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扬帆 于 2004-8-25 10:44 发表
我昨天与一家公司从上午10点钟开始,一直到下午6点钟,探讨得就是项目管理,总体规划的事,让我吃惊的是,现在居然已经有这样公司,并且已完成了几家大医院的规划。
他不是一般的咨询顾问性质公司,他们本身有一套产品,在站在HIS、L ...
郭老师良苦用心,精神上嘉,这些标准已经有了筛石除尘的作用,能起到导盲效果...导盲...导完了还是盲...与其探讨如何评价和选择一项(初期)产品,不如提示同行们如何控制利用(过程服务)一家公司。
这种HIS公司早就有,广泛吸取了项目经验的公司都有心得基础,当然对企业而言更表现为控制风险。对医院而言项目实效更流于主观感受,项目质量上出现差异往往更在于合作双方...至此,很感叹LZ对商品化HIS的褒扬,更感叹LZ对项目化实施HIS的认可...
说到总体规划,所谓咨询监理机构跳起来很多,跳出LBL绿皮书的应用范畴的竟然并未多见,世纪初的书了,受益的人并不多...反而是至今喧嚣的所谓务实言论,至今未跳出N年前所谓务虚者的预演...
咨询是有益的,并非是金点子策划大师云云,从医院下岗的并不都是业内专家,从公司辞退的并不都是HIS精英,有海外经历的并不都是学成归来。据我了解,从HIS1994开始的两个6年已成为了很多HIS商的大限,而目前所谓作咨询的,还没有在HIS具体项目中有6年以上经历的,包括IBM最早期在上海市一和南京的投入力量,也早已鸟飞云散了;经常有说大了叫总体规划,其实不外乎项目协调,一家公司的一两个项目经理所做的事,要交给一个庞大的咨询团队来做,而且很多咨询除了转移总包,连项目分包统筹的能力都不具备...与其仙人指路,不如走出来给大家看看,给甲方协调好一份13方协作合同,或者具体负责底层集成一家深度应用的医院吧...
其次,完成了几家大医院的规划,与具体实现出来是两码事,这就是谭工常提到的公说婆说现象,而且,大医院的总体规划如果确是交由某具体HIS公司来做了,呵呵,既然没有人去调研到临床使用者,暂且等医院的下几届班子去定性吧,我就刚遇到20家数字化示范医院之一、6年前投资2000万的洋货行,TNND门诊产科大病历由院控不提供患者不说,一天瘫痪两次数据溢出把我娃的预约资料全丢失不说,连我妊娠娃的B超热敏图片都不主动提供,B超等常规检查报告不带图片,错过了我娃的两次存照留念,是否数字化示范都不能遏制人彻底讽趴某非著名nhh男副主任...
再不提几家规范完的大医院落单后迟迟不能结束调研完成需求报告,只可惜规划谁都会说,不一定谁都能具体作出实效...带朋友跑惯了隔三岔五的赴院检查,这里想给北大人民医院添点麻烦,他们做了一套医技预约管理中心xt,既可以将患者的多项检查检验按条理预约到同一天执行,也可以将科室的同类检查项目安排在最合理小化的时间段集中执行,同理还解决了院外和社区转诊患者的预约插入问题...本来就是很容易解决的问题,在以患者为中心和提高医院资源利用率方面叫嚣了十年,除了套用产品,认真投入开发的却很少,向精神正常无须监护的成年患者卖腕带、对着摄像机在磨损失效的病床签前比划PDA的却屡见不鲜,再至于动辄千万的美名曰咨询或规划,不外乎负薪者言、假人举事,现在已经有了,需不需评判经验的价值,就交给低估人的智慧的天外来仙们向时间注目礼吧...
郭老师也提到交流时间10点到晚6点的乐趣,我想提示首先咨询公司没有主动向HIS公司和医院取过经,我和用户迄今没有遇到,个别机构的数据无心去推敲...有梵文传输能力的唐僧不一定就是释迦牟尼,传道须有道,国币外币谁贬值无须讨论...其次,医院和卫生系统居然没有主动投入对HIS或信息化的交流考察的,被动参与和积极腐败的就没必要评论吧...合作确实是两厢情愿的,既有医院看不起的公司,也有公司看不上的医院...
交流是有益有效的,但不是为投机服务,花时间做有益的事,有偿才是一种骄傲,并不因为短视者造就了买方市场,就导致萝卜青菜者主导美食鉴赏,对HIS服务商的姿态,其实就是其CIO在院内境遇的写照...很多医院能200万实施电子病历,也有很多医院50万HISLISRISEMR全套未必运作得下来...
至于说中专生与研究生的水平,不想评价教育体制,我只认为以一纸学历来视IT人的资质,略显可笑,再至于其他资质是否可信,我更认为这不属于出示者的问题,正如卖茶叶蛋的老太是否投资盖茨的“米克矂麸闻稻丝”...定位,不是简单划等号,没必要让盖茨去为老太做一番茶叶蛋三维重建和映像效果来说服她。
都是业内遗老了,视野只有角度概念,看问题时片面可以理解,要全面则需付出,希望是虔诚付出,不能被公款消费和时间旅游所障眼...站起身指点和坐下去聆听,都不能固定成为陋习哎...
[ 本帖最后由 红旗飘飘 于 2009-4-4 14:16 编辑 ] |