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theone

看过广州军区总医院XML结构化电子病历演示版的同志,请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4-6-24 19:41:0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广州军区总医院XML结构化电子病历演示版的同志,请

不过,爱博维的电子病历系统还是有很多地方还是值得我学习的:
1.元素的突出显示,这与我们最新的版本不谋而合;
2.ToolTips值得学习;
3.诊断的录入,采用拖拽的方法很录活;
4.不正常值的突出显示。
 楼主| 发表于 2004-6-24 19:41:3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广州军区总医院XML结构化电子病历演示版的同志,请

总之,我觉得爱博维的电子病历系统离实用还有一定距离,还有很多细节需要修改,相比之下,我们的电子病历系统就好多了,至少我们已在几家医院应用一年多了。

按照李包罗教授的说法,我们的电子病历系统是一套真正在用的电子病历系统。

不多说了,版主又要说我是做广告了,不好意思,见笑了。
发表于 2004-6-28 10:35:2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广州军区总医院XML结构化电子病历演示版的同志,请

和我2003年1月份做的EMR差的太多了。是技术太落后了,软件当然跟不上。要不中山一怎么会选我们做的。
发表于 2004-6-28 11:49:1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广州军区总医院XML结构化电子病历演示版的同志,请

那哪有你的EMR介绍,能拿给大家开开眼
发表于 2004-6-28 14:47:1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广州军区总医院XML结构化电子病历演示版的同志,请

我未能下载到DEMO,而是读了该网站的一些关于电子病历的介绍。

对电子病历的实现我是外行,是各位的学生。我也许只能从医学知识工程或整合来谈谈对电子病历的期望。数据的模式化或结构化确实非常重要,非模式化或结构化的自由文本式的数据难以二次开发,只有模式化或结构化才能发挥强大的人工智能功能,给医生以最有力的支持。有人强调数据采集需用户个性化,这当然重要。但我想电子病历的开发者也许更应该理解生物医学对象的高度结构化以及各种结构的高度变化性(指差异性)的特征。所以一般模式固然非常重要,但还需兼顾到模式的复杂性和变化性,特别是一些动态数据模式。我认为这正是电子病历高质量的关键之一,因为它是高质量的另一个关键强大的运算功能的基础),所以我还主张努力实现疾病个性化(病性化)数据。但这还不是全部,因为模式化事物往往是人们熟知的或形态较为固定的事物,而医学实践充满了未知的或新鲜的事物,所以必须为它们留下余地。总之,实现semistructured models是个“两难问题”,这是一种富有挑战性的艺术。

其他请教几个问题:

(1)“数据篮”的确切定义是什么?英文对应词是什么?
(2)“签名及时间自动生成,避免了人为干扰。 电子病历中书写签名和书写时间的记录均由系统自动生成,较好地遏制了缺签名、替别人签名,随意更改书写时间、补写住院志、病程记录,以及三日确诊诊统计欠准确等人为不当干扰因素。”这一段我不理解,好象是一个“电子图章”交给系统代为盖章。这是不是很危险。能设法盗用这个“电子图章”吗?
 楼主| 发表于 2004-6-28 20:24:1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广州军区总医院XML结构化电子病历演示版的同志,请

我一直很想听听老包对我们这套系统的看法,首先谢谢老包,老包太谦虚了。我们也曾拜读过老包编译的《医学信息学》,很受启发,特别是有关电子病历结构这一章节,写的非常好。正因为如此,我们在结构化和信息采集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因为这是病历数据二次开发的基础。正如老包所说“实现semistructured models是个“两难问题”,这是一种富有挑战性的艺术。”,又如文章中所说“描述性医学知识的数据录入具有灵活程度高和便于维护的特点,但必须认识到:数据录入和数据检索是性质不同的两种工作。在数据录入期间,灵活性是所要考虑的重点;而在数据检索中,数据必须以一致方式以便于访问,并满足从各种视角分析问题的需要。”,所以我们探索一种全新的录入方法,在满足数据录入录活性的条件(这是应用的前提)下,又保存了结构化数据。
希望这种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

几个问题的解释:

1.“数据篮”主要是用来存放一些医生认为有用的病历数据,打个比方:数据篮就相当于我们在超市购物时的购物篮,只是暂时存放一下自已需要的东西。比如:病人基本信息、病历摘要内容、检查检验结果、医嘱内容等等。在英文中好象没有对应词,如果有也可以告诉我。

2.因为国家对计算机病历还没有立法,所以我们的系统还是立足在手签的病历基础上(老包真是看的很仔细)。我们这里所说的主要意思是医生签名后病历书写的时间是由系统自动生成的。当医生的可能就有这样的经历,有是忙起来没时间写病历,就等到有时间的时候再补,有时候一补就是一个月的病历,这样做其实是不对的(国家新出台的规定:慢性病病情稳定的病人5天内要写一次病程记录,也就是说最长5天内要写一次病程记录)。我们通过病历的时限监控和内容监控等等这样的在线监控体系,在偏离未产生以前实施控制,即前馈控制,来预防病历书写时限偏差,辅助临床医师降低医疗缺陷,对提高医疗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可以到电子病历专家网 www.eprexpert.com “最新公告”中下载DEMO。
发表于 2004-6-29 14: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广州军区总医院XML结构化电子病历演示版的同志,请

最初由 老包 发表
[B]所以一般模式固然非常重要,但还需兼顾到模式的复杂性和变化性,特别是一些动态数据模式[/B]

我想这里所提到的电子病历主要是指医生的“病程记录”等等文档之类,是不包含动态数据之类的。
这也是为什么有“我们的电子病历系统是一套真正在用的电子病历系统”。其间值得玩味
发表于 2004-6-29 14:59:3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广州军区总医院XML结构化电子病历演示版的同志,请

等我下载后试用一下看看
发表于 2004-6-29 23:05:0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广州军区总医院XML结构化电子病历演示版的同志,请

我曾经模拟荷兰模式识别专家Gelsma的ISPAHA模式识别系统(在欧洲和北美非常著名)的核心功能,用Fortrain语言成功地开发了Bayes统计学模式识别功能模块,以及Fisher法模式识别功能模块和Student特征分析功能模块。多次用于图象自动分析和识别的科研工作中,颇为顺手。想请教theone,这些功能模块是否可整合到电子病历中去。
发表于 2004-6-30 08:41:3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广州军区总医院XML结构化电子病历演示版的同志,请

呵呵从开发的角度上来说,做任何事情都没有问题的,换个角度就是看这个的应用范围和适应性,需要从更深的管理角度和更广的应用深度来考虑,否则很多东西对于实际的研发人员来说,仅仅是技术,而不知道这东西的应用价值,就只会觉得这是理论,和实践相差太远。
发表于 2004-6-30 09:47:2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广州军区总医院XML结构化电子病历演示版的同志,请

是否可应用于pacs的图象自动识别等方面。模块属指导性识别(supervised recognition),先由医学专家给以判别实例,然后程序自动生成判别方程。
 楼主| 发表于 2004-6-30 11:29:4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广州军区总医院XML结构化电子病历演示版的同志,请

谢谢老包,我觉得这些模块完全可以整合到电子病历中,这些方面也是我们要努力探索的!到时还要继续向老包请教。如果您已有现成的产品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探讨一下合作的方法?我想在智能化和科研这些方面也是我们目前这套系统所缺乏的。
发表于 2004-6-30 14:55:2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广州军区总医院XML结构化电子病历演示版的同志,请

谢谢theone。

我因为致力于一些理论研究,所以时间很有限。如果能通过执行文件(exe文件)整合(模块的输入要求是格式化文本型数据,每个数据以空格分开),那就节省大量时间重写源程序。

也算不得正式产品,原意是用于医学识别的科研分析。因为喜爱Gelsma的ISPAHA,价格6000美圆又买不起(上世纪80年代末),回来后从开始学Fortran语言到完成化了一年时间,为好几篇论文作了分析和识别实验。当时着实自我得意了一阵。现在想想也许有助于电子病历。
 楼主| 发表于 2004-6-30 21:45:3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广州军区总医院XML结构化电子病历演示版的同志,请

如果有机会,得好好向老包学习学习。
发表于 2004-7-14 13:38:4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广州军区总医院XML结构化电子病历演示版的同志,请

做电子病历系统是否一定要专用编辑器?请问这个demo系统的编辑器是基于已有控件如richtext开发的还是直接基于windows sdk开发的?在实现中如何简化开发工作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