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老包所说,对于MI人士,大家关心的是如何真正做点自己的学问--
纯粹走还原论的道路,会走入死胡同,例如病种分类到底采用何种体系,放射科喜欢ACR,病案室可能喜欢ICD,那么医院信息主管该怎么办?数据存储的时候没有分类标记,将来积累多了,仍然类似于一堆数据垃圾。问题的关键是目前的病种分类是按照还原论思路来提出的,MI人士有否可能,仅仅从“辅助”的角度先比较粗颗粒地,为存储起来的病人信息寻找一个各个医学领域都能接受的分类框架?
而整体论谈多了,也有玄学甚至不可知论的嫌疑,容易沦为清谈--所谓中庸之道,就是要掌握一个度,真理和谬误之间也只有一步之遥!这个度,按照现代科学技术的标准,就是要在实践中“可检验”,就如同政治家的施政方针要有“试点”-检验-反馈,对于医生看病的过程,MI可以提供帮助的地方在哪里?在这些地方MI人可否实施一些东西让医生来使用,比如辅助决策中的策略试探?
复杂性经济学上已经有许多模型极其仿真实验了,当然正如老包所说,社会系统比人体系统松散,甚至允许一定程度的“试错”,而医生面对人体系统时允许的“试错”空间小得多--医学界对社会的公开承诺甚至是没有试错,因此,MI人天天看着医生对病人提供决策,思考着在复杂非线性系统中计算机迄今发挥的作用,会否有一些可以具体实施的计算机应用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