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34|回复: 0

PACS 效益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1-3 09:4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ACS 效益分析
*    提高了医院的经济效益
    凡做CT、MRI等放射设备检查的病人,医院都要出两张胶片,一张交予病人,另一张由医院保存(按国家规定要保存15-30年),作为病厉资料和法律依据。由于CT、MRI片量很大,几百张床位的医院,每年仅用于存储胶片的费用近20万人民币。据中华《放射杂志》专家介绍:1994年我国X线胶片保存占地面积达1283万平方米;福州总医院不完全统计:自建院以来存储的胶片已占房达150平方米,积压存储胶片经费达1000多万元;该院1998、1999年统计,医院每年用于胶片、显、定影液和套药消耗约100余万元。实现无片管理后,不但节约了上述经费,而且还节约了大量储存胶片费用。同时还避免了胶片的丢失、虫咬和霉变。
    此外,随着胶片的减少,机器的暴光时间和量亦随之减少,照片机球管和洗相机等设备的使用寿命随之延长。再加存储胶片的空间和管理人员的工资,可节约不少经费。以媒体存储后,再也不为图像保存的质量而发愁了。同时,我国医疗影像设备中约80%是90年代以前购置的非DICOM设备,国家不可能拿出那么多的经费更新换代,实现PACS后可对这部分陈旧设备,实施电子化功能升级。所以,PACS系统工程建设决不是以单纯经济价值来衡量,其社会意义重大。
*   提高了医院的技术效益
首先是同屏幕多病人、多图像比较可有效帮助诊断和鉴别诊断;
二是快捷地获取急重病人的影像,为抢救急危重病人生命赢得宝贵时间;
三是快速获取典型病人图像信息可数十倍地提高医、教、研工作效率与质量;
四是图像的后处理功能可有效地防止废片,提高图像诊断的准确率;
五是拍片暴光时间和暴光量的减少,可有效的保护球管,提高设备的使用率。
六是图像信息与电子病历结合,可有效地减少临床医生病历资料的手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与质
  量,深受广大临床医生欢迎;
七是数子化永恒不变质的图像资料存储,可为医疗事故、纠纷的处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提高了医院的社会效益
    实施PACS系统后,影像科室技术人员可在任一影像工作站上进行图像阅览,并当即做出诊断报告,临床医生也可在其办公室的工作站上看到病人图像,并快速获得医技科室医生对病人的检查结果,其就诊时间大为缩短。病人来医院复诊时,医生即可在其办公室的计算机中调出该病人的过去影像资料,省去病人奔波之苦,减少就诊时间,方便了病人,提高了满意度和医院竞争力。
*   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
    以往各科室医生查找图像资料、统计分析典型病历,需经病案室、放射科等几道关口和一些烦杂程序,耗费大量时间。实施PACS系统后,医生若需病人图像资料,只需在计算机中发出一个电子申请即可获取,且质量翔实可靠,提高医教研工作效率要以数百倍来计算,实现了影像信息资料的共享。
*   提高了医院的管理效益
实施PACS系统,可将医院科技含量最高、资产最大的影像科室的工作质量信息传输到管理工作网络中,使医院各级管理者确切掌握各种影像设备的使用情况和工作质量,为科学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提高了医院的管理效益。
      PACS系统已在全国多家医院运行或正在施工,数字化CT、ECT、MRI、DSA、X线、内镜、超声、病理等单机工作站和检验系统已在数百家医院实施或运行;同时也更有力地促进了医院的信化建设,为推动我国医院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PACS建设要看长远整体效益,不能急功近利 PACS效益从近期看确实效益较小,若合作公司选择不准还可能失败,甚至赔钱。但从长远看,它不仅简化了放射科操作程序,以电子化替代了低效率的手工操作,而且节省了冲洗胶片的显、定影剂和储存胶片的占房间、人力、物力与财力。经匡算:PACS建设的投资一般在两年内可收回回报。但其长期效益如:延长设备的使用周期,节省储存胶片的占用空间和人力、物力等长期慢性消耗,长痛不如短痛,早建成,早见效。建设PACS是提高医院的现代化管理手段和整体医疗水平功载千秋的大业,更无法以单纯的经济标准来衡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