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西风瘦马

影像医学工作模式、IHE与PACS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6-26 19:03:18 | 显示全部楼层
MOUSE兄,我是受宠若惊啊。发文后,请email一份你的文章到我的邮箱。先谢下了。

回到工作模式上:上面所谈的工作模式,其根本的特征就是,各个专业科室的工作流程模式、信息收集与集成模式、报告模式等,都是各有其专业化特点的,要想以一个统一的模式来覆盖所有的专业科室,就必然会产生系统设计与实际使用相矛盾的情形!

所以,数字化医院设计中,应该将业务分出层次。
有些业务是比较底层的、是各个业务科室都会用到的,比如影像的存储与调用,可以建立一个统一的高可靠的PACS,来只服务与影像的存储与调用。甚至进一步把存储作为更为底层的一层,让所有的临床数据都统一地存储在一起,为这个存储建立统一的高可靠度、高安全度的存储策略和设备。
有些业务在不同专业科室是不同的,相应地就建立专业化的服务系统,比如放射科建立RIS、核医学建立NIS、导管室建立CVIS等等。就是为了专业化地做好工作流程模式、信息收集与集成模式、报告模式等。这些专业科室系统的服务器,可以使用统一的存储设备。
还有些业务层次更高、却也是统一的,比如临床医生调阅检查数据,需要在医生工作站上建立统一的医生浏览界面。这时,出现的问题是,临床医生调阅检查数据,是经由各个专业科室的服务器、还是另外建立统一的引擎来让临床医生直接调阅存储器中的有关病人检查数据?是否需要与电子病历集成起来?
换句话说,PACS和NIS、RIS、CVIS的设计,还要同全院的数字化设计、同电子病历的设计,结合起来来考虑,才能走得更好!

相应地,IHE中也给出了一些基本的集成事务图可供参考——换句话说,IHE就是冲着eHospital和EMR设计的!甚至是冲着全国范围的eHealthcare互操作性和EMR设计的。
发表于 2007-7-24 12:50: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两位老师的见解真是非常的深入啊。本人最近也在看IHE的技术框架的文档。越看越觉得老美在设计IHE的时候考虑的相当长远。在TF里面有用ER、UML等计算机模型结构设计语言和流程描述方式来详细阐述了IHE各个profile的内部关系。从RAD、PCC等几个Domain来看,老美先是利用ER(物理世界的实体关系)图来明确表述了IHE各个profile内部所有的在物理世界中最在的实体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UML等模型设计语言和流程图来阐述清楚了每个profile内部逻辑职能点(Actor)之间的各种信息交易(Transactions)。总结这一段时间内的学习经验的浅见,我觉得老美是以病人为中心个体往电子病历方向上给自己铺路打基础。同时自己个人感觉IHE在谈到医院管理的问题上也有相当一部分可以借鉴的东西。希望两位老师给予指正。
发表于 2007-7-25 10:06:08 | 显示全部楼层
以病人为中心是未来医疗信息发展的大方向,不过在中国,很多都是被扭曲了的,或者说目前发展的层次水平还未达到,或者说是中国国情也好,反正就是,西边亮的东西东边不一定能亮,所以才有所谓"批判地吸收"的说法呀
 楼主| 发表于 2007-7-25 12: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实际上,我特别想强调的是,题目中的第一句:影像医学工作模式!

实际工作中已经形成的模式,是有其存在的理由的,因为这些模式已经维持着胶片-手工影像医学工作“有效“地运行了这么长时间了。

当一个新的手段介入到已有的工作中时,是完全推倒原先的工作模式?还是留下原先模式中的合理部分、变革其不适应新手段的部分?

尤其当原先合理部分在影像医学工作中占大部分时——所以我们的视线,首先是现实的工作模式,从中发现合理部分,甚至利用新的手段来提升这些合理成分的作用发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