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393|回复: 38

实现电子病历后,是否还需要病案管理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21 21: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熟透番薯在 2003/01/21 09:13pm 编辑]

我们知道,真正实现了合法的电子病历,储存病历的房间是可以不要了,但是否还需要病案管理员?他们都失业了吗?最好不要这样,给他们安排点什么做吧。
发表于 2003-1-21 22: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实现电子病历后,是否还需要病案管理员

可以保管后备资料,如后备磁带、光盘等,也相当于病案管理员吧。
发表于 2003-1-22 08: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实现电子病历后,是否还需要病案管理员

电子历实现以后,对病案资料的管理不再是现在的以病案装订、借阅、保存为主了。而应当是病案统计、电子病案质控、病案交换为主要工作内容。所以现在这些人大都要进行很大的素质提高,不能只是那些从临床上淘汰下来的人来做了。由于电子病历的实现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这些人也不会马上失业的,人员会随着时间逐惭新老更替的。
发表于 2003-1-22 17:2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实现电子病历后,是否还需要病案管理员

是呀, 其实质控还是很麻烦的.
而且电子病历又很注重安全的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03-1-24 16:2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实现电子病历后,是否还需要病案管理员

还会有编码工作吗?如诊断编码,手术编码等
发表于 2003-1-27 11: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实现电子病历后,是否还需要病案管理员

同意楼上的观点,无疑对电子病历的管理人员的要求更高了
而且对于怎么才能更快更好的找到资料也是对他们的要求阿!~~
发表于 2003-1-27 19:4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实现电子病历后,是否还需要病案管理员

电子历实现以后,传统的病案资料管理工作将不复存在。
编码之类的目前工作将由系统自动进行,而不再需要人工干预。病案统计、病案交换
同样如此。
在完善的系统里,资料的检索能力是由软件的能力决定的,也不要人工进行。
电子病案质控本来就不是病案管理员管得了的。
 楼主| 发表于 2003-1-28 09: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实现电子病历后,是否还需要病案管理员

tiama的观点我不是太赞成,医生不可能完全按照标准的东西工作,例如不可能按照ICD编码下诊断,在国外的系统也没有这样做。
发表于 2003-1-28 14: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实现电子病历后,是否还需要病案管理员

下面引用由熟透番薯2003/01/28 09:01am 发表的内容:
医生不可能完全按照标准的东西工作,例如不可能按照ICD编码下诊断
确实如此。这就是电子病历的应用要解决的问题。一方面,医生不可能完全按照标准的东西工作;另一方面,电子病历必须完全按照标准工作。如果电子病历仍然是手工病历的翻版,那么,电子病历就没什么意义了。总不能由人将“准电子病历”重新编码,“翻译”成机器版的“电子病历”吧?
许多朋友就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如表格式病历、“对象导向;属性模板”等方法,就是要解决医生的工作如何直接转化成电子病历的问题,期望看到朋友们更深入的讨论。
发表于 2003-1-28 17:3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实现电子病历后,是否还需要病案管理员

电子病历系统是一个涉及面极广、技术要求很高、功能复杂的应用软件系统。它不是单独的一个医生工作站或简单的临床信息系统(CIS)能完成的。完整的电子病历应该包括:病历采集、病历存贮、病历整理和数据再加工、病历检索、病历统计分析、病历远程交换等相关的功能模块。
病历采集:就是我们大家都非常关心的病历输入问题,这也是一个至今一直困扰着很多电子病历软件设计者的首要问题。
其实除了病历采集,病历存贮也是一个非常棘手的技术难题。有人对电子病的存贮作过研究,由于病历信息的复杂性、海量数据、长期保存等原因,很难用当前最流行的关系数据库完美地解决电子病历的存贮问题。所以,有人提出需要开发电子病历专用的数据存贮系统。
病历数据的深层加工和利用在现阶段还没有受到广泛重视,原因是还没有正真达到有大量可分析的电子病历数据的时候。但随着HIS系统和部分CIS系统的研发和使用,有些有一定数据积累的系统已经开始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应用了。当前主要是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关系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再利用,而电子病数据的复杂性,也要求有更完善的数据分析和利用技术。这方面工作必须要有人的参与,而不大可能完全由电脑自动完成,这也可能就是今后病案管理员的主要工作了。
病历的查寻、通迅、整合等也将是今后电子病历的主要工作内容。由于电子病历的操作人员的时间、空间的大量和复杂性,不可能由一个单一的软件界面来完成所有的工作。所以,电子病历将会由较多的软件以松散耦合方式集成而成。于是跟据应用领域的不同,随着各部分工作的细分和进一步发展,会出现很多服务于电子病历的软件系统,它们由不同人员来使用,以完成电子病历的各个不同应用环节的工作。
电子病历的发展,较其它行业的软件系统来说,一直都是比较缓慢的。这是由于其内容的复杂性和技术要求较高而造成的,同时也由这方面的研究人员和学科发展水平决定的。
至于tianma的观点,我想只有到了电子病历非常成熟的时候才是正确的。而电子病历的成熟不可能太快,现阶段我们不可能希望电子病历能完成所有人们手工完成的工作。为了充分体现电子病历的先进性和实用性,我们可能还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去完成一些必要的工作。
以上是本人一点不成熟的理解,希望各位指正。
发表于 2003-1-28 21:3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实现电子病历后,是否还需要病案管理员

我完全同意  sbf2000   的观点.
发表于 2003-1-28 23: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实现电子病历后,是否还需要病案管理员

哈哈,主题标题不就是:“实现电子病历后...”

实现电子病历也该有近期目标和远期规划。
近期目标应该是实现电子病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能实现计算机检索而无需人工编目。
远期规划还说不好。
传统的病案管理员主要工作是:分类、编目、归档、检索。实现电子病历后,这些工作应该可以由计算机代劳了。事实上,在电子病历中,无需,也无法进行这些传统的病案管理工作,因为它不再是纸质文档了。在这个意义上说,实现电子病历后,传统的病案管理员已经不需要了。
至于朋友们提出的新任务,有些不是病案管理工作。例如,数据分析和利用属于医学研究的范畴,已经超出了病案管理的工作范围。
发表于 2003-1-29 08:4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实现电子病历后,是否还需要病案管理员

实现电子病历确实需要仔细规划。
由于电子病历的广泛性,以至于没有一家医院或软件公司能够正真完成电子病历实现的规划任务。这个规划应当由地区、国家、或国际组织来完成。规范化、标准化也必需由这些组织才能完成。我们迫切需要国家成立这样的机构来做这些事情。
作为一家医院或软件公司,在电子病历方面只能按自已的需求或客户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去实现。这也就是局部的近期目标。
病案管理是否需要这个问题,主要看实现的电子病历是否还需要病案管理员这个角色。本人认为不管是电子病历还是手工纸张病历,都是需要一个病案管理员这个角色的。因为这比较符合医院实际工作的需要,也符合社会发展、工作细分的规律。在电子病历发展的初期,更是需要人的参与,以确保其可用性和可发展性。因为,如果电子病历除了医生和程序员关心,没有专门从事电子病案使用和研究的人,那么电子病历技术就缺少发展的源动力了。可能到了电子病历非常发达的时期,病案管理员这个角色可以由电脑完成了,或由新的其它角色代替了,这是可能的。当然,手工纸张病历时的病案管理员和电子病历中的病案管理员是有很大区别的,不管是工作内容还是工作手段都有了更高、更复杂的要求了。
当然,以上我的想法并不一定正确,这需要实践来进一步证实。tianma的观点也不一定错,或许今后的电子病历真的不用病案管理员了。这些在电子病历没有真正实现以前都是未知数,不可定论!
 楼主| 发表于 2003-1-29 12:3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实现电子病历后,是否还需要病案管理员

上面的几位都说的很对,我也赞同。
对于有些不能标准化的东西,我们可能还需要人工来辅助,医生下诊断不是为了统计,所以,编码工作还是需要的。
发表于 2003-2-6 17:4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实现电子病历后,是否还需要病案管理员

使用电子病历后,究竟是不是还要病案管理员,我认为,病案管理员仍不可少。但这种病案管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病案管理了,通俗一点,就是要上升为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高级病案管理员了,也就是说,病案管理要从传统的管理中走到知识型管理的道路上来。病案管理员也存在着职能转变的问题,对于电子病案的存储方式和调阅、再利用等,对于本单位乃至本地区疾病谱的分布、医疗市场和学科发展等,这些都是病案管理人员需要研究和关注的问题。
    另外,在电子病历尚未完全完善的今天,病案管理员的工作仍需要从一个初级阶段过渡到一个比较完善的阶段,这是个十分复杂的过程,虽然计算机是可以代劳大量的手工,检索等,但管理的理念是在不断进步和改变的,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需求,有不同的问题出现,所以病案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管理职能和管理方法也要与时俱进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