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老包

傅立叶变换和小波变换的启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2-3 11:3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傅立叶变换和小波变换的启示

佩服,he2kulai对传播学造诣如此之深.我现在急于占领市场, 在广告区留有一贴http://bbs.miforum.net/mifbbs/sh ... amp;threadid=3894 (医院上这个系统竟然能日进斗金!),贴上去几天了,传播效果不理想,帮我策划一下,如何有效传播,若有效果,可考虑给你巨额佣金!
发表于 2004-12-3 12:0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傅立叶变换和小波变换的启示

你赢利的需要,通过研读PHILIP KOTLER《营销管理》《市场营销管理》来解决,

基本上是市场细分market segment和目标营销target marketing的范畴。

ref>>>>>
《市场营销管理(亚洲版.第2版)》 ...
... w 本类本月销售 TOP50, w 营销心理学, 原价:35.0, [购买]. w 营销管理(新千年版.
第10版), 原价:78.0, [购买]. w 科特勒市场营销教程(第四版), 原价:55.0,
[购买]. w 科特勒市场营销案例(第四版), 原价:12.0,
http://jingguan.china-pub.com/common/info.jsp?id=1036

《营销管理(英文版.第10版)》图书详细资料信息 ...
... 本书作者Philip Kotler是美国营销学界权威人士之一,这本《营销管理》
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教学和实践,得到了普遍的认可。第10版由认识营销管理、分析营 ... w
本类本月销售 TOP50, ... w 市场营销策划与战略案例(第6版), 原价:42.0, ...
http://jingguan.china-pub.com/common/info.jsp?id=4730
 楼主| 发表于 2004-12-5 10:2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傅立叶变换和小波变换的启示

最初由 he3kulai 发表
[B]1受众模型
鲁迅在药和藤野先生中塑造了看人杀头的模型,表达了他对麻木的中国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感;这是他对受众模型的动能期望过高的错误。后来刘和珍被杀,他也只是反复强调出离愤怒;这是他自身扮演受... [/B]


谢谢he3kulai提供的模型。

我想实际中科学的传播还有如下模型:

(1)“主义真”模型:

如“康托模型”:康托的集合论生前被排斥在正统数学以外,自己成了一个可怜的“精神病者”。但死后集合论大行其道。

这一模型需受众是认真的,有判断力的。而不是“投机的”,“滑头的”。当然最主要的是学说必须是“真理”。由于新科学往往跨度较大,所以这种模型在科学史上司空见惯,学问家只要潜心做好他的学问。有诗为证:

[B]No matter anything else is,
只要主义真;
Never alone you will be,
自有后来人。[/B][/SIZE]

(2)马太效应模式(美国模式):
美国为当代世界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所以误认为凡是科学,均为美国人首创,论文引用均引美国作者的文献。导致欧洲科学家不满。讥讽为“马太效应”(把财富送给富人,不送给穷人);

(3)“反马太效应模式”(穷则迎逢模式):
如果受众已失去自信,或失去诚信,那么就会“穷得丧失辨别力”。凡是“别人说好的就是好的”。很多科学家不得不走“出口转内销”之路,谋得外国人的承认,再获得国内的承认,最终求得传播。
发表于 2004-12-5 23:2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傅立叶变换和小波变换的启示

传播学和经济学都是基于统计空间建立的,,,


8000年前到300多年前,人类的主要能量来源于太阳能(光合转化、氧化燃烧),人类精英的主要兴趣在“搞建设”和用三万人砍死五万人的GAMES,,为了修房子或逃命发展的欧氏空间和公理,特征是以“零”元对称的数值计算,纯平面空间展延,,,

到300多年前,利用碳基矿物燃烧做能源,使人类进入工业时代,人类精英的兴趣转向整合地球村,,在确认地球是圆的以后,构建了曲面空间,做了复空域展延,,

150年来,对原子状态构建了统计数学上的量子方程,,在看到以原子能为动力的动画“theSimpsons辛普森家族”,,人类已经生活在以“1”元对称的函数F为算子的可时域、空域、频域延展的统计空间了(或称频度空间概率空间),,,


在统计空间中,个体人遭受了系统以频度为特征的能量剥夺,,(如买彩票,你不买就绝无可能中,但你买了也只有很小的可能中奖,而且你没可能寄托于这种可能),18楼包老师的后两种模型就是这样的情况。

康托的主要努力消耗在跨越“零”到“1”的鸿沟,,,社会意义上的个人意志上升到系统意志的鸿沟。他肉体上的精神病的真实存在和精神上对真理的正确把握是让人惊奇的。


2000多年前,印度迦毗罗卫国思想家乔达摩·悉达多就表达了对“有为法、梦、幻、泡影、露、电”在统计空间内特征函数一致性的推理,,但他的经济效用似乎不太显著,(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

“在北大听讲座”的钱颖一教授对美国教育评价,,就是他们用经济的方法(统计空间)能让中上资质的人成为博士而不是只让顶上的人了悟(欧洲方法),成就了美国的教育经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