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4-7-17 10: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医疗软件模板技术的讨论
我从用户的角度谈谈。
我认为模板是很必要的,至少按目前的情况来,模板在国内推行电子病历的过程十分重要的。
推行电子病历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输入速度问题。这是我的切身体会。在中国,医生是一个工作强度很大又很繁杂的一个职业,不仅仅要专注治病,还要受社保、欠费、药品等事的困扰,因此,如果你提供给他的医生工作站,不能为其提高书写速度,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医生工作站很难推行,医院领导多是医生出身,对医生是充分理解的。
很多医院采用WORD格式书写病历,这一简单的形式,在医院内却能很快的推进,其主要原因是医生能够简单的复制病历,从而大大的提高书写速度,提高其工作效率。当然正如坛中专家所言,带来的问题是严重的也是很多的。常见问题张冠李戴,出现一些原则性的错误,有的错误一错到底,带来严重的医疗质量问题。而更严重的问题是一些医生为了省事,做了一些通用模板,其通用模板,在许多问题或描述上似是而非,为的是能够尽量适合所有病人,减少修改量,不能反应实际情况,拿医学专家的话来说“写了一大堆,却无实际内容,十分空洞”,病历没有了实际价值,后患无穷。有了这种电子病历系统之后,医生不是不及时写病历问题了,反而是提前写病历的问题,可能刚入院,已经写到出院了。
也许,有些医院通过制订相关的规章制度来约束,从规章制度来看是不会存在任何问题的,但实际效果却很难达到。毕竟这种电子病历系统提供了更多出错的可能,因此这种做法应该摒弃。
所以一定要引入新技术,要有系统本身的病历文档编辑器。
同时,一定还要注意输入速度问题,如让医生一个字一个字的敲是很难行得通的,而使用模板是解决输入速度的一个重要手段。
其实模板的应用,早已存在,特别是在检查科室(病理、超声、放射等)的一些系统中,应用广泛,效果也不错。模板多按部位,按疾病系统来划分(我觉得按什么方法来命名模板,并不会带来后果,总得有一个帮助记忆的方法,就象社会上流行许多学英语的记忆法一样,不会影响对英语单字的理解)。
模板多通过提供多选,复选,与数字关联,联想,提供知识库帮助的手段来提高输入速度。由于门诊与住院的差异,制作模板的方法可能不同
模板的建立,与知识库密切相关,如果按小城医生所言,我以为模板是知识库的一种表现方法或形式,知识库需要不段完善,模板也需要不断的完善。每个模板的建立与应用,本身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