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软和中软的HIS我都没有见过,用过, 但是我们曾经后悔过。
因为后悔,写了这篇文章,已经发表了,希望对你们医院有点用,我也是医院的,医生,是HIS主要使用者,算是HIS的消费者,这文章从使用者、消费者的角度,衡量HIS 好不好用。
医院信息系统实用问题之一
据统计,2002年的时候,在北京市的500家医院,运行着40多家开发商的医院信息系统(HIS),那么到现在北京有多少家?全国又有多少家?他们都在各自开发着自己的HIS, 一方面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可比春秋战国时期,另一方面,各自的系统构架都不同,各自为政,“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也很象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不论是现在还没有HIS的医院,还是有了但是不好用想换的医院,都要面对很多种来自不同公司的HIS软件,对方会给你很厚一大打的资料说明书,里面堆积着很大量的医学人士看不懂的术语,有的是计算机语言,有的不是计算机语言也不是医学语言,刚发明出来的属于纳一类还没有划分好的语言。各家各户的用词表达都也不统一。医院怎么选择用哪一家的软件好呢?用什么指标作为招标指标呢?
某家公司说他的HIS通过了某某级的认定、考核、鉴定、示范,这靠不住!问问自己医院里那些搞科研的就知道,那么多的科技进步奖也通过了某级的认定,鉴定啊!可靠吗?搞科研都知道DME,认定,鉴定是怎么出来的? 有对照组吗? 有数据吗?
某家公司说他的HIS在很多家三甲医院实施,效果满意,更靠不住!不是怀疑他有无在那些三甲医院实施,而是什么是“效果满意”,公司说满意?医院广大义务人员说效果满意吗?当你再下去那些三甲医院问一问,医生工作站上线很久了,很多医生还是要用手写处方,即使会操作电脑的医生。为什么要用手写?回答是:
“病人多,用电脑忙不过来!”
用电脑比手写慢?那么用电脑的目的是什么呢?为了好看?为了病人看到医生对着电脑敲键盘时感叹一声“你们用电脑看病啊!好先进啊!”
某家公司说他的HIS有很多很多的功能,能够实现很多很多的目标,靠不住!这些很多很多的功能是设计者期望的目标,最后实施能够正常运行吗?不一定,很多情况是无休无止的BUG出现就象无休无止的蚊子一样,无休止的叮咬试使用者。
这里到是有一个简单易行的办法——30秒处方标准,测定门诊系统的“快捷、方便”。
现在很多医院都有个简易门诊,或者叫便民门诊,这种门诊是不合理的公费医疗下的畸形产物, 就是那个不看病只管开药的地方,很多有公费医疗的人来排着队,等着一个医生开药,医生就问对方开什么药,开完了签名,就到下一个。姑且不论这种门诊合不合理,这种门诊却为医院测试门诊信息系统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测试平台。
具体测试方法是:医院方向各家HIS公司提供全部药品目录。很多医院都有一个简单的计价收费系统,里面有全部药品目录,HIS公司得到药品目录后导入到自己的程序中,并根据程序的特点进行维护,这要花费一段时间,但是为了投标中标还是值得做的。
挂号处由HIS公司请以往实施医院的挂号员来录入病人信息,挂号,医生也由在以往医院中找一个最熟练、最快的一个,暂时称为操作员,在本医院简易门诊“出诊”。选择不断有病人来排队,需要连续开处方的时段“出诊”。
其它控制指标是:不计入填些处方头(前记)的时间;必须完成诊断;不得使用模板处方,调协定方,套餐处方,复制以往处方等功能,要一个药一个药地录入;必须包括不超过1/3的中草药处方,不包括儿科、毒麻等特殊处方,不包括注射药物处方。
在此环境下,操作员“出诊”一小时以上,然后进行处方统计,平均每长处方耗时要在30秒以内,超过30秒就不合格。其间包括询问病人要开什么药等简单交流。
有一点要注意的是,30秒是完成一个处方的平均时间,
不时完成一个就诊的时间。
为什么选择简易门诊?简易门诊最需要的速度,速度里面包括了方方面面的很多的东西,“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速度代表的意义不是速度本身,而是很多方面要完善才能做到的。
例如,太快系统响应不及,谁来用都快不起来;没有运用了几年的HIS,还处在反复修改的状态,还要经历越改越乱的时期,一定经常遇到BUG,操作员肯定快不起来;处方录入的界面、流程设计不合理,繁琐,操作员快不起来;药品项目维护设置不合理,经常找不到药品,默认的项目不齐全,拼音简码没有设好,操作员也快不起来;诊断库中的项目不全面,不实用,也快不起来。
简易门诊的特点也正好排除了非纳入标准的处方,因为简易门诊都是拒绝注射药物处方,毒麻处方,儿科要算公斤体重的处方。简易门诊所要的处方药物也是东一个西一个的。不大可能在模板处方、协定方、复制以往处方中找得到。
速度对于医生来说是十分需要的,因为只有不让医生太分心的HIS才是医生需要的。中国的门诊是流水线式的,最高峰时,有的内科医生每天7小时看病会到100个, 这样一来平均到每个病人有几多少时间?姑且不论这种制度好不好不,但是HIS系统进医院就要适用这种需求,需求就是最小的医生人脑的CUP占用率,医生用电脑要象“手写不用想怎么用笔”一样,不用多想就开出电子处方,把宝贵的时间留给医生的望、闻、问、切。
知道为什么医生的字很潦草,别人看不懂吗?要快啊!排在后面的病人时不时地来追问:排到了没有?又不愿做在外面侯诊,要围着医生,医生要时不时“请”他们出去。正在看病的病人回一直不停的问医生,不留任何时间给医生记录,思考,开药,医生是在一心两用的情况下开的药方,能不潦草吗?医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工作,压力之大,工作环境之恶劣,能够挤出30秒去搞电脑已经是很不错的啦!30秒是最熟练的医生操作的,其它医生怎么样?全院老中青的平均水平就会拉下一大截的。
“快捷、方便”的用词人人都拿来用,相关的规范要求HIS要“快捷、方便”,HIS 公司也说自己的软件“快捷、方便”,但是怎么个快捷法?我想,30秒处方标准虽然不是唯一标准,全面标准,但是完全可以说是重要标准,虽然它不能全面评价一套软件,其它方面的标准也要要,但是,整个医院的工作是以医生的诊疗工作为中心展开的,有了了医生的工作,才有挂号,药房,财务,管理等。因此,医生说软件好用,是决定性的标准。过了这关,才去讨论HIS能不能到达其它标准。就象不时能跑12分钟的就可以进国家足球队一样,连体力都不行,怎么踢球?同样,对于录入处方,连手写的速度都比不上,要来干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