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欢迎注册
快捷导航
论坛首页
BBS
包含飞教授专栏
排行榜
搜索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本版
用户
蜜蜂会-MiForum论坛
»
论坛首页
›
应用管理专题
›
医疗&卫生行业应用
›
2006年的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1
2
3
/ 3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2473
|
回复:
36
2006年的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复制链接]
水晶苍蝇拍
水晶苍蝇拍
当前离线
积分
715
发表于 2007-2-8 16: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如果说98年-2001年 的HIS市场是百花齐放,欣欣向荣
2002-2004年还算是精彩纷呈,跌宕起伏
那2005-2006年末可能只能说是乏善可陈,一支独秀
在HIS进入市场化运营将近10年的时候,你发现,这1年多签单最多的最大的原来是国外的产品,而且居然是一个“代理”性质的产品的时候,不知道每一个曾经亲身参与了国内HIS的设计、开发、推广的人来说会作何感想?
当然,这种状况并非说明市场已经出现了寡头的倾向,恰恰相反,目前这个市场上最不需要担心得反而是竞争,从绝对的意义上来说,现在还没有哪个公司比得上90年代末期某邦的领袖气质和威胁力,短短历史上的各领风骚2、3载也早已不是什么新闻
从全面的角度来衡量,这2年独领风骚的同志,与其说是自身实力的厚击薄发,不如说是竞争对手的集体内患献出的大好市场空窗期,而曾经导致多个阶段性领跑者倒下的十几、甚至几十个项目并发处理的问题,其实对此公而言也才刚刚拉开序幕,面临挑战可谓艰巨。
所以说,至少这个时候,眼睛盯住竞争对手是没多大意义的,50步笑百步而已
需要考虑,或者说忧虑的,反而还是市场本身。真正的问题不是谁能多拿几个单字或暂时取得领跑,而是这个市场的基本面,现在到了能孕育大公司出现的阶段了么?
我个人看来,但凡一个企业要想成长作大,无非两条路
一是靠自身经营收入的积累实现增长;二是靠资本的力量实现增长。前者是靠时间累积金钱,后者是用资金换取时间,而无论是哪一条路,一个最关键的条件是什么呢?答案是:增长率
不是利润,是增长率。
公司亏钱是不怕的,软件型公司的亏损更不可怕,只要有令人兴奋的收入增长和可预期的未来受益,就不怕。这也是与传统企业的最大区别,看看股市上传统企业30倍的市盈率便算泡沫了,而科技型企业100多倍的市盈率还喊被低估,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HIS市场的情况如何呢?
遗憾的是,HIS的市场已经不缺乏养活公司的能量,绝对是一个现实市场
但似乎离”作大作强”这一主旋律所需的“增长率”而言,并不那么让人乐观…
掰开手指头算算好了,观察过去5年,每年主要企业的签单数量和额度虽然起伏比较大,但加在一起作为一个市场总数来看,一定是一个不那么让人兴奋的曲线。
其实类似的理论分析比较让人乏味,最让我感触深切的倒是身边很多朋友在这一年的状况
其中的不少已算是这个行业中的中坚力量,但依然感受到那种何去何从的挣扎
这比任何冷冰冰的调研报告更让人感同身受
好在这种挣扎的内因已经远远摆脱了基本需求的层面,因此同样反射到行业市场层面的结论,依然是:温饱已无忧,小康似可期,强盛路漫漫…
理性与感性的结论,毫无二致
市场总是对的。所以,任何的抱怨都是徒劳而无意义的
那么,HIS的路在何方?
前不久和一个朋友聊到关于HIS市场驱动力的问题,最后的共识还是2条腿走路
一条是供应面。可以认为,目前市场的部分需求是由于缺乏足够水准的产品而冻结
因此,产品构架层面的提升会是激活一部分被冻结需求的关键因素
而从更长远的时间来看,现在的HIS产品正处在一场大变革的前夜
我始终坚定的认为,未来HIS的发展方向
必定是由以往以流程为核心的系统转为“以知识为核心的系统”,由被动接受的系统转为“主动服务的系统”,由以操作和录入为特征的系统转为“以监控和决策为中心的系统”
这个历程的转变,对现在的HIS公司是提出了一个重大的挑战
最大的挑战来源于以往完全由计算机人才构成的研发力量,在深入到具体的医疗知识领域的时候变得一筹莫展。
如果说以往HIS串联医院基本流程的所谓“专业知识”还可以被计算机人才在短时间内学习领悟并予以实现的话,那么在进一步具体到医学知识的时候,就不是那么容易切入和掌控的了。而如果技术的不断进步,不转化为对医院核心生产力(医疗诊断能力)的提高,还仅仅停留在业务流程优化等等必要但外围的层面,那么,HIS将逐渐失去未来医院信息化的主导角色地位。
所以,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HIS的出路于生孩子
这些孩子不但是切入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机会,也是对当前HIS糟糕商业模式现状的一次补救机会
而这些孩子,也注定了将是计算机科学人才与医疗应用领域专家的结晶
谁能跨越这个变革,也许谁就将掌握一轮长久的主动权
当然,话说回来,HIS产品好坏并不是HIS公司取胜的充分条件
我们看到一些长袖善舞的企业保留了HIS的壳却逐渐转移力量在相关的新兴MI领域,确实也是无奈而又不失聪明的选择
回复
举报
水晶苍蝇拍
水晶苍蝇拍
当前离线
积分
715
楼主
|
发表于 2007-2-8 16:01:52
|
显示全部楼层
但仅有供应面的变革是不够的,另一条腿,还是医疗体制的基本面
以前曾经有一种论调说HIS不好作是因为厂商太多,达几百个
那么,如果你知道全国的房地产商有上万个之多的时候又作何感想?
所以说,供应商的多少不是市场是否景气的决定性因素
房产的兴旺就是政策面发挥作用的样板性案例
取消福利分房打开需求,放开银行贷款提供购买力,允许期房交易和土地转让激活供给
几十年沉寂似乎需求为0的市场一夜就成了新的国民经济支柱,当然,这个例子是极端情况
话说回来,对于一个大型行业的依附性软件市场而言,政策方面的驱动力还是核心
因为反观国内几次HIS的普及推广高潮,每一次都是政策驱动的(如3级评审、金卫工程、医疗保险、医疗体制改革启动),而还没有一次是哪个新产品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建设潮
这足以说明情况了
所以,在医疗市场没有发生大的变革的背景下
当前的市场很难有颠覆性的成长或者需求放大
悲观么?我认为不
反向思考一下
天天盼着市场的大井喷,那么自问一下,现在真的来个政策面的大井喷
有谁接的住?
审视一下自己的产品积累,技术队伍,和公司治理结构(越来越觉得重要,曾经被问道:你们原来的团队能力还算强了,为何还失败了?我曾经分析了很多,最终总结为一句话:我们当时拥有成为水泊梁山的一切条件,却缺乏成为一个优秀企业的基本条件…)
你已经具备了大规模释放能量的能力了么
如果还不具备,那么大行情来不来,与我们又有何干?
无非是个叶公好龙而已
2006年的HIS市场有多个出乎意料和情理之中,各家冷暖自知
但那都不重要了,看得到的已经代表过去,看不到的将开始影响未来…
在春节来临之前,最后以一个2年前朋友之间的笑谈作为结尾
问:什么时候MI的春天才能来到?
答:等中国富豪TOP100的榜单上出现一个以MI为主营业务的家伙的时候,春天就来了…
回复
举报
medsoft
medsoft
当前离线
积分
1540
发表于 2007-2-8 16:5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很好啊,很值得借鉴一下
回复
举报
alinew
alinew
当前离线
积分
168
发表于 2007-2-8 22:2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确实很不错 很多内容值得深思
回复
举报
小城医生
小城医生
当前离线
积分
1822
发表于 2007-2-9 09:5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两天还和一个朋友说该写06回顾了,06中国的HIS确实值得玩味与回顾。
---西门子眼睁睁地看着华西的HIS被那个代理公司以国内HIS市场千万级天价软件合同夺走,仅仅挽留PACS和 RIS作为最后的颜面。
--- Kompakar一家马来西亚的HIS公司,以新加坡SCS的原班人马为基础,在北京悄然完成了医科院整形医院HIS的上线。开始了在华艰难的HIS市场里程。对于不知名的马来西亚公司,未来市场定位,客户群的选择将是一个比较尴尬境界。
---至于代理的澳大利亚TRAKCARE产品的东华公司,可以说处于他进入HIS市场的颠峰状态:华西的签约对于他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至少在未来2年内让国内公司还望尘莫及,除了其代理产品的领先之外,其软硬皆俱优势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尽管东华自打出道以来其实施在业内一直为人所病垢(但愿不要步已经倒下公司的后尘),但其对中国HIS市场的贡献是无疑的,优秀的产品确实能够卖出不错的价钱。这对一直低迷情绪的国内HIS厂商来说无疑多少看到了钱(前)景。
---美国HIS巨头Cerner自去年西安06CHIMA会议高调亮相后,一直在没有停止与中国医疗界的接触,在初步了解中国市场后,步伐谨慎,他们至少意识到:中国的HIS不象他们想象的那样!未来的道路是漫漫的。
这几家国外产品的公司代表了不同的运作模式,每家都有自己方式的一套游戏规则,在中国HIS市场获得的结果也迥然不同,值得好好的总结。他们的经历这无疑为未来进入中国的海外公司提供很好的借鉴。
回复
举报
水晶苍蝇拍
水晶苍蝇拍
当前离线
积分
715
楼主
|
发表于 2007-2-9 11: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应小城的列举,如果一定要给06的HIS市场起个名字的话,可以叫“中国HIS市场2006国际Show专场”
一个世界级的表演艺术家早早高调亮相,技惊四座,却没想到正式演出前出现演艺纠纷尴尬落幕
而混迹舞台多年始终没有找到舞台感的另一位混血演员,却从原本不中不西的尴尬转型成了学贯中西,紧急救了场
另一位蜚声世界的艺术大师在万众期盼下露面,在钩起大家胃口的时候,却精明的选择了按兵不动
多少年来作为舞台主角的本土艺术团体,则不约而同的在今年偃旗息鼓,整理谋变
虽然各有得失,不过HIS的整体价值被提高相信是所有人都希望看到的
回复
举报
ermulong
ermulong
当前离线
积分
1118
发表于 2007-2-9 11:4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两条腿走路的看法
作为供应面一定要提高HIS产品的门槛
{“产品构架层面的提升会是.......”}会是提高门槛的一个方面,随着IT技术的发展,HIS技术的门槛会提高
{“以知识为核心的系统”,由被动接受的系统转为“主动服务的系统...“} 知识管理的引入,也是提高服务的一个门槛
门槛提高有利于规范与标准的形成
第二方面是医疗体制的基本面
政府会加大对医疗信息系统的干预,区域信息化与政府或其他想对医疗信息控制的想法,会产生新的MI大厂商
新的局面出现还有多少年,二年三年或者五年?但在现在混乱的,没有优势者的局面,长袖善舞者会很好地利用这个机会,在蛰伏期建立市场基础,迎接春天的来临
回复
举报
dongxi
dongxi
当前离线
积分
2225
发表于 2007-2-10 18:37:22
|
显示全部楼层
HIS行业能否通过争取政策的支持来推动需求?这种争取不是被动地等待,而是积极地去争取。但要注意避免出现地方保护的现象。
另外,可以通过教育培训来促进需求,多与临床各种学术专业接触交流。
政策总是滞后的,一线应用需求总是相对活跃的,从上、下两条途径去运作,效果要比较理想。
我的感觉,其实很多人已经悄悄地,或者说默默地这样做了,
回复
举报
mouse
mouse
当前离线
积分
4185
发表于 2007-2-10 23: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知识为核心的系统”,由被动接受的系统转为“主动服务的系统...“} 知识管理的引入,也是提高服务的一个门槛
门槛提高有利于规范与标准的形成"
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观点,也是未来的一个远景吧,现在唯一担心的就是:当真正的大战役开始的时候,各个厉兵秣马的诸侯突然发现,兵疲惫而不精,将老迈而不强,马无粮而不壮,部队不成建制,大部分都是吃空饷,更可怕的是,武器都是几代前的,还生了锈....
回复
举报
jhs1
jhs1
当前离线
积分
3862
发表于 2007-2-11 19: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要评价2006年,主要仍然需要从市场方面评价。而市场是不相信眼泪的。
海水?火焰?火不旺,水不深,很平淡。
目前在中国,医院的HIS系统还没有认真的和合格的“知识管理的引入”。
在医疗体制方面,现在还看不到什么光明,甚至确切的方向。管理层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医学信息的作用。在真正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把头缩回去了。说他们叶公好龙,是比较客气的说法。
可能有公司暂时摘得了商业运作阶段性成功的果实,最终结果还需要实践来证实,在这样的土壤中,要想有丰硕的果实,需要付出的努力,是不可想象的。
负有培养医学信息人材责任的教育系统,仍然没有什么起色,培养的人材,可想而知。
至于中国官方的医学信息科研工作,标准化研究可洞见一斑。
民间的研究工作,了解不清楚,不便评论。
回复
举报
扬帆
扬帆
当前离线
积分
1126
发表于 2007-2-12 08:44:20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水晶和小城都做了比较精辟的总结,但2006年仍是波澜不惊的一年,甚至可以说是死气沉沉的一年,并且这种状况现在看来仍要无限期地继续下去。
2006年本土公司均无大的斩获,大部分公司仍在处于续命的状态,之前一些高调唱电子病历的公司也不得不屈服于市场,走全线产品研发和在中小型医院肉搏,其生存状况不容乐观。
国外或代理国外公司虽然有个别大单,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能否如期完成及完成效果怎样仍是一个很大的问号。更何况这种特例只能做为榜样和谈资,并不是HIS市场的主流。
回复
举报
扬帆
扬帆
当前离线
积分
1126
发表于 2007-2-12 09: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HIS发展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手工——手工计算机化——基本工作流程——可变工作流程——可定制工作流程——自定义工作流程——以知识和决策为导向的双向工作流程。
目前HIS软件仅在可定制阶段,部分公司刚刚探索自定义工作流程,要达到以知识和决策为导向的程度必然在计算机技术、医学知识、管理知识、医疗环境、政策环境等诸多方面达到一定高度时才可能实现,领先半步是成功,领先一步可能是先烈,HIS盈利状况如此低迷的状况下,考虑如何不在明天死掉才是当前HIS老总们殚精竭虑的事!
回复
举报
水晶苍蝇拍
水晶苍蝇拍
当前离线
积分
715
楼主
|
发表于 2007-2-12 10: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快过节了,我的本意还是轻松一点来说原本比较沉重的话题
好产品并不必然导致公司产生好的运营结果,现在的市场竞争更看重综合能力
就像股票投资大体分为价值派和趋势派一样,行业市场也可以分为专注产品素质的价值派和注重产品机会的趋势派,孰优孰劣很难评判
就产品本身而言,产品必须贴近应用价值,问题只在于哪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什么时候的价值体现更多应该往哪里去倾斜
我认为扬帆给出的HIS发展路径,比较清晰的反映了HIS从技术沿革和价值趋向上的主要里程碑,同样同意在现阶段而言,“可定制工作流程”依然会是近期HIS,特别是高端HIS的主要矛盾--当然,这并不说明在此阶段,其它里程碑内的内容都是停滞等待状态,而很可能或者说很必要进行同步的探索发展,这与主旋律并不矛盾
同样附一个有关价值的笑谈
前两天和一网友MSN,闻其正在美国的夜里11点在线上与很多朋友讨论问题,不经感慨
网络真是造福人类,所以作网络的都发了大财,什么时候医生也夜里11点都赖在医学系统上不愿意回家了,MI就算是功德圆满了
所以说,作MI的离发达有多远?这个距离大约和医生到信息系统的之间的距离是差不多同等的
回复
举报
lev
lev
当前离线
积分
747
发表于 2007-2-12 12:46:26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讲的太精彩了
回复
举报
happy2006
happy2006
当前离线
积分
8
发表于 2007-2-12 16:03:53
|
显示全部楼层
2006年, 这个行业开始冷静了,更多的行业人开始思索了. 在1,2 年内, 将有一轮新的行业竞争(将有更大,更强的企业与公司介入). 真正的春天快开始了………………..
回复
举报
下一页 »
1
2
3
/ 3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