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ywh

遇到的HIS都是在吹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2-24 23:2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医生工作站加快医嘱录入的方法:
1.常用项目:可以自动统计一段时间来开的次数最多的项目,也可以手工增加和取消,一个医生的常用项目是非常有限的,录入时只显示常用项目,绝大多数都可以直接选取.
2.成套方案:设定包括检查\检验\药品\治疗等各种诊疗项目的医嘱套餐,通过套餐输入自然是快的了.
3.精心维护诊疗项目:用法\用量\给药途径、标本采集方法、标本类别\频率\执行科室等按实际情况,精确设定,医嘱项目录入后,大部分项目按缺省的就可以了,不符合要求的才修改.收费是根据诊疗收费对照自动生成的,医生几乎不用操心收费的问题.
医院的管理与录入项目的多少密切相关,既想精确管理,又不想录入相关内容,这是不可能达到的,这需要在精确全面与成本之间达到一个平衡.
发表于 2008-2-24 23:42:36 | 显示全部楼层
4.提供中药处方录入界面,尽量符合中药处方的特点,减少击键次数,提供标准的中医汤头(实质上就是中药处方套餐),减少录入工作量.
套餐设置可以由公司提供部分,根据医院提供的方案定制部分,医生自己制作自己的套餐才是最符合医生使用的,系统没有的套餐方案由医生自己定制,这样医生开处方的速度就不会比手工处方慢了.
每家公司的软件产品操作方式大同小异,习惯就好.最忌的是一开始就要求公司按医院的要求修改软件,一方面工期拖到什么时候是不可控的,另一方面修改后的效果不一定比当时更好.正确的方法是先与公司协商定出一个合理的操作流程,把系统用起来,用的过程中有哪些不符合的才提出修改.当然医院也可能认为系统上线后公司就不改了,那是合作的关系,如果拿上线来强迫公司修改,说明双方的合作是有问题的,最终导致失败也很有可能.
发表于 2008-2-24 23:5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成熟稳定的公司,其软件设计是来自于医院,大多数医院的需求做出来的功能与流程是有代表性的,也会做优化处理,在此基础上,个性化功能在实施时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现场定制,不用修改程序.
公司采用的方式因为是来自于医院,并且结合软件开发的特点做了平衡,为什么这么做?总是有理由的,在修改软件时,一定要考虑修改后带来的副作用,如果在修改前没有考虑清楚,软件越改越乱,吃力不讨好.提修改要求一定要经过充分的论证.随便提修改要求是医院的通病.
每次医院向我提需求,我都会提出可能发生的问题,医院怎么处理这些问题,结果常常是医院自己就发觉这个问题不是软件问题,而是管理上的问题,管理流程与软件相结合才能解决,只有医院完整回答了我的问题,我才会同意修改软件的.在分析的过程中,医院会得到其它医院的管理经验,学会做需求分析,觉得软件与服务都不错.

[ 本帖最后由 tyq 于 2008-2-24 23:56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2-26 00:0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得你打了么多的字,如果能遇到象你说的这样也就省事了。
如果你的软件真的象你说的,完成了,落实了,是可以达到30秒处方的标准的。但是要实现很难的啊,象木桶的每一块木板都要完整一样,缺任何一环,或者没有那么完满都不行。
注意,30秒对于你也不是太多,还要包括简易门诊其间询问病人要开什么药等简单交流。
我整理了一下,具体测试方法是:
医院方向各家HIS公司提供全部药品目录。很多医院都有一个简单的计价收费系统,里面有全部药品目录,HIS公司得到药品目录后导入到自己的程序中,并根据程序的特点进行维护,这要花费一段时间,但是为了投标中标还是值得做的。
挂号处由HIS公司请以往实施医院的挂号员来录入病人信息,挂号,医生也由在以往医院中找一个最熟练、最快的一个,暂时称为操作员,在本医院简易门诊“出诊”。选择不断有病人来排队,需要连续开处方的时段“出诊”。
其它控制指标是:不算填些处方头的时间;必须完成诊断;不得使用模板处方,调协定方,复制以往处方等功能,要一个药一个药地录入;必须包括不超过1/3的中草药处方,不包括儿科、毒麻等特殊处方,不包括注射药物处方。
在此环境下,操作员“出诊”一小时以上,然后进行处方统计,平均每长处方耗时要在30秒以内,超过30秒就不合格。其间包括询问病人要开什么药等简单交流。

之所以要做这样一个测试标准,是想叫哪些靠搞关系的,在演示或测试的环节过不了关。要么继续完善,要么滚蛋!

你对修改程序的接受标准也完全赞同,有时医院的要求也是很无理的。
但是,有的公司是死不肯改,医院没有提具体改成什么样,而是要有XX功能,具体怎么实现不管,很多问题就是实现你在上面说的功能,但是就是有办法顶住不改。理由是太难了做不到。

关于那个贴子,麻烦你发到我邮箱可以吗?

[ 本帖最后由 ywh 于 2008-2-26 00:35 编辑 ]
发表于 2008-2-26 00:5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这种测试是有点极端了。演示和测试的方法有多种,没必要在某一个方法上较劲啊。

如果是要求30S完成一个就诊,那么就要反问医院了30秒的时间,能够有几秒中的时间来真正来照顾病人。按照30S一个处方,那么1小时就是要120张处方,算一部分病人2张处方,那么基本上也要看到80个人,算下来,一天就是8小时工作,就是640人。推而广之,那么开10个诊间,就诊量就要达到6400,算下来,可能吗?

另外一点,超过30s就是不合格,那么较真的来说31s,32s算合格还是不合格?

这位兄弟可能是被那些直靠关系来打单的恶心公司搞怕了,所以才出这种想法。但实际上,这个问题还是要从病根上来治。
发表于 2008-2-26 01: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处方的录入速度并不是考察的重点,而且我甚至认为电子化以后,处方的录入速度甚至就是有可能比医生手工开处方要慢,但究竟慢多少是可以接受的,这个是可以进行讨论的,如果差距非常大,如超过30分钟以上,那就要看看是否真的系统设计有问题,如果差距仅仅是5分钟,10分钟,这是可以依据学习周期进行逐步改进的。

我想买一个系统否定因素可能是处方录入速度,但决定因素也不应该是处方录入速度。
发表于 2008-2-26 12:31:59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底还是医院选软件的问题,世界上先有伯乐,后有千里马。
把眼睛盯在门诊便民药房上,就能全面评价一套软件吗?
我们的客户不少,大中小综合医院及各种专科医院都有,软件与服务是经受了考验的,不知道你对软件的评价制订过什么标准?
我把软件试用报告和评分标准发到你邮箱上了,这都是医院写的,可以参考一下他们的思路。
发表于 2008-2-26 16:3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不如发出来大家共享撒。。
发表于 2008-2-26 18:30:46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zlsoft.com/techbbs/di ... ID=41509&page=1
http://www.zlsoft.com/techbbs/di ... ID=10063&page=1
如果精华帖看不到,就去休闲版块灌水,10个帖就可以看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2-27 00: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答苦海
我没有说 "要求30S完成一个就诊",是30S完成处方录入,正式医生要把时间用在来照顾病,所以要只允许很少的时间花在伺候电脑这个老爷上。
30S是最熟练的医生操作的,其它医生怎么样?全院老中青的平均水平就会拉下一大截。
要减少医生人脑的CPU占用率,把思维活动还给医疗活动。

我们的医生每天7小时看病会到100个, 平均到每个病人有几多少时间?还要面对病人的排队等问题,压力之大,工作环境之恶劣,一般人难以想象。
我建议那些设计HIS的去当几天实习医生。

“这是可以依据学习周期进行逐步改进的”我在先决条件中已经说了,找以前最熟练的一个医生出来。不存在这个问题。

超过30s就是不合格,是很多次处方的平均数。

感谢TYQ发MIAL给我。
我不是说30S是唯一标准,其它方面的也要要,没有说30S标准就能全面评价一套软件。
但是这是最重要的。
整个医院的工作几是以医生的诊疗工作为中心展开的,有医生的工作,才有挂号,药房,财务,管理等。
因此,医生说软件好用,是决定性的标准。过了这关,才去走其它标准。

你们没有切身体会到中国医生的痛苦,没有电脑,手写也已经够苦的啦!
知道为什么医生的字很草,别人看不懂吗?要快啊!排在后面的病人时不时地来追问:排到了没有?又不愿做在外面侯诊,要围着医生,医生要时不是“请”他们出去。正在看病的病人回一直不停的问医生,不留任何时间给医生记录,思考,开药,医生是在一心两用的情况下开的药方,能不潦草吗?
点脑一定要是要帮忙的,电脑不是烦恼!

[ 本帖最后由 ywh 于 2008-2-27 00:29 编辑 ]
发表于 2008-2-27 13:4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各家公司的开发模式不一样,开发人员要不要到现场,得看情况,如果问题描述很清楚了,就不一定要到现场,其实关键的还是问题反馈的质量,是不是真正理解了用户的业务流程与真正的需求,这需要有一套严格的需求分析流程和素质较高的分析员.
软件不是一两天做出来的,是一个螺旋型上升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除了看软件的当前状态,还要看公司对软件改进的情况.像我们即将发布的版本,修改和增加的功能达到300多个,其中有一家医院就占了52个,如果产品的改进跟不上用户需求的变化,一段时间后这套软件就落后了,也就是平常大家说的服务问题,产品改进是软件服务中最重要的一环.
发表于 2008-2-27 13:56:28 | 显示全部楼层
软件的使用肯定需要一定的学习过程,公司对学习过程及操作流程都应该进行优化改进,不同的公司做的优化工作不一样,有多有少,有大有小.所以单纯靠演示就能全面了解一个软件是不可能的,打铁得自身硬,看千里马也得是伯乐才行.如何选择软件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各公司都会报喜不报忧,自己得熟悉业务,有自己的评价标准.
 楼主| 发表于 2008-2-27 23:2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说“单纯靠演示就能全面了解一个软件”。就象不时能跑12分钟的就可以进国家足球队一样,但是进国家足球队要有12分钟测试一样。
连体力都不行,怎么踢球?
同样,对于录入处方,连手写的速度都比不上,要来干什么?

从公司的角度来说,没有什么能够比“30S完成录入处方,比手写快”更能打动医院的。这能让医院看到实实在在的,得到的实惠。看得见,摸得着。
其它方面也重要,但是是下一步的事。
 楼主| 发表于 2008-3-8 23:3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yq 于 2008-2-24 23:29 发表
医生工作站加快医嘱录入的方法:
1.常用项目:可以自动统计一段时间来开的次数最多的项目,也可以手工增加和取消,一个医生的常用项目是非常有限的,录入时只显示常用项目,绝大多数都可以直接选取.
2.成套方案:设定包括检 ...


再看了你其它地方的回贴,其实我的方法也就是差不多这些,在某项小的方面你的还超前了,也有我的超前的部分。
但是我能做到真正用心去做到,事事亲力亲为,真正实现了你说的这些方法。
发表于 2008-3-9 18: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都在努力,当然,在程度上各家公司的产品与服务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有的产品表面看起来很不错,很吸引人,用了以后才发觉中看不中用,有的产品功能很僵化,医院提一点点需求就得改源程序,公司的服务资源是有限,不可能及时满足医院的需求,有的产品界面虽然平淡,缺少一些花肖的东西,但功能丰富,医院的需要的功能早就具备.目前还没有出现十全十美的产品,也没有哪个产品说得上占绝对优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