能保证网络时时通畅

你害怕网络不通吧,那就预备两套网络方案,一个专网,一个internet,成本很低的,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