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Newseaman

如果给一家医疗卫生行业IT的公司2000万美元的投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 02:30: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资本投资的目的,大多是在一个时间窗内,通过上市,售卖股权, 获利退出. 资本对于商业风险,商业模式,盈利的潜质都有很严格的要求,私募资本可能低一些.行业的风险性,从政策面的医改到行业利润的微薄,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个人觉得,假设有一家公司拿到了这个钱,进行两年的奋斗, 也很难达到纽交所的上市要求.其实资本投入的井喷必然会出现,只是时间问题而已.因为长期看来,中国健康行业的潜力巨大,而且很多方面未被开发.关键是什么时候进入的问题,投入到哪里的问题. 很多大型的行业公司,比如cerner, mckesson,都很关注中国市场,但是为什么没有进入,或者进展缓慢,多少有一些原因. 分析这个问题的背后,不妨看看如果一家公司有了这些钱,他会做些什么,他能作些什么?做了又能如何? 能达到怎样一个值的飞跃.GA在SEC的上市公告,盈利模式, 拿到钱后干什么,写得很清楚,而且,Q3,Q4的业绩,大家都能看到.什么时候,哪家HIS公司能够写出一样的规划,就有些希望了. 最后一个问题, 如果作为HIT行业人士,你会买这个行业的股票吗?如果行业人士自己都不会买...我个人倒是很看好爱康,从资本运作的经验,对国际资本市场的了解,团队的组合,包括现在以体检收入作为切入点,整合web平台,包括打着中国第一个HMO的口号.是的,他们有一些问题,有些思路还不够清晰.但是,他们做了几年行业网站,没有成功,开始在下游,整合医疗资源就看出来,单做web是有问题的.不然,爱康大可以用这笔钱去做HIS,收购HIS公司,而不是整合传统行业.爱康和校内,两年之内,都有可能上市,但是中国的HIT,这个时间窗可能会很长.

[ 本帖最后由 南京猿人 于 2008-1-2 02:42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1-2 10:0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 的帖子

1)爱康为什么不会投资HIT?看看他们管理团队的背景就可以了。那是做互联网、电子商务起家的。这和软件企业是2个概念,所以完全是2码事。
2)不一定要在纽交所上市啊。Nasdaq的small market也可以。门槛低多了。
3)行业内部的人会不会买股票不是决定性因素。例如中国几个国有银行和保险公司,如果不是先在海外发行,哪会成功?而分众传媒(就那个楼宇广告的),成立18个月上市,估计世界上也只有Nasdaq才会相信。但是结果呢?他目前是中国第三大传媒公司。(中央电视台、上海文广集团是前2大传媒公司)
其他的,我很同意你的意见。
一个问题,能够看到这么多回答,有人悲观、有人积极、有人质疑,声音越多越好啊。
发表于 2008-1-2 10:30:32 | 显示全部楼层
1.HIT的门槛的确很高,国内做了这么多年目前还不成熟.
2.正因为不成熟,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3.正因为做了那么多年都不成熟,要成熟,还得做很多年.
    这个行业技术要求很高,运营要求很高,对技术与管理的把握要求掌握得很好,否则生存都有困难,更不用说盈利了.钱很重要,但问题往往不是钱能解决的.如果一个企业不能靠产品与服务盈利,就是无源之本,怎么运作都没用,最终得倒下去,又回到了原地.
    HIT企业拿了这笔钱,做什么才会提高盈利的能力呢?
发表于 2008-1-2 11:06:13 | 显示全部楼层
1)个人理解,爱康做得,也是HIT的一个部分.Web 服务也是HIT的一个分支,不然大家印象中,爱康应该是一个实体,比如医院,或者体检中心.现在却是以ikang.com存在,属于HIT.
2)的确可以在小型的交易所上市,甚至是日本或者香港,但是发行量,影响力,或者说白了股价,可能会受限. pink sheet的股票交易,在美国是比较冷落的.
3)业内人士对发展模式,方向的看法,一个人不代表什么,但是一个群体就带表了资深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行业人士对一个方向的理解,应该是深刻的.专业群体是否购买股票支持,代表了对行业发展潜质的信心.在投资学上,是可以当做一个指数进行分析. 我并不认为这是决定性因素,但是这是一个经典的指数.正如GA出来的时候,考装备挣钱,盛大也很不齿,但是GA现在很成功,可见行业分析也有偏差的时候,尤其当新的萌芽出来的时候.

分众传媒,楼宇电视广告,在国内基本做到了最大, 而且一直都致力于新广告模式的开发,比如游戏中虚拟世界广告的开发,这也是他为什么能比传统传媒强的地方.他的商务模式很简单,盈利也很清晰.

我的问题其实很简单,如果有了2000万,能有新的模式吗?能有新的盈利点吗?revenue和net worth能否达到突破,从而达到上市的标准. 如果有,如何做到?多长时间能够做到?这是一个方法学的问题.能设计出这个方法,并充分满足各项要求的公司或者平台,应该就是热钱的目标.其实大家都可以思考这个问题,或许是这个行业的拐点.
 楼主| 发表于 2008-1-3 11: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2)pink sheet/粉单市场和nasdaq是2个概念,没有任何关系。他们中间还隔了一个OTCBB. 国内的记者水平很有限,在美国上市除了纽交所和美国证券交易所,其他说有的一律当成纳斯达克。这是很误导的。
讲了这么多,还是一个问题,在坐业界的大部分人都认为投资不能解决医疗卫生IT行业的问题,那么
1) 什么是解决的良方呢?
2) 什么时候可以解决呢?
好像没有人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和答案
发表于 2008-1-3 13: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2) 解决的时候就是中国足球进世界杯的时候

目前引入资本对于HIT厂商 特别是有实力的厂商是比较有用的,毕竟目前对于HIT的人和财发的投入是远远落后于其它相关行业。行业出不了强有力的产品 —》没有竞争力 ----》不能有效占领市场-----》公司不盈利-----》人才流失------》无法投入     恶性循环。
关键是要选择那个有潜力的 能生凤凰蛋的鸡

[ 本帖最后由 njutcm 于 2008-1-3 13:06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1-3 13: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 的帖子

这么多人都在这个行业,不愿意退出,说明这个行业有前途。但大家又不知道前途在哪里,什么时候有前途.下面是几个选则和出路:
1)医院盖完了大楼,设备买的都放不下了。钱多了,就只好投资IT了
2)政府出台政策,每个医院必须上HIS,EMR.....,不上的不能开业。这样增大蛋糕
3)政府出台政策,IT产品出了问题,查明是软件开发商的,必须追查该公司管理层的个人责任。这样可以保障产品的价格和质量。
4)其他,我也想不出
但前面3个好像都遥遥无期?
发表于 2008-1-3 13: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到目前为止,本行业真正说盈利的公司估计不会超过2个,因为目前医疗体制的问题和医院自身的问题。这些问题纠集在一起使得这池浑水没有了干净的地方。
而这些全是造成的原因嘛。个人认为有部分原因还是厂商自身产品的问题。有几个说自己的产品OK 能够脱颖而出,远远拉开于其它厂商的距离。没有,既然没有能够使院方感到能够舍得投入和有投入价值的触发点,就是这么个事,也就那么些破事
发表于 2008-1-3 14: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后面的帖子开始有点意思了,比给谁钱有意思。特别猿人的帖子触及的实质问题。

第一,从一开始的奇怪就在于,投资从来是看人下餐单,就算看好行业也是一样。比如,达到同样的投资目标,对不同的公司条件需要投多少差得多的去了(同样看重旅游电子平台市场,你投携程和E龙能一样的额度么),没见过上来说“有2000万美金,就看谁有资格拿”-----说真的,这样更像是为这2000万美金找出路-----而为钱找出路,来指望HIT投资上市退出机制获得回报,我只能说,从资金升值角度(请注意,不是行业发展角度,到底谈的是什么角度,现在也没搞明白)把它作为最优先选择,而且看到现在似乎没有考虑任何实质性问题,我只能说,很有勇气(请再次注意,是站在投资人角度和投资资金的效率角度,跟HIT值不值得投资完全2回事儿)。

第二,悲观乐观都不重要,短期悲观不代表长期不看好,而且怎么算“悲”也是个问题,思维方式比这个重要。我不确定最正确的方式是啥,但我确定上来就讨论谁更有资格获得2000万美金这个方式跳跃性大了点,跳开了很多最关键的前提基础问题,比如:HIT投资现在是好时候么?退出机制如何考虑的?上市(不管啥市)对增长率或者盈利方面的要求需要多久才能达到?现在企业的不壮大真是因为缺钱导致的么?投资倾向性是在公司产品技术上还是市场覆盖上为重点还是其它?真的有公司值得投资么,投资真的只有投资现有公司一个可能性么?有条件的公司的股权结构会对投资带来什么影响?为什么那么肯定低端市场的公司不可能获得成功?等等等等就不啰嗦了,缺了这些等等的前提结论,直接跳到最后一步。。。很省事儿,但我以为投资本身就不是个省事儿的玩意。买个几块钱的股票还要做半天功课呢,2000万美刀呢,呵呵

第三,如果真说有关HIT是否值得投资的问题,有意义的问题是类似猿人提出的那类很具体,很逻辑化,很不宏观的问题,呵呵。大而化之的、宏观性的找投资理由,实在很简单,随便都可以写个几万字列个十几条,这里很多人都干过这事儿,作为一般论文报告也就够了,但显然用来做真正的投资决策就那个了。

至于到了最后的所谓行业的出路问题,又到老生常谈了,楼主可以去找找相关资料(CHIMA网站或者这里的历史帖子等等),给的结论不算多新鲜,但至少不是盖完大楼那4条能囊括的,细细读读也不见得真的醍醐灌顶,但至少估计能看出点门道。
 楼主| 发表于 2008-1-3 20:2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6# 的帖子

我本人还是想建议您去看一下旅店行业IT的变革,获取你会有另一种想法。
 楼主| 发表于 2008-1-3 20:3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说的是旅店管理软件市场,不是携程,elong的网上订房订票市场
发表于 2008-1-3 21:02: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回复也是让我难以理解的高深莫测,累了,休息下
 楼主| 发表于 2008-1-3 21:3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本人不认为我提的问题有什么奇怪的。
1)医疗卫生行业IT是个市场,否则IBM等公司不会切入,国外的公司不会关注
2)市场或者行业在3年内总会有个老大出现,可行的行业规则和商业模式一定会出现
3)中国的资本很多,现在不是缺钱,而是缺项目。(这个没和资本打过交道可能不会有感觉,总把资本想得很神秘。看看网上婚介,网上交友哪个可以在3年内盈利的?但是各个都拿到了几百万美元的投资)
4)资本都愿意投那个未来的老大
5)所以最关键的是要弄清楚谁有可能做成老大,谁有可能在2000万美元的支持下成就霸业
6)有没有其他行业像类似的地方和成功案例
这当然是很宏观的思路了。是个大方向。
然后我们再考虑细节。所谓看大方向,打小算盘。
所以我们的出发点不一样,这可能是你看的晕头转向的地方。
发表于 2008-1-3 22:4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发点没啥不一样,如果都是为了赚钱的话,当然,如果是为了推动祖国HIT行业发展,那当然另当别论。
1,有需求、购买力、客户群就都基本称为一个“市场”,很高兴你提到IBM来证明国际大头的理性,我也很同意他们的理性,那就请你不妨看看自己提的这个例子在中国HIT行业从开始到现在的演变过程,和你要投资的领域到底是越来越近还是越来越远。举例子要慎重啊。。。

2,错。老大不是3年后有,而是一直有。2000年前是众邦,现在是谁也很明显。绝对意义上的还是相对而言的而已。老大和赚钱不一定有必然联系,和花钱肯定有必然联系。后半句绝对是正确的,因为不加上时间前缀的话,几乎说什么都不会错得----比如,北京的房价一定会降的。。。

3,同意,所谓流动性过剩是也。本来也没啥神秘,如果你指的投资也不过是想做到所谓网上交友的水平,那请下次提前说明,免得浪费看片的时间敲字。

4,当然没错,我说了,原则性的问题很少会出错,问题是想打天鹅别瞄错了鸭子,而往往想当然的结果就是打了鸭子。谁说过一句来着,想当然不如不想,至理名言。

5,当然,绝对正确的说法,但最好说前半句就好了。因为现在思考的深度,说实话,还远远没到谈投多少钱合适的时候,更没到精确到2000万刀还是1000万刀的的地步。投资不讲究深圳速度,性急可以去A股博一把,显然不适合搞实业,更遗憾的是,可能更不适合搞HIT。

6,没啥说的。

由粗到细当然是正确的,我也很赞同你这句,问题就是你的粗在我看来真是细,就那么简单。
重复一遍,你不用向我证明HIT有投资价值,实在没有必要。如果我做正方,我相信我证明的只会多不会少,还不是多一点儿半点,呵呵,敲点字挺累的,这些可以免了。

既然你在这里问,我假设你是想听实话、不想听套话官话的,那就说喽。当然,把实话说得好听是门艺术,很显然我没兴趣和天赋成为艺术家。
 楼主| 发表于 2008-1-4 09:4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1# 的帖子

1)我提IBM这个例子,只是说明外商在关注。他们是做咨询的,当然比做软件和集成更难一点
2)老大确实一直有,但不断在变。我本人不看好杭创和众邦,所以得看其他几家。这和北京房地产的价格都哪儿的哪儿?
3)没有懂你的意思。我只是打个比方而已
4)谢谢你的提醒
5)2000万只是一个总体,当然不会一次性投入了。哪个投资商不一次性投入啊,这个得先制定计划,然后一步步来
6)OK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