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4-6-7 16:57:2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广州军区总医院XML结构化电子病历演示版的同志,请
上周其实写了一大堆,包括对讨论“电子病历的主人”的看法,以及对这个产品的看法。只是一不小心把浏览器关了,所以都没有了,也没法再写了
我想你一定是技术出身,所以觉得讨论电子病历的主人等问题觉得没有意义,而我觉得这其实是电子病历开发的指导原则思想。没有结果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争论中,对我们自己的思想能够有一个更加清晰和明确的认识。这也是原则性的功能指导。例如:如果认为电子病历是医院所有,那么在电子病历系统中就需要加入医院需要的功能,比如书写时间的质量控制等,如果认为电子病历是科室或者医生所有,那么书写时间控制对于医生来说就是麻烦事情,反倒不如不要用这个功能好,或者作简单一点好。所以我认为这个问题不是没有意义,同时我也认为也不一定要讨论一个结果,也许会有很多看法,就看最后谁的观点在市场中会受到欢迎了,每个人都可以坚持自己的看法。
对于目前你们的这个产品的看法,因为看得只是你们的demo演示,不知道更多的信息,所以很难深入的评价。但有这么几点:
1、你们的思路是基于现有文本方面的处理,也就是医生文书的那部分,而其他的相关内容,如医嘱、影像不知道是如何进行统一的?如果是这样的话,可以称作医疗文书的专用编辑器。
2、对于痕迹的处理,是否应该可视,还是应该后台选择展示?因为医疗文件最重要的还是进行阅读,而这种修改痕迹很影响阅读的流畅感
3、对于XML的标记处理,因为XML主要还是记录数据内容,我不知道你们这里的标记和数据库之间的转换关系是如何处理的?只看到这个东西可以导出成XML,但倒出成XML有什么用,我还不理解:(
4、对于那种选择性的处理,我觉得表现方式是很有新意,但也还是比较繁琐,特别是这种变化还引起整个文本的上下变动,这对于书写的流畅性是很有影响的。对于有限元素,倒不如考虑一下输入法的方法
5、对于内容的切分方面,倒是安博维要细致一些,但也更为繁琐,反而对于临床的实际应用要求更高。我有个考虑,对于常规的首次病程,一般的熟练的医师书写在25到30分钟。对于病历电子化书写,同样的输入内容,打字速度在20-30字/分钟(这对于医生来说,平均速度已经是很快的),应该控制的时间在多少时间内较好?
6、对于已写和未写的划分,我很持保留意见,如何判断一个文书对于某一个病人来说是应该书写的呢?
就写这么一点点吧,见笑了。
对于3楼的建议,我们也很有点想法,不知道可否搜集一下现有的CIS或者电子病历产品的DEMO,一起来个“群英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