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欢迎注册
快捷导航
论坛首页
BBS
包含飞教授专栏
排行榜
搜索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本版
用户
蜜蜂会-MiForum论坛
»
论坛首页
›
应用管理专题
›
医疗&卫生行业应用
›
多排CT对PACS会有什么挑战?
1
2
3
4
/ 4 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mouse
多排CT对PACS会有什么挑战?
[复制链接]
jhs1
jhs1
当前离线
积分
3862
发表于 2005-7-15 10:4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多排CT对PACS会有什么挑战?
<p>即便是万兆网,也不能没有管理,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任意驰骋,想看什么看什么,管理还是需要的。</p><p>不过现在对管理的需求更迫切。</p>
回复
举报
mouse
mouse
当前离线
积分
4185
楼主
|
发表于 2005-7-19 08:2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多排CT对PACS会有什么挑战?
<p>这我倒很同意,一个系统想很好的运行起来,好的管理是必须的,好的管理至少包括</p><p>1、系统提供好的管理手段和完善的管理机制</p><p>2、有好的系统管理员</p><p>3、决策(领导)层对管理有好的意识</p><p>所以,非技术因素也占很大的比例,呵呵,跑题了</p>
回复
举报
西风瘦马
西风瘦马
当前离线
积分
368
发表于 2007-5-19 18:28:59
|
显示全部楼层
MOUSE兄,我又回来盗坟来了——两年前的这个话题,今天看还是很有意义的:
1、这个话题很好地诠释了IHE为何要制定KIN和CPI这两个profiles的理由;
2、现在医院使用64排CT的越来越多了,确实有医院,在交换机配置上做得不合理,导致HIS交易被PACS数据流阻遏的情况出现——HIS是大量交易但每笔交易数据量都不大,但PACS是交易笔数不多而每笔交易会有很大数据流量的情况出现;
3、关于上千幅图像如何诊断的问题,这是放射科医生的工作模式:一般还是会直接针对病灶作薄层扫描,以常规方式作诊断;同时,为了说明其诊断和将其诊断能生动地展示出来,会用上千幅图的扫描来作三维重建。当然,工作模式也可以倒过来——先以上千幅影像产生三维,在自己眼前旋转突出各种可能的病灶及其空间定位与形状,然后对这些病灶做细微扫描。
实际上,国外医生用彩色VR或VE的不多,但使用MIP/MPR已经差不多成为常规了!
回复
举报
mouse
mouse
当前离线
积分
4185
楼主
|
发表于 2007-5-23 21:3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这个话题,我想几年内还是值得讨论和思考的,我考虑的侧重于读片和诊断模式,谁让我是PACS开发与设计者呢。。。。不过现在已经开始从管理上更深入的思考了,比如流程上的控制,岗位与职责,技师,写片医生,审核医生,各自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主任这个角色在定义流程和管理控制上应起什么样的有效作用,临床科室用户的需要,以及信息科对存储和传输的协调,等等,简单一句话概括:数据量的变化,从多排CT开始将引起量变到质变的一个跳跃,随之而来的许多传统意义上的操作和流程,必须随之发生根本的改变,当然,这之前首先更是管理观念上的改变,相比较起来,功能上的新变化,反而成为“末”了。
回复
举报
西风瘦马
西风瘦马
当前离线
积分
368
发表于 2007-6-5 01: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理解,放射科独立工作的程度比较高,所以能够独立地比较完善深入地对影像和其工作流进行建模和标准化——这就是为什么影像医学这一块在医院所有诊疗环节中,标准化程度最高的原因。
反而,心电、血压、检验,可能是因为与临床纠缠得太多,标准化程度就比较低,相应地,其流程建模也就较差。
IHE能首先从RADIOLOGY开始,接着延伸到IT INFRASTRUCTURE,也许是这个理由?
同样,影像医学中的超声MODALITY,由于其与临床纠缠得比较厉害,也就不如CT/MR等那么规范了?
回复
举报
mouse
mouse
当前离线
积分
4185
楼主
|
发表于 2007-6-5 17:49: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感觉,超声也并不是那么难定规范,关键是时间和投入,以及业务水准如何,另外一个重要的地方是权威性,不过假如从这点上来看的话,即使放射也一样的.
回复
举报
jhs1
jhs1
当前离线
积分
3862
发表于 2007-6-6 21: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超声检查过程中,需要许多非标准切面的图象,才能够作出比较准确的诊断。
超声检查,尤其是心脏超声检查,产生大量的动态图象,图象的数量,甚至超过心血管造影的数量。
回复
举报
西风瘦马
西风瘦马
当前离线
积分
368
发表于 2007-6-7 14: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jhs老师的关注。当初您对医保信息系统集成的九评,给我拓开了很大的新视野。
这里之所以又把两年前MOUSE的帖子盗出,是因为其对于IHE的参考意义——
1、CT/MR/CR/DR的工作模式与超声/RF工作模式的不同,已经在PACS实施中产生了很多的困惑,而导管室Cathlab和核医学NM的模式又有挺大的不同;
2、即便CT/MR这类已经有清晰定义工作模式的环境,随着扫查/阅片影像数量的大量增加,量变产生质变,比如3D(哪怕仅仅是MIP/MPR)使用的常规化,又会引发工作模式和流程上的新变化;
3、这些对于全院临床科室如内外科医生使用放射报告结果和观察影像,又有新的影响。
所有这一切,都会在PACS规划和实施中产生问题。
IHE推出的影像呈显一致化CPI、关键影像标记KIN、以及前面没有叙述过的PWF(后处理工作流)等事务图profiles,应该是为了指导医院实施PACS而提出的建议。
但是,其背后的思想是什么?有没有对于上面所言工作模式的考虑?
回复
举报
西风瘦马
西风瘦马
当前离线
积分
368
发表于 2007-6-7 14: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IHE的术语:DOMAIN译成“服务域”,PROFILE译成“事务图”,TRANSACTION和ACTOR分别译成“交易组”和“执行者”。
在2006年的IHE技术框架文件中,在RADIOLOGY“放射学域”之外单独并行地还推出了CARDIOLOGY“心脏学域”;同时,在RADIOLOGY域内单独推出了核医学NM事务图,但同时却没有CT/MR等的事务图。
这种架构,应该是考虑到不同MODALITY成像模式上的工作模式的不同。
回复
举报
西风瘦马
西风瘦马
当前离线
积分
368
发表于 2007-6-7 14:4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比如,“超声检查过程中,需要许多非标准切面的图象”,因为超声的工作模式是医生以自由手Free Hand模式探查病人切面,不像CT/MR由机器确定好了切面的定位、层厚,甚至给出了定位线。这就导致超声图像的解读就不容易“离线”式地进行,只能有扫查医生本人在扫查的当时“在线”式地解读,即阅片报告与扫查不能分离。
而CT/MR等的工作模式就完全不同,是可以离线式的——甲医生今天的扫查,其结果由乙医生明天阅片和报告。
正是由于工作模式的不同,导致了标准制定与推行上的难易——对于那些可以用离线方式工作的MODALITY,人与机之间的界限就可以划得清晰,相应地在标准化上就可以走得深入,其IHE推荐的各种事务图profiles的适用度就高,就不必为其单独推出事务图建议;反之,对于那些不得不在线方式工作的MODALITY,人机界限划不清楚,标准化上难以走得深入,在通用性的事务图之外,就不得不另外单独建议事务图,甚至服务域。
可能,核医学NM相比于超声US,人机分离的程度还高一些,所以在RADIOLOGY域中对NM定义了事务图,却迄今没有对US说啥;反而在CARDIOLOGY中单独对心超定义了ECHO事务图。
回复
举报
jhs1
jhs1
当前离线
积分
3862
发表于 2007-6-7 21:28:08
|
显示全部楼层
西风瘦马过奖了,你最近好吧。
当时与官僚们争论,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现在看,虽然局部可以成功,但是很难全面取胜。体制的问题,没有办法。
回到这个帖子:
医学影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过去的临床分科,面临着新的困惑,或者说挑战。三级医院的那种科室设置,已经被证明是落后了。
如:超声诊断专业,就可以分为腹部和心脏,甚至更进一步:腹部、妇产、小器官等。
一个做心脏超声的医生,与心血管造影和心电图的关系更密切一些,腹部则分别与消化、泌尿系统有较多的联系,小器官包括了眼睛、甲状腺、乳腺、腮腺等,涉及的科室和专业更多。
如果有条件——设备条件,各自专业进行各自专业的超声检查,是否更合适?
传统的骨科的X光平片,许多骨科医生并不完全依赖放射科的报告,就是这个道理。
同样,没有心脏病的临床知识,也很难使用好心脏超声设备。
我认为,IHE技术框架文件中,CARDIOLOGY的推出,就反映了这类技术分工和业务管理的现实和趋势。
回复
举报
mouse
mouse
当前离线
积分
4185
楼主
|
发表于 2007-6-7 22:56:36
|
显示全部楼层
边讨论边学习,呵呵
从使用者的角色划分来看,面向操作者,诊断者和研究者的应用有比较大的区别,业务流程里自然应该函盖这些,但是实际应用里,则是简单化处理了,从学术或者研究的角度,则应该细化再细化,很多时候这两个方面是事物的两极。
我是从应用系统的开发角度去考虑问题,和两位的思路好象也是两极,
但是从标准化和符合业务流程的定义角度来说,是一致的
回复
举报
1
2
3
4
/ 4 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七七八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