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5359|回复: 32

Miforum研讨会后继续出路大讨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21 23: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下午的交流研讨会内容还是很丰富的。首先是CDA的应用,接下来是SNOMD CT的普及讲座,UChinaboy在最后精彩的报告中引出了Miforum出路的问题,在下将各位的发言和我自己的想法做个总结。

Miforum是否真的到了发展瓶颈阶段?

问题表现:从06年的高峰期到现在,从定量的几个指标,每日发帖量、单IP访问数,到定性的几个指标,讨论议题是否有价值?回帖内容是否有深度?等等都反映出论坛发展处在低迷的阶段。

可能的原因:
1.论坛技术上不稳定,2个月左右时间经常不能登录,导致用户流失。
2.行业内类似论坛也都出现下滑现象,可能是行业bbs的整体趋势。
3.大家沟通渠道增多,导致论坛交流反而减少。
4.大家在现实世界逐渐了解,反而发言更加谨慎。
5.缺乏有价值的题目讨论,回帖也缺乏深入思考。
6.讨论题目过于曲高和寡,难以满足大众用户需求(医院的医生护士怕自己外行不敢发言,厂商怕暴露弱点也不敢提问...)
7.论坛技术没有充分展现很多新兴热门应用,如博客、知识库管理等等。
8.论坛没有用户分级制度,激发用户参与热情
9.论坛缺乏专题策划,或专题不足以吸引大家发言。
10.论坛的推广还是靠口碑和被动的被google,baidu搜索,而非主动的拉拢可能的用户。
11.论坛是否可以通过商业化手段,有专职人员负责内容和技术的维护、市场的推广?

我们的目标:
5月20日将迎来论坛的7年之痒,在痒后浴火重生?还是痒到麻木,自生自灭需要一个抉择。
利用剩下的几个月时间,我们从各方搜集意见、建议,并重整旗鼓,借南京CHIMA大会再造辉煌。

希望跟帖的坛友相应如下问题:
1.来一个网上谏言,明确Miforum的战略方向和价值定位:

您希望的Miforum的远景是什么?

您希望Miforum能够提供什么服务?

2.针对以上列出或未列出的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建设性建议!
 楼主| 发表于 2009-2-21 23:3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张琨 于 2009-2-21 23:15 发表
下午的交流研讨会内容还是很丰富的。首先是CDA的应用,接下来是SNOMD CT的普及讲座,UChinaboy在最后精彩的报告中引出了Miforum出路的问题,在下将各位的发言和我自己的想法做个总结。

Miforum是否真的到了发展瓶颈阶段?

...


我先来吧:
1.来一个网上谏言,明确Miforum的战略方向和价值定位:

您希望的Miforum的远景是什么?

我希望Miforum能够成为数(十)万HIT的同道者认为有价值的沟通平台、资源平台、成长平台,成为我国卫生信息化行业,代表草根力量的第一品牌。

您希望Miforum能够提供什么服务?

沟通平台(论坛、博客...),资源平台(分主题资料库、期刊...),成长平台(职业机会、....)

2.针对以上列出或未列出的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建设性建议!


针对需求和价值定位改变已经沿用了7年的门户设计,更加突出有价值的信息,如博客更新,资源更新,方便用户查找、使用。
与丁香园,CDM, e医疗等业内强势媒体合作,推广Miforum的服务。
发起、引导与医院、厂商需求紧密结合的话题讨论。
建立用户分级制度,谁贡献,谁得分,谁受益的游戏规则。

关于Miforum商业化运作的话题,我个人目前观点是在盈利模式和管控模式不清的时候,仍保持一个非盈利性组织的方式。
发表于 2009-2-23 00:3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我看来,医学信息学是一门全新的也是非常幼稚的学科。它的未来的发展空间几乎是无穷的!所以即使我们的论坛关闭,其他新的MIForum也会重新诞生。

现在大家的兴趣主要集中在一般信息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这方面医学信息学的特点不明显,所以话题不多。并且由于医疗卫生的信息环境复杂多变,遇到的困难很多是可以想象的。

但如果把视线放宽一些,看一看医学知识和数据那块领域,你就会发现有一望无际的领域需要我们去探索,去追求,去献身!

人体太复杂了!建议大家看一看专门讨论误诊的论坛,想想我们信息学应该做些什么!说句坦率的话,作为一个病人,还是很有风险的。所幸的本人是医学出身,还有点保护自己的医学知识,......

再看一看国际上同行在这领域中百折不挠的努力,我们就可以想想我们该干点什么?
发表于 2009-5-25 14:49:43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坛的活跃度与行业大环境是一致的,这几年MI发展遇到了很多困难,如教育问题、就业问题、HIS发展问题等都不是很乐观。少了一些发言是正常的,做为网站本身来讲,若没有利润支撑是办不好的,我认为可以采用一些商业模式增加盈利,但应该保持高端形象。
发表于 2009-5-25 16:58:33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坛的吸引力是什么?就是能在论坛上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谁为论坛提供内容?如果是无偿的,估计很多人不愿意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发出来共享.这应该是目前论坛困境的主要原因.
发表于 2009-5-25 23:40: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还是缺乏开源思想。

发表于 2009-5-26 12:53:15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提出建设性意见~~我也寄望于开源……

呵呵我确实觉得张琨这一次的议题真有些曲高和寡,总是很冠冕,每次都把赤脚的吓阻了,但其实石头城并不神秘;
我只是想知道论坛满7年了,得无所得失无所失,低迷之下,接下去想怎么发展?

提问题最后要展开讨论,可行性设想也罢,解决方案也罢。
论坛的每一份子都可以整理一下思路。

根源:
草根论坛,来自医院CIO的支持热情不高

问题:
有部分人很纯真地恪守着学术的尊严,泛泛地将论坛商业化,除了初始剥削一下中坚分子的私房钱充公,我们是否能象币海潮生的IT网站或板块一样“经营”下去?

猜想:
医院专业人士参与不足,关于经验、教训的研讨就一定少,给同行的收益很难达到;而公司从业人员所渲染的技术讨论,无论论坛如何经营“VIP”商业企宣,都注定王婆卖瓜或半遮半掩,成色不足而且缺乏共享......

解决办法:
目-标、激发医院CIO的参与热情,保持高浏览率;
方案1、多刊发一些学术性案例性等文章,或由权威人士就某些论文展开网上评析,例如对2009论文集展开讨论等。
            这一举措需要任务化,必须对斑竹和骨干分派任务。
方案2、向学会CHIMA归顺,只为了拿到“学分”,只面向来自医院的IT人、按照论坛活跃贡献度来颁发“学分”。
            无奈,生在牌坊下也要卖!向学会屈从并不丢脸,因医院这帮人本身的确“俗气”,CIO们对学分才趋之若鹜。
            而且CIO往往对医院可取得的学分垄断了,基层IT人暂时都没有机会,论坛能否为“草根”们争取机会呢。
方案3、开辟一个以各地分区的旅游文化板块,五湖四海,谁不说俺家乡好,驴友发来的图文典故更能吸引人。
            会员来自祖国各地,让论坛成为各地医院人文交流的平台更能积聚人气,CIO牛不可攀,但还是有很多朋友的。
方案4、开辟一个各地医院的展示模块,能够按地区和按学科特色进行交叉索引,以提升医院形象为目的。
            利于医院IT人向院领导宣传我们的论坛,这里的展示风生水起之后,可以部分提高医院对HIT的认识和重视。
            这个展示板块是可以逐步“商业化”的,医院企划科宣传科的也可以发到医院展示贴之下,实时更新广为宣传。


发展忧虑:
会对服务器、吞吐量、数据库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斑竹的“专职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必须部分“商业化”。既然向公司老油条取赞助比较艰难,向CHIMA要“学分证”也是有开销的,我们只能把目光先瞄向医院的“订报费”了。
在非医院会员访问医院展示板块时提高积分门槛,我们不会制作医院数据库光盘四处叫卖,但公司访问这一板块时,有必要赞助一下硬件或者会员费的。

对论坛各主持人的愿望:
我们个人挣钱糊口还是比较容易地,但论坛不一样。全国唯一一个面向全业界的草根专业论坛,希望你们保持清高倜傥的本色;代表论坛形象时,对高官、商痞、CIO、小工程师时的交流心态,会决定谁是将来的衣食父母。

抛砖引玉:
论坛被迫商业化很正常,那就需要经营有素、谈判有方的人才了,初期资金压力不大,只能从这点米开始“炊”。
1、全面投降可以并拢入华卫,买这个论坛估计不会很难呢,但发展方向就需要从了股东老衲了。
——我们可以尽力去做到的:
CHIMA大会时我们为企业会员申请一个展示专区,展费一定要谈出折扣滴,为厂商的代办服务一定要体现出我们人性化服务优势滴;
数字医学杂志的订阅已经固定了规模,那么网上发行权我们能不能拿过来呢?IT人习惯了屏幕阅读,只要订阅了杂志的医院会员,都可以网上浏览(很俗,偶尔可以copy摘抄了)。
2、坚持独立发展就要抱着积极合作的姿态了,不是四处求钱,而是合作盈利,不是盲人撒网,而是瞄准口袋。
——此处省去万余字 大家发挥吧。

[ 本帖最后由 红旗飘飘 于 2009-5-26 15:00 编辑 ]
发表于 2009-5-26 20:56:45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不好听点儿,都云山雾罩呢

资源平台?这个最可乐。别人不说了,就说几个版主或者创始人,都是写东西发表杂志最多的主儿,你们有几个把自己的东西拿到这儿来公开共享的?自己都藏私,还指望谁做雷锋?

实话总是不好听啊
发表于 2009-5-26 23: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09-5-27 07:4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大肚能容 于 2009-5-26 20:56 发表
说的不好听点儿,都云山雾罩呢

资源平台?这个最可乐。别人不说了,就说几个版主或者创始人,都是写东西发表杂志最多的主儿,你们有几个把自己的东西拿到这儿来公开共享的?自己都藏私,还指望谁做雷锋?

实话总是不好听 ...


想想自己好久没写什么文章了,惭愧
发表于 2009-5-28 10:5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大肚能容 的帖子

私下觉着:公开讨论时,不宜先入为主地去怀疑某一部分人的动机不良或者是道德水平。
最好能就事论事地深入分析问题,在讨论中提出有效的方法防止道德不良的行为,在实践中落实制度,在事后积极回顾反思。
借助制度来维持发展比借助道德可靠得多。
发表于 2009-5-28 12:0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dongxi 的帖子

我只是实话实说,哪里存在所谓的道德猜疑?不拿上来共享其实很正常,只不过这与上面提出来的资源共享理念不一致,要么理念值得商榷,要么行动与理念不一致而已

恰恰相反,话说的再漂亮不涉及实质性内容我觉得毫无意义。比如说制度约束,什么制度?一个自由松散的论坛你期望有什么制度来硬性的能得以约束?

我对楼主的问题也没有什么好主意,现在论坛大体上就是10来个人经常发言的小圈子而已,看看在线的排名也是万年不变的几个人而已。圈子越来越小,话题越来越少,是现实的写照。不过好处是,上MI的习惯还在,万一想说点儿什么也似乎没有更好的去处。

其实要是学术性论坛这个状态是很正常的,而类似中联那种热闹的论坛是有实体依托和感情纽带的,玩资源或者行业信息的话你论坛玩的过CHIMA网站么?

既不是想中联那种企业氛围为主,也无法想CHIMA那种行业和医院方氛围为主,MI是什么?其实我也不知道
发表于 2009-5-28 12: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逐条看看

可能的原因:
1.论坛技术上不稳定,2个月左右时间经常不能登录,导致用户流失。----不是问题
2.行业内类似论坛也都出现下滑现象,可能是行业bbs的整体趋势。-----不是问题
3.大家沟通渠道增多,导致论坛交流反而减少。-----估计是主要的一个问题
4.大家在现实世界逐渐了解,反而发言更加谨慎。-----模糊的问题,也许是也许不是
5.缺乏有价值的题目讨论,回帖也缺乏深入思考。------当然是
6.讨论题目过于曲高和寡,难以满足大众用户需求(医院的医生护士怕自己外行不敢发言,厂商怕暴露弱点也不敢提问...)-----其实就是5的问题
7.论坛技术没有充分展现很多新兴热门应用,如博客、知识库管理等等。-----没内容你搞啥技术创新?
8.论坛没有用户分级制度,激发用户参与热情-----OMG,这条实在接近搞笑。
9.论坛缺乏专题策划,或专题不足以吸引大家发言。-----是个主要的问题
10.论坛的推广还是靠口碑和被动的被google,baidu搜索,而非主动的拉拢可能的用户。-----算不上大问题,哪个成功的网站也不是靠拉过来的
11.论坛是否可以通过商业化手段,有专职人员负责内容和技术的维护、市场的推广?-----杂志够商业化吧?有几个成的?商业化成不了上帝

我们的目标:
5月20日将迎来论坛的7年之痒,在痒后浴火重生?还是痒到麻木,自生自灭需要一个抉择。-----实际上即没那么严重,也没那么紧迫。

利用剩下的几个月时间,我们从各方搜集意见、建议,并重整旗鼓,借南京CHIMA大会再造辉煌。------急功近利,什么是辉煌的定义?曾经辉煌过么?
发表于 2009-5-28 12: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坛的一个问题,或者说越来越不吸引我的一个地方就是:大家越来越客气,文字写的越来越四平八稳,越来越虚头八脑,人一个个都理性温良的不食人间烟火

其实可谈的很多,学术上的,经典的比如对医嘱和电子病历的帖子。不过可能近期的HIT应用越来越玄乎,HIS等细节已然不耻,而RHIN等天知道什么东西的玩意倒是就皮毛吹的不亦乐乎

这个不怪论坛,一个行业的话题也就那么多,不可能1个月一突破,但论坛却是天天开的。

职业经历上的,更容易引起共鸣,一个冬天的行业难道没有人需要抱团取暖?好像这里看不到,这里是殿堂,不是家,所以可以阳春白雪,但却没有家常的情怀

市场方面的,貌似谈具体哪个公司或者哪个项目就成了禁区,有必要么?难道都聊世界和平?

等等吧,反正照着殿堂去,还是照着家园去,路数的期望值都是不一样的吧。我还是说,我也没什么好主意,但显然我的牢骚满肚可能更接近第一感觉的自然反应,所以不惭愧的说对论坛管理者的价值更高
发表于 2009-5-28 12:2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提出一下批评,CHIMA这么大的事儿,MI居然散乱的不成章法,居然没有一个统一的事先策划。比如没有指定的几个特派员以各自的角度来深度报道,比如分花絮、HIS、PACS、区域医疗

或者是按学术观察、市场观察等来划分,切忌照本宣科,而是要充分做好评论员自己的评论和观点阐述

甚至是草根谈,比如采访与会的100名人,请他们留下几句话,什么都可以,期望、感想等待,这样一方面促进了论坛的推广,另一方面新鲜有趣,然后以上所有用一个专版来呈现

很难么?很复杂吗?与其搞什么“几个月的时间来汇集论坛改革的意见”这种虚头八脑国企风格十足的事儿,这点儿简单务实的东西却在眼前都看不到一丝迹象,一声叹息


恩,说的痛快了。管理者别郁闷,其实相反,我有预感,由于本人的口不择言和不那么温良谦恭,本帖将成为论坛近期的热帖,从而为论坛做出实质性的贡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