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风中柳

电子病历终极形式——结构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5-11 20:05:12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子病历终极形式——结构化

结构化省去了手写的麻烦,可是它的标准化还需统一,并且不能单凭患者一方陈述,而还要医生确诊才能构成新的病历。
发表于 2005-5-26 10:46:47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子病历终极形式——结构化

ZT-http://blog.csdn.net/manager_cha ... 5/05/24/379449.aspx

“结构”对零件而言,就是形状和材料;更多的情况“结构”是对2个或以上有装配关系的零件而言,就是2个或以上的零件它们的结合处的配合形状;对整机“结构” 而言就是指零部件的布局。因此结构设计就是用最简的形状,合适的材料,精巧的连接,合理的布局实现功能和性能的要求。

以上所说的应该是“物理力”层面的结构化设计,改写一下:
结构对于意识而言,就是概念与关联,更多的情况“结构”是对2个或以上有关联关系的临床概念而言,就是2个或以上的临床概念它们的关联处的配合形状;因此,结构化病历就是以最小的概念单元、对应于认知范围的概念集合、符合认知规律的概念关联、合理的元素定位——来实现全面和快速录入的要求。
发表于 2005-5-26 14:54:23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子病历终极形式——结构化

我想知道,现在有多少家HIS实现了结构化?具有结构化的HIS(或电子病历)里面,又有多大程度的结构化呢?
我所看过的几家医院HIS,感觉病史、病程、处方都还没有多大程度的结构化呢?倒是收费系统里面结构化的程度是最高的
发表于 2005-5-26 21: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子病历终极形式——结构化

如果只是从网上找的话,可从“电子病历专家网”下载演示。此外还有一些公司亦提供结构化电子病历产品,但演示不容易取得。

比较好的结构化电子病历软件大都是独立于HIS之外的产品,单看HIS看不到。
发表于 2005-6-24 14:40:13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子病历终极形式——结构化

我觉得用人工智能化好像更合适点吧。
<br>虽然我也不知道人工智能到底算个什么东西 <img src='images/smiles/cry.gif' smilietext=':cry:'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cry:' />
发表于 2005-7-1 17:51:54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子病历终极形式——结构化

<br>呵呵,同意楼上所言.
发表于 2005-7-7 09:47:27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子病历终极形式——结构化

国内电子病历的研发与应用也很热。南方一些地区医院招标HIS,将有没有电子病历作为招标入围条件之一。总的来讲,公司在电子病历的研发投入方面,比较医院渴望优秀的电子病历产品,明显感觉力度不够。当然,美国优秀的EPR/EHR产品对中国用户来说,除了使用需求和习惯不同外,一万美金一份授权的价格也是中国医院很难承受的。
<br>国内电子病历产品按照应用分类,可以分成科研应用和临床应用两类,两类产品在技术和功能方面有明显的不同。国内第一代用于临床的电子病历以支持自由文本录入、录入模板和关键字为特征(军惠第一代电子病历为例),第二代以支持半结构化文档、XML为特征(广州军区总医院为例)。用于科研的电子病历主要支持表格化病历和受限关键字选择录入为主(南京海泰公司产品为例)。自由文本和半结构化病历用于严格的临床科研数据管理和统计有一定的困难;而严格的表格化病历在临床描述能力方面有很多问题,另外,在实际使用中也不方便,往往需要手工重新书写病历,遭到临床医生反对。在技术上找到能够兼顾临床和科研需求的方法十分重要,几个关键技术研究包括:半结构化框架与模板的关系、术语的标准化问题、专科病历的标准化研究、智能化模板的研究等。
<br>上面提到的美国MRI电子病历应用调研中,自由文本或非结构化数据输入使用语音识别方法录入的达到31.7%,笔者对这个数字表示怀疑,也可能我们与欧美用户的理解不同。但是,这个数字提示我们,应该重视语音识别技术的应用,特别是我国在语音识别技术方面有很好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工作。虽然通用汉语的语音识别还不能达到实用阶段,但是,“Limited Domain, Larger vocabulary(有限应用领域,长术语词汇)”的专业应用领域非常值得一试,诸如放射报告语音录入系统。
<br>国内由于医疗体制的原因,门诊电子病历一直没有突破,目前门诊医生工作站仅用于开处方和检查检验单据。我们的门诊医生工作量大,没有助手帮助录入,计算机模板等技术无法达到医生手工书写门诊病历的速度。门诊病历的突破有赖于智能模板技术、笔输入技术和语音识别技术的应用。
<br>电子病历模板导致临床高错误率的问题一直争论不休,目前仍然没有结论,需要从医政管理、法律和技术等方面深入研究解决。
<br>中国中医研究院的“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临床个体诊疗评价体系的研究”课题十分值得重视。该课题的基本思路是将一些中医重要疾病的临床描述标准化(表格病历),在此基础上收集大量临床病历,利用海量数据综合集成分析(以数据挖掘技术为主),开展中医临床诊疗规律、临床疗效评价和老中医经验继承的研究,从中探索以中医药防治这些重大疾病的途径。这是用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古老的中医规律的重要尝试,取得的任何进展都是国际水平的。当然,课题的难度很大。由于缺乏标准化的仪器检查手段,中医对病人特征获取的标准化极为困难,有效控制原始数据的质量是极其重要的问题。另外,临床数据的分析和解释也需要方法学的突破。中医是一门非常独特的学科,与传统西医的基本理论体系完全不同。我们不能指望一个课题解决中医的全部问题。医学是一门十分精细的科学,取得的任何一点进展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这种研究方法对于我们的西医研究,尤其是国内的循证医学研究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br>
发表于 2005-10-24 13: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子病历终极形式——结构化

<p>医疗机构联合化~~真美,但据我了解,很多医院就是靠一般的检验来赚钱的,拍的片子在医院之间是互相不承认的,必须重新做一套~~这牵涉到经济利益的事情在中国能实现吗?谁又来定这个标准呢?</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