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3-12-8 15:3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哪位可以评价一下GE、柯达、富士、爱克发几个品
哦?这里居然也是个不错的好地方,奇怪的是,以前好像没找到过啊,现在看看,很多熟人都是这里的常客哦!
铁老大原来在这里也是老会员了,怪不得知识如此丰富。CR的讨论在你那个影像技术论坛里,讨论的已经够多了、都冷落了,这里的几乎所有的争论,那边都有比较公正的解释了。没想到这里还是这么激烈。
IP板最早就是从胶片的思路考虑的,所以最早都是软板,一般研发CR设备比较早的公司都是从软板开始研发的,除了一些新公司。
关于CR空间分辨率,那指标最高的当然还是富士的高分辨率IP,50微米。
PSL现象早就发现了,但想到运用到实际的CR设备上面,富士绝对属于早期的。记得材料上面是这样记载的,富士研发出世界第一台实用CR的时候,世界上还有很多其他公司在研发(和现在也差不多),但富士抢到了第一。柯达等公司当时因为有很多技术没有攻克,到很晚才出了产品。
富士是世界上第一个生产出CR的公司。自从PSL现象被发现后,CR的构思早被提出来了,但直到扫描技术发展到了7~80年代,才促成了CR的面世。如果说电话是爱迪生发明的,那CR就是富士发明的。柯达,和CR的很多第一根本沾不上边,它和富士在CR的早期较量中,始终是个失败者。
DR的确是大势所趋,2者的具体应用优缺点在这不说了。说说两者的成本吧!
DR的成本贵在探测平板本身;一个系统只能对应一个X发射器。
CR的成本贵在PMT的激光扫描系统;一个系统能对应许多X发射器。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DR的成本迅速接近CR,并继续下跌。目前还出现了可移动式平板探测器(Canon),这样功能全面覆盖CR。我的估计是,一旦DR的空间分辨率超越了CR,并且约3个可移动平板探测器的成本低于一套CR时,就是DR全面替代CR的时候。不会很长,估计2~3年。那时候,估计所有知名的企业都有自己优秀的DR产品了。
CR要保持下去,除非能在探测器、扫描技术上有飞跃,成本能大幅下降。但降到传统系统的价格的时候,CR也就该退出历史舞台了。但伴随CR出现的那些优秀的影像处理软件是不会消失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