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向东

感触颇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27 22:51:0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向东
但就从目前说的几个,我不知道理解的是否正确,如果没有偏差的话
那么,数量与计量之间的自动换算/给出当前库存(或是双库存)/多角度自定义医嘱模版
这几个功能至少3年前在国内的HIS系统中已经实现了
这样细致的介绍很有帮助,谢谢
还有其它比较亮点的功能么?
 楼主| 发表于 2007-6-28 08:55:5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熟透番薯、水晶苍蝇拍。关于手术问题,因为手术计费和手术医嘱的区别,为了便于描述清楚手术名称和类似左右等部位,手术类医嘱是在系统中提供的一个“备注”栏中,由医生手工输入的。最后的手术计费是由手术室根据手术的实际情况,按照收费标准录入。在系统中提供医嘱名与收费明细菜单项,医嘱名与医嘱明细菜单项,收费名与收费明细菜单项等多种对照关系。比如:“头颅CT”医嘱项,对应的收费项目分别为“X线计算机体层(CT)扫描单次多层”、“激光照相”等多个收费项目,这种对应方式保证了打印医生医嘱单的时候,反应的是医生的诊断和检查方案,而在给病人打印费用清单的时候,则反应的是详细的收费项目。而医嘱名与医嘱明细的对应,又灵活地解决了许多常见病、常规处置流程的医嘱套餐,非常方便,比如:“剖宫产术术前准备”医嘱下达后,在医生医嘱直接反应出来系列的术前准备医嘱明细,这种对应方式和“医嘱名与收费明细菜单项”是不一样的,一种是“医嘱套”与“医嘱明细”的对应,一种是“医嘱项”与“收费明细”的对应,在实际临床应用上非常方便。遗憾的是,原版的手术通知下达功能,对一个手术的下达要求的特别细致,甚至包括:是否使用无菌手术间,是否能步入手术室,等等许多人文关怀,能要求服务细节的问询,但在我院实施的过程中,都被做为不需要项目给屏蔽了,这也反应了国外医疗照顾和国内医疗服务的不同。
发表于 2007-6-28 10:0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医嘱项和费用项的问题早10年前国内系统就有区别了。论坛也有讨论医嘱的问题,请lz仔细检索一下。至于医嘱套,医嘱组套,父子医嘱,隐形医嘱,独立医嘱等问题也有文章做出过阐述。lz的介绍并无新意。
就我看来,CPOE的质量控制与流程管理则应是国外系统的一个亮点。。。
发表于 2007-6-28 11: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还在期待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说实话,就这些细小的小功能而言,确实感受到了国内外的差距,但有时候这差距可能反而是相反的...
最主要是希望看到一些整体设计概念上的不同,比如,号称的"以临床为核心"这个概念是如何具体落实的呢?不妨想想,临床的核心又是什么?要想增强临床的核心能力,必不可少的功能构成有哪些?
没有这些系统的设计和应用实现,我看所谓的以临床为核心的系统还是不要在宣传资料以外的地方出现的好.
 楼主| 发表于 2007-6-28 14: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城医生所说的“CPOE的质量控制与流程管理”,是否是计算机化医嘱录入时,用药合理性、配伍禁忌这些方面的问题?系统是支持这些功能,对药品的功能、配伍禁忌检查和报警均能实现。是需要对这些再有详细描述吗?另外,系统有临床路径功能,对某些外科常见病可以按照住院天数定义治疗护理手术路径,但系统只提供一个空架子,路径的具体内容需要医院自己定义,我院只讨论过一个“单纯性阑尾炎切除术”的临床路径。
发表于 2007-6-28 16: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单纯是”用药合理性、配伍禁忌这些方面的问题“是不是太肤浅了?国内系统早10年前就实现了。应该重点介绍系统设置中医嘱项目的如何定义的?药品医嘱与药学项的对应关系,工作流管理在CPOE的应用,如何实现“可视化的全流程监测”。临床路径定义设置的实现,如何处理变异?谈谈medi ware模块间如何进行逻辑与物理分割?OCS引导的流程重组可否随时调整?在EMR如何体现结构化的录入?内在结构和数据流向如何和国内的不同?
发表于 2007-6-28 21:5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尽管国内许多做HIS的人已经知道了或隐约感觉到医嘱不同于收费项目,但我们现在的HIS的医嘱仍然没有做好(至少我没有看到过),我不赞同把医嘱和相关的收费项目绑定起来(建立数据关系)。

[ 本帖最后由 熟透番薯 于 2007-6-29 07:09 编辑 ]
发表于 2007-6-28 23: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内系统做的不尽如人意既有厂家的技术和业务理解深度原因,也有医院自身的复杂度业务规范度等因素
记得以前在与德国同行交流时,他们就曾对我国药库管理的博大精深叹为观止,呵呵
国内的看的不多,看过的谈不上什么大的特点,感觉都差不多
忠实的履行着下医嘱/拆分收费项目/通知执行/简单状态控制等职能
要我说,能把这些做到细致做到稳定,当前而言就可以说起码合格了
进一步的所谓诊疗过程的实时决策支持等等功能,先不说一些必要条件恐非目前公司力所能及
就说价格,国内的医院现在支持的起么?肯投入么?呵呵

医嘱是大部分收费项的诞生源头和原因,医生当然不决定收费项,但是客观上由他开具的医嘱决定了收费项的范围,护士在这个大范围内再次确定了具体收费项的条目和必要的增减,物价部门决定了收费项目的价格,而技术部门则决定了收费项与医嘱之间的联动关系如何体现

其实收费问题应该逐渐不是现在HIS困扰的问题了,几年前医嘱收费项目没分开的时候都有不少土办法解决应急,现在新研发的东东基本上解决了主要问题了.
真正困扰国内HIS公司的,是解决了收费问题以后怎么办,呵呵
发表于 2007-6-29 07: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水晶苍蝇拍 于 2007-6-28 23:06 发表
国内系统做的不尽如人意既有厂家的技术和业务理解深度原因,也有医院自身的复杂度业务规范度等因素
记得以前在与德国同行交流时,他们就曾对我国药库管理的博大精深叹为观止,呵呵
国内的看的不多,看过的谈不上什么大的 ...


外国人看到我们设计的东西,总会说“very good!”,竖起大拇指。
 楼主| 发表于 2007-6-29 08:05:2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小城医生,我会在你说的几个方面总结一下,过几天发给大家。
发表于 2007-6-29 10:0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熟透番薯 于 2007-6-29 07:11 发表


外国人看到我们设计的东西,总会说“very good!”,竖起大拇指。


呵呵,人家感叹的可不是我们的系统,而是我们医院的业务复杂度.或者说,该复杂的地方简单,该简单的地方可真够复杂.

其实举这个例子,并不是说谁优谁劣,因为站在不同的角度结论往往大相径庭
对国外的产品的认识,我觉得大致我们(至少我自己)是有一个崇拜--怀疑--相对客观的过程
系统的设计来源于系统服务对象的具体应用环境和服务环境
一个服务于高度发达社会下,医疗资源配置较为合理,有较成熟标准法规可套用,应用大环境相对稳定,投资回报相对明确,客户自我维护能力相对较强环境下的产品,与一个服务与基本相反应用环境下的产品,其设计思路和指导思想能一致么?两个产品相互简单对调到对方的应用环境中,能不出问题么?
所以,脱离开应用环境谈优劣是没有意义的.所以,不谈了.

[ 本帖最后由 水晶苍蝇拍 于 2007-6-29 10:38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6-29 13: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水晶苍蝇拍说得有道理,其实关于HIS的讨论,最后都集中到了中外医院模式、经营理念、管理方法上的不同,而国外的软件在国内的实施过程中,更过地被国内“该简单的地方复杂,该复杂的时候简单”给困惑住了。国外更注意医疗处理的流畅和快捷,而国内软件都关注对医生的管理、控制上,咱们更注重经营管理,医院小社会性质反应得更多,这也是中国医院比较难做的原因之一,国外的软件到国内实施需要在周边做许多数据加工,而且是经济分析、医德医风、科研能力等等都要反应出来,呵呵,公司累,咱们累。
发表于 2008-5-5 21: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需要本地化,就跟我们用的台湾理念HIS差不多,在台湾荣总说用的多好多好,但是拿过来除了结构不变、其余基本上都翻盘了。

其实重要的还是理念,如何能够融合、兼容的问题
发表于 2009-3-13 08: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亚洲人=香港 or 韩国 or 新加坡? 不会是日本的吧
发表于 2009-3-13 10:5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持续讨论这个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